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黃金十年原地踏步 81%的城鎮化率為何沒能改變蘭州?

過去的十餘年是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榮耀十年, 也是城市建設的黃金十年, 蘭州相比於一二線城市來說, 本身建設的起點就低, 在蘭州建設之初, 相比與其他城市複雜的高樓拆遷, 這裡就像是一張白紙, 然而蘭州並沒有在物權混沌的那個時期完成改造, 如今蘭州的各個區域, 隨處可見城鎮化的殘局。

都市霓虹燈下依然隱藏不住破敗

這些年來蘭州大搞城市建設, 把城市框架拉得越來越大, 道路修得越來越寬, 各種高樓代替了曾經的田園風光, 在城市的不斷推進中, 很多區域儼然一副大都市的面貌,

但是璀璨的霓虹燈下, 依然掩蓋不住蘭州城鎮化下殘留的瑕疵。

以雁灘為例, 本身位於蘭州的核心區位, 在蘭州市第四版《城市總體規劃》中, 雁灘西區被稱為是代表蘭州“北門戶”形象地帶, 雁灘東區更是國家級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核心區之所在,

雁灘不僅有多個高檔住宅社區, 還有名城廣場、紅星國際廣場、萬達廣場等綜合體專案, 眾多開發商對雁灘的格外激進也在說明這裡是蘭州不可忽視的區域。

但在高樓之外, 雁灘依然可見密密麻麻的“小炮樓”, 而正是這個原因使得雁灘地區的發展舉步維艱, 對於開發商而言, “小炮樓”的拆遷成本很高, 拆遷安置非常困難, 這也成為雁灘地區繼續發展的困擾因素, 在蘭州城鎮化的過程中這些區域成了一種無奈, 而雁灘的小炮樓僅僅只是蘭州城鎮化過程中的冰山一角, 還有很多地方即便有高樓的掩護, 卻始終與周邊的建設格格不入。

蘭州城鎮化下存在著的城鄉“尷尬”

以蘭州七裡河區的彭家坪為例, 這裡被規劃為蘭州高新區七裡河園區, 但現在有種是城又似鄉的感覺。 近幾年彭家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一部分區域的土地已開始開始動工開發專案, 寬闊的馬路整齊的將彭家坪區域劃分成若干小塊, 隨處可見的塔吊和挖機, 但依然存在著大量淩亂的居民房和未開發的土地堆積著的廢墟。

雖然目前彭家坪已有恆大翡翠華庭、蘭州都市文化休閒公園(中央生態公園)、蘇寧物流基地等大專案相繼落地, 但都在建設中, 很多當地居民的生活從本質上並沒有改變, 目前在這裡還找不到城市的感覺, 即便大家很看好這片區域,

但這裡正處在“農非農, 城非城”的尷尬位置也是事實。

在多次拜訪彭家坪之後, 小編發現這裡最大的問題還是交通, 雖然距離蘭州西站與西客站很近, 但很多人提到這裡的交通依然有宣洩不盡的憤怒, 即便打了雙洞子建了彩虹橋, 但這裡的居民依然沒有擺脫堵車的苦惱, 這或許也是制約這裡發展的最大原因, 透過彭家坪讓我們看到了處在大發展中的村落裡孕育著的躁動不安所帶來的焦慮和迷茫。

為何高城鎮化率沒有改變這座城市

根據甘肅統計局發佈的資料可知2016年蘭州的城鎮化率已達到81.01%, 而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是2016年全國的城鎮化率僅為57.35%, 由此可見, 蘭州的城鎮化已經很高了, 但為什麼沒有改變蘭州這座城市呢?

首先,城鎮化率就像是一個人的年齡,雖然年齡大的人總是在心智、成熟、穩重程度、社會閱歷等方面有更大的優勢,但這個並不絕對,因為每個人之間都是有差別的,有的人年齡雖大,但並幹不過年輕人,所以城鎮化率僅僅是一個數字,具有參考意義而不能起到改變城市的決定性作用。

其次城鎮化率的統計與計算本就是模糊而難以確定的。城鎮化率是通過非農人口與總人口的比率算出來的,但是在蘭州,很多人雖然是農村戶口,但常年生活工作卻在城鎮,工作中是由城鎮為其提供住房、基礎設施和消費場所,按非農人口計算出來的城鎮化率無疑會大大低於真實的城鎮化率。

再者,通常所說的農民工雖然常年生活工作在城鎮,但其消費行為、居住條件等方面與城鎮居民又有所不同,較少享受城鎮尤其是大城市的物質文明,這城鎮化率怎麼算?另外,有些農業人口今年外出打工,第二年可能留在家裡,其行蹤就也具有不確定性。還有一點是城郊邊界越來越模糊,由於城市攤大餅式地發展,很難確定城郊的邊界。

所以城鎮化率這個數字本身也沒有多大意義。

現在蘭州主要的問題是拆遷改造的難度越來越大,計畫完不成,規劃實不現,地價上不去政府沒有錢,政府沒有錢就沒有力量去改造這個城市,城市改造不好招商引資就受影響,沒有投資,政府更沒有錢,就這樣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10年前這個城市什麼樣子,10年後變化不是很大,曾經的工業重鎮,黃金10年原地踏步,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但是回過頭看這十幾年,蘭州也在變化。十年前,我來蘭州上大學,從西站通往安寧的公路是坑坑窪窪的也沒有快速公交,那時的雁灘也不像現在這麼擁擠,彭家坪到處都是果園與苜蓿地,蘭州也沒有綜合體。2016年北環路開通,蘭州進入了二環時代,部分推山造城專案的不斷推進使得這個城市被放大了,有了更大的空間,有了更多的可能,從此我們有了一個更大的蘭州。

蘭州的城鎮化率雖然是一個較大的數字,但這座城市需要走的改變之路卻依然很長。

但為什麼沒有改變蘭州這座城市呢?

首先,城鎮化率就像是一個人的年齡,雖然年齡大的人總是在心智、成熟、穩重程度、社會閱歷等方面有更大的優勢,但這個並不絕對,因為每個人之間都是有差別的,有的人年齡雖大,但並幹不過年輕人,所以城鎮化率僅僅是一個數字,具有參考意義而不能起到改變城市的決定性作用。

其次城鎮化率的統計與計算本就是模糊而難以確定的。城鎮化率是通過非農人口與總人口的比率算出來的,但是在蘭州,很多人雖然是農村戶口,但常年生活工作卻在城鎮,工作中是由城鎮為其提供住房、基礎設施和消費場所,按非農人口計算出來的城鎮化率無疑會大大低於真實的城鎮化率。

再者,通常所說的農民工雖然常年生活工作在城鎮,但其消費行為、居住條件等方面與城鎮居民又有所不同,較少享受城鎮尤其是大城市的物質文明,這城鎮化率怎麼算?另外,有些農業人口今年外出打工,第二年可能留在家裡,其行蹤就也具有不確定性。還有一點是城郊邊界越來越模糊,由於城市攤大餅式地發展,很難確定城郊的邊界。

所以城鎮化率這個數字本身也沒有多大意義。

現在蘭州主要的問題是拆遷改造的難度越來越大,計畫完不成,規劃實不現,地價上不去政府沒有錢,政府沒有錢就沒有力量去改造這個城市,城市改造不好招商引資就受影響,沒有投資,政府更沒有錢,就這樣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10年前這個城市什麼樣子,10年後變化不是很大,曾經的工業重鎮,黃金10年原地踏步,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但是回過頭看這十幾年,蘭州也在變化。十年前,我來蘭州上大學,從西站通往安寧的公路是坑坑窪窪的也沒有快速公交,那時的雁灘也不像現在這麼擁擠,彭家坪到處都是果園與苜蓿地,蘭州也沒有綜合體。2016年北環路開通,蘭州進入了二環時代,部分推山造城專案的不斷推進使得這個城市被放大了,有了更大的空間,有了更多的可能,從此我們有了一個更大的蘭州。

蘭州的城鎮化率雖然是一個較大的數字,但這座城市需要走的改變之路卻依然很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