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監管風暴席捲銀行業 多家銀行因房地產業務被罰

一面是銀監會不斷加大監管處罰力度, 一面是半年報顯示銀行跟房地產業的關係依舊“親密無間”。

中房報記者 苗野 北京報導

在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履新不久, 銀監會就連發7份檔治理金融亂象, 一場監管風暴開始席捲銀行業, 而近期銀行業接連遭遇了大規模的監管罰款, 罰款原因多與房地產有關。

近日, 上海銀監局官網公佈了6項行政處罰, 其中有兩家銀行因房地產相關業務被罰。 其中, 花旗銀行的罰單數額超過了千萬元。

業內人士分析稱, 在今年6月份銀監系統的罰單中, 就有4家銀行因房地產業務被罰。

去年至今年一季度, 全國樓市火熱, 部分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領域, 如違規為房地產開發企業融資、個人消費貸挪作購房首付款等, 這些違規行為成為監管部門本輪風險排查的重點。 一方面配合房地產調控政策,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範流動性的風險。

銀行迎“罰單季”, 花旗房貸違規罰千萬元

在多家銀行接連不斷收到的銀監部門監管罰單中, 房貸、同業等領域成為銀監系統的排查重點。

根據上海銀監局公告顯示, 花旗銀行從2015年期間開始, 轄下部分分行在發放部分房地產貸款時, 違反利率規定。 同時, 該行對低風險客戶的信用卡髮卡授信管理不審慎, 截止到2015年末逾期未改正。 兩項共罰沒人民幣1064萬餘元。

與花旗同時被罰的還有農行上海金橋支行, 原因是該支行曾向某公司發放專案周轉貸款, 而該貸款所投向的領域, 經查為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開發專案。 為此, 該支行收到一張近60萬元罰單。

實際上, 因與房地產業務有關聯而被罰款的銀行不只這兩家。 在今年6月份, 銀監系統的罰單中, 就有4家銀行因此被罰。

有分析人士認為, 監管部門近期對部分銀行開出罰單, 可能意在強調將繼續加強對房地產信貸的管理。 收緊是大趨勢, 尤其是違規利率及與貸款政策相違背的房貸業務將會受到管控, 去銀行領域的房地產杠杆, 減少各類泡沫風險是重中之重。 預計在房地產行業嚴格執行限購、限貸、限售、限價的背景下, 一些開發商的資金流可能會不通暢。

3月底以來, 銀監會密集發文, 圍繞“禁止資金違規進入樓市”這一中心, 全面細化監管範圍, 其中包括《關於開展銀行業“違法、違規、違章”行為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餘額為2553.8億元, 較去年年底2375.82億元增長了7.49%。 房地產市場住房按揭貸款餘額方面, 三家銀行今年中期合計為2661.33億元, 較去年年底的2137.09億元增長了24.53%。

某銀行業分析師稱, 有關銀行嚴控涉房貸款的表態反復被強調, 監管層也在密切關注, 雖說沒有了之前的“唇齒相依”, 但從銀行業整體來看, 涉房貸款的規模仍在提升, 不過增速確實明顯放緩。 另外從銀行的個體的資料還是可以看出來差異化的選擇。

從央行發佈的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也顯示,

涉房貸款增長勢頭回落。

央行7月下旬發佈的資料顯示, 截至6月末, 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29.72萬億元, 同比增長24.2%, 增速比上季度末低1.9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04萬億元, 占同期各項貸款的38.1%, 比一季度占比低2.3個百分點。 其中, 個人房地產住房貸款餘額20.1萬億元, 同比增長30.8%, 增速比上季度末下降4.9個百分點。

多位業內人士透露, 由於今年監管部門明確個人房貸在新增貸款中的占比不能超標, 不少銀行近期大大收縮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投放額度, 預計收緊的趨勢在下半年仍將持續。

當下正值房企中報密集發佈期, 上半年相當一部分房企業績飄紅, 更增加了開發商對後市的信心。

“雖然近幾個月調控政策相當嚴格, 銷售有所放緩,

但上半年大家房子賣得都很好, 所以即使三季度銷售速度放緩開發商也不會太著急。 因為手上的現金流很充裕, 在資金上沒有太大壓力, 更沒有調整價格來換銷售的動力。 ”一家中型房企高管告訴記者。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認為, 即使對房地產信貸不收緊, 但隨著新增貨幣增速有所放緩, 預計下半年會有少部分開發商會面臨資金緊張的問題。 即使下半年市場平穩, 明年一些信貸資源不暢通的小房企, 也將面臨不小的壓力, 這些房企所開發的專案價格也不排除出現調整的可能性。

中國房地產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