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不論錦衣衛沈煉,還是書法家張瑞圖,都逃不出晚明這修羅場|畫事

畫事君說

眼看秋拍又要來了, 這個很短的暑假中, 我還是一直莫名其妙忙忙叨叨, 唯一的娛樂大概就是看看電影。 這次暑期檔最火的莫過於現象級的票房五十億的《戰狼》,

這部電影打鬥很好看, 但邏輯很神奇:在各種深入敵區打怪救人時, 都只有吳京一個人去, 趙東來局 長全片大概只有三句臺詞, “對不起, 你沒有任何支援”、“對不起, 我們沒法提供任何支援”、“對不起, 你只能一個人去”, 最後得出了片尾在護照背後的結論, 大家看的熱血沸騰。 關於這個結論, 我也是不太敢表示不認同, 因為導演說了, “如果覺得不好, 請 移民”, 而我真是沒錢 移民。

相比之下, 另一部片子雖然票房沒有那麼大熱, 但更讓我覺得真實、殘酷而美。

那就是《繡春刀2:修羅戰場》。

錦衣衛沈煉

這個故事的背景在晚明魏忠賢掌權之時。 晚明, 是一個經濟發達, 然而又政 治複雜、人性扭曲、社會黑暗的時代。

錦衣衛沈煉, 是苟活中殘存的良心;畫家北齋, 是表面柔弱下的單純勇敢;裴綸前半部分是一個刁難別人的錦衣衛, 被當了棋子後開始覺醒, 血肉豐滿, 市井生動;千戶陸文昭表面卑躬屈膝, 心中卻有改變世道的大理想, 但卻為這個理想可以犧牲善良,

對沈煉說“那些北齋、裴綸, 你救他們幹什麼”。

千戶陸文昭

在這個扭曲社會中扭曲地活著, 每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

這些人物並不存在, 但卻又真的存在過, 在晚明的書家身上, 我們也可以看到, 那個時代給的深深影響, 不僅影響到人, 更影響到書風——奇怪、倔強、飽滿的情緒,

壓抑的憤怒, 無處安放的靈魂。

晚明是一個很神奇的年代, 資本主義萌芽, 社會經濟發展, 但政治又動盪不堪, 這樣一個複雜的像旋渦的時代, 才能產生出如此風格迥異, 又自由, 又個性的書風。

《繡春刀2:修羅戰場》中, 錦衣衛沈煉的人設當然是完美的, 身為公務員, 恪守中庸之道, 又不乏善良正直。 這樣的人設, 讓他在面對邪惡時, 僅僅有些許猶豫, 就站在了正義的那一邊, 這種品格, 在黑暗的時代中, 顯得更加閃亮, 熬過魏忠賢的迫害, 迎來了崇禎的即位。

晚明書家中, 倪元璐也是這樣一個人, 而且, 運氣比沈煉好得多。 倪元璐出身進士, 當時魏忠賢掌權, 魏黨橫行, 江南士大夫組成東林黨, 結社講學, 批評政治,

對抗魏黨。

倪元璐像

倪元璐自然支持東林黨, 並在江西鄉試中出題諷刺魏忠賢。 時人咋舌, 以為倪元璐大禍臨頭, 不想此時崇禎即位, 立馬剷除魏忠賢, 倪元璐因而為崇禎所器重, 甚至成為給皇帝上課的“日講官”。

命運對倪元璐很好, 讓他可以正直。 崇禎對他的大膽諫言都採取包容態度,因而他也可以說出“政苛利民,臣必須為民請命”這樣流芳千古的話。他的正直甚至到了些許不近人情的地步,對於魏黨遺羽的處理,有人覺得這些小官當時依附魏忠賢,也是無可奈何,但倪元璐卻說,東林黨人為何沒有無可奈何?

崇禎也是硬氣的人,因此能夠欣賞倪元璐。崇禎自縊煤山,留下血詔:“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倪元璐苦勸南渡未果,隨君自縊殉國。

倪元璐這種被保護的正直,也體現在他的書法裡。

Lot 0004 倪元璐(1593-1644)行書詩翰軸

綾本 立軸

146×39.5cm 約5.2平尺

釋文: 高閣明霞飛綵繒,忽攙鶴下與人乘。絕勝句曲先生

宅,客亦容登第一層。

款識:柔文兄寄閣口占一絕似正。元璐。

鈐印:倪元璐印(朱)、太史氏(白)

幹堂題書: 倪元璐,明末志士也。善畫兼書,亦達一道。此書溫醇古雅,有遒勁之致。以襲藏可至寶焉。大正元年(1912)九月于碩田客舍拜觀。日本平安六六居士箋。鈐印:墨林(白)、幹堂書印(白)

盒蓋內題: 文政六。癸未載霜月上旬。日下性什物。

注: 附有中外産業博覽會二豐先哲古書畫展覽會的標籤及手書倪文正之小傳

著錄:《愛日吟廬書畫續錄二》卷三,清末 葛嗣彤撰,頁9-10

詩文著錄:《 倪文貞公詩集》卷下,《登張煉師三層閣》,原文和倪元璐此幅詩文有出入,原文最後一句爲“客亦容登最上層

出展:〈賜 伏見宮妃殿下台覽 中外産業博覽會二豐先哲古書畫展覽會〉,九州大分

RMB : 900,000 - 1,500,000

都說字如其人,倪元璐的書風也和其人一樣剛健倔強,除了晚明書家普遍具有的個性書風,倪元璐的運筆更加剛強,無一點柔媚之態,很有丈夫氣概。

這件作品初看起來,與倪元璐典型的恣肆風格並不相似。一個書法家的早期書風和典型書風肯定是不一樣的,但有種骨子裡的性情是一致的。比如這件,雖然不那麼放縱恣肆,但仍然超逸、靈秀、自由。

款識“元璐”二字的寫法,我們找到了一件可供對比的作品,即收藏于遼寧博物館的《秋窗月墜七言詩句立軸》,兩者落款的結體和風格都很相似,可判斷此件應是倪元璐早期的作品。

左:此件作品中的落款

中:遼博藏倪元璐作品落款

右:倪元璐後期作品的落款

另外,這幅作品曾被清人葛嗣浵舊藏,清末流傳至日本,輾轉為實業家、大收藏家一丸伍兵衛所藏。後來一丸家族遭遇空襲,其家財在空襲中大量損失,這件倪元璐墨寶能夠在災難中完整存留下來,像倪元璐的政治生命一樣幸運。

而另一位崇禎的臣子,王鐸,就沒有這麼幸運的正直。

王鐸像

王鐸以前的書法不受重視,多半因為他“貳臣”的這個身份。在大雨中和錢謙益跪在南京城外,迎清軍入關,成為這個人死後近千年洗不去的污點。

但回到崇禎自縊之前,崇禎十六年,王鐸作為宮廷充經筵講官,借進講《中庸》之機會,言“白骨如林”、民不聊生之國事而遭崇禎切責;崇禎九年,為防“賊寇”(指李自成起義軍)侵擾,其曾在家鄉主動協助孟津縣令修固城池;及至崇禎十二年,鞏洛大饑,他又倡議“煮粥賑濟,施棺義葬”,以圖濟世窮;6年之後,朝政更趨腐敗,結黨營私、明爭暗鬥,王鐸曾六請告歸未准。

王鐸的人品,不是“貳臣”二字可以簡單概括的。就像他的書法,也不是簡單“學二王”可以形容。

Lot 0005

王鐸(1592-1652)題家藏李唐畫幀一首軸

辛卯(1651)年作 綾本 立軸

78×26.5cm 約1.9平尺

RMB : 900,000 - 1,500,000

釋文:筋力嗟襄颩,北都又七秋,襓夫辭寂寞,鞗革解淹留,地闊軍聲盡,山低日氣流,鴟夷魚可種,長得臥新篘。其一。自鄙謀偏拙,不能仕不迂。簪纓人自熱,樵爨酒堪沽。煮蕨山坳飯,狎猿畫像圖。祈天黃耇健,閉口絕潛夫。留題蕉葉二首。幽峭奪仙家,入雲溪刻斜,危時緣獨木,斷處補明霞,無寺悠然磬,深涯略瓣花,子真穀口是,斸歜避長蛇。

款識: 題家藏李唐畫幀一首。辛卯秋夜,洛人王鐸書。

鈐印: 王鐸之印(朱)、癡庵(白)

藏印: 朗庵秘玩(白)、儀周鑒賞(白)、墨濤(白)

蓋內題: 明王覺斯詩書。

蓋內題: 王孟津書法雄豪,俯視一世,詩畫亦神味獨絕,但其行義為清議所不容,然有此眾能不必責備賢者也。雨山老人觀。鈐印:雨山居士(朱)、一印漫漶不辨

東京中央這件王鐸書法,非常符合他一貫宣稱的“獨崇羲獻”,即王羲之和王獻之。他將王字小處往大了寫,既有出處,又獨有一番自己的風格。但這只是一面的王鐸。

他筆下的草書,看起來就是完全另一個面貌。他一邊說自己的書法“皆本古人,不敢妄為,一邊又大肆讚揚“劈山超海、飛沙走石”、“虎跳熊奔,不受羈約”等“目怖心震”之美。他的草書明明比顛張醉宿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又不願與他們聯繫在一起,稱之為野道,寫下:“吾不服,不服!”

他這樣的矛盾和扭曲,多麼像那個時代。他是明朝人,自然愛明朝,身處朝堂,卻目睹太多黑暗。他想要自由,卻必須臣服權貴;你不知道他降清的選擇到底有多少綜合原因,就像他筆下的字那樣複雜。

王鐸的一生毀譽參半,張瑞圖和他相比起來,就更慘了。

(未完待續)

本文全部拍品來自日本東京中央2017秋拍

九月的東京,一定很舒服,辦好簽證去看預展吧!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於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人生不長,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民國畫事更多精彩內容

這樣的老太太世間不會再有——張大千傳奇女弟子方召麐

一本冊頁賣了兩億,齊白石嚇醒後發了個朋友圈

霸悍潘天壽:嫌防空洞憋屈,在曠野上看日本飛機扔炸彈|畫事

西湖邊一所學校為何能培養出半部中國美術史?答案是自由!|畫事

黃賓虹真的是生前人們愛理不理,死後高攀不起?你想多了|畫事

熱熱熱熱成狗的夏天,古人沒空調怎麼活?|畫事

150塊錢,傅申把一輩子的鑒定心得都告訴你丨畫事

評論區留言,和畫事君聊天兒

▼▼▼

崇禎對他的大膽諫言都採取包容態度,因而他也可以說出“政苛利民,臣必須為民請命”這樣流芳千古的話。他的正直甚至到了些許不近人情的地步,對於魏黨遺羽的處理,有人覺得這些小官當時依附魏忠賢,也是無可奈何,但倪元璐卻說,東林黨人為何沒有無可奈何?

崇禎也是硬氣的人,因此能夠欣賞倪元璐。崇禎自縊煤山,留下血詔:“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倪元璐苦勸南渡未果,隨君自縊殉國。

倪元璐這種被保護的正直,也體現在他的書法裡。

Lot 0004 倪元璐(1593-1644)行書詩翰軸

綾本 立軸

146×39.5cm 約5.2平尺

釋文: 高閣明霞飛綵繒,忽攙鶴下與人乘。絕勝句曲先生

宅,客亦容登第一層。

款識:柔文兄寄閣口占一絕似正。元璐。

鈐印:倪元璐印(朱)、太史氏(白)

幹堂題書: 倪元璐,明末志士也。善畫兼書,亦達一道。此書溫醇古雅,有遒勁之致。以襲藏可至寶焉。大正元年(1912)九月于碩田客舍拜觀。日本平安六六居士箋。鈐印:墨林(白)、幹堂書印(白)

盒蓋內題: 文政六。癸未載霜月上旬。日下性什物。

注: 附有中外産業博覽會二豐先哲古書畫展覽會的標籤及手書倪文正之小傳

著錄:《愛日吟廬書畫續錄二》卷三,清末 葛嗣彤撰,頁9-10

詩文著錄:《 倪文貞公詩集》卷下,《登張煉師三層閣》,原文和倪元璐此幅詩文有出入,原文最後一句爲“客亦容登最上層

出展:〈賜 伏見宮妃殿下台覽 中外産業博覽會二豐先哲古書畫展覽會〉,九州大分

RMB : 900,000 - 1,500,000

都說字如其人,倪元璐的書風也和其人一樣剛健倔強,除了晚明書家普遍具有的個性書風,倪元璐的運筆更加剛強,無一點柔媚之態,很有丈夫氣概。

這件作品初看起來,與倪元璐典型的恣肆風格並不相似。一個書法家的早期書風和典型書風肯定是不一樣的,但有種骨子裡的性情是一致的。比如這件,雖然不那麼放縱恣肆,但仍然超逸、靈秀、自由。

款識“元璐”二字的寫法,我們找到了一件可供對比的作品,即收藏于遼寧博物館的《秋窗月墜七言詩句立軸》,兩者落款的結體和風格都很相似,可判斷此件應是倪元璐早期的作品。

左:此件作品中的落款

中:遼博藏倪元璐作品落款

右:倪元璐後期作品的落款

另外,這幅作品曾被清人葛嗣浵舊藏,清末流傳至日本,輾轉為實業家、大收藏家一丸伍兵衛所藏。後來一丸家族遭遇空襲,其家財在空襲中大量損失,這件倪元璐墨寶能夠在災難中完整存留下來,像倪元璐的政治生命一樣幸運。

而另一位崇禎的臣子,王鐸,就沒有這麼幸運的正直。

王鐸像

王鐸以前的書法不受重視,多半因為他“貳臣”的這個身份。在大雨中和錢謙益跪在南京城外,迎清軍入關,成為這個人死後近千年洗不去的污點。

但回到崇禎自縊之前,崇禎十六年,王鐸作為宮廷充經筵講官,借進講《中庸》之機會,言“白骨如林”、民不聊生之國事而遭崇禎切責;崇禎九年,為防“賊寇”(指李自成起義軍)侵擾,其曾在家鄉主動協助孟津縣令修固城池;及至崇禎十二年,鞏洛大饑,他又倡議“煮粥賑濟,施棺義葬”,以圖濟世窮;6年之後,朝政更趨腐敗,結黨營私、明爭暗鬥,王鐸曾六請告歸未准。

王鐸的人品,不是“貳臣”二字可以簡單概括的。就像他的書法,也不是簡單“學二王”可以形容。

Lot 0005

王鐸(1592-1652)題家藏李唐畫幀一首軸

辛卯(1651)年作 綾本 立軸

78×26.5cm 約1.9平尺

RMB : 900,000 - 1,500,000

釋文:筋力嗟襄颩,北都又七秋,襓夫辭寂寞,鞗革解淹留,地闊軍聲盡,山低日氣流,鴟夷魚可種,長得臥新篘。其一。自鄙謀偏拙,不能仕不迂。簪纓人自熱,樵爨酒堪沽。煮蕨山坳飯,狎猿畫像圖。祈天黃耇健,閉口絕潛夫。留題蕉葉二首。幽峭奪仙家,入雲溪刻斜,危時緣獨木,斷處補明霞,無寺悠然磬,深涯略瓣花,子真穀口是,斸歜避長蛇。

款識: 題家藏李唐畫幀一首。辛卯秋夜,洛人王鐸書。

鈐印: 王鐸之印(朱)、癡庵(白)

藏印: 朗庵秘玩(白)、儀周鑒賞(白)、墨濤(白)

蓋內題: 明王覺斯詩書。

蓋內題: 王孟津書法雄豪,俯視一世,詩畫亦神味獨絕,但其行義為清議所不容,然有此眾能不必責備賢者也。雨山老人觀。鈐印:雨山居士(朱)、一印漫漶不辨

東京中央這件王鐸書法,非常符合他一貫宣稱的“獨崇羲獻”,即王羲之和王獻之。他將王字小處往大了寫,既有出處,又獨有一番自己的風格。但這只是一面的王鐸。

他筆下的草書,看起來就是完全另一個面貌。他一邊說自己的書法“皆本古人,不敢妄為,一邊又大肆讚揚“劈山超海、飛沙走石”、“虎跳熊奔,不受羈約”等“目怖心震”之美。他的草書明明比顛張醉宿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又不願與他們聯繫在一起,稱之為野道,寫下:“吾不服,不服!”

他這樣的矛盾和扭曲,多麼像那個時代。他是明朝人,自然愛明朝,身處朝堂,卻目睹太多黑暗。他想要自由,卻必須臣服權貴;你不知道他降清的選擇到底有多少綜合原因,就像他筆下的字那樣複雜。

王鐸的一生毀譽參半,張瑞圖和他相比起來,就更慘了。

(未完待續)

本文全部拍品來自日本東京中央2017秋拍

九月的東京,一定很舒服,辦好簽證去看預展吧!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於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人生不長,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民國畫事更多精彩內容

這樣的老太太世間不會再有——張大千傳奇女弟子方召麐

一本冊頁賣了兩億,齊白石嚇醒後發了個朋友圈

霸悍潘天壽:嫌防空洞憋屈,在曠野上看日本飛機扔炸彈|畫事

西湖邊一所學校為何能培養出半部中國美術史?答案是自由!|畫事

黃賓虹真的是生前人們愛理不理,死後高攀不起?你想多了|畫事

熱熱熱熱成狗的夏天,古人沒空調怎麼活?|畫事

150塊錢,傅申把一輩子的鑒定心得都告訴你丨畫事

評論區留言,和畫事君聊天兒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