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戰狼2》躋身全球票房Top100後,IP這條路能走多久?

作者:Taro / 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491篇原創首發文章

在全球最高票房Top100的榜單中, 你會發現IP和續集電影幾乎佔據了整個榜單,

但排在榜單首位的《阿凡達》和第二位的《泰坦尼克號》並不屬於此類。 《戰狼2》作為一部類型片位列《碟中諜:失控國度》之後, 排在榜單最末尾。

雖然是最後一名, 但由於是第一部進入該榜單的華語電影, 使得大家已經被引爆的愛國熱情連同高歌猛進的票房一起瞬間到達高潮。 如果諾蘭的《敦克爾克》同期上映, 《戰狼2》是否還會挺進Top100就不好說了。

有人總結現在的中國電影市場賣得最好的影片, 基本上都有一些共性, 要麼“哈哈哈”, 要麼“啪啪啪”, 要麼“砰砰砰”。 比如之前的《夏洛特煩惱》, 海報宣傳語直接是“和你一起哈哈哈”, 而《戰狼2》湊齊了剛才所說的3種元素, 似乎想不火都不行。

但當興奮的情緒逐漸褪去, 留給我們的是三個問題。 一是為什麼100部大片裡, 中國的電影才入選了一部?二是吳京證明了中國也能拍類型片之後, 中國電影行業離工業化還有多遠?三是IP能支撐電影行業的未來嗎?

我們可以先來看一組資料。 據預測, 全球電影市場的總票房有望於2020年達到500億美金的收入規模,

而去年的全球總票房收入為380億美金, 也就是說, 在4年裡, 全球票房收入會以年平均近8%的增速上漲。

按照電影票年銷量來劃分, 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僅次於印度。 2016年, 美國共售出12億張電影票, 中國共售出13.7億張電影票。 有意思的是, 如果按照票房年收入來劃分, 這個順序就完全顛倒過來了。

全球三大電影市場依次變成美國、中國和日本。 印度則滑落到了第4位。 2016年, 美國的票房年收入為103.1億美金, 中國的票房年收入為81.7億美金。 顯然, 中國和美國的票房收入差距遠遠大於電影票的銷量差距。

造成票房收入差距巨大的原因可能來自三方面, 第一, 好萊塢電影依舊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第二, 業內大多數電影節都在美國舉辦;第三,

中文不是全球通用語。

獲得過三次奧斯卡的紀錄片導演Mark Harris曾說:“什麼樣的電影能夠跨過語言的障礙, 被不同的國家接受?簡單的電影。 比如探險動作、漫畫英雄人物和奇幻電影。 相對複雜一些的電影對國際市場不會有那麼大的吸引力, 發行也就沒那麼容易。 ”在討好全球市場這點上, 好萊塢無疑做得相當出色。

也因此, 在全球的片廠中, 出品大片最多的還是美國的電影公司。 從20世紀初至今, 派拉蒙出品的全球年度票房冠軍多達23部, 華特迪士尼出了11部, 米高梅和二十世紀福斯各出了10部, 雷電華(RKO Pictures)出了8部, 華納出了7部, 聯美(United Artists, 米高梅的子公司)出了6部, 環球、哥倫比亞及博偉(Buena Vista, 迪士尼旗下)分別出了5部, 新線(New Line, 華納旗下)出了2部, 夢工廠出了1部。

目前在美國, 博偉的市場份額最大, 占26%左右, 它的年票房收入也是最高的, 超過30億美金。 其次是華納, 華納的票房收入佔據了北美市場的17%, 二十世紀福斯的市場份額則為13%。

那麼, 人們的口味在100多年的電影史中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筆者從所有的年度票房冠軍裡, 選取每個年代票房收入最高的一部電影作為代表,編制了下面這份名單:

1918: 《米奇》

1925:《戰地之花》

1939:《亂世佳人》

1940: 《木偶奇遇記》

1955:《小姐與流浪漢》

1969:《神槍手與智多星》

1977:《星球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

1982:《E.T.外星人》

1997:《泰坦尼克號》

2009:《阿凡達》

2015:《星球大戰:原力覺醒》

注:紅色標注的為非IP非續集類電影

你會發現,隨著時間的推進,人們對於冒險類科幻類的電影越來越熱衷。這大概源於科技的發展使得人們對於技術的好奇和恐懼倍增。同時,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放鬆和娛樂成為人們觀看電影的核心需求。與現實一定程度剝離的冒險類電影恰好滿足了這一點。

而在上述11部電影當中,IP類電影占了4部。《好奇心日報》的報導顯示,續集電影、IP電影在北美票房Top50中所占的比例從1998年的7.37%一路上升到了 2015年的62.18%。

這不難理解,IP和續集類電影的風險更加可控,後期推廣成本下降,衍生品收入源源不斷,甚至很多時候衍生品收入所產生的利潤已經遠遠超過了票房本身的收益。這也就難怪越來越多的電影公司會選擇IP模式,IP模式符合商業邏輯嘛。

所以,與其說是觀眾選擇了電影,不如說是資本選擇了電影。可是從去年開始,IP類電影的票房表現有些不盡人意。《星際迷航3》《泰山歸來》《X戰警:天啟》的北美票房都沒能達到成本線。不僅如此,好萊塢的票房結構也出現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失衡。

一般來講,電影會有序分佈在3億美元以上,3億到2億,2億到1億,以及1億美元這4個票房區間,但2016年的夏天,票房在2億到3億區間的只有1部。種種跡象表明觀眾已經對密集的IP大片產生了厭倦。

今天,IP在中國電影圈仍然是個熱詞,不談IP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影視公司。如果IP指的是不斷湧現的絕佳創意和由這些創意而生的頭部內容,那麼它永遠不會過時。可是現在人們口中的IP更像是從1到N的簡單複製品。

就如同流水線上的魚肉罐頭,儘管可以有麻辣、豆豉、鹽辛等多種口味,但口味再多,罐頭還是罐頭,沒有人會願意天天吃罐頭的。羅素說“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放在電影行業也一樣,豐富多元的類型是行業生態健康發展的根本。

大片看多了,人們還是會渴望充滿戲劇性的嚴肅題材或是高資訊密度的影片,關鍵是故事夠不夠精彩,製作夠不夠精良。中國電影的問題就在於故事還不夠精彩,製作也不夠精良。

這主要是制度不完善、分工不明確以及由此導致的優質人才缺失所造成的。製作方埋怨投資方肆意干預拍攝,投資方抱怨製作方私吞投資款的事層出不窮。因此學習北美的工業化電影生產方式是很多從業者的迫切心聲。

但在觀察北美電影市場的發展趨勢之後,擺在電影人面前的難題又多了一個,那就是如何在享受工業化所帶來的專業化標準化以及高效的同時,避免被IP大片模式所綁架。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qspyqswhz

選取每個年代票房收入最高的一部電影作為代表,編制了下面這份名單:

1918: 《米奇》

1925:《戰地之花》

1939:《亂世佳人》

1940: 《木偶奇遇記》

1955:《小姐與流浪漢》

1969:《神槍手與智多星》

1977:《星球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

1982:《E.T.外星人》

1997:《泰坦尼克號》

2009:《阿凡達》

2015:《星球大戰:原力覺醒》

注:紅色標注的為非IP非續集類電影

你會發現,隨著時間的推進,人們對於冒險類科幻類的電影越來越熱衷。這大概源於科技的發展使得人們對於技術的好奇和恐懼倍增。同時,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放鬆和娛樂成為人們觀看電影的核心需求。與現實一定程度剝離的冒險類電影恰好滿足了這一點。

而在上述11部電影當中,IP類電影占了4部。《好奇心日報》的報導顯示,續集電影、IP電影在北美票房Top50中所占的比例從1998年的7.37%一路上升到了 2015年的62.18%。

這不難理解,IP和續集類電影的風險更加可控,後期推廣成本下降,衍生品收入源源不斷,甚至很多時候衍生品收入所產生的利潤已經遠遠超過了票房本身的收益。這也就難怪越來越多的電影公司會選擇IP模式,IP模式符合商業邏輯嘛。

所以,與其說是觀眾選擇了電影,不如說是資本選擇了電影。可是從去年開始,IP類電影的票房表現有些不盡人意。《星際迷航3》《泰山歸來》《X戰警:天啟》的北美票房都沒能達到成本線。不僅如此,好萊塢的票房結構也出現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失衡。

一般來講,電影會有序分佈在3億美元以上,3億到2億,2億到1億,以及1億美元這4個票房區間,但2016年的夏天,票房在2億到3億區間的只有1部。種種跡象表明觀眾已經對密集的IP大片產生了厭倦。

今天,IP在中國電影圈仍然是個熱詞,不談IP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影視公司。如果IP指的是不斷湧現的絕佳創意和由這些創意而生的頭部內容,那麼它永遠不會過時。可是現在人們口中的IP更像是從1到N的簡單複製品。

就如同流水線上的魚肉罐頭,儘管可以有麻辣、豆豉、鹽辛等多種口味,但口味再多,罐頭還是罐頭,沒有人會願意天天吃罐頭的。羅素說“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放在電影行業也一樣,豐富多元的類型是行業生態健康發展的根本。

大片看多了,人們還是會渴望充滿戲劇性的嚴肅題材或是高資訊密度的影片,關鍵是故事夠不夠精彩,製作夠不夠精良。中國電影的問題就在於故事還不夠精彩,製作也不夠精良。

這主要是制度不完善、分工不明確以及由此導致的優質人才缺失所造成的。製作方埋怨投資方肆意干預拍攝,投資方抱怨製作方私吞投資款的事層出不窮。因此學習北美的工業化電影生產方式是很多從業者的迫切心聲。

但在觀察北美電影市場的發展趨勢之後,擺在電影人面前的難題又多了一個,那就是如何在享受工業化所帶來的專業化標準化以及高效的同時,避免被IP大片模式所綁架。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qspyqswhz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