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高舉“低度酒”大旗,五糧液劍指何方?

時隔十年, 中國白酒行業“低度酒”話題被重新提起, 不同的是, 上次是張弓, 這次是五糧液。 此次由五糧液承辦的“2017中國低度白酒發展高峰論壇”有70多家知名酒企出席, 大咖雲集、專家論道, 全國白酒行業及財經媒體爭相報導, 規格之高足見五糧液對“低度酒”的重視。

文/佳釀網劉紅增

關於白酒的酒精度數, 行業裡向來存在兩種聲音, 一種聲音說“喝酒就要喝高度”——這代表了60、70後消費者的心聲;另外一種觀點認為白酒低度化才是未來發展趨勢——這種聲音來自80、90後年輕消費群體。 從微觀來看, 兩種觀點其實並無衝突, 因為這代表了兩個不同年代消費群體對白酒的認知和偏好。 從行業演變規律、國內外消費趨勢和布產業局來看, 我們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

白酒低度化趨勢已經成為現實

白酒低度化歷程大約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提出階段,

那時的度數大約是60度左右;第二個階段是發展階段, 度數大約是52-55度左右;第三個階段是再發展階段, 度數降到了40度及以下, 白酒用了大約30年時間降了20多度。

另一組資料是上世紀80年代以前, 低度白酒占白酒市場的份額不到1%;1980年-1985年間, 份額上升至10%左右;在1985年後, 份額不斷攀升。 截止目前, 50度以下的降度白酒和低度白酒已占白酒消費市場的90%以上, 42度白酒占白酒消費量的50%左右。 白酒低度化先後經歷了政策驅動、技術驅動和市場驅動三個階段, 其中市場驅動的影響是長足而深遠的。

從國際範圍來看, 很多國家對烈酒的度數都有所限制, 歐美國家烈酒的酒度在40度以下, 日韓的烈酒的酒度在25度以下, 而在國際白酒分類中, 中國白酒被包含在濃度小於80%的基酒中。

除了香氣複雜這一因素, 酒精度數太高也被認為是白酒國際化的障礙之一。

如果說十年前行業對白酒“低度化”的認識還停留於論證階段, 那麼十年後的今天, 白酒“低度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現實。 不論是當今頻繁的酒局和過度飲酒帶給人們巨大壓力, 還是“喝著可樂長大”的年輕消費群體已經成為社會主體, 對低度白酒的切實需求就擺在這裡, 白酒低度化趨勢已經成為現實。

這次為什麼是五糧液?

低度白酒由來已久, 市場也在不斷擴大, 但令人尷尬的是, 低度白酒一直沒有擺脫“低質酒”、“廉價酒”的標籤。 究其原因, 無非是因為60後、70後消費者對高度酒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形成了“慣性偏好”, 而市場上“三精一水”低度酒的氾濫也廣為消費者所“詬病”。 但60後、70後消費者終將老去, 而“三精一水”的低度酒因為政策法規的原因再也不能和低度純糧固態白酒魚目混珠。

但我們必須認識到, 市場認知的慣性是巨大的, 教育市場的成本也居高不下。

如果沒有系統的理論、規範的標準、過硬的產品和強大的品牌作支撐, “低度白酒”這一飽受誤解、備受爭議的概念可能真的要淪為雞肋。 到那時候, 白酒斷代的系統風險很可能就要變成現實。 從這個角度講, 此次五糧液攜手中國酒協再次扛起低度白酒的大旗, 意義重大。

由於中國白酒特殊的釀造工藝和風味特徵, 優質低度白酒所需要的技術難度更大, 成本也會更高。 要想成功解決低度白酒“低而不淡”、“低而不渾”、“低而穩定”的通病, 不但需要足夠的技術積累和技術創新, 還要有足夠的優質基酒做物質保證。 在這一點上, 地處中國白酒之都四川的“白酒大王”五糧液可謂當仁不讓。

早在上世紀70年代, 五糧液、張弓等一批企業就開始在國家的號召下對低度酒技術進行攻關。 1978年首次華羅庚教授提出的“優選法”和“黃金分割點法”,不但成功地將52度五糧液降低到38度,還保持了高度五糧液的酒體風格。1988年,五糧液在完成產品定型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建立了年產500噸的低度酒生產車間,在全國率先實現了低度白酒的規模化生產和銷售。

然而,只是解決了低度酒技術難題和優質基酒儲備問題,白酒行業還不足以從高度酒市場順利過渡到低度酒市場。上文分析過,由於消費者認知和低度酒“魚龍混雜”的問題存在,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高度酒品牌勇敢的扛起“低度酒”這面大旗,低度酒市場註定不會一帆風順。最早攻克低度酒難題的張弓酒業由於品牌力不足沒有做到;醬香酒龍頭企業茅臺由於香型問題也沒有做到;就連靠低度“綿柔”得到長足發展的洋河,也因為品牌積澱不足、缺乏號召力而無法勝任。

五糧液則不同。除了技術過硬,優質基酒儲備充足之外,“五糧液”三個字強大的品牌勢能完全可以從高度白酒延伸至低度白酒。除了繼續滿足“喝酒就喝高度”的60後、70後老一輩消費者之外,還能繼續影響、培育和鞏固80、90後年輕消費者。得年輕消費者才能得天下,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優質低度白酒品牌的加入,中國白酒不但能夠繼續延續輝煌,還能以品質自信、文化自信的方式走向國際。

田忌賽馬 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細觀五糧液此舉,戰略層面除了精確卡位、佔領“低度酒”這一制高點之外,還在謀劃未來十年的市場格局;而在戰術層面,則有可能迎頭痛擊靠“綿柔低度”起家的洋河。

素以精細行銷著稱的洋河,在低度酒市場快速增長的過程中,靠打“綿柔”這張牌嘗到了甜頭,發展迅猛。然而在高度酒消費人群依舊龐大、固有品牌格局依然不變的情況下,從低度、低端到高度、高端自下而上的延伸談何容易?不論是洋河的微分子,還是夢之藍的“手工班”,在目前來看都只是停留在形象和概念上。提起高度酒和高端品牌,不論是之前的“茅五劍”格局,還是現在的“茅五洋”排序,洋河都在五糧液之後。

不同於洋河的自下而上的逆向操作,五糧液發展低度酒則是品牌勢能自上而下的延伸和釋放。在高度濃香白酒這個領域,五糧液的影響力可謂首屈一指。順理成章的發展低度酒,不但能夠順應市場趨勢、把握未來消費者,還能以己之長攻彼之短,迎頭痛擊至少是遲滯洋河在低度綿柔領域的發展勢頭,從而在整體上繼續保持優勢。

當然,低度酒市場和高度酒市場操作不盡相同,想把低度酒做好,組織結構的調整、行銷的創新和市場的精耕細作必不可少,僅僅依靠品牌力遠遠不行。不管怎樣,在低度酒領域五糧液算是開了個好頭,佔領這個高點,也算是出師有名。天時地利占盡,在低度酒能夠走多遠,就看五糧液的勇氣和力量了。

1978年首次華羅庚教授提出的“優選法”和“黃金分割點法”,不但成功地將52度五糧液降低到38度,還保持了高度五糧液的酒體風格。1988年,五糧液在完成產品定型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建立了年產500噸的低度酒生產車間,在全國率先實現了低度白酒的規模化生產和銷售。

然而,只是解決了低度酒技術難題和優質基酒儲備問題,白酒行業還不足以從高度酒市場順利過渡到低度酒市場。上文分析過,由於消費者認知和低度酒“魚龍混雜”的問題存在,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高度酒品牌勇敢的扛起“低度酒”這面大旗,低度酒市場註定不會一帆風順。最早攻克低度酒難題的張弓酒業由於品牌力不足沒有做到;醬香酒龍頭企業茅臺由於香型問題也沒有做到;就連靠低度“綿柔”得到長足發展的洋河,也因為品牌積澱不足、缺乏號召力而無法勝任。

五糧液則不同。除了技術過硬,優質基酒儲備充足之外,“五糧液”三個字強大的品牌勢能完全可以從高度白酒延伸至低度白酒。除了繼續滿足“喝酒就喝高度”的60後、70後老一輩消費者之外,還能繼續影響、培育和鞏固80、90後年輕消費者。得年輕消費者才能得天下,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優質低度白酒品牌的加入,中國白酒不但能夠繼續延續輝煌,還能以品質自信、文化自信的方式走向國際。

田忌賽馬 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細觀五糧液此舉,戰略層面除了精確卡位、佔領“低度酒”這一制高點之外,還在謀劃未來十年的市場格局;而在戰術層面,則有可能迎頭痛擊靠“綿柔低度”起家的洋河。

素以精細行銷著稱的洋河,在低度酒市場快速增長的過程中,靠打“綿柔”這張牌嘗到了甜頭,發展迅猛。然而在高度酒消費人群依舊龐大、固有品牌格局依然不變的情況下,從低度、低端到高度、高端自下而上的延伸談何容易?不論是洋河的微分子,還是夢之藍的“手工班”,在目前來看都只是停留在形象和概念上。提起高度酒和高端品牌,不論是之前的“茅五劍”格局,還是現在的“茅五洋”排序,洋河都在五糧液之後。

不同於洋河的自下而上的逆向操作,五糧液發展低度酒則是品牌勢能自上而下的延伸和釋放。在高度濃香白酒這個領域,五糧液的影響力可謂首屈一指。順理成章的發展低度酒,不但能夠順應市場趨勢、把握未來消費者,還能以己之長攻彼之短,迎頭痛擊至少是遲滯洋河在低度綿柔領域的發展勢頭,從而在整體上繼續保持優勢。

當然,低度酒市場和高度酒市場操作不盡相同,想把低度酒做好,組織結構的調整、行銷的創新和市場的精耕細作必不可少,僅僅依靠品牌力遠遠不行。不管怎樣,在低度酒領域五糧液算是開了個好頭,佔領這個高點,也算是出師有名。天時地利占盡,在低度酒能夠走多遠,就看五糧液的勇氣和力量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