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楊丹丹:“讀城”背後的故事——如何創新發現傳統之美?

7月15日, 由首都博物館主辦的《讀城——發現北京四合院之美》展覽在首博地下一層展廳開幕。 本次展覽從全新的角度解讀和呈現了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四合院, 探索她的美。 同時, 各種教育體驗活動穿插其間, 讓觀眾在參與中領略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作為“讀城”系列展覽的第二期, 本次展覽有什麼創新的單元?又有哪些值得我們關注思考的地方呢?下面, 我們就和“讀城”的總策劃楊丹丹老師一起, 聊聊讀城那些事兒。

“全視角”解讀城市

在“讀城”的第一期展覽結束後, 據楊丹丹老師介紹, 公眾對於認識博物館與自己生活之間的關聯還是有一定偏差的, 認為博物館是個“高大上”的地方, 究其原因還是不太瞭解博物館。 “讀城”展覽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借助博物館的語境, 以大眾能夠接受的方式和角度, 將博物館中所展示的內容傳達給他們。

所以, 本次展覽並未從學術研究和博物館傳統的歷史文化視角來解讀,

更多的是從藝術審美和生活的角度上進行詮釋。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 四合院也許反映的是等級制度等內容, 亦可是生活中的種種美好。

機會與挑戰

本次展覽對於博物館的工作人員, 尤其是社教部門的工作人員來說是機會與挑戰並存的。 楊丹丹老師對此是這樣理解的:“作為社教人, 真正做展覽還是第一次, 對於我以及團隊來說都一次挑戰。 但實際上, 社教人做展覽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因為我們始終能夠與觀眾站在同一水平線上。 由於社教工作的需要, 社教人在工作中最瞭解的就是觀眾, 因而能把觀眾的需求和想法考慮進展覽的策劃與籌備中。

因此, “讀城”展覽就更加注重觀眾的需求, 使用博物館的語言進行闡釋解讀, 讓藏品和展覽與社教活動一起密切聯動。 在本次展覽中, 策展人利用社教活動將展覽內容與展覽主題以及後續的反響連接起來, 讓更多的觀眾通過一件展品, 一次觀展聯想到更多內容。

創意點亮生活之美

本次展覽的創意之處在於, 一方面, 將孩子們的創作融入展覽中, 讓觀眾觀展時有一種參與感;另一方面, 展覽後半部分的展品採取流動形式, 隨著展覽的進行, 將會補充進其他作品。

楊丹丹介紹說:“我們想創造一次動靜結合的博物館展覽。 傳統的博物館展覽是靜態的, 本次展覽通過流動式的展覽形式和沉浸式的體驗互動, 做到‘動起來’, 讓觀眾感受到動靜相結合。 在呈現展品時, 我們希望傳遞給觀眾的並不是單獨的一個展品, 而是在展品背後所蘊含的不一樣的內容。 比如說一幅書法或繪畫作品, 我們想呈現給觀眾的是作品背後的作者個人、作者生活以及與這幅作品的關係。 ”

本次展覽的展品雖然不多,

但對於每一件展品的解讀卻很深。 比如說開幕式對首博牌樓的利用, 從一個牌樓, 引申到街道、城市, 最後再進入人家, 傳遞著這個城市特有的建築美, 以及這座城市中的生活美。 在展覽的結尾處, 也是一個牌樓的造型來呼應。 從牌樓裡向外看, 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 從牌樓外向內看, 能看到展覽的內容, 是一種留戀。 借此營造流動之感, 為後面的無限創意提供了舞臺和空間, 為觀眾營造一種氛圍, 打破以往博物館就是靜態的常規。 通過動態的呈現, 讓觀眾更直觀的感受到展覽所表達的內容。

除了打破博物館靜態展覽的傳統外, 本次展覽還有意為觀眾打造了“穿越”的效果, 讓觀眾把愛融入家, 讓一個個家組成一個和諧的社區,眾多的社區再組成和諧的城市和國家。將北京城放大到國家的層面,就會發現北京和北京人也不再是一個狹隘的概念。北京作為都城有著800多年的發展歷史,城內的人始終感覺到自豪和驕傲,其實都是源於城與城之間使命的差異。

集思廣益“智囊團”

智囊團的參與也使本次展覽熠熠生輝,更加豐富多樣。而這種創新的策展參與方式,也為博物館策展開闢了新思路。

“讓智囊團參與進來,成員們有了歸屬感,借此建立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聯繫。觀眾對博物館的活動感興趣,並且博物館也為觀眾提供參與的機會。”楊丹丹老師這樣說到。

智囊團不僅付出了時間,還在展覽籌備工作中發揮了他們的智慧。智囊團的成員們用各自特長和知識背景,為展覽提供不同的意見和建議,並且根據各自領域的不同,為展覽提供不同的契機。據瞭解,本次智囊團的招募不只局限在中學生團體,也吸引了許多關注“讀城”展覽的北京人。他們將自己豐富的生活閱歷以及對生活成長的這座城市的情感傾注進展覽之中,豐富了展覽的情感內涵。這也符合展覽把建築構造等表現出的藝術美昇華的願望。

在本次智囊團招募和活動的過程中,楊丹丹老師看到了公眾參與的熱情與博物館活動容量的矛盾:“與公眾的需求相比,現在的一百名智囊團,還是杯水車薪的。想要滿足更多觀眾的參與需求,在舉辦展覽的過程中,還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

另一方面,在開展智囊團活動的同時,博物館工作隊伍也在不斷完善和提升,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管理能力,提升團隊的吸納能力,讓更多人參與進來。智囊團參與到展覽的籌備工作中,也許會創造出超過自身團隊的智慧,這對博物館團隊也是一種挑戰。

博物館不單是要做教育,還要提高自身的影響力,與社會進行近距離溝通,分享工作的快樂,吸引公眾借此走進博物館。觀眾除了以參觀者的身份走進博物館,還可以以參與者和貢獻者的身份進入博物館,所以,“讀城”展覽的智囊團是不可小視的力量。但怎樣更好地建設智囊團隊伍,為智囊團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都是需要博物館工作者思考的。同時,也不能將智囊團的作用誇大化,並給予過大的期待。

讀城:愛與未來

“讀城”一期的主題為城池,二期的主題為建築,建築則是凝聚在四合院這個小的範疇之內的。不同的建築結構和層次組成了四合院,一座四合院構成了一個家,多個四合院則構成了街道,一條條街道形成了城市的脈絡。由此推及到情感方面,將家庭內外、院門內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上升到了家庭之間、鄰里之間和睦的關係。

“讀城”這一展覽目的是想讓觀眾從更廣泛的角度上去思考自己所處的家庭和城市。這種情節的投入,在無形中拉近了觀眾對家的情感。通過對胡同、街道鄰里的瞭解,上升為對地域鄉土的熱愛。“讀城”只是一個很小的題目,最終卻把大愛融入到四合院中。對於首博來說,這是一個永久的主題,對於北京的觀眾來說,也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如果把“讀城”放到國家的概念上,就是一種家國情懷。

“通過博物館,我們可以穿越歷史看待今天和明天。通過此次‘讀城’展覽,我們可以看到往昔的四合院以及城市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它給參展公眾一個提醒。這個城市昨日的變化發展,在展覽是可以看到的,同時,在展覽的最後又向觀眾拋出了問題。”楊丹丹在介紹如何思考展覽的策劃時說道。

“通過本次展覽,我們想撬動觀眾對未來的思考,無論是從藝術角度,還是歷史角度。在展覽的最後所展示的那些孩子們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們對城市的理解和對未來的創新,甚至是對自己學習和生活的這個城市發的愛和夢想。其實,就是借助這種穿越,燃起參觀者和參與者的這種情感。通過展覽中所展現的情景,激發觀眾與家人對話的欲望。”當談到展覽如何從思想層面與觀眾互動時,楊丹丹說道,“策展團隊也希望觀眾能通過本次展覽看到昨日歷史,思考今天我們能為這座城市做什麼,如何推動這座城市今日的發展。”

楊丹丹提到,“讀城”展除了影響觀眾外,展覽對策展團隊也產生了影響:“解讀主題的過程和策劃展覽的過程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以往舉辦展覽,可能就只是一個展覽,但現在策劃展覽的過程就是我們的成長。通過“讀城”展覽不斷完善我們的團隊,並吸引更多的力量融入我們,讓她成為一個支點,產生更大的一個輻射力和吸引力,這也是我們最大的一個感觸。”

楊丹丹老師所經歷的策展過程正如我們參觀“讀城”這個展覽的過程一樣,參觀也是一個學習成長的過程,以此為紐帶,聯繫起我們與所生活的城市的情感,觸發我們對城市與未來,愛與未來的思考。

結語

一座座四合院構成城市的肌理,而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個人就是城市中流動的血液。解構這座城市的過程,也是正視生活的過程,這種情感無關乎地域,無關乎身份,是對自身的一次回顧,生活過的城市保存有屬於個人的記憶,讀城的過程也就是回味的過程。北京,這座承載著千萬人南來北往足跡的城市,值得每個過往駐足、生活或是成長在這裡的人停下腳步,細細聽她訴說。

部分圖片:來源於首都博物館網站

採訪:City

編輯:Rida&心兒

讓一個個家組成一個和諧的社區,眾多的社區再組成和諧的城市和國家。將北京城放大到國家的層面,就會發現北京和北京人也不再是一個狹隘的概念。北京作為都城有著800多年的發展歷史,城內的人始終感覺到自豪和驕傲,其實都是源於城與城之間使命的差異。

集思廣益“智囊團”

智囊團的參與也使本次展覽熠熠生輝,更加豐富多樣。而這種創新的策展參與方式,也為博物館策展開闢了新思路。

“讓智囊團參與進來,成員們有了歸屬感,借此建立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聯繫。觀眾對博物館的活動感興趣,並且博物館也為觀眾提供參與的機會。”楊丹丹老師這樣說到。

智囊團不僅付出了時間,還在展覽籌備工作中發揮了他們的智慧。智囊團的成員們用各自特長和知識背景,為展覽提供不同的意見和建議,並且根據各自領域的不同,為展覽提供不同的契機。據瞭解,本次智囊團的招募不只局限在中學生團體,也吸引了許多關注“讀城”展覽的北京人。他們將自己豐富的生活閱歷以及對生活成長的這座城市的情感傾注進展覽之中,豐富了展覽的情感內涵。這也符合展覽把建築構造等表現出的藝術美昇華的願望。

在本次智囊團招募和活動的過程中,楊丹丹老師看到了公眾參與的熱情與博物館活動容量的矛盾:“與公眾的需求相比,現在的一百名智囊團,還是杯水車薪的。想要滿足更多觀眾的參與需求,在舉辦展覽的過程中,還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

另一方面,在開展智囊團活動的同時,博物館工作隊伍也在不斷完善和提升,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管理能力,提升團隊的吸納能力,讓更多人參與進來。智囊團參與到展覽的籌備工作中,也許會創造出超過自身團隊的智慧,這對博物館團隊也是一種挑戰。

博物館不單是要做教育,還要提高自身的影響力,與社會進行近距離溝通,分享工作的快樂,吸引公眾借此走進博物館。觀眾除了以參觀者的身份走進博物館,還可以以參與者和貢獻者的身份進入博物館,所以,“讀城”展覽的智囊團是不可小視的力量。但怎樣更好地建設智囊團隊伍,為智囊團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都是需要博物館工作者思考的。同時,也不能將智囊團的作用誇大化,並給予過大的期待。

讀城:愛與未來

“讀城”一期的主題為城池,二期的主題為建築,建築則是凝聚在四合院這個小的範疇之內的。不同的建築結構和層次組成了四合院,一座四合院構成了一個家,多個四合院則構成了街道,一條條街道形成了城市的脈絡。由此推及到情感方面,將家庭內外、院門內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上升到了家庭之間、鄰里之間和睦的關係。

“讀城”這一展覽目的是想讓觀眾從更廣泛的角度上去思考自己所處的家庭和城市。這種情節的投入,在無形中拉近了觀眾對家的情感。通過對胡同、街道鄰里的瞭解,上升為對地域鄉土的熱愛。“讀城”只是一個很小的題目,最終卻把大愛融入到四合院中。對於首博來說,這是一個永久的主題,對於北京的觀眾來說,也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如果把“讀城”放到國家的概念上,就是一種家國情懷。

“通過博物館,我們可以穿越歷史看待今天和明天。通過此次‘讀城’展覽,我們可以看到往昔的四合院以及城市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它給參展公眾一個提醒。這個城市昨日的變化發展,在展覽是可以看到的,同時,在展覽的最後又向觀眾拋出了問題。”楊丹丹在介紹如何思考展覽的策劃時說道。

“通過本次展覽,我們想撬動觀眾對未來的思考,無論是從藝術角度,還是歷史角度。在展覽的最後所展示的那些孩子們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們對城市的理解和對未來的創新,甚至是對自己學習和生活的這個城市發的愛和夢想。其實,就是借助這種穿越,燃起參觀者和參與者的這種情感。通過展覽中所展現的情景,激發觀眾與家人對話的欲望。”當談到展覽如何從思想層面與觀眾互動時,楊丹丹說道,“策展團隊也希望觀眾能通過本次展覽看到昨日歷史,思考今天我們能為這座城市做什麼,如何推動這座城市今日的發展。”

楊丹丹提到,“讀城”展除了影響觀眾外,展覽對策展團隊也產生了影響:“解讀主題的過程和策劃展覽的過程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以往舉辦展覽,可能就只是一個展覽,但現在策劃展覽的過程就是我們的成長。通過“讀城”展覽不斷完善我們的團隊,並吸引更多的力量融入我們,讓她成為一個支點,產生更大的一個輻射力和吸引力,這也是我們最大的一個感觸。”

楊丹丹老師所經歷的策展過程正如我們參觀“讀城”這個展覽的過程一樣,參觀也是一個學習成長的過程,以此為紐帶,聯繫起我們與所生活的城市的情感,觸發我們對城市與未來,愛與未來的思考。

結語

一座座四合院構成城市的肌理,而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個人就是城市中流動的血液。解構這座城市的過程,也是正視生活的過程,這種情感無關乎地域,無關乎身份,是對自身的一次回顧,生活過的城市保存有屬於個人的記憶,讀城的過程也就是回味的過程。北京,這座承載著千萬人南來北往足跡的城市,值得每個過往駐足、生活或是成長在這裡的人停下腳步,細細聽她訴說。

部分圖片:來源於首都博物館網站

採訪:City

編輯:Rida&心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