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朱民:特朗普當政如何影響全球經濟

本屆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減稅、自由貿易保護主義以及擴大基礎設施投資”三大經濟政策後, 在經濟學界和企業界引發了一場“如何影響全球經濟走勢”的爭論。

作為“距離全球金融‘心臟’最近的核心人物”, 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朱民對此做出解答:2017年全球經濟總體低位運行, 這點毋庸置疑。 由於特朗普上臺以及美國經濟政策的變化共同造成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所以當下中國要密切關注2017年美國經濟金融的政策與走勢;但以上波動究竟將如何發生、何時發生以及由此帶來的影響程度,

卻存在不確定性。

朱民: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曾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中國銀行副行長;經濟學家。

特朗普政策是全球經濟的最大不確定

《檢察風雲》:如何評價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其將如何影響全球經濟?

朱民:本屆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競選中, 做出了無數關於經濟增長的承諾、提出了很多新的政策。 但這些政策本身帶有很大不確定性, 對如何影響全球經濟同樣不確定。 關於特朗普經濟政策將如何影響全球經濟, 我認為美國退出TPP是極有可能的, 但退出北美自貿協定不太可能。 具體而言, 特朗普經濟政策可概括為以下三項:一是減稅。 特朗普要把美國居民所得稅減到10%~25%;同時要對比稅的上限從1.2萬美元提高到3萬多美元,

所以他是“既給富人減稅, 也給窮人減稅”, 對富人、窮人都是利好。 此外, 由於他還計畫將公司稅從當下35%降到15%, 所以認為美國有空間、也有動力進行公司稅改革。 二是貿易保護政策。 美國第一要把工作留在美國, 理由是美國出口太少, 進口太多, 所以特朗普希望將出口增長降低, 把工作留在美國。 由此斷定美國退出TPP完全可能。 加之美國貿易政策從來都是白宮做出, 所以特朗普上臺後必定實行其貿易政策。 三是加大基礎設施投資。 預計美國將對基礎設施投資5500億~10000億美元。 該投資幅度可能性極大, 因為20年前美國對基礎設施公共投資可占GDP2.8個百分比, 當下只有1.4個百分比, 巨跌50%。 且道路、鐵路、碼頭以及橋樑等基礎設施品質的下跌,
還會帶來危險。

預計特朗普上臺後將積極推動以上三大政策, 但具體如何實施我們不得而知, 因為到目前為止, 尚未看到任何具體方案、數字以及相關團隊去推動以上方案。 此外, 特朗普上臺後, 美聯儲加息預期是繼續向市場預期走, 還是市場預期往回走?也是不確定的。 風險預期的變化, 必將引起全球金融資產的再配置和再定位。

《檢察風雲》:在特朗普政策預期下, 為何主要國家央行貨幣政策出現背離?

朱民:因為特朗普準備推行緊貨幣政策, 全球貨幣政策隨之改變, 最終導致主要國家央行貨幣政策出現背離。 1935年美國利率幾乎為零, 之後不斷上行, 最高達到18.5%, 之後利率不斷下降, 最終為0, 現在利率又開始上升。

很多人都問我2017年美聯儲會加息幾次?這並不重要!問題不是美聯儲的利率上升幾次, 而是其從下降通道進入上升通道, 這就改變了利率預期, 改變了金融市場的風險偏好。 總體看, 現在利率只會往上走, 不會往下走, 這點特別重要。 但主導經濟的將會是財政政策, 因為進行財政政策刺激受到政治約束, 不確定性最大, 而貨幣政策相對透明度高, 這又是政策變化的拐點。

值得一提的是, 當下全球收入分配處於惡化階段。 我對發達國家資料進行統計後發現, 今天收入分配的惡化和二戰前幾乎不相上下——二戰前發達國家收入水準最高的一成人群的稅前收入占比約為42%左右, 目前這個數字約為40%左右。 從全球整體看,

收入分配差距呈現擴大趨勢, 這也會改變此前的諸多經濟政策預期。

《檢察風雲》:除了以上諸多“不確定性”, 特朗普當政對中國經濟就沒有利好嗎?

朱民: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對中國經濟是最大利好。 畢竟美國進口的設備是從中國來, 公司稅如果從35%減到15%, 那麼意味著中國對外直接投資(ODI)第一次超過了FDI, 中國資本就可以到美國去建廠了(公司稅稅率水準降到15%已是全世界最低水準)。 此外, 在貿易上, 如果TPP止步不前, 如果北美貿易重開談判, 那麼, 這也將是一個新打開的巨大貿易領域, 中國屆時可以發揮作用;與此同時中國也會借機推動WTO, 重新推起全球的多邊貿易協定, 對中國而言同樣是好的預兆。

美經濟走勢對中企發展至關重要

《檢察風雲》:在特朗普當政對中國經濟存在諸多利好的背景下,對中國企業將帶來何種影響?

朱民:未來10年,全球經濟將發生根本性結構變化,比如人口經濟結構、需求偏好、勞動生產率等等。與此同時,全球也面臨一系列拐點,包括貨幣政策、流動性、財政政策等。政治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會成為世界經濟最主要的風險。經過經濟的繁榮增長和危機後的低迷,現在全球經濟金融將面臨再次調整,金融市場的波動性也一定會加強。

具體而言,預計2017年美國很有可能出現“美元先走強後走弱”,美國經濟也會呈現“先走強後走弱”態勢。而一旦美元走強,美元資本將趨於流回美國,這對全球金融市場都將是一項重要風險指標,對中國經濟金融的影響同樣巨大。畢竟對中國經濟和企業而言,由於美國在需求端,當美國需求端起來時,中國將處於供給端,供給端才剛剛跟上,未來會有一個擴大效應。但由於特朗普政策的不持續性,所以美國很可能會經歷一個“美元強,增長強;美元跌,增長跌”時期。此時中國供給端若仍舊向前,那麼將處於非常低位運行的態勢。建議中國企業密切關注2017年美國經濟金融政策與走勢。

《檢察風雲》:“美元走強趨勢”對中企具體影響是什麼?有無“美元走強趨勢”的時間點預測?

朱民:一方面,美元走強給中企發展將帶來衝擊。因為美元利率走強將對人民幣的匯率走向產生壓力。這是自然現象,並不表明人民幣匯率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但是市場可能會誤讀。另一方面,由於美國減稅會增加居民消費和降低工資稅,也同樣有利於擴大中企到美國投資。

至於“美元走強趨勢”的節點預測,現在可判定2017年前6個月美元走強是確定的,但6個月後的美元走勢則取決於特朗普政策的實施情況。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加入SDR貨幣籃子後,人民幣將進入“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美元走強,全球多國貨幣走弱;而美元也會影響一攬子貨幣,人民幣匯率也將相應下調。(文:李欣)

《檢察風雲》:在特朗普當政對中國經濟存在諸多利好的背景下,對中國企業將帶來何種影響?

朱民:未來10年,全球經濟將發生根本性結構變化,比如人口經濟結構、需求偏好、勞動生產率等等。與此同時,全球也面臨一系列拐點,包括貨幣政策、流動性、財政政策等。政治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會成為世界經濟最主要的風險。經過經濟的繁榮增長和危機後的低迷,現在全球經濟金融將面臨再次調整,金融市場的波動性也一定會加強。

具體而言,預計2017年美國很有可能出現“美元先走強後走弱”,美國經濟也會呈現“先走強後走弱”態勢。而一旦美元走強,美元資本將趨於流回美國,這對全球金融市場都將是一項重要風險指標,對中國經濟金融的影響同樣巨大。畢竟對中國經濟和企業而言,由於美國在需求端,當美國需求端起來時,中國將處於供給端,供給端才剛剛跟上,未來會有一個擴大效應。但由於特朗普政策的不持續性,所以美國很可能會經歷一個“美元強,增長強;美元跌,增長跌”時期。此時中國供給端若仍舊向前,那麼將處於非常低位運行的態勢。建議中國企業密切關注2017年美國經濟金融政策與走勢。

《檢察風雲》:“美元走強趨勢”對中企具體影響是什麼?有無“美元走強趨勢”的時間點預測?

朱民:一方面,美元走強給中企發展將帶來衝擊。因為美元利率走強將對人民幣的匯率走向產生壓力。這是自然現象,並不表明人民幣匯率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但是市場可能會誤讀。另一方面,由於美國減稅會增加居民消費和降低工資稅,也同樣有利於擴大中企到美國投資。

至於“美元走強趨勢”的節點預測,現在可判定2017年前6個月美元走強是確定的,但6個月後的美元走勢則取決於特朗普政策的實施情況。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加入SDR貨幣籃子後,人民幣將進入“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美元走強,全球多國貨幣走弱;而美元也會影響一攬子貨幣,人民幣匯率也將相應下調。(文:李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