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網聯,將如何影響我們的支付體驗?

近日, 央行發出通知, 自2018年6月30日起, 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路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對中小支付機構而言, 這將能夠與大型支付機構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競爭。 對於大型支付機構而言, 網聯上線抹平了其直連體系帶來的壁壘優勢。 網聯上線後, 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將全部上存到央行存款帳戶進行集中存管, 備付金將不會被支付機構挪用和佔用, 客戶的合法權益將得到更好保護。 同時, 央行將能更全面準確地掌握非銀行支付資料, 更好實施監管, 降低各類風險隱患。

網聯和銀聯有啥不一樣?

網聯的全稱是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清算平臺, 顧名思義, 它是負責清算的, 這一點與銀聯相似, 只不過兩者針對的物件不同, 銀聯負責銀行與銀行之間的資金清算, 網聯負責協力廠商支付與銀行之間以及協力廠商支付與協力廠商支付之間的資金清算。

網聯和銀聯負責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 雖然都是直接受央行管理。 過去大家通過支付寶、財付通去付款和轉帳的時候, 採取的是單一協力廠商支付和單一銀行直連的模式, 這種“一對一”模式繞開了央行的清算系統, 使央行和銀行無法掌握具體的交易資訊, 也無法得知資金的具體流向, 這種交易模式很容易讓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

也給監管機構和金融機構帶來了金融監管、貨幣政策實施及金融資料分析等方面的難題。 今後網聯可以獲取具體的交易資訊和資金流向, 防範洗錢和挪用備付金等行為, 有效防範協力廠商支付行業風險。

網聯對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和銀行有何影響?

據瞭解, 網聯股東目前由45家機構和公司組成, 根據第一期股東出資比例, 央行下屬7家機構共計持股37%, 成為第一大股東;支付寶、財付通均持有9.61%的股份。 網聯建成後網聯平臺的成立, 無疑對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影響最大。 有業內人士表示, 近兩年來, 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存在明顯的監管漏洞。 例如, 部分支付機構違規跨行清算, 海量交易游離在監管之外。 在銀行直連模式下,

部分支付機構特別是大型支付機構, 將本應該通過中國銀聯進行跨行轉接清算的資金, 借助銀行帳戶進行清算。 不但違反了相關規定, 而且這些海量的交易資料無法為監管部門全面掌握, 難以實現監管全覆蓋。

協力廠商支付格局或將重塑?有業內人士認為, 網聯平臺其實對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包括大型的和中小型的影響也是不同的, 中小型的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在接入這個平臺之後, 穩定性會更加優化, 運營成本也會降低。 對中小型支付機構來說, 它不用再費心做一些系統建設的成本, 不用跟銀行談判, 可以把心思更多花在產品設計、客戶服務上, 成本會更少一些, 可以踏踏實實做創新、做客戶服務。 但業內人士同時提出,

儘管如此, 大型協力廠商支付機構擁有更多的客戶、場景和交易量, 仍舊會佔據優勢。

對於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來講, 網聯的出現可以使得支付接入更快捷, 過去的“直連”模式下, 支付機構要一家一家銀行進行對接, 現在只要對接一家網聯就可以, 協力廠商支付行業會迎來比較大的發展。

從支付寶向微信轉帳能實現嗎?

網聯將會給社會公眾帶來什麼呢?其實, 資金清算發生在網聯與銀行、支付機構之間, 對普通公眾並無影響。 不過, 如果支付寶等協力廠商支付機構接入網聯之後, 我們的消費體驗會發生改變嗎?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許多金融專家預測, 網聯成立後, 協力廠商支付業務規範了、資訊透明了, 央行也能掌控風險,

這樣大家通過網上支付就或許不會再受每一筆2000元或其他額度的限制, 如果支付上限取消了, 有可能以後給協力廠商支付機構業務上打開新的發展空間, 我們的消費體驗將會改變。

一些業內人士則提出了協力廠商支付機構間可以互相轉帳的設想。 “我們看現在支付寶是沒法直接向微信的支付帳戶轉帳的, 接入網聯後, 如果能夠開通這個功能的話, 我的帳戶可以向微信轉帳, 又可以向支付寶轉帳, 那對消費者來說壁壘消失了, 可以隨意向協力廠商進行轉帳。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