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郵票收藏中要注意8個細節

在郵票收藏中, 往往收藏者會忽略了很多細節問題, 從而使藏品價值下降。 郵票收藏中要注意8個細節。

細節一:郵票買回來就不管?做漏一步後果很嚴重。

在市場上流通過的郵票, 常常會吸入濕氣, 如果買回來就馬上套上塑膠護郵袋, 濕氣就悶在裡面散不出來, 一段時間後郵票更容易發黃發黴。 所以買回郵票後一定不能偷懶, 乾燥郵票的最簡單方法是:在秋季國內很多地區都比較乾燥, 可以把郵票暴露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 當郵票發生微微捲曲即可達到乾燥的標準。 乾燥時間的長短視乎當時的空氣濕度而定,

越乾燥的環境所需時間越短, 通常在50%的濕度以下, 30秒即可。

如果是在潮濕季節, 我們應該怎麼對郵票進行乾燥呢?這時可以利用常見的筆記型電腦進行乾燥, 具體的做法是:把郵票水準放在距離筆記型電腦散熱口2-3CM處, 靜待郵票微微捲曲,

即可完成乾燥過程。 注意一定不能使用電吹風, 因為風力太強和溫度太高, 都容易對郵票造成傷害。

另外, 集郵冊也同樣要乾燥。 選擇秋高氣爽的日子, 把空郵冊在通風的地方放置一段時間, 然後再插入已經乾燥好的郵票, 就能讓郵票的品相保持的更久。

小Tips:“溫濕度計”是每個集郵者都必備的。 建議選擇進口機芯、機械式的溫濕度計(不插電, 不含電池也不會漏液, 安全穩定)。

細節二:郵票存放的環境有講究?

為了保持郵票歷久如新, 我們應選擇在室內陰涼、乾燥、通風的位置放置。 首先是要遮光, 這是為了保持圖案顏色的鮮豔。 長期處於光線的照射之下, 就算不是強光, 時間長了也會導致郵票變色;其次, 郵票屬於紙質收藏品,

本身具有較強的吸濕特性, 因此有條件的朋友, 建議配備專業的電子防潮櫃, 這樣可以把空間濕度恒定在45%, 這是最適合郵票保存的濕度條件, 在這種環境下, 郵票基本上不會發生黴變。

如果沒有配備電子防潮櫃, 郵票冊需要定期翻動一下。 選擇在秋高氣爽的日子, 打開冊子逐頁翻動欣賞, 並抽查郵票的背膠是否良好如初。 但在潮濕的日子就不適宜翻動郵冊, 另外北方地區有時候天氣太乾燥也不適合經常翻動, 容易使郵票背膠變幹、失去粘性和光澤。

細節三:能不能用塑膠袋把郵票密封起來?

經常有朋友問, 既然郵票怕受潮, 那我把它完全密封起來可以嗎?答案是否定的!郵票與其它紙質藏品例如紙幣有一個本質區別,

那就是郵票多了一層背膠(除了早期發行的一些郵票天生無膠之外)。 這層背膠的品相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郵票的價值, 而要保存背膠的潔白潤澤, 需要保持有一定的濕度, 需要有一定的空氣交換, 因此對於絕大多數郵票來說, 都是不適合完全密封保存的, 否則會導致郵票背膠乾枯、以及紙纖維變硬變脆。

塑膠護郵袋絕對不能密封, 有條件的朋友可以選擇更好的進口紙質護郵袋對郵票進行封裝, 既防潮防塵, 又具有一定的透氣性。 唯一的缺點是, 紙質護郵袋的透明度較低, 會降低欣賞郵票時的清晰度。

細節四:平躺or站立放置集郵冊, 哪個科學?

把集郵冊“平躺”或者“豎著”放置, 短時間內都看不出有什麼分別。

但時間一長, “躺著放”的冊子, 內頁的郵票(尤其是末頁的)會有可能被冊子的重量長期擠壓而留下痕跡, 而且也不利於郵票的通風, 容易困住濕氣。 更危險的做法是把冊子疊放, 一本壓一本, 壓在下面的冊子及郵票都有出現變形的風險。

因此, 集郵冊應該像書架藏書那樣豎著平行放置, 並避免東倒西歪。冊子與冊子之間應留出一定的空隙,將有利於郵冊內頁的通風、散走多餘的水氣。

細節五:郵票已經黃黴了,怎麼辦?

如果郵票上出現黃斑、黴斑,按以前集郵教科書上教的方法是“在熱牛奶中加入少許的精鹽,再把出現黃斑的郵票放入熱牛奶中浸泡,一定要讓整張郵票全部浸入牛奶中,大約泡個一個多小時,再取出郵票,黃斑基本上能夠消失,然後再用清水漂洗一下,將郵票放在吸水紙上晾乾。”市場上也有一些所謂的“郵票去污劑”出售。這些方法的確能對郵票的“整容”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對於新票尤其是價值高的非銷戳郵票,建議不要用。為什麼呢?

因為按現在郵票的品相評定標準,新票(非銷戳郵票)只要下過水,或人為處理過,其價值就會大減。所以無論採用什麼處理方法,都只適合用於信銷郵票。新票如果發黃或發黴了,就只能接受現實,即使用目前最高端的“漂白藥水”,騙過了肉眼,也會在紫光鑒別儀的照射下,顯出“原形”,對挽救郵票價值毫無意義。

細節六:為什麼郵票不能與裸手接觸?

即使你認為已經洗的很乾淨的雙手,也不能與郵票直接接觸。因為裸露的手指往往會有水分或油性的分泌物,會在郵票上留下指紋;可能你會說,我試過很多次徒手拿票了,也不覺得有問題啊,短時間內肉眼察覺不到這種變化,有時候量變到質變的週期長達數年,之前極輕微的影響就會在郵票上慢慢顯現出來,最終降低郵票的品相。所以我們觀賞或者移動郵票時一定不要直接用手接觸,應借助專門的郵票鑷子夾取。

對於已經用手接觸過的郵票,怎麼辦?也無需太擔心,只要今後注意保持乾燥,郵票一直處於較低的濕度環境下,讓黴菌無法滋生,就不容易發生變化。

細節七:如何消除郵票上的指紋印?

萬一不小心用手接觸了郵票,使郵票正面出現了指紋或者油印痕跡,可用脫脂的棉花棒蘸少許酒精輕輕擦拭,需要注意的是,擦一下換一個棉球,這是為了防止把棉球本身沾上的油蹟再粘到郵票上。當然這種方法不適用於帶金粉或易掉色(顏色較深)的郵票,也不建議擦拭郵票的背面(會損害背膠)。

細節八:如何消除郵票上的折痕?

如果是輕微的軟折,可以拿著郵票的兩端(用鑷子或戴手套),使郵票朝與軟折相反的方向彎曲,來回幾次,軟折就會慢慢消失,最起碼也能減輕一些。只要操作得當,這種方法對郵票沒有任何傷害,但只適合針對軟折採用。

如果是價值較低的信銷票,還可以將有褶皺的郵票放在清水中浸泡十幾分鐘,然後放在兩張吸水紙之間用平整的玻璃板夾緊,幹後就可以恢復平整。但是這種方法要下水,因此不能用於價值較高的新票。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已經產生了明顯的折痕(俗稱硬折),基本上是不可逆的,既然無能為力,就只能接受現實。

並避免東倒西歪。冊子與冊子之間應留出一定的空隙,將有利於郵冊內頁的通風、散走多餘的水氣。

細節五:郵票已經黃黴了,怎麼辦?

如果郵票上出現黃斑、黴斑,按以前集郵教科書上教的方法是“在熱牛奶中加入少許的精鹽,再把出現黃斑的郵票放入熱牛奶中浸泡,一定要讓整張郵票全部浸入牛奶中,大約泡個一個多小時,再取出郵票,黃斑基本上能夠消失,然後再用清水漂洗一下,將郵票放在吸水紙上晾乾。”市場上也有一些所謂的“郵票去污劑”出售。這些方法的確能對郵票的“整容”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對於新票尤其是價值高的非銷戳郵票,建議不要用。為什麼呢?

因為按現在郵票的品相評定標準,新票(非銷戳郵票)只要下過水,或人為處理過,其價值就會大減。所以無論採用什麼處理方法,都只適合用於信銷郵票。新票如果發黃或發黴了,就只能接受現實,即使用目前最高端的“漂白藥水”,騙過了肉眼,也會在紫光鑒別儀的照射下,顯出“原形”,對挽救郵票價值毫無意義。

細節六:為什麼郵票不能與裸手接觸?

即使你認為已經洗的很乾淨的雙手,也不能與郵票直接接觸。因為裸露的手指往往會有水分或油性的分泌物,會在郵票上留下指紋;可能你會說,我試過很多次徒手拿票了,也不覺得有問題啊,短時間內肉眼察覺不到這種變化,有時候量變到質變的週期長達數年,之前極輕微的影響就會在郵票上慢慢顯現出來,最終降低郵票的品相。所以我們觀賞或者移動郵票時一定不要直接用手接觸,應借助專門的郵票鑷子夾取。

對於已經用手接觸過的郵票,怎麼辦?也無需太擔心,只要今後注意保持乾燥,郵票一直處於較低的濕度環境下,讓黴菌無法滋生,就不容易發生變化。

細節七:如何消除郵票上的指紋印?

萬一不小心用手接觸了郵票,使郵票正面出現了指紋或者油印痕跡,可用脫脂的棉花棒蘸少許酒精輕輕擦拭,需要注意的是,擦一下換一個棉球,這是為了防止把棉球本身沾上的油蹟再粘到郵票上。當然這種方法不適用於帶金粉或易掉色(顏色較深)的郵票,也不建議擦拭郵票的背面(會損害背膠)。

細節八:如何消除郵票上的折痕?

如果是輕微的軟折,可以拿著郵票的兩端(用鑷子或戴手套),使郵票朝與軟折相反的方向彎曲,來回幾次,軟折就會慢慢消失,最起碼也能減輕一些。只要操作得當,這種方法對郵票沒有任何傷害,但只適合針對軟折採用。

如果是價值較低的信銷票,還可以將有褶皺的郵票放在清水中浸泡十幾分鐘,然後放在兩張吸水紙之間用平整的玻璃板夾緊,幹後就可以恢復平整。但是這種方法要下水,因此不能用於價值較高的新票。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已經產生了明顯的折痕(俗稱硬折),基本上是不可逆的,既然無能為力,就只能接受現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