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信仰文化:家裡擺的牌位和神龕上面除了“天地君親師”還有什麼

許多人家裡都會擺牌位和神龕之類, 那麼一般上面都寫了什麼?

1、牌位

牌位是書寫逝者姓名、稱謂或書寫神仙、佛道、祖師、帝王的名號、封號、廟號等內容, 以供人們祭奠的木牌。 最先是儒教所用。 一般寫, 天地君親師, 這幾個字。

牌位

牌位原為儒教所用, 記入死者官階及姓名之木牌。 宋代時, 佛教禪宗採用牌位為死者及生者用。 目前, 佛教牌位分為:(1)消災牌位, 為生者(活人)用, 是此人的祿位, 大都用紅色或粉紅色紙張代替木牌。 僧尼為此牌位主人行法事, 以求諸佛菩薩如被此活人消災免難, 事業發達, 凡事順利。 不必說, 信者需付大筆金錢才能立此牌位。 (2)往生牌位, 為死人所設的牌位, 大都用黃色紙張。 僧尼為其行法事以助亡者神識(類似靈塊)早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一般佛教家庭的牌位大都用木牌。

牌位

按照我國民間傳統習俗, 人逝世後其家人都要為其製作牌位, 作為逝者靈魂離開肉體之後的安魂之所。 牌位大小形制無定例, 一般用木板製作, 呈長方形, 下設底座, 便於立于桌安之上。 牌位書寫, 古代一般多用老宋體(筆劃豎粗橫細)、自上而下豎寫, 現代則多採用正楷、隸書、魏碑、等字體, 以示莊重、肅穆。

古往今來, 民間廣泛使用牌位, 用於祭奠已故親人和神祇(指天地之神)、佛道、祖師等活動。

2、神龕

神龕

神龕, 舊時中國民間放置道教神仙的塑像和祖宗靈牌的小閣。 神龕大小規格不一, 依祠廟廳堂寬狹和神的多少而定。 大的神龕均有底座, 上置龕, 敞開式。

祖宗龕無垂簾, 有龕門。 神佛龕座位不分臺階, 依神佛主次, 作前中後, 左中右設位;祖宗龕分臺階依輩序自上而下設位。 少數多姓合祠者, 也分龕或座依各姓輩序設位。 因此, 祖宗龕多為豎長方形, 神佛龕多為橫長方形。 龕均木造, 雕刻吉祥如意圖案和帝王將相、英雄人物、神仙故事圖像, 金碧輝煌。

神龕

神龕大小規格不一, 依祠廟廳堂寬狹和神的多少而定。 大的神龕均有底座, 上置龕。 神像龕與祖宗龕型制有別:神像龕為開放式, 有垂簾, 無龕門;祖宗龕無垂簾, 有龕門。 神像龕座位不分臺階, 依神佛主次, 作前中後, 左中右設位(個別多姓合祠者, 也各依祖宗輩序列臺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