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清明上河圖》隱含七大密碼,謎底即將揭開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北宋風俗畫作品, 寬24.8釐米(24.8公分), 長528.7釐米(528公分), 絹本設色, 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僅見的一幅精品, 屬一級國寶。 清明上河圖生動地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 這在我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800多年來, 後人對它做了N多研究, 甚至畫中人物的衣冠服飾、小吃糕點、店鋪雜貨都不放過, 反復推敲琢磨。

作品以長卷形式, 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 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卷中, 畫中主要分開兩部份, 一部份是農村, 另一部是市集。 畫中有814人, 牲畜60多匹, 船隻28艘, 房屋樓宇30多棟, 車20輛, 轎8頂, 樹木170多棵, 往來衣著不同, 神情各異, 栩栩如生, 其間還穿插各種活動, 注重情節, 構圖疏密有致, 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 筆墨章法都很巧妙, 頗見功底。

《清明上河圖》不僅僅是一件偉大的現實主義繪畫藝術珍品,

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業、手工業、民俗、建築、交通工具等詳實形象的第一手資料, 具有重要歷史文獻價值。 其豐富的思想內涵、獨特的審美視角、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 都使其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被奉為經典之作。

清明上河是當時的民間風俗, 像現在的節日集會, 人們藉以參加商貿活動。 全圖規模宏大, 結構嚴謹, 大致分為三個段落:第一段是汴京郊外春光;第二段是汴河場景;第三段是城內街市。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在“張擇端”條內對《清明上河圖》的評價:是一幅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風俗長卷, 畫家成功地描繪出汴京城內及近郊在清明時節社會上各階層的生活景象。 主要表現的是勞動者和小市民。 對人物、建築物、交通工具、樹木、水流之間的相互關係的處理, 非常巧妙, 整體感很強, 具有極大的考史價值。 此後歷代繪製的都市風俗畫, 無不受其影響。

欣賞完這幅畫, 你以為你看到的就是全部?其實畫中仍有眾多迷局還未破解哦,

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實在是令人嘆服啊。 下面小編帶來“七大密碼”讓你瞭解一個不一樣的《清明上河圖》。

密碼一:X

《清明上河圖》被裁剪過?

現藏于故宮的宋本《清明上河圖》畫幅長度是5.28米, 但從明代開始, 就不斷有人推測原畫應該更長, 被人裁剪截斷了。 畫幅左邊應該延伸進汴梁城內,

甚至穿城而過, 直到城西的金明池。 但張擇端早就在畫中留下了一個金鑰, 以證明畫幅的原長確定是5.28米。

這個金鑰藏在畫面中央, 是由汴河和虹橋構成的一個斜X。

這個X的交叉點正是整個畫面的中心點, 正好將畫幅平分。

它不但確定了畫幅的中間點, 在構圖上, 更避免了橋與河十字型構圖的呆板, 一動一靜交叉, 斜貫畫幅, 形成強烈的張力。

X兩邊的畫幅, 又各有一個中心點, 分別是兩座建築:左邊是一座城門, 它是城內和城外的分界點;右邊是一間茅屋, 圖上最後一間房舍, 它是人戶聚集區和田野的分界點。

三個分界點設置極其嚴謹, 使整個畫幅正好平均分成四段——城內、城外、南岸、北岸。 從城中鬧市直到城外郊野, 完整描繪了汴梁的繁華全景圖。

兩邊如果再繼續延伸,向城內街景難免顯得重複,向郊野就只剩田野樹木,則更為單調多餘。所以,猜測原圖更長,是沒有看出張擇端謀篇佈局、嚴謹分段的精妙構想。

密碼二:瞰

國畫沒有透視法則?

關於中西繪畫差異的一個傳統說法是:西方繪畫講究眼球聚焦的科學透視法則,中國繪畫則是散點式構圖,沒有一個固定的視線聚焦點。然而,《清明上河圖》早在八百多年前就已經嚴格遵照並驚人呈現了透視法則,這也是宋代繪畫超越前代的傑出成就之一。

長達5.28米畫幅上的近千人物、幾十座大小建築並不是隨意平行排列,相反,是統一在一個固定視角之下,按照透視法則井然分佈。

汴河和虹橋構成的X確定了畫幅的中間點,但並非視線聚焦點。視線聚焦點在橋下那只客船左船頭。

整個畫幅正是以此為視點,採用斜俯瞰的角度。畫中的所有人物景觀一律依照這個視線焦點,和虹橋保持平行傾斜。沒有任何一處偏離這個透視法則。因此,整幅畫才如同實景航拍一樣,效果既真實又震撼。

當然國畫的透視和西方仍有所不同,西方是客觀描繪眼睛所觀察到的實景,《清明上河圖》卻超越了肉眼局限。以當時汴京的地理環境,並沒有這樣一個能夠俯瞰全景的高空位置,更不可能有航拍。張擇端能夠設計出這樣一個視角,不但需要扎實細緻的觀察寫實功力,更要借助於強大的空間移位想像力。

僅憑想像就能夠實現這樣一次偉大的透視實踐,達到完全符合透視法則的逼真效果,是宋代強調觀察、追求合理的時代精神的巔峰呈現。

密碼三:危

《清明上河圖》沒有創作寓意?

通常說法,《清明上河圖》只是如實描繪了東京汴梁的繁華圖景,並沒有其他寓意。然而真是這樣嗎?

畫作整體氣象熙攘而閒適,正是北宋末年、徽宗朝的時代氣息。然而,在畫面中央的聚焦點,卻呈現了一場危機——一隻客船的船桅險些撞上橋樑,船上船工齊力急救,幾個趕忙放倒桅杆,其他的拼力划船、對抗急流。

這個戲劇性危機場景處於畫眼位置,自然是出於精心構思,絕不是隨手繪就。而且,這個精心繪製的核心事件有四大不合理處:

其一,河上視野開闊,並沒有遮擋,船上船工為什麼沒有一個人提前看到橋樑、預先放下桅杆?

其二,兩岸數百人,橋上更有許多人在橋欄邊賞河景,也沒有一個人早一點發覺?

其三,河流水急,船是逆水而行,行速並不快,為什麼臨到橋洞下,才慌忙救急?

其四,船篷頂上有一個婦人,正在揮手叫喊,她身邊站著個幼兒。船雖然陷入危機,但顯然沒有嚴重到會沉船,反倒是那孩子有摔倒跌落的危險。作為母親首先必定會保護孩子,那個婦人卻全然不顧孩子安危。是什麼讓她忘記了第一本能?

張擇端筆筆精細,連角落裡小食攤上的零碎貨品都一絲不苟,怎麼會在畫眼位置留下這些不合理?

唯一答案是:張擇端有意為之。

畫面一片繁榮祥和,中央卻危機乍現。這應該是張擇端繪製《清明上河圖》的真正用意所在——這只船逆水而行,偏偏又陷入危機,正如當時的大宋江山,表面安寧繁榮,但國內腐敗不堪、官逼民反,宋江、方臘相繼起義,邊地遼國、西夏的威逼還沒有解除,又有女真崛起于東北。

畫上的船如同大宋的命運,正處於最危機的一刻,它能否安全渡過危難?

密碼四:鬥

北宋重文輕武?

宋代治國,最大的特徵是重文輕武。

從晚唐到五代,武人擁兵自重、四方割據,造成長達百年的兵災戰禍。宋太祖趙匡胤正是從亂軍中崛起,平定天下後,他杯酒釋兵權,全力打壓武人勢力、構建文官政府。這種政策雖然確保了國內長期平靜安穩,對外卻武力不振、連吃敗仗,先後向遼國、西夏委屈求和,用歲幣換來和平。

然而,在《清明上河圖》的中央,除了河中那只船遭遇危機,虹橋上同時也發生了一場事件:兩撥人狹路相逢、互不相讓,正在展臂揮拳、劍拔弩張,一場毆鬥即將發生。兩邊的主人,一個騎馬,一個坐轎。

這場對峙同樣位於畫眼位置,自然也絕不是隨手而畫。它充滿了寓意——河中那只客船由於眾人的怠忽職守而陷入危機,橋上這兩撥人的對峙,卻顯然是意氣之爭,亦如北宋政府官員黨同伐異,百餘年間持續不休的內鬥內耗。

此外,文官坐轎,武人乘馬。按北宋慣例,武人見到文官,必須恭敬避讓。然而這種格局似乎已經改變,騎馬那方不但不讓,而且所處位置居高臨下,似乎預示著國家危難即將降臨,重用武人的時代也隨之來到。

密碼五:兵

北宋軍力弱?

中國古代長期實行徵兵制,遇到戰事,從農民中強行徵用,這給農民造成嚴重的生活干擾。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別”詩正表達了這種強征之痛。宋代則全面施行募兵制,士兵不再強征,而是自願招募。

北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雇傭軍體系,也正是《水滸傳》中所言的“八十萬禁軍”,禁軍人數最多時其實超過一百二十萬。北宋財政收入,至少一半用於養兵。

然而,最大並不意味著最強,相反,北宋軍力常年不振,不但無法與遼國抗衡,面對小小西夏也敗多勝少。

《清明上河圖》第二段中央位置有一處軍巡鋪屋,門前有幾個士兵,或坐或躺,全都懶洋洋,有氣無力。

窺一斑而知全豹,張擇端用這樣一個小小的場景,濃縮展示了巨額軍費養出來的驕兵惰將。一旦強敵逼近,結果可想而知。

密碼六:門

城門毫無戒備?

畫幅左半邊中央位置是一座城門,門洞大開,行人自由出入。城樓上沒有兵士把守,只有一個文吏孤單無聊,趴在欄杆邊看風景。

這就是當時的北宋,禁軍一半戍邊,一半駐紮在汴梁四周,護衛京城平安。因此,城門並不需要格外戒備。開國一百五十多年,汴京始終安寧無事。

另外,北宋徹底終結了從漢末以來的世族制度,讓隋唐開創的科舉制真正實現了平民化,最大限度保證平民上升通道的通暢。更打破了戶籍限制,由國民自由遷徙,只要不是逃犯逃兵,在一個地方定居一年,就可入籍。這洞開的城門正展示著北宋的平等、寬鬆和自由。

然而,這大開的門戶,也像一則預言,敵軍一旦臨城,汴梁將不攻自破。幾年後,金兵圍城,沒費吹灰之力,就讓北宋覆亡。

密碼七:駝

北宋有世界貿易?

在城門下,一支西域駝隊正穿過城門洞。

北宋商業的繁榮不僅僅限於國內,更是當時世界貿易中心。由於絲綢之路被西夏擾亂,陸路受到影響,北宋便大力發展海上貿易。北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造船、航海技術,指南針便是隨著航海的發達應運而生。絲綢、瓷器、茶葉暢銷國際,甚至遠銷到地中海。

北宋的銅錢成為國際貨幣,大量銅錢流入遼國、西夏、日本、高麗以及東南亞諸國,非洲考古都曾出土了宋代銅錢。這部分導致了北宋常年錢荒,不得不嚴令禁止銅錢外流。

如果你沒機會去故宮欣賞真跡,沒關係,小編帶你看另一幅同樣很精彩的《清明上河圖》,出自明代畫家仇英之手筆。上面很多奇葩場景,你平日一定沒有注意到。現在就來大開眼界:

(備註: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現存有30多本,其中大陸藏10餘本,臺灣藏9本,美國藏5本,法國藏4本,英國和日本各藏一本,僅臺北故宮博物院就藏有7本。故宮這次展出的,為宋本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另外,仇英版本的仿本是眾多版本《清明上河圖》中最有名的一個版本。)

女性看棚

仇英版《清明上河圖》的開卷有一個鄉間大戲臺,戲已經開鑼,台下坐滿了觀眾。你注意看臺下坐著的觀眾,都是男的是不是。女性觀眾到哪裡去呢?在圍牆裡看戲。明朝時,人們特別講究男女大防,便發明了女性看棚這玩意兒。那圍牆裡面,就是女性專用看棚。

明朝國旗

我們看到,河上行駛的帆船,都插著一面旗幟,旗幟的圖案是一輪圓圓的紅日。許多人可能會問,那是日本國旗嗎?不是。那是大明朝的“國旗”。

據說隆慶開關後,明朝的商船出海貿易,效仿葡萄牙、荷蘭等國商船的慣例,在船頭豎一面“國旗”,以便跟其他國家的商船相識別。明朝原本是沒有國旗的,商民們便想到用太陽圖案來表示“大明”。

青 樓入眼

進入蘇州城,迎面第一間樓房便是一棟香豔的小樓,臨窗可以看到幾個美女在彈奏音樂。窗戶還掛出一塊匾額,上書兩個大字:“青 樓”。更奇葩的是,青樓的隔壁,居然是一間學堂,也不怕教壞孩子。

其實明代的青樓,不可能這麼粗暴地自稱“青 樓”,通常都會起個“怡紅院”之類的名字,就像後世提供莞 式服務的場所,不會直呼“妓 院”,而是叫什麼會所。

那個啥人間

再往蘇州城的市中心方向走,有一間看起來非常豪華的建築物,掛著“武陵台榭”的招牌,幾位官員模樣的人正在觀看美女歌舞彈奏。這也是一間青 樓,不過是超豪華的,堪比“那個啥人間”,非一般人所能涉足。那位跳舞的女子,是當時最紅的歌 妓武陵春。

看完了這麼多關於《清明上河圖》的“秘密”,您是不是對宋代的畫作有了興趣?《清明上河圖》的“秘密”遠遠不止這些,畫中的這824個人物本身。這些人姓甚名誰?為什麼出現在這幅畫中?他們都有什麼出身來歷?當時在做什麼?在畫外又有什麼樣的命運?

想知道嗎?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啊哈哈哈哈哈哈

完整描繪了汴梁的繁華全景圖。

兩邊如果再繼續延伸,向城內街景難免顯得重複,向郊野就只剩田野樹木,則更為單調多餘。所以,猜測原圖更長,是沒有看出張擇端謀篇佈局、嚴謹分段的精妙構想。

密碼二:瞰

國畫沒有透視法則?

關於中西繪畫差異的一個傳統說法是:西方繪畫講究眼球聚焦的科學透視法則,中國繪畫則是散點式構圖,沒有一個固定的視線聚焦點。然而,《清明上河圖》早在八百多年前就已經嚴格遵照並驚人呈現了透視法則,這也是宋代繪畫超越前代的傑出成就之一。

長達5.28米畫幅上的近千人物、幾十座大小建築並不是隨意平行排列,相反,是統一在一個固定視角之下,按照透視法則井然分佈。

汴河和虹橋構成的X確定了畫幅的中間點,但並非視線聚焦點。視線聚焦點在橋下那只客船左船頭。

整個畫幅正是以此為視點,採用斜俯瞰的角度。畫中的所有人物景觀一律依照這個視線焦點,和虹橋保持平行傾斜。沒有任何一處偏離這個透視法則。因此,整幅畫才如同實景航拍一樣,效果既真實又震撼。

當然國畫的透視和西方仍有所不同,西方是客觀描繪眼睛所觀察到的實景,《清明上河圖》卻超越了肉眼局限。以當時汴京的地理環境,並沒有這樣一個能夠俯瞰全景的高空位置,更不可能有航拍。張擇端能夠設計出這樣一個視角,不但需要扎實細緻的觀察寫實功力,更要借助於強大的空間移位想像力。

僅憑想像就能夠實現這樣一次偉大的透視實踐,達到完全符合透視法則的逼真效果,是宋代強調觀察、追求合理的時代精神的巔峰呈現。

密碼三:危

《清明上河圖》沒有創作寓意?

通常說法,《清明上河圖》只是如實描繪了東京汴梁的繁華圖景,並沒有其他寓意。然而真是這樣嗎?

畫作整體氣象熙攘而閒適,正是北宋末年、徽宗朝的時代氣息。然而,在畫面中央的聚焦點,卻呈現了一場危機——一隻客船的船桅險些撞上橋樑,船上船工齊力急救,幾個趕忙放倒桅杆,其他的拼力划船、對抗急流。

這個戲劇性危機場景處於畫眼位置,自然是出於精心構思,絕不是隨手繪就。而且,這個精心繪製的核心事件有四大不合理處:

其一,河上視野開闊,並沒有遮擋,船上船工為什麼沒有一個人提前看到橋樑、預先放下桅杆?

其二,兩岸數百人,橋上更有許多人在橋欄邊賞河景,也沒有一個人早一點發覺?

其三,河流水急,船是逆水而行,行速並不快,為什麼臨到橋洞下,才慌忙救急?

其四,船篷頂上有一個婦人,正在揮手叫喊,她身邊站著個幼兒。船雖然陷入危機,但顯然沒有嚴重到會沉船,反倒是那孩子有摔倒跌落的危險。作為母親首先必定會保護孩子,那個婦人卻全然不顧孩子安危。是什麼讓她忘記了第一本能?

張擇端筆筆精細,連角落裡小食攤上的零碎貨品都一絲不苟,怎麼會在畫眼位置留下這些不合理?

唯一答案是:張擇端有意為之。

畫面一片繁榮祥和,中央卻危機乍現。這應該是張擇端繪製《清明上河圖》的真正用意所在——這只船逆水而行,偏偏又陷入危機,正如當時的大宋江山,表面安寧繁榮,但國內腐敗不堪、官逼民反,宋江、方臘相繼起義,邊地遼國、西夏的威逼還沒有解除,又有女真崛起于東北。

畫上的船如同大宋的命運,正處於最危機的一刻,它能否安全渡過危難?

密碼四:鬥

北宋重文輕武?

宋代治國,最大的特徵是重文輕武。

從晚唐到五代,武人擁兵自重、四方割據,造成長達百年的兵災戰禍。宋太祖趙匡胤正是從亂軍中崛起,平定天下後,他杯酒釋兵權,全力打壓武人勢力、構建文官政府。這種政策雖然確保了國內長期平靜安穩,對外卻武力不振、連吃敗仗,先後向遼國、西夏委屈求和,用歲幣換來和平。

然而,在《清明上河圖》的中央,除了河中那只船遭遇危機,虹橋上同時也發生了一場事件:兩撥人狹路相逢、互不相讓,正在展臂揮拳、劍拔弩張,一場毆鬥即將發生。兩邊的主人,一個騎馬,一個坐轎。

這場對峙同樣位於畫眼位置,自然也絕不是隨手而畫。它充滿了寓意——河中那只客船由於眾人的怠忽職守而陷入危機,橋上這兩撥人的對峙,卻顯然是意氣之爭,亦如北宋政府官員黨同伐異,百餘年間持續不休的內鬥內耗。

此外,文官坐轎,武人乘馬。按北宋慣例,武人見到文官,必須恭敬避讓。然而這種格局似乎已經改變,騎馬那方不但不讓,而且所處位置居高臨下,似乎預示著國家危難即將降臨,重用武人的時代也隨之來到。

密碼五:兵

北宋軍力弱?

中國古代長期實行徵兵制,遇到戰事,從農民中強行徵用,這給農民造成嚴重的生活干擾。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別”詩正表達了這種強征之痛。宋代則全面施行募兵制,士兵不再強征,而是自願招募。

北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雇傭軍體系,也正是《水滸傳》中所言的“八十萬禁軍”,禁軍人數最多時其實超過一百二十萬。北宋財政收入,至少一半用於養兵。

然而,最大並不意味著最強,相反,北宋軍力常年不振,不但無法與遼國抗衡,面對小小西夏也敗多勝少。

《清明上河圖》第二段中央位置有一處軍巡鋪屋,門前有幾個士兵,或坐或躺,全都懶洋洋,有氣無力。

窺一斑而知全豹,張擇端用這樣一個小小的場景,濃縮展示了巨額軍費養出來的驕兵惰將。一旦強敵逼近,結果可想而知。

密碼六:門

城門毫無戒備?

畫幅左半邊中央位置是一座城門,門洞大開,行人自由出入。城樓上沒有兵士把守,只有一個文吏孤單無聊,趴在欄杆邊看風景。

這就是當時的北宋,禁軍一半戍邊,一半駐紮在汴梁四周,護衛京城平安。因此,城門並不需要格外戒備。開國一百五十多年,汴京始終安寧無事。

另外,北宋徹底終結了從漢末以來的世族制度,讓隋唐開創的科舉制真正實現了平民化,最大限度保證平民上升通道的通暢。更打破了戶籍限制,由國民自由遷徙,只要不是逃犯逃兵,在一個地方定居一年,就可入籍。這洞開的城門正展示著北宋的平等、寬鬆和自由。

然而,這大開的門戶,也像一則預言,敵軍一旦臨城,汴梁將不攻自破。幾年後,金兵圍城,沒費吹灰之力,就讓北宋覆亡。

密碼七:駝

北宋有世界貿易?

在城門下,一支西域駝隊正穿過城門洞。

北宋商業的繁榮不僅僅限於國內,更是當時世界貿易中心。由於絲綢之路被西夏擾亂,陸路受到影響,北宋便大力發展海上貿易。北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造船、航海技術,指南針便是隨著航海的發達應運而生。絲綢、瓷器、茶葉暢銷國際,甚至遠銷到地中海。

北宋的銅錢成為國際貨幣,大量銅錢流入遼國、西夏、日本、高麗以及東南亞諸國,非洲考古都曾出土了宋代銅錢。這部分導致了北宋常年錢荒,不得不嚴令禁止銅錢外流。

如果你沒機會去故宮欣賞真跡,沒關係,小編帶你看另一幅同樣很精彩的《清明上河圖》,出自明代畫家仇英之手筆。上面很多奇葩場景,你平日一定沒有注意到。現在就來大開眼界:

(備註: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現存有30多本,其中大陸藏10餘本,臺灣藏9本,美國藏5本,法國藏4本,英國和日本各藏一本,僅臺北故宮博物院就藏有7本。故宮這次展出的,為宋本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另外,仇英版本的仿本是眾多版本《清明上河圖》中最有名的一個版本。)

女性看棚

仇英版《清明上河圖》的開卷有一個鄉間大戲臺,戲已經開鑼,台下坐滿了觀眾。你注意看臺下坐著的觀眾,都是男的是不是。女性觀眾到哪裡去呢?在圍牆裡看戲。明朝時,人們特別講究男女大防,便發明了女性看棚這玩意兒。那圍牆裡面,就是女性專用看棚。

明朝國旗

我們看到,河上行駛的帆船,都插著一面旗幟,旗幟的圖案是一輪圓圓的紅日。許多人可能會問,那是日本國旗嗎?不是。那是大明朝的“國旗”。

據說隆慶開關後,明朝的商船出海貿易,效仿葡萄牙、荷蘭等國商船的慣例,在船頭豎一面“國旗”,以便跟其他國家的商船相識別。明朝原本是沒有國旗的,商民們便想到用太陽圖案來表示“大明”。

青 樓入眼

進入蘇州城,迎面第一間樓房便是一棟香豔的小樓,臨窗可以看到幾個美女在彈奏音樂。窗戶還掛出一塊匾額,上書兩個大字:“青 樓”。更奇葩的是,青樓的隔壁,居然是一間學堂,也不怕教壞孩子。

其實明代的青樓,不可能這麼粗暴地自稱“青 樓”,通常都會起個“怡紅院”之類的名字,就像後世提供莞 式服務的場所,不會直呼“妓 院”,而是叫什麼會所。

那個啥人間

再往蘇州城的市中心方向走,有一間看起來非常豪華的建築物,掛著“武陵台榭”的招牌,幾位官員模樣的人正在觀看美女歌舞彈奏。這也是一間青 樓,不過是超豪華的,堪比“那個啥人間”,非一般人所能涉足。那位跳舞的女子,是當時最紅的歌 妓武陵春。

看完了這麼多關於《清明上河圖》的“秘密”,您是不是對宋代的畫作有了興趣?《清明上河圖》的“秘密”遠遠不止這些,畫中的這824個人物本身。這些人姓甚名誰?為什麼出現在這幅畫中?他們都有什麼出身來歷?當時在做什麼?在畫外又有什麼樣的命運?

想知道嗎?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啊哈哈哈哈哈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