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宋詞之美,美入骨、入心、入人生

宋詞之美, 美入骨、入心、入人生

飛飛

由於工作關係, 我很少有如此長的時間, 耽溺在一本書上。

《蔣勳說宋詞》卻打破了我幾乎一天之內全部看完一本書的紀錄。

關上門, 放點音樂, 點上煙, 斟上茶, 我幾乎是一路讀來, 連中飯、午覺都直接免了。

從繪畫、美學、瓷器, 最後到詞作, 蔣勳一路娓娓道來, 見解獨到, 把唐詩、五代詞、北宋詞、南宋詞, 一一說了過透。

這於一個對詩詞知之甚少、對美學一竅不通、對繪畫、瓷器簡直茫然無知的我來說, 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這是一次豐盛的、精美絕倫的饕餮大餐, 但我只能撿其中稍微熟悉的宋詞部分品賞。

這是一種遺憾, 也是一種吸引。

也許, 如果有機會的話, 我還會由此及彼, 去領略他筆下的唐詩、美學、文學之秀美。

即使是較熟悉、喜歡的宋詞, 我也是一路囫圇吞棗。

儘管不能精細地品味其中之精美, 不能完全品味李煜、馮延巳、歐陽修、范仲淹、晏殊、李清照、蘇軾、辛棄疾等一流大詞作家的風采, 但我真的完全被他們個體的風采和一流的詞作所深深吸引, 而不能自拔。

宋太祖趙匡胤開國時, 曾立個一塊“太祖誓碑”:不殺士大夫。

自此, 宋朝成了一個文人們個性特別蓬勃發展的朝代, 文人們的從容, 在詞作之間璀璨生輝, 流芳百代。

我曾套用一位長輩的一副對聯:文章須見性, 刀筆不當差。

我想, 這句話用在宋代文人們的身上,

再合適不過。

“夢裡不知身是客, 一晌貪歡。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 ”一代亡國之君李煜, 其亡國之痛、悲傷之深, 無人能領略。

“別來音信千里, 恨此情難寄。 碧紗秋月, 梧桐夜雨, 無回無寐。 ”晏殊, 一位副國級高官, 感情卻是如此豐富細膩, 當今人難比。

“文章太守, 揮毫萬字, 一飲千鐘。 行樂直須年少, 尊前看取衰翁。 ”絕對偶像級大腕歐陽修, 也是如此逗皮。

“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餘生。 ”宋詞第一高手蘇軾, 成就無人能比, 卻也有這樣的想法, 有趣!

“季子正年少, 匹馬黑貂裘。 ”我想, 許多青年才俊, 年少時都做過辛棄疾這樣的夢。

當然, 宋朝是一個文人群星璀璨的朝代。

他們中還有“才子詞人, 自是白衣卿相”的奉旨填詞柳三變;

有“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 兩處閑悉”的大才女李清照;

有“二十四橋明月夜, 波心蕩, 冷月無聲”的薑夔……

這樣的名單, 還可以列出一大批。

正是他們用獨特的個性, 豐富的詞作, 給後世的文人留下了一個令人嚮往的“理想國”。

最後, 我還想用王國維《人間詞話》中一段關於人生三境界的一段話, 與網友共勉: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 ”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

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