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秦始皇姓趙,趙馬一家,呵呵!馬雲馬化騰亮了,趙家人真牛

讀過《百家姓》的都知道第一句是:趙錢孫李……儘管編書時是趙宋天下, 趙姓被排在第一位。 但你以為“趙”就是靠皇帝的面子才這麼牛, 就大錯特錯了。

“趙”為啥牛?說說秦始皇就知道了。 秦始皇叫什麼?贏政?錯!叫趙政。 歷史上的趙氏名人就提這一位好了, 還是看現在。 馬雲知道吧?馬化騰知道吧?你說不知道的話, 請回到火星去。

話說趙雲、趙化騰——瘋了吧?把姓趙的帽子扣到秦始皇頭上就罷了, 他早鑽到地下了, 人家馬雲、馬化騰……那咱們慢慢道來吧。

秦始皇姓趙, 趙馬一家, 然後……你懂得

首先, 有個事要弄清楚:中國漢朝以前, “姓”與“氏”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姓從“女”從“生”, 是有共同血緣、血統、血族關係的族群符號, 起源於母系社會, 因此上古八姓多為“女”字旁:姬、姜、姒、姚、嬴、妘、媯、妊。

氏是姓的分支, 父系社會的產物, 是族群分出新族群後起的符號。 漢朝以前, 姓和氏不混用,

漢朝後才合一。

中華姓氏皆源於上古八姓

注意如下兩點:

1、漢朝前普通人只有“姓”, 貴族才有“氏”。 姓可“別婚姻”, 避免近親婚姻、利於優生;氏可“別貴賤”, 表明身份與地位。

2、女子稱姓, 男子稱氏。 氏同, 姓不同可通婚;姓同, 氏不同不可通婚, 禮不娶同姓。

根據貴族男子不稱姓、女子稱姓的規矩,

秦始皇準確的稱呼是:姓贏、氏趙、名政。 他是男子不稱“姓”, 所以叫趙政。 那麼, 他為什麼是趙氏呢?這事要從頭說起。

姓贏、氏趙、名政, 自稱始皇帝

黃帝的孫子叫顓頊(zhuān xū), 顓頊有個後裔叫伯益, 因治水有功被賜姓“嬴”。 伯益有個後裔叫蜚廉,

他和其長子惡來曾輔佐商紂王。 熟讀《三國演義》的人會記得曹操稱讚典韋的話:“真吾之惡來”。 這裡所說的“惡來”就是蜚廉的長子。

蜚廉號處父, 是傳說中的風神, 人稱“飛廉”, 力大腿快, 善於奔跑;惡來, 不僅力大腿快, 還可“手裂兕虎”, 可以手撕野牛和猛虎(大約這是抗戰神劇“手撕鬼子”的原始出處)。 周武王伐紂時, 惡來因保衛商紂王戰死;奉命出使北方的蜚廉則登上霍太山(今山西太嶽山)築壇以報紂王之靈。

蜚廉和惡來曾共同輔佐商紂王

然後, 蜚廉“得石棺, 銘曰'帝令處父不與殷亂, 賜爾石棺以華氏'。 死, 遂葬于霍太山。 ”蜚廉發現一個石棺, 刻有銘文“天帝命你不得涉足殷商之亂, 賜你這口石棺, 以便你的氏人得到榮耀”。 蜚廉就自殺了, 被葬在霍太山上。 看過《封神演義》的都知道, 飛廉、惡來是商紂王最重要戰將。

蜚廉有個小兒子叫季勝。 季勝有個後裔叫造父, 善長駕車。 有一年周穆王到西方巡視, 樂而忘返。 國人趁機作亂, 造父駕車日馳千里, 使周穆王返回平定叛亂。 造父因功封于趙城, 後人就以趙為氏。

造父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返回平定叛亂

贏姓季勝一支,後來成為天下聞名的贏姓趙氏。再來說說惡來一支。

惡來的後代叫女防(是個男人),女防有個後裔叫非子,是惡來五世孫,善於養馬,得到周孝王寵倖,封于秦地,人稱“嬴秦”。當時秦地方圓50餘裡,不是“城”更不是“國”,與季勝後人的趙城不可同日而語。

再後來,同源同宗的兩支人家以天水、金城(今甘肅)為“大本營”發展起來。春秋末期,趙衰(cuī)輔佐晉文公稱霸,“三家分晉”後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趙氏名聞天下;秦國經6世的努力,到秦襄公時成為諸侯,直到趙政統一天下。天水,因此成為嬴姓趙氏的“郡望”。

趙氏圖騰和字體演變

要說明的是,秦王室不叫嬴姓秦氏,而是叫嬴姓趙氏。史載秦王室“以造父之寵,皆蒙趙城,姓趙”。秦王室因造父被寵倖,以趙城為源,自稱趙氏。這很好理解,趙氏封國大,名氣旺,人才輩出,偏居於中原之外的秦王室本來應是“嬴姓秦氏”,但“傍名牌”自稱是趙氏。

秦始皇則是趙氏,不是秦氏、贏氏。《史記》對此有說明,漢朝前的史書均稱他為趙政。這與後人附會的:秦始皇之母是趙姬,又出生在趙國,後為了躲避追殺,改名趙政等等均無關係。漢朝後姓氏合一,史書才有“贏政”的稱呼。

趙政統帥大秦帝國吞併六國

說完秦始皇的“趙”,再說說馬雲、馬化騰……也就是天下“馬”氏人家的“趙”。

“馬”源自于“趙”。馬氏的始祖叫趙奢。趙奢,嬴姓,趙氏,名奢,是趙國人,戰國8大名將之一。趙奢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時就是趙國將領。“沙丘之亂”後逃亡至燕國,于趙惠文王十二年(西元前287年)返回擔任趙國徵收田租的官吏。

趙惠文王二十九年(西元前270年),秦國攻打趙國並包圍閼與(讀音è yǔ,今山西和順)。趙惠文王先後召見廉頗、樂乘問計,二人都說難以施救。又召見趙奢,趙奢說:“其道險狹,尤如兩鼠鬥於穴,將勇者勝。”

馬氏的始祖馬服君趙奢

趙奢領兵出城30裡就安營紮寨並下令:“誰敢軍事進諫將處死刑。”堅守了28天,期間曾有人諫言進兵被斬。秦軍大將派間諜探得消息後大喜:“離開國都30裡就不敢前進,閼與必得。”

趙奢此時則命令急行軍,兩天一夜趕到閼與50裡處與秦軍對峙。名叫許曆的軍士向趙奢諫言:“秦軍沒想到趙軍來到,士氣很盛,將軍要集中兵力,否則會失敗。”並說因違反不許諫言的軍令,請求被處死。趙奢說:“等回邯鄲以後吧。”

閼與之戰秦軍大敗

許曆於是請求再提個建議:“誰先佔據北面山頭就會得勝,後到者失敗。”趙奢馬上派軍占了北面山頭。秦兵後到,與趙軍爭奪,趙軍居高臨下猛擊,閼與守軍則出城夾擊,秦軍大敗。戰後,趙奢被賜封“馬服君”,地位與廉頗、藺相如相同。趙奢後人就以“馬服”為氏,簡稱“馬”氏。

趙氏如此強大,趙奢後人應以趙為氏以彰顯血統,為何改稱“馬服”氏呢?據傳,這與趙奢不爭氣的兒子趙括有關。趙括就是成語“紙上談兵”的那個主角。

趙括的“紙上談兵”使趙軍大敗

趙孝成王七年,秦趙兩軍在長平對峙。趙奢己死,廉頗為將,採取堅守不出策略。秦軍間諜到趙國邯鄲散佈謠言,稱秦人所怕的是馬服君之子趙括。趙王上當,用趙括替換了廉頗。

趙括領兵後改變策略,又誤中秦軍名將白起的計策被包圍40多天,全軍斷糧,與秦軍決戰中大敗,趙括戰死,數十萬趙軍投降後被活埋,45萬將士無一生還。趙國元氣大傷,此後無力抗擊秦國,失去首道屏障的六國最終被秦國吞併。

馬氏源自于趙氏

長平之戰因趙括“紙上談兵”大敗,趙氏成為千夫所指元兇。趙奢之孫、趙括弟趙牧之子趙興羞于以趙為氏,只承認馬服君趙奢為正統一脈,就棄趙改為“馬服”氏,趙奢也就成了馬氏始祖。

馬氏圖騰和字體演變

姓氏是一個符號,從最初的“別婚姻、別貴賤”,到後來形成姓氏文化,中華文明和血脈得以延續和發展。

中國數千來的歷史中,姓氏並非一脈相承,包括賜姓、改姓,還有胡人加入,使姓氏構成十分複雜。也許你姓趙,身上仍流淌著胡人血脈,也許你姓馬,其實是皇帝賞賜的……

但無論如何,“秦趙同源,趙馬一家”是確定無疑的。話說趙雲、趙化騰——真沒瘋,懂點兒姓氏文化就知道為什麼這樣說了。

(本文為指動濟南原創內容,已授權今日頭條、百家號、微信公眾號、企鵝號、搜狐號、大魚號、網易號同步更新,其他網站和自媒體平臺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果你有什麼意見和想法請點擊下方的留言。或者點個贊,轉發一下,讓朋友分享本文。)

後人就以趙為氏。

造父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返回平定叛亂

贏姓季勝一支,後來成為天下聞名的贏姓趙氏。再來說說惡來一支。

惡來的後代叫女防(是個男人),女防有個後裔叫非子,是惡來五世孫,善於養馬,得到周孝王寵倖,封于秦地,人稱“嬴秦”。當時秦地方圓50餘裡,不是“城”更不是“國”,與季勝後人的趙城不可同日而語。

再後來,同源同宗的兩支人家以天水、金城(今甘肅)為“大本營”發展起來。春秋末期,趙衰(cuī)輔佐晉文公稱霸,“三家分晉”後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趙氏名聞天下;秦國經6世的努力,到秦襄公時成為諸侯,直到趙政統一天下。天水,因此成為嬴姓趙氏的“郡望”。

趙氏圖騰和字體演變

要說明的是,秦王室不叫嬴姓秦氏,而是叫嬴姓趙氏。史載秦王室“以造父之寵,皆蒙趙城,姓趙”。秦王室因造父被寵倖,以趙城為源,自稱趙氏。這很好理解,趙氏封國大,名氣旺,人才輩出,偏居於中原之外的秦王室本來應是“嬴姓秦氏”,但“傍名牌”自稱是趙氏。

秦始皇則是趙氏,不是秦氏、贏氏。《史記》對此有說明,漢朝前的史書均稱他為趙政。這與後人附會的:秦始皇之母是趙姬,又出生在趙國,後為了躲避追殺,改名趙政等等均無關係。漢朝後姓氏合一,史書才有“贏政”的稱呼。

趙政統帥大秦帝國吞併六國

說完秦始皇的“趙”,再說說馬雲、馬化騰……也就是天下“馬”氏人家的“趙”。

“馬”源自于“趙”。馬氏的始祖叫趙奢。趙奢,嬴姓,趙氏,名奢,是趙國人,戰國8大名將之一。趙奢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時就是趙國將領。“沙丘之亂”後逃亡至燕國,于趙惠文王十二年(西元前287年)返回擔任趙國徵收田租的官吏。

趙惠文王二十九年(西元前270年),秦國攻打趙國並包圍閼與(讀音è yǔ,今山西和順)。趙惠文王先後召見廉頗、樂乘問計,二人都說難以施救。又召見趙奢,趙奢說:“其道險狹,尤如兩鼠鬥於穴,將勇者勝。”

馬氏的始祖馬服君趙奢

趙奢領兵出城30裡就安營紮寨並下令:“誰敢軍事進諫將處死刑。”堅守了28天,期間曾有人諫言進兵被斬。秦軍大將派間諜探得消息後大喜:“離開國都30裡就不敢前進,閼與必得。”

趙奢此時則命令急行軍,兩天一夜趕到閼與50裡處與秦軍對峙。名叫許曆的軍士向趙奢諫言:“秦軍沒想到趙軍來到,士氣很盛,將軍要集中兵力,否則會失敗。”並說因違反不許諫言的軍令,請求被處死。趙奢說:“等回邯鄲以後吧。”

閼與之戰秦軍大敗

許曆於是請求再提個建議:“誰先佔據北面山頭就會得勝,後到者失敗。”趙奢馬上派軍占了北面山頭。秦兵後到,與趙軍爭奪,趙軍居高臨下猛擊,閼與守軍則出城夾擊,秦軍大敗。戰後,趙奢被賜封“馬服君”,地位與廉頗、藺相如相同。趙奢後人就以“馬服”為氏,簡稱“馬”氏。

趙氏如此強大,趙奢後人應以趙為氏以彰顯血統,為何改稱“馬服”氏呢?據傳,這與趙奢不爭氣的兒子趙括有關。趙括就是成語“紙上談兵”的那個主角。

趙括的“紙上談兵”使趙軍大敗

趙孝成王七年,秦趙兩軍在長平對峙。趙奢己死,廉頗為將,採取堅守不出策略。秦軍間諜到趙國邯鄲散佈謠言,稱秦人所怕的是馬服君之子趙括。趙王上當,用趙括替換了廉頗。

趙括領兵後改變策略,又誤中秦軍名將白起的計策被包圍40多天,全軍斷糧,與秦軍決戰中大敗,趙括戰死,數十萬趙軍投降後被活埋,45萬將士無一生還。趙國元氣大傷,此後無力抗擊秦國,失去首道屏障的六國最終被秦國吞併。

馬氏源自于趙氏

長平之戰因趙括“紙上談兵”大敗,趙氏成為千夫所指元兇。趙奢之孫、趙括弟趙牧之子趙興羞于以趙為氏,只承認馬服君趙奢為正統一脈,就棄趙改為“馬服”氏,趙奢也就成了馬氏始祖。

馬氏圖騰和字體演變

姓氏是一個符號,從最初的“別婚姻、別貴賤”,到後來形成姓氏文化,中華文明和血脈得以延續和發展。

中國數千來的歷史中,姓氏並非一脈相承,包括賜姓、改姓,還有胡人加入,使姓氏構成十分複雜。也許你姓趙,身上仍流淌著胡人血脈,也許你姓馬,其實是皇帝賞賜的……

但無論如何,“秦趙同源,趙馬一家”是確定無疑的。話說趙雲、趙化騰——真沒瘋,懂點兒姓氏文化就知道為什麼這樣說了。

(本文為指動濟南原創內容,已授權今日頭條、百家號、微信公眾號、企鵝號、搜狐號、大魚號、網易號同步更新,其他網站和自媒體平臺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果你有什麼意見和想法請點擊下方的留言。或者點個贊,轉發一下,讓朋友分享本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