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兌廬書跡之日課臨古篇

兌廬書跡之日課臨古篇1

兌廬書話 文載道, 書言志。 作書之時品悟文字之意, 筆下方有感情可言。 讀書臨帖宜有與古聖賢晤對之心之境, 不然與抄書匠有何異哉。 初習書, 從技法得以入門。 當今之技法入門書籍大都分析過度, 複雜化了, 極易使人誤入歧途。 不知古人習書要訣, 實誤人子弟。 書法用筆的起筆、收筆承如人的呼吸, 吐納自如, 或平緩或急促, 一切自然而然。 用筆的方向改變了就產生了力點, 也是支撐整個字的力點。 在一些長線條中也有改變用筆方向的情況, 如是也。 臨帖的過程如蠶之做繭目縛,

若能破繭而出, 栩栩而飛就是昇華。 坡公下筆做千古之想, 意在與古人相媲美。 林散之說學書要有階段, “年少寫形, 壯歲寫勢, 老了寫意”。 吾亦補之:年輕靠才情, 壯歲做功夫, 年老靠修為。 章法中應有虛實變化, 虛實相生。 但往往為了追求虛的效果, 卻在用筆上會出現草率、柔弱的缺點。 故古人有雲:虛筆實寫, 虛由實生。 吾得之:虛厚實靈而不易。 草書的創作難在要感性中有理性, 理性就是法度, 感性是創作時的隨機生髮、意外變化而又合乎情理, 方為上乘。

臨王羲之《平安三帖》

臨王獻之《廿九曰帖》

臨王獻之《東山帖》

臨王獻之《群鵝帖》

臨虞世南《汝南公主墓誌銘》

臨樓蘭《濟白帖》

臨張華《得書帖》

臨晉人小楷四種

臨鐘繇薦季直表

圖文:兌廬

臨虞世南《汝南公主墓誌銘》

臨樓蘭《濟白帖》

臨張華《得書帖》

臨晉人小楷四種

臨鐘繇薦季直表

圖文:兌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