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1994年上映的電影全都是神劇……不服來戰

大家知道1994年的特殊含義嗎?

IMDB TOP 250當中, 1994年出品的片子有6部;豆瓣TOP250當中, 則有12部之多, 其中《肖申克的救贖》更加是至今雄踞網友投票排行榜的排名影史第一。

在那個電影特效還不發達的年代, 所有的電影都是靠走心, 但是全球各地的人們都是卯足了勁向前沖, 交上人生最好的電影作品。

今天仙鮮帶大家回到94年, 一起去看看那時候的人們都經歷了哪些經典。

美國篇

在這一屆的奧斯卡的最終得主是《阿甘正傳》

而跟它一同入圍提名的則是:《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這樣名垂影史的佳作。

《阿甘正傳》

那一年隨著《阿甘正傳》的熱播, 大家都在紛紛效仿電影中的阿甘精神。

阿甘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那樣, 結果有時候會出人意料。

《肖申克的救贖》

在當年的奧斯卡上獲得了7項提名, 卻最終顆粒無收。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說“這是一部男人必須看的電影”

電影的主人公銀行家安迪被誣陷殺人而被關押進了最嚴酷的肖申克監獄, 長達十九年的牢獄生涯, 但安迪從未放棄過希望。

當安迪通過下水管道逃出肖申克監獄之後, 在大雨中張開雙臂呼喚那句“自由”的場景, 想必所有影迷都不會忘記。

《低俗小說》

影片中所使用的各種神級長鏡頭和環形敘事結構與多角度敘事的手法, 曾經影響了無數後來者導演。

想必很多影迷, 初看這部影片的時候看得雲裡霧裡, 後來隨著劇情推進卻越看越喜歡

電影當中每個角色的身上都有著美好的品質, 卻都無可救藥的走向了黑暗與迷茫, 這正是昆汀電影的獨特魅力所在。

歐洲篇

《藍白紅三部曲之紅》

紅色象徵著博愛, 電影用詩畫一般的電影語言探討了人性這個永恆的主題

當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拍完《紅色》之後, 他便向外界宣佈“不會再有下一部了”。

從此, 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永遠退出了世界影壇。

《這個殺手不太冷》

一向以浪漫文藝著稱的法國電影屆居然出現了一部師法好萊塢商業電影的“殺手悲歌”

雖是套用好萊塢的類型片敘事風格, 卻從頭到尾都充滿了法國影片的細節魅力

但是, 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的確成為導演呂克·貝松在藝術與商業之間平衡把握的最好的作品!

大陸篇

《陽光燦爛的日子》

混跡于第五代導演片場裡的姜文在那一年, 帶來了自己的導演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

少年馬小軍之煩惱包裹氤氳的是大院子弟出身的姜文視角下的時代歎息

導演姜文借用電影中無處不在的荷爾蒙氣息與生猛真實的青春痛感完成了對一代人的追憶與挽歌。

《活著》

張藝謀則在1994年帶來了自己職業生涯“最好的一部電影”。

《活著》是一幕幕中國農業社會裡每天都在發生著的悲喜劇的集合

這部電影讓觀眾跟隨主角的經歷去感受時代所賦予人們的傷痛, 隨之無所顧忌地大笑或流淚,

可是在大喜大悲過後, 總覺得“活著真是不容易”。

港臺篇

《重慶森林》

在1994年的5月1號, 有一個女人跟我講了一聲生日快樂, 因為這一句話, 我會一直記住這個女人。

如果記憶是一個罐頭的話, 我希望這一罐罐頭不會過期;如果一定要加一個日子的話, 我希望它是一萬年。

王家衛特立獨行的創作方式, 和近乎詩意的影像風格, 意識流加後現代文藝腔作風、MTV似的恍惚鏡頭, 街頭流行的酷表情、古龍式的短句格言,

以及電影中無處不在流露的懷舊情調成為影迷們最摯愛的電影風格

《飲食男女》

導演李安用父女這種中國社會裡的傳統家庭關係來探討中國社會當中的隱性倫理問題

借由片中無處不在的中國美食,

觀眾嗅到“飲食男女, 人之大欲”在現代中國人社會的另類解釋。

那一年的精彩的電影實在太多了, 仙鮮也只是列舉了最精彩的一部分。

94年或許真的是神奇的一年, 大量的作品一時間全都出現誰也無法解釋這神奇的一面或許真的是大家評論的哪樣

那一年上帝想看電影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