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退出流通領域的江中藥業營收創八年最低 轉型大健康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2016年退出醫藥流通領域的江中藥業(600750.SH)營收持續下降, 創下近八年來最低值。 這也使得利潤增長大幅放緩, 儘管成本和費用的削減對沖了部分影響。 但如果未來公司業務依舊無法改善, 接近零增長的淨利潤可能就會下降。

公司年報顯示, 江中藥業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15.62億元, 下降39.87%;淨利潤3.80億元, 同比增長3.47%, 低於上年增速35個百分點。

儘管業績看起來不如意, 但並未出乎投資者意料之外, 資本市場似乎也已有足夠的情緒預期。 截至3月24日收盤, 江中藥業股價報35.49元/股, 今年迄今為止累計上漲15.15%。

對於營收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江中藥業解釋稱, 主要是子公司江西九州通藥業有限公司(下稱江西九州通)在2015年末完成對外轉讓, 合併報表範圍減少所致。 這也反映在公司2016年的主營業務列表上, 從2008年開始位於其中的醫藥流通業務不見了蹤影, 而成立於2006年的江西九州通正是以藥品批發、物流配送和電子商務等流通業務為主。

在完成轉讓前, 江中藥業擁有江西九州通51%的股權。 而由江西九州通承擔的醫藥流通業務從2008年開始就一直是江中藥業營收的主力, 占公司營收比重曾高達44%。 雖然2014年和2015年該業務收入不斷下降, 但占公司營收的比重依然達到30%。 不過, 該業務的毛利率長久保持在5%以下, 基本上沒有貢獻過太多的收益。

從收入體量上看, 沒有了江西九州通的貢獻,

江中藥業營收大幅下降在所難免。 但是, 即使扣除江西九州通的影響, 2016年公司營收同比還是下降了12.09%。 這意味著, 公司2016年其他業務並沒有取得足夠好的業績表現以彌補醫藥流通業務導致的損失。

退出醫藥流通領域的江中藥業, 2016年還有非處方藥、保健品這兩大業務。 不幸的是, 受眾多因素影響, 這兩大業務收入均出現了下滑。

2016年江中藥業實施了管道精控策略, 管道經銷商數量進一步減少, 以及兩票制、飛檢等政策, 使得公司非處方藥, 如比較知名的健胃消食片、複方草珊瑚、膨大海菊花烏梅橘紅糖等藥物銷售皆出現下降, 這使得非處方藥收入下降8.62%。 同時, 在國內保健品行業整體不景氣, 禮品市場受到衝擊,

消費者習慣改變的情況下, 再加上公司投入減少, 公司參靈草口服和初元營養品等兩大保健品銷售皆下降28%左右, 導致保健品整體收入下降23.33%。

另外, 非處方藥和保健品的毛利率也分別比上年減少了0.34和10.14個百分點。 有意思的是, 此前公司稱退出醫藥流通領域主要是為集中資源發展以非處方藥、保健品等業務為主的醫藥工業, 專注高效業務。 現在看來, 這樣的戰略轉型還未達到預期的效果。

綜上, 江中藥業醫藥流通業務損失和兩大主營業務收入下降是2016年公司營收大幅下降的主因, 而這顯然也對公司利潤造成影響。 儘管因成本減少、持續控費保住淨利潤小幅增長。

江中藥業營業成本自2013年以來連續減少, 2016年由於低毛利率醫藥流通業務和主要產品產量下降,

營業成本同比大幅下降64.62%, 高於營收下降幅度。 同時, 公司這兩年開始大力削減費用, 2016年公司費用同比下降23.39%, 其中銷售費用同比下降20.98%, 管理費用下降19.67%, 財務費下降99.19%。 減成本、控費用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營收下降對利潤的影響, 但從更長遠的角度看, 更重要的是實現業務增長。

不過, 目前從行業因素來看, 在藥品招標降價、醫藥監管趨嚴的環境下, 前期支撐醫藥工業高速增長的動力會逐漸減弱。 退出曾作為主營業務的醫藥流通領域必定會在短期內帶來陣痛, 而在導致江中藥業主要產品銷售下降的主要因素尚存的情況下, 兩大主營業務收入可能還會受到制約。

但對於江中藥業專注的大健康領域,

隨著食療概念流行開來, 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 養生保健意識提高, 醫藥健康行業或有較大增長空間。 伴隨市場行情好轉, 江中藥業原有產品銷量或能恢復性增長, 去年推出的江中消食片等新產品在經過培育期後有望繼續放量。 如能做好相應的成本和費用控制, 可釋放更多業績。

需要注意的是, 通過單品打天下的江中藥業, 其主要的產品, 如健胃消食片早已經突破10億元銷售, 即使未來恢復性增長, 增量空間或會受限。 一旦行業、市場出現風吹草動, 業績下滑的風險幾乎難以避免。 因此, 在轉型大健康領域的過程中, 如何增強抵禦這種風險的能力或是江中藥業亟需考慮的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