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觀眾不願離場,演員返場加唱!許昌這些人在首都為啥受歡迎!

8月22日, 大型新編歷史豫劇《灞陵橋》在北京長安大戲院隆重上演。 作為此次中國豫劇北京展演月的第12場演出劇碼, 其專業精彩的演出獲得了首都觀眾的交口稱讚。

演出現場

觀眾不願離場, 演員返場加唱

8月22日19時30分許, 隨著音樂聲的響起, 《灞陵橋》正式拉開序幕。 曹操、關羽是我國千百年來家喻戶曉的英雄豪傑。 《灞陵橋》講述的是關羽被曹操大軍圍困于土山, 曹操視關羽為良將, 極力勸說關羽留在軍中, 與其一道扶保漢室的感人故事, 頌揚了曹操“仁德”、關羽“仁義”的優秀人格。

舞臺上, 場面恢宏大氣、調度有方、錯落有致, 演員的圓場臺步獨具匠心, 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 引人入勝;武打設計既不失傳統, 又充滿創新;舞美設計再現了古代戰場刀戟碰撞、戰馬嘶鳴、萬箭齊發的廝殺場面, 將演出推向高潮。

演出結束, 觀眾遲遲不願離場, 掌聲持續了四五分鐘。

在一片“再唱一段”的呼聲中, 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李樹建的親傳弟子李洪彬和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任宏恩分別加唱了豫劇《大登殿》和《人歡馬叫》選段。

“《灞陵橋》劇情感人至深, 人物塑造非常成功, 是許昌市豫劇又一劃時代的傑作, 是許昌市文化藝術事業發展的新高度, 也是國家文化自信的新名片。 其有力地宣傳了許昌文化、彰顯了許昌魅力、弘揚了許昌精神。 希望該劇進行全國巡演, 走出國門, 呼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為‘文化走出去’作出貢獻。 ”特意前來觀看演出的北京郵電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鄭永彪說。

“顏良”帶傷上臺, 只為演出成功

在接到參加中國豫劇北京展演月的通知後, 許昌市戲曲藝術發展中心開始緊鑼密鼓地排練《灞陵橋》。

從排練開始到結束, 每名演職人員都沒有休息過, 全部堅守在高強度的集訓一線。

為了在體形上接近飾演的角色, 扮演曹操的黃力楊每晚不吃飯, 每天早晨步行5公里到單位練功, 一堅持就是一年多, 體重減輕了10公斤。 扮演顏良的馬岩在排練中腳骨錯位, 但為了不耽誤演出帶傷上臺。

即使在演出當天, 為了取得高標準的演出效果, 早上8時許, 北京長安大戲院還未開門, 《灞陵橋》的演職人員便全部抵達, 開始準備演出。 “早來早準備, 大家可以提前熟悉現場環境, 以便晚上以最佳狀態為觀眾獻上一台好戲。 ”演員張聰說。

此外, 高溫演出是每名演員必須克服的困難。 雖然觀眾席有空調, 舞臺上卻不允許有任何風,

否則會影響佈景。 因此, 舞臺上的溫度比觀眾席的溫度高一倍。 表演結束後, 因舞臺上的溫度太高, 演員都一身汗水。

31年前, 以“劉自得”的身份跟隨豫劇《人歡馬叫》劇組進京演出的任宏恩, 在本場演出中扮演七哥這個角色。 全程參與排練的任巨集恩滿懷感慨地說:“雖然時光飛逝, 但許昌人對豫劇的喜愛始終不變。 看到這群青年演員的排練和演出, 我感覺許昌戲劇後繼有人了。 ”

專家交口稱讚, 期盼打造更多精品劇碼

當晚演出結束後, 在北京長安大戲院二樓會議室舉行了專家研討會。 與會專家對《灞陵橋》給予了高度評價, 認為該劇突破以往“厚關薄曹”的文藝創作“慣性”, 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令人信服的曹操。 專家期盼許昌市戲曲藝術發展中心充分利用自身文化優勢,

打造出更多與三國文化有關的豫劇精品劇碼。

“這部戲中, 曹操的塑造遵循了傳統藝術中人們公認的事實——其有奸雄的一面。 在劇中, 他把報信者殺掉的殘酷無情, 符合其傳統形象。 但在與關羽的互動中, 其對關羽的情懷又迸發出人性的光輝, 使人物形象更豐滿。 ”中國文化報理論部副主任楊曉華表示, 《灞陵橋》是一部優秀的充滿正氣的舞臺劇碼, 彰顯了中華正義和中華美學的勇氣和膽識。

“這部戲揭示了曹操和關羽的心靈, 解剖了人的靈魂, ‘刀’法用得很深、很犀利, 將關羽的心理刻畫得非常細膩。 面對天子賜金印和曹操的厚待, 其內心有了波動。 這部戲通過他心裡的獨白‘丞相恩孰重孰輕把我困’‘負義人保國臣誰是誰非’, 解剖靈魂、解剖人性。”中國戲劇教育家、話劇導演藝術家徐曉鐘表示,通過這部作品,他領略到劇組領導和主創人員的智慧、勇氣、良知!

“在如何挖掘當地歷史名人和當代名人方面,許昌市戲曲藝術發展中心進行了成功的探索。”光明日報高級主編蘇麗萍表示,在以往的戲曲中,曹操一向是白臉奸臣。而在《灞陵橋》中,其形象是正面的,與關羽的對手戲非常精彩、耐人尋味。整部戲有文有武、張弛有度,讓觀眾看得很過癮!該劇還增添了喜劇情節,如將官被嚇跑和七哥的戲份很有喜劇氣氛。“我認為,該劇輕鬆、有趣的戲份應再適當多一點兒。這不僅能保持劇碼的鄉土氣息,還能起到調節戲劇氣氛的作用。”蘇麗萍說。

解剖靈魂、解剖人性。”中國戲劇教育家、話劇導演藝術家徐曉鐘表示,通過這部作品,他領略到劇組領導和主創人員的智慧、勇氣、良知!

“在如何挖掘當地歷史名人和當代名人方面,許昌市戲曲藝術發展中心進行了成功的探索。”光明日報高級主編蘇麗萍表示,在以往的戲曲中,曹操一向是白臉奸臣。而在《灞陵橋》中,其形象是正面的,與關羽的對手戲非常精彩、耐人尋味。整部戲有文有武、張弛有度,讓觀眾看得很過癮!該劇還增添了喜劇情節,如將官被嚇跑和七哥的戲份很有喜劇氣氛。“我認為,該劇輕鬆、有趣的戲份應再適當多一點兒。這不僅能保持劇碼的鄉土氣息,還能起到調節戲劇氣氛的作用。”蘇麗萍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