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煤"是怎樣釀成"酒"的

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業化項目——陝西延長石油集團10萬噸/年合成氣制乙醇工業示範項目。 , 這嚴重影響到國家的能源安全。 2016年, 中國汽油表觀消費量11983萬噸, 按國內E10乙醇汽油標準(用90%的普通汽油與10%的燃料乙醇調和而成), 需燃料乙醇1198萬噸。 燃料乙醇對國家的能源安全具有重大影響。

那要怎麼製備乙醇呢?乙醇俗稱酒精, 而酒一般用糧食釀造。

美國和巴西於上世紀80年代開始大力發展燃料乙醇, 為其國家能源獨立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了解決陳化糧問題, 我國也探索發展了燃料乙醇及乙醇汽油。

鑒於我國以全球7%的耕地養活全球20%的人口,

以糧食為原料製備燃料乙醇並不適合在我國大範圍推廣。 為避免出現“與人爭糧”的局面, 進而威脅糧食安全, 2006年國家收回糧食製備燃料乙醇項目審批權。 目前, 我國燃料乙醇缺口巨大, “十二五”期間, 我國燃料乙醇目標為500萬噸/年;至2020年, 目標為1000萬噸/年, 而2015年國內燃料乙醇產量僅為250萬噸。 經過多年試點後, 目前只有部分省份(11個)推廣使用乙醇汽油。

“必須突破傳統作物發酵製備乙醇的方法, 讓乙醇和糧食脫鉤。 ”劉中民說, “我國煤炭資源豐富, 用煤做乙醇, 是出於能源安全和糧食安全的考慮”。

“牛”在哪裡

工業化解世界難題

用煤做乙醇, 這思路順理成章, 做起來卻非常艱難。

長期以來, 利用化石資源生產乙醇一直是全世界努力的目標。

而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 顯然應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煤基燃料乙醇成套技術。 但煤經合成氣直接制乙醇是一項世界性的挑戰, 它需要貴金屬催化劑, 效率較低, 還會造成設備腐蝕, 過去一直停留在研究開發階段。 “傳統製備路線中, 催化劑要用到貴金屬銠, 它比白金還貴幾倍, 不利於推廣, 無法實現工業化。 ”劉中民說。

但是這個煤基乙醇不能工業化的難題, 被中國人解決了。

大連化物所提出以煤基合成氣為原料, 經甲醇、二甲醚羰基化、加氫合成乙醇的工藝路線。 該路線採用非貴金屬催化劑, 可以直接生產無水乙醇, 是一條獨特的環境友好型新技術路線。

但這條技術路線並不好走。

“二甲醚轉化反應非常複雜, 有上萬種反應產物, 上百種反應路徑。 ”劉中民說, 為了找出最合適的有工業應用價值的技術路徑, 僅二甲醚羰基化催化劑的研究, 就歷經多年艱辛。

從2007年至2011年, 該催化劑壽命一直停留在100小時, 這樣短的壽命完全無法實現工業化應用。 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 2011年該催化劑壽命達到300小時, 2012年達到1150小時, 2013年達到6400小時……具有高活性和高穩定性的分子篩羰基化催化劑終於被研製出來, 為實現工業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有了工業化應用前景的技術, 轉化並不是難題。 因為早在2010年,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就與延長石油集團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協定, 雙方合作的重點就是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

2012年, 大連化物所和延長石油聯合開展“合成氣制乙醇整套工藝技術”項目研發工作,

2013年完成項目中試。 2015年9月, 國家能源局委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對該專案中試成果進行成果鑒定, 鑒定委員會認為:技術指標先進、應用性強, 與國際同類技術相比, 主要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2014年大連化物所與延長石油啟動了“10萬噸/年合成氣制乙醇工業示範”項目, 2016年10月裝置建成, 2016年12月開始裝置聯動試車, 2017年1月11日產出合格無水乙醇產品, 純度達到99.71%, 主要指標均達到或優於設計值。

10萬噸工業示範裝置的投產和穩定運行證明了技術的先進性和可靠性。 以此為基礎, 可以建設百萬噸級大型工業化乙醇裝置。 延長石油集團董事長賀久長就透露,

“目前, 延長石油已經完成了50萬噸工業化裝置的可行性研究, 並啟動了工藝包的設計開發工作”。

好處幾何

綠色環保低成本

在近日舉行的該專案新聞發佈會上, 中科院副院長張濤院士對這個技術不惜讚美之詞:“這是煤清潔利用這個大題目下的一個成功應用, 是領跑性的技術。 如果再多一點這樣的技術, 我們就能早日邁入科技強國行列。 ”

這個技術也確實值得驕傲, 與傳統的乙醇合成技術相比, 該成果好處多多:

首先是成本低且節能環保。 該技術僅使用分子篩催化劑和銅基催化劑, 無貴金屬;工藝過程中無乙酸產生, 避免了抗腐蝕特殊材料的使用, 減少了設備投資;反應體系無水, 可直接分離得到無水乙醇產品, 節能環保;羰基化過程中只需富一氧化碳氣體即可,加氫過程中只需富氫氣體即可,由於反應過程中不需高純度氣體,這降低了氣體分離能耗,節約了生產成本。“這些特點使我國大範圍推廣乙醇汽油成為可能,尤其是在我國中西部煤炭資源豐富而糧食資源有限的地區。”劉中民說。

其次,該技術的反應器、工藝條件與合成氣制甲醇工藝基本一致,可用以改造現有甲醇廠為乙醇廠。劉中民介紹,“目前,國內甲醇工廠的開工率只有58%,該技術可將現有大量過剩的甲醇廠改造成乙醇工廠,調整產業結構,釋放產能”。

此外,該技術的經濟性也非常好。產品乙醇成本低於其他現有技術,有市場競爭力;中間產物乙酸甲酯也是大宗化學品,可以按市場的需求及時調整產品結構;乙醇便於運輸和儲存,簡單脫水後即可得到高純乙烯,是基礎的化工原料,可促進下游精細化工行業發展。

另外,從原理上講,天然氣和煤一樣,均可以通過合成氣,進而合成乙醇,所以煤基乙醇技術也可以用作天然氣原料生產乙醇,助推“一帶一路”戰略在沿線富有天然氣資源的國家實施。

“3月8日,我們10萬噸示範裝置的首批乙醇產品已經外銷出廠。”延長石油集團興化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張歲利高興地告訴記者,該專案的成功運行為今後大規模工業化裝置的建設、生產和運行提供了關鍵技術資料和寶貴的經驗,標誌著我國將率先擁有設計和建設百萬噸級大型煤基乙醇工廠的能力,奠定了我國煤制乙醇工業化的國際領先地位。

節能環保;羰基化過程中只需富一氧化碳氣體即可,加氫過程中只需富氫氣體即可,由於反應過程中不需高純度氣體,這降低了氣體分離能耗,節約了生產成本。“這些特點使我國大範圍推廣乙醇汽油成為可能,尤其是在我國中西部煤炭資源豐富而糧食資源有限的地區。”劉中民說。

其次,該技術的反應器、工藝條件與合成氣制甲醇工藝基本一致,可用以改造現有甲醇廠為乙醇廠。劉中民介紹,“目前,國內甲醇工廠的開工率只有58%,該技術可將現有大量過剩的甲醇廠改造成乙醇工廠,調整產業結構,釋放產能”。

此外,該技術的經濟性也非常好。產品乙醇成本低於其他現有技術,有市場競爭力;中間產物乙酸甲酯也是大宗化學品,可以按市場的需求及時調整產品結構;乙醇便於運輸和儲存,簡單脫水後即可得到高純乙烯,是基礎的化工原料,可促進下游精細化工行業發展。

另外,從原理上講,天然氣和煤一樣,均可以通過合成氣,進而合成乙醇,所以煤基乙醇技術也可以用作天然氣原料生產乙醇,助推“一帶一路”戰略在沿線富有天然氣資源的國家實施。

“3月8日,我們10萬噸示範裝置的首批乙醇產品已經外銷出廠。”延長石油集團興化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張歲利高興地告訴記者,該專案的成功運行為今後大規模工業化裝置的建設、生產和運行提供了關鍵技術資料和寶貴的經驗,標誌著我國將率先擁有設計和建設百萬噸級大型煤基乙醇工廠的能力,奠定了我國煤制乙醇工業化的國際領先地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