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10號風球不敵港股套路深!暴跌90%的慘劇竟是莊家自導自演!

一檔股票價格突然暴跌90%, 每個人可能會有不一樣的反應, 斬倉?抄底?還是會覺得這是只老千股, 不要去碰?

有人曾說, 花一分鐘就能看透事物本質的人,

和用盡一生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 註定會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即使他們擁有同樣的出生, 未來的人生軌跡也會分道揚鑣。

看股票也是這樣, 如果你盡一生都看不清一檔股票升跌的本質, 那麼你註定一生和賺錢無緣。

一、股價暴跌90%的三種情況

現在市場對於一天能夠暴跌90%的股票, 普遍背後認知的原因有兩個:

(1)被大規模斬倉

大股東在不同券商進行股票質押, 中途發生股票基本面變差或是受到壞消息的影響, 引起股價下跌不休。

在下跌過程中, 先後達到券商設置的警戒線和平倉線, 券商會果斷拋售以求自保, 否則貸出去的錢也要為股價暴跌一併殉葬。

這種現象在過去一年屢見不鮮, 分別有德普科技(3823.HK)及輝山乳業(6863.HK)。

2016年7月28日, 德普科技股價暴跌86%, 引起券商斬倉逃亡的原因是:

遭到沽空機構指控, 其誇大盈利和虛報收購價。 沽空機構格勞克斯(Glaucus)建議強力沽出德普科技, 並把目標價定為0港幣。

2017年3月24日, 輝山乳業股價突然土崩瓦解, 一日內暴跌了85%, 原因也是:

公司被指控至少從2014年開始發佈虛假財務報表、誇大資產價值還有大量的負債, 美國知名做空機構渾水直呼輝山乳業為“騙子”, 引起漩渦式的斬倉暴跌。

(2)市場認為公司有可能倒閉

持續經營的設想坍塌了, 價值可能變為“0”, 就會引起市場恐慌拋售,

搶在消息兌現前, 趕緊換回現金。 最經典的“栗子”是曾在美上市, 現已被除牌的GTAT。

GTAT是前蘋果藍寶石螢幕供應商, 市值超過100億港元, 因為與蘋果的合作沒有順利開展, 資金周轉出現問題。

2014年10月6日, 在毫無先兆的情況下, 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投資者蜂擁逃脫, 當天股價瀑布式下跌, 狂跌90%。

(3)免費的股票

一般投資者對於股價暴跌90%的認知就停留在以上兩個原因, 不過從一些最近暴跌的創業板身上, 我又想到了有第三種的可能性。

當一個股東的股票是以零成本拿回來時, 在任何價格拋售, 他自然都不會猶豫, 不要說跌90%, 即使是99%, 他仍然是賺錢的。

當然, 零成本得到和胡亂拋售沒有直接的邏輯關係, 我不花一分錢得到, 並不代表我會任性妄為。

一般情況下, 我們仍會在意賺多賺少。 這也就決定了不會隨意拋售。

但如果一隻股價平時是沒成交量的, 那他就有很大動機死裡往下砸了。

股價下跌90%後迅速反彈, 散戶、遊資開始蠢蠢欲動, 越是貪婪的人, 更會率先出擊。 如此一來, 大成交量就妥妥的出現了。

麒麟集團控股(8109.HK), 就是一個典型範例(以下簡稱“麒麟集團”)。

二、麒麟集團發生了什麼?

麒麟集團是一家在內地做節能服務, 在香港做資產管理、保險經紀, 在菲律賓做資訊科技的公司, 業務種類也不少。 但近年來持續虧損, 是很典型的香港創業板股票。 基本因素都是幌子, 直接上主菜 — 講財技。

8月14日股價暴跌75%,如果再往前幾天看,一周蒸發近90%的市值,為什麼如此悲劇,誰是幕後黑手?看看暴跌前公司做了什麼。

(1)大跌的表面原因

5月,麒麟集團宣佈「二供五」,供股價0.07元,較前收市價0.113元折讓38.05%。所得款項淨額將約2.17億元,約1.9億元用於還債,2500萬元發展證券業務,200萬元作營運資金。

包銷商為獨立協力廠商中國北方證券,公開發售由包銷商悉數包銷。

大股東Sino Ahead本身持有股權就不多,只有17.14%,雖然承諾供股,但因為最後供股結果只有18.88%的供股新股獲得認購。包銷商北方證券及其找來的認購人一躍成為了麒麟集團的大股東,共持45.7%。

北方證券及其認購人以每股0.07元獲得45.7%股權,以公司價值換算是2.7億,等同于一隻創業板殼的價格。

另外,根據CCASS倉位元變動,單是北方證券包銷完成後股份已占到了18.72%,超過了大股東,基本等同於供股、賣殼給北方證券的把戲。

但這次離奇的地方是,既然包銷商買殼完成,包銷商及其找來的認購人也變成了麒麟集團的大股東。

為什麼沒過幾天,他們又在市場上演“砸場子”的戲碼?

根據下圖,8月14日麒麟集團暴跌75%當天,中國北方證券一天就砸掉了16%的股權,幾近清倉,粗略估值,損失兩千萬以上,等同於供股金額的一半。

從決定供股到全部出售,只相隔了一個月,究竟這個月內發生了什麼事?

這個月中,關於公司比較重要的消息就是8月4日宣佈由於公司與執業會計師丁何關陳會計師事務所未能就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年度審核費用達成協議,丁何關陳已辭任公司核數師,自2017年8月4日起生效。

公司董事會及審核委員會建議委任中天運浩勤會計師事務所為公司核數師,以填補丁何關陳辭任後的臨時空缺,自2017年8月4日起生效。

上市公司突然變更核數師是市場比較敏感的消息,乍一看,投資者都會把股價大跌跟這事直接扯上關係,認為是北方證券及其他認購人可能害怕公司帳目出現問題,而選擇清倉。但問題是裡面的故事真的只是這麼簡單?

難道北方證券等人買殼前,沒有做過任何盡職調查?上市公司隨便換個核數師就嚇成這樣,不計成本的沽出股票?雖然市場好騙的散戶多,但這劇情未免太侮辱我們智商了吧?!

(2)包銷商背後的金主,另有其人

上市公司出現核數師變更是比較敏感的消息,但這種能夠被當作“敏感”的,是泛指一些被市場認為有投資價值的公司,很明顯北方證券供股買殼並不是以上的案例。

另外,變更核數師不一定是壞消息,這視乎變更的原因及變法。如果是核數師因帳目上的問題,不願意簽署而被更換,投資者固然選擇避之。但如果只是審核費用上,並沒有達成協議,那是常見的情況。

核數師有四大知名門派(Big 4),分別是德勤‧關黃陳方、羅兵鹹永道、安永及畢馬威,上市公司把核數師從Big4換成不知名的,這屬於壞消息。但麒麟集團本身聘用的核數師已是不知名,現在再換一個不知名,有區別嗎?

像麒麟集團這種小盤股,券商擔當供股包銷需要冒很大的風險,如果單純從賺取手續費的角度去考慮,北方證券不可能會攬下這門生意。

北方證券願意包銷,只有兩種可能性:

1.以供股方式買殼;

2.其實包銷資金根本不是它提供的,它只是充當傀儡的角色,真正出資人是別人。

而上面已分析了如果是要買殼的話,根本不可能因變更核數師一事而清倉,因此只剩下一種可能性。北方證券只是擔當傀儡角色,背後金主另有其人。

(3)這世上只有一個人能夠零成本供股

供股股價是0.07港幣,8月14日大跌當天的收盤價是 0.017港幣,最高也沒有超過0.064港幣。即使北方證券身手敏捷,沽出成本價最高都不可能超過0.04元,虧40%,難道背後的金主不會心疼嗎?

文章開頭提到了三種股票大跌90%的情況,一個是因為斬倉,一個是因為公司可能倒閉,還有一個是因為股票是零成本拿回來的。

前兩種情況都太不可能,如果股價是屬北方證券的,從沒有聽說過券商會對自己持有的股票斬倉,另外公司才剛集完資,也不見得有馬上倒閉的風險。那就剩下最後的一種可能,就是股票是零成本拿回來的。

那麼,究竟是誰如此神通廣大,不花費一分一毫就拿到股票呢?

這世上恐怕就只有一個人,就是大股東。

三、大股東如何零成本拿到股票?

關鍵在於一點,就是你對這家上市公司有沒有絕對控制權。

2股供5股,供股價是0.07港幣,明顯就是伸手去小股東的口袋裡面搶錢,不給的就強勢大幅攤薄你股權。毫無疑問,小散們一般不會同意大股東如此“胡作非為”。

無論如何這事,一般散戶都不會投贊成票的。

表面上,供股前大股東只持有17.14%的股份,其他都在公眾手上,但我們來看看7月6日舉行的股東大會有關於供股的投票結果,贊成率竟高達91%!

高企的贊成率,直接指向一個事實,大股東持有17.14%只是一個假像。

表面上股權分散,但實際上極度集中。大股東對公司有絕對控制權,這就跟非上市公司沒分別。

大股東可輕鬆通過任何特別股東大會投票,做一些損害小股東利益的事情,類似這次的供股,或是通過一個巧妙的手段來從公司套回現金。

其實,零成本拿股票最簡單的操作方法是大股東把一件沒有價值的垃圾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換取股票。

但這種做法畢竟太直接粗暴,容易給港交所看穿,出手阻撓,所以大股東普遍選用間接做法。

上市公司先向自己或有關的財務公司貸款,之後再以現金方式向自己或有關人士收購一些被打包成有價值的垃圾資產。

因為收購是以現金方式進行,不涉及發行任何新股,即使金額巨大,一般港交所都不會阻撓,只要通過特別股東大會就行了。

這樣一來一回,大股東的錢只是從左口袋到了右口袋,而上市公司就多了一個垃圾資產和一筆負債。被打包的垃圾資產最終回歸垃圾的本質,公司也因收購欠下了一身的債,之後需要再向港交所申請供股集資還債。

上市目的就是為了集資,因此港交所對於集資還債的批核往往比較鬆懈,並不如發新股、買資產那樣,如此一來上市公司就可以進行大比例折讓供股。

集資是為了還債,而這筆債務的債主其實就是大股東本人的財務公司,之後大股東再次收回供股付出的錢。

第二次就是通過供股,把錢轉到上市公司,之後借著還債又轉到大股東手上。資金挪移兩次,就完成了零成本供股的資本操作。

之後就進入戲肉部分,釋放更改核數師的新聞,安排一個看上去股價大跌合理的劇情,在市場狂砸手上的免費股票,直至成交量出來。

以下就是8月14日的買盤記錄,前幾位元的中國銀行、恒生證券、滙豐銀行、海通證券,基本上都是散戶常用的券商。

明顯是派貨的任務已完成,而一隻一天大跌90%的股票就是這樣誕生了!

8月14日股價暴跌75%,如果再往前幾天看,一周蒸發近90%的市值,為什麼如此悲劇,誰是幕後黑手?看看暴跌前公司做了什麼。

(1)大跌的表面原因

5月,麒麟集團宣佈「二供五」,供股價0.07元,較前收市價0.113元折讓38.05%。所得款項淨額將約2.17億元,約1.9億元用於還債,2500萬元發展證券業務,200萬元作營運資金。

包銷商為獨立協力廠商中國北方證券,公開發售由包銷商悉數包銷。

大股東Sino Ahead本身持有股權就不多,只有17.14%,雖然承諾供股,但因為最後供股結果只有18.88%的供股新股獲得認購。包銷商北方證券及其找來的認購人一躍成為了麒麟集團的大股東,共持45.7%。

北方證券及其認購人以每股0.07元獲得45.7%股權,以公司價值換算是2.7億,等同于一隻創業板殼的價格。

另外,根據CCASS倉位元變動,單是北方證券包銷完成後股份已占到了18.72%,超過了大股東,基本等同於供股、賣殼給北方證券的把戲。

但這次離奇的地方是,既然包銷商買殼完成,包銷商及其找來的認購人也變成了麒麟集團的大股東。

為什麼沒過幾天,他們又在市場上演“砸場子”的戲碼?

根據下圖,8月14日麒麟集團暴跌75%當天,中國北方證券一天就砸掉了16%的股權,幾近清倉,粗略估值,損失兩千萬以上,等同於供股金額的一半。

從決定供股到全部出售,只相隔了一個月,究竟這個月內發生了什麼事?

這個月中,關於公司比較重要的消息就是8月4日宣佈由於公司與執業會計師丁何關陳會計師事務所未能就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年度審核費用達成協議,丁何關陳已辭任公司核數師,自2017年8月4日起生效。

公司董事會及審核委員會建議委任中天運浩勤會計師事務所為公司核數師,以填補丁何關陳辭任後的臨時空缺,自2017年8月4日起生效。

上市公司突然變更核數師是市場比較敏感的消息,乍一看,投資者都會把股價大跌跟這事直接扯上關係,認為是北方證券及其他認購人可能害怕公司帳目出現問題,而選擇清倉。但問題是裡面的故事真的只是這麼簡單?

難道北方證券等人買殼前,沒有做過任何盡職調查?上市公司隨便換個核數師就嚇成這樣,不計成本的沽出股票?雖然市場好騙的散戶多,但這劇情未免太侮辱我們智商了吧?!

(2)包銷商背後的金主,另有其人

上市公司出現核數師變更是比較敏感的消息,但這種能夠被當作“敏感”的,是泛指一些被市場認為有投資價值的公司,很明顯北方證券供股買殼並不是以上的案例。

另外,變更核數師不一定是壞消息,這視乎變更的原因及變法。如果是核數師因帳目上的問題,不願意簽署而被更換,投資者固然選擇避之。但如果只是審核費用上,並沒有達成協議,那是常見的情況。

核數師有四大知名門派(Big 4),分別是德勤‧關黃陳方、羅兵鹹永道、安永及畢馬威,上市公司把核數師從Big4換成不知名的,這屬於壞消息。但麒麟集團本身聘用的核數師已是不知名,現在再換一個不知名,有區別嗎?

像麒麟集團這種小盤股,券商擔當供股包銷需要冒很大的風險,如果單純從賺取手續費的角度去考慮,北方證券不可能會攬下這門生意。

北方證券願意包銷,只有兩種可能性:

1.以供股方式買殼;

2.其實包銷資金根本不是它提供的,它只是充當傀儡的角色,真正出資人是別人。

而上面已分析了如果是要買殼的話,根本不可能因變更核數師一事而清倉,因此只剩下一種可能性。北方證券只是擔當傀儡角色,背後金主另有其人。

(3)這世上只有一個人能夠零成本供股

供股股價是0.07港幣,8月14日大跌當天的收盤價是 0.017港幣,最高也沒有超過0.064港幣。即使北方證券身手敏捷,沽出成本價最高都不可能超過0.04元,虧40%,難道背後的金主不會心疼嗎?

文章開頭提到了三種股票大跌90%的情況,一個是因為斬倉,一個是因為公司可能倒閉,還有一個是因為股票是零成本拿回來的。

前兩種情況都太不可能,如果股價是屬北方證券的,從沒有聽說過券商會對自己持有的股票斬倉,另外公司才剛集完資,也不見得有馬上倒閉的風險。那就剩下最後的一種可能,就是股票是零成本拿回來的。

那麼,究竟是誰如此神通廣大,不花費一分一毫就拿到股票呢?

這世上恐怕就只有一個人,就是大股東。

三、大股東如何零成本拿到股票?

關鍵在於一點,就是你對這家上市公司有沒有絕對控制權。

2股供5股,供股價是0.07港幣,明顯就是伸手去小股東的口袋裡面搶錢,不給的就強勢大幅攤薄你股權。毫無疑問,小散們一般不會同意大股東如此“胡作非為”。

無論如何這事,一般散戶都不會投贊成票的。

表面上,供股前大股東只持有17.14%的股份,其他都在公眾手上,但我們來看看7月6日舉行的股東大會有關於供股的投票結果,贊成率竟高達91%!

高企的贊成率,直接指向一個事實,大股東持有17.14%只是一個假像。

表面上股權分散,但實際上極度集中。大股東對公司有絕對控制權,這就跟非上市公司沒分別。

大股東可輕鬆通過任何特別股東大會投票,做一些損害小股東利益的事情,類似這次的供股,或是通過一個巧妙的手段來從公司套回現金。

其實,零成本拿股票最簡單的操作方法是大股東把一件沒有價值的垃圾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換取股票。

但這種做法畢竟太直接粗暴,容易給港交所看穿,出手阻撓,所以大股東普遍選用間接做法。

上市公司先向自己或有關的財務公司貸款,之後再以現金方式向自己或有關人士收購一些被打包成有價值的垃圾資產。

因為收購是以現金方式進行,不涉及發行任何新股,即使金額巨大,一般港交所都不會阻撓,只要通過特別股東大會就行了。

這樣一來一回,大股東的錢只是從左口袋到了右口袋,而上市公司就多了一個垃圾資產和一筆負債。被打包的垃圾資產最終回歸垃圾的本質,公司也因收購欠下了一身的債,之後需要再向港交所申請供股集資還債。

上市目的就是為了集資,因此港交所對於集資還債的批核往往比較鬆懈,並不如發新股、買資產那樣,如此一來上市公司就可以進行大比例折讓供股。

集資是為了還債,而這筆債務的債主其實就是大股東本人的財務公司,之後大股東再次收回供股付出的錢。

第二次就是通過供股,把錢轉到上市公司,之後借著還債又轉到大股東手上。資金挪移兩次,就完成了零成本供股的資本操作。

之後就進入戲肉部分,釋放更改核數師的新聞,安排一個看上去股價大跌合理的劇情,在市場狂砸手上的免費股票,直至成交量出來。

以下就是8月14日的買盤記錄,前幾位元的中國銀行、恒生證券、滙豐銀行、海通證券,基本上都是散戶常用的券商。

明顯是派貨的任務已完成,而一隻一天大跌90%的股票就是這樣誕生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