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淩叔華為何鮮為人提及?

淩叔華系出名門, 精通繪畫, 在文學方面也大放異彩, 且顏值頗高, 可以說她滿足了人們對才女的一切幻想。 可縱觀淩叔華生平, 雖其經歷之傳奇一點兒也不亞於同時代的其他淑女名媛, 但相較于林徽因和陸小曼在當下的盛名, 淩叔華算得上默默無聞了。

究其原因, 淩叔華最初是為了丈夫陳西瀅所累。 陳西瀅所發表的一些評論文章被一些愛國者認為“比軍閥還凶”, 陳西瀅因此被定位為劊子手的辯護士。 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在近代文學史上幾乎銷聲匿跡, 這同時也影響了妻子淩叔華的出鏡率。

第二個原因, 淩叔華的作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始終不溫不火。

淩叔華的作品多取材于當時中產階級太太小姐們的家庭瑣事, 她尤其擅長用細膩的筆觸描寫在新思想文化衝擊下, 女性暴露的種種問題。 比如《繡枕》中大小姐精心繡了一幅枕套,

希望成為自己嫁入豪門的通行證, 結局卻是依然待字閨中, 虛耗青春;《綺霞》中的女主人公在婚後依然癡迷於學習小提琴, 招致婆家不滿, 最終只能犧牲婚姻, 以圓自己當小提琴家的夢想等。

在當時, 淩叔華這些作品的發表無疑能引起因中國文明遭遇西方文明衝擊而飽受尷尬的中國女性的共鳴。 但是在今天, 這些作品的寓意未免稍顯過時, 致使讀者稀少。 同時, 淩叔華的小說大多篇幅短小, 情節簡單, 對故事的描摹大多是點到關鍵處便戛然而止, 雖然韻味獨特, 但是作為小說, 故事的精彩性也難免大打折扣, 難以滿足現在讀者的口味。

而淩叔華在繪畫領域的成就, 雖然比畫家陸小曼和建築師林徽因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相較於文字這種通俗便捷的傳播媒介, 繪畫確實曲高和寡。

而且, 相比陸小曼、林徽因與徐志摩的交往經歷, 淩叔華與徐志摩的情誼太過方正。 徐志摩為林徽因離婚, 為趕時間觀看林徽因演講而墜機身亡, 更有“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

得之, 我幸;不得, 我命”這樣擲地有聲的愛情宣言, 相較于徐志摩遺作《愛眉小劄》中記錄的他自己與陸小曼的刻骨銘心之戀, 徐志摩與淩叔華對外承認的文字交, 手足情深著實太過蒼白乏味。 所以淩叔華沒有陸小曼、林徽因出名也很正常。

不過這正好也合了淩叔華的心意。

據她女兒說, 淩叔華“一生都把自己裹得緊緊的”, 甚至在她去世後, 其女兒去收拾她的房間, 發現她的所有私人信件材料都已處理完畢。 淩叔華分明是唯願以作品留世, 而不願後人猜度妄議自己的私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