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藥物流二期:樹立行業創新發展標杆

2017年初春, 擴建後的上海康寧路上, 一座嶄新的灰白色建築格外顯眼, 這就是國藥物流上海物流中心二期項目。

第三, 通過大量的成本效率分析, 在性價比最優的情況下實現了90%的物流作業自動化。

追求整體效率的持續提升

2017年1月9日, 《“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掛網發佈, 其中提出“力爭到2020年形成1家年銷售額超過5000億元的超大型藥品流通企業”的發展目標。 國藥控股作為中國醫藥流通行業的龍頭, 2016年實現銷售額2600億元, 無疑是最接近這一目標的企業。 可以說, 正是遠大的發展願景激勵著國藥物流從未停止探索創新的腳步。

由於受醫藥分家、批零一體化等政策因素影響, 醫藥行業變革一觸即發, 這也對未來的醫藥物流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 除了依靠技術水準和整體效率的提升外, 別無他法。 據瞭解, 目前康寧路兩個物流中心的年吞吐規模在400億元以上, 如此驚人的數位背後, 不僅是先進自動化設備的使用, 更是各個作業環節緊密銜接、流程不斷優化的結果。

比如, 國藥物流二期專案在強化拆零功能的同時, 對入庫、出庫等作業環節進行改革, 增加了叫號系統、後端自動包裝系統等, 目的是提升物流中心的作業效率和服務品質, 滿足國藥控股整體發展要求。

對於新技術的應用, 顧一民總經理表示, 未來隨著物流技術的不斷發展,

會產生更多的產品和應用模式來滿足企業不同層次的需求, 比如根據業態、訂單結構、業務量的不同進行設備選型及應用模式選擇等。

這不僅對物流設備供應商與系統集成商提出挑戰, 也對醫藥物流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包括要對自身未來發展狀況有嚴謹的分析和足夠清晰的判斷, 並盡可能做到系統設計兼顧自動化和柔性化, 易於擴展等。 據瞭解, 目前國藥物流已經著手對A字型分揀機(A字架) 、碼垛機器人等自動化技術進行充分研究, 分析不同技術與自身業務形態和業務資料的匹配程度, 以找到適用於不同業務發展階段的技術應用形式, 更好滿足國藥控股規模擴張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

國藥物流自2008年開始對全國的物流中心進行標準化管理, 包括技術標準、服務標準、管理標準等方面, 打造標準化的物流體系。 “今天來看, 這些工作是非常有價值的, 不僅有利於國藥控股的業務擴張, 也得到了行業的高度認可。 ”顧一民總經理說, 如今國藥物流每年都會對全國的物流中心進行論證, 從GSP標準、醫藥物流標準、協力廠商物流標準、冷鏈技術標準等方面不斷升級考評體系。 在這套完善的標準化物流體系下, 一旦有新的技術或運營模式獲得成功, 就能在其他物流中心實現快速複製、得到推廣應用。

對於未來業務發展規劃, 顧一民總經理表示, 為順應國家疫苗“一票制”政策, 國藥物流于2016年成立冷鏈事業部,

並啟動了“全國冷鏈物流一體化專案”, 目標是從疫苗入手, 促進各地物流的冷鏈標準化、流程化運作, 打造高標準的冷鏈體系, 為藥企提供專業、高質和集約化的醫藥冷鏈產品解決方案, 進而推動全國物流一體化建設。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為了不斷提升運營效率與服務水準, 國藥物流會進行更多先進技術的創新應用, 刷新醫藥供應鏈管理水準的新高度, 推動醫藥物流乃至整個醫藥行業的不斷向前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