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嫡孫女追憶弘一大師 清明節前夕將赴泉州清源山祭掃墓塔

今年是弘一大師李叔同圓寂75周年。 26日, 李叔同的嫡孫女、天津市李叔同——弘一大師研究會副會長李莉娟在福州舉辦“弘一大師書法賞析講座”, 深情追憶祖父弘法之路的藝術前緣。

60歲的李莉娟端坐福建省圖書館正誼書院講堂, 講述祖父書法藝術前緣往事。

“弘體”之 無欲無望境界

李莉娟稱, 祖父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佛學於一身, 在眾多領域, 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 他的書法藝術精湛, “朴拙圓滿, 渾若天成”;他以卓越的藝術造詣, 先後培養了著名畫家豐子愷、潘天壽、音樂家劉質平等一代文化名人。

出家後, 精研律學, 編著《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等著作, 使中斷近800年的南山律宗得以繼承弘揚, 被佛門尊為律宗第十一代祖師。

當天, 百年書院講座現場擺放著莊嚴的弘一大師像及其書法作品;講臺前著素裝、佩戴白絲巾的李莉娟娓娓道來。

“弘祖出家後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竭力以律宗的戒條為准, 其書法隨之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變, 不斷剔出書法中的唯美成分, 使之清純得像一杯澄澈的清水, 成就了獨特的書體——‘弘體’, 登上了無欲無望的境界。 ”李莉娟稱。

李莉娟表示, 祖父李叔同的書法藝術大致可分在俗、出家兩個時期。 “書法的演進與其人格淨化昇華同步, 記錄了弘祖非凡的一生。 要瞭解弘一大師不能不瞭解他的書法,

要認識他的書法, 首先要認識他的一生。 ”

弘一大師與福建緣分深

弘一大師與福建有很深的緣分, 晚年在福建寓居十數年, 圓寂于泉州溫陵養老院。 他曾在福州鼓山湧泉寺閱藏, 發現寺中所雕的《法華》《楞嚴》甚精美, 更有稀見文獻《華嚴經疏論纂要》, 作文《福州鼓山庋藏經版目錄序》記之。 如今福州西禪寺放生池岸邊, 仍立有弘一大師潤飾成文並手書碑文的《福州怡山長慶寺修建放生園池記》。

李莉娟說, 家人保留了許多祖父青年時期的照片, 父親也常常聊起李叔同生前往事。 多年來李莉娟踏訪了天津、上海, 浙江、福建以及臺灣等李叔同出生、教學、講律、修行的地方, 和諸多崇拜者一樣, 從故地探訪中追憶故人。

作為“弘體書法”繼承人, 李莉娟曾在上海、天津、浙江、臺灣等地舉辦“弘體書法展”。

李莉娟告訴記者, 我們學習“弘體書法”, 不僅是臨摹弘一大師的書法, 最重要的是要學習他的人格、精神, “清明節前夕, 自己將赴泉州清源山祭掃祖父的墓塔並前往泉州等地繼續舉辦講座及紀念活動”。

鏈 接

李叔同幼名成蹊, 學名文濤, 字叔同。 出家後法名演音, 號弘一。 生於天津市河北區糧店後街, 是中國近代文化名人和佛教律宗祖師。

(責編:林東曉、張子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