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港交所停牌兩年後 佳兆業為何剛複牌就提千億目標

停牌長達兩年多的佳兆業(01638.HK), 於3月27日上午在香港聯交所正式複牌交易。

複牌的前一天, 佳兆業於3月26日晚在港交發佈了2014—2016年三年的年報。 這是自2014年年底的兩年多以來, 外界第一次得以從官方管道詳細瞭解這家公司的財務狀況。

據佳兆業公佈的資料, 去年佳兆業的銷售額為298億元, 銷售回款率約九成。 值得注意的是, 複牌尹始, 佳兆業就對外提出了用二至三年的時間衝刺千億的目標。

佳兆業集團方面表示, 從公司的舊改專案、土地儲備、戰略佈局、發展速度及現金流狀況來看, 佳兆業未來兩到三年的銷售額目標,

將突破1000億元的規模。

剛剛重回香港資本市場, 便如此高調提出千億目標, 佳兆業用意何在?

業界認為, 停牌兩年佳兆業一項軟性的損傷在於, 資本市場對其的信心。 “信心是黃金。 如果投資機構和資本市場對公司信心不足, 對公司發展未必有利。 佳兆頭業高調回歸, 就是要再次紮根, 重塑資本市場對其的信心。 ”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說。

佳兆頭業複牌, 其路程可以說走得相當漫長。 對於佳兆業複牌, 港交所明確提出了五項前提條件。

這五項前提包括:刊發所有未發佈財務業績、證明公司有至少可供12個月的充足的運營資金。 在證明公司有符合上市公司規則的財務申報程式以及內部監控系統的同時, 還要對此前普華永所提出的“六個問題”回復,

並出具協力廠商獨立調查報告。 此外, 佳兆業還應將所有重大資料知會市場, 以供股東及投資者對佳兆業狀況進行評估。

就財務審計問題, 去年十二月份, 佳兆業發佈了由富事高出具的調查報告, 就普華永道對佳兆業所提的六個問題進行了回應。

在所有回歸的前提條件中, 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是債務重組, 而其核心, 則涉及到資金。 在資金的背後, 則關涉佳兆業現金流狀況、償債能力、經營能力及持續發展前景如何。

對於債務問題, 佳兆業在3月26日晚上發佈的公告中, 給出了較詳細的說明。

佳兆業公告披露, 公司在境內共重組了包括銀行貸款及信託貸款在在內的債務, 共496億元。 “境內債務已於2016年6月30日前完成。

”佳兆業在複牌公告中說。

境內債務的重組方式, 共分為兩種。 其一, 按原有貸款及融資相同的條款, 與現有貸款人延長貸款期限。 另一種方式為, 進行再融資;通過再融資所獲資金, 用於向現有貸款人償還借款。

境外債務部分, 佳兆業通過將證券及所有境外銀行融資, 交換為強制性可交換債券及新的優先票據。 據瞭解, 包括利息在內總計約29.7億美元(約合204.1億元人民幣)。

境外債重組後, 分為A—E共五個系列票據和一項強制可交換債券, 總計約30.3億美元(約合208.2億元人民幣)。 境外債務的重組, 已於去年7月21日前完成。

“境外債務重組後, 本公司財務狀態已有所發送。 重組通過延長債務的到期日, 而改善了本集團的流動資金狀況。

”佳兆業在公告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