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康家石門子岩畫是歐亞大陸文明交流關鍵節點

8月3日—5日, 西王母和康家石門子岩畫, 這兩個看似平行的事物, 卻在一場大規模的實地考察與學術研討活動後相交了——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博物館、中央民族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新疆大學、新疆師範大學、伊犁師範學院、成都市考古研究院、涼山州考古研究所、山東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 在對呼圖壁縣康家石門子岩畫(刻)進行了深入的實地考察並進行多場學術討論後, 達成幾點共識, 其中, 焦點就是康家石門子岩畫有可能是西王母文化起源。

此外, 專家學者還達成一個重要的共識:康家石門子岩畫是青銅器時代極為寶貴的人類物質文化遺產,

是古絲綢之路天山道典型性的宗教文化聖地, 是古代歐亞大陸多元文明雙向交流的關鍵性節點, 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考古價值。

最初呈現僅是一個舞蹈場面

汽車從呼圖壁縣城駛出後, 一直向天山深處進發,

路兩邊的景觀開始變化, 從最初的農田, 到山坡丘陵, 直到進入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 周圍的山呈現出綺麗的丹霞地貌, 赭紅色的山體刀削斧劈一般, 更增添了視覺衝擊。 車行一個多小時後, 在一處觀景平臺停下來, 當地人指著山下一處山體說, 那兒就是康家石門子岩畫所在地。

真正到了山腳下, 才發現山體的高大雄偉。 康家石門子岩畫, 位於呼圖壁縣西南部山區。 岩畫刻在一座高達200米的侏羅紀晚期丹霞地貌山體南側的岩壁上, 共刻繪著300多個大小不等、身姿各異的人物和動物。 1987年一經發現, 立刻引起了眾多研究者的濃厚興趣, 大多研究都認為康家石門子岩畫距今已有3000多年, 是當時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所留,

是保留最完整的生殖崇拜岩畫群。

然而, 有關康家石門子岩畫並非生殖崇拜的說法在幾年前就出現過。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隊隊長巫新華介紹, 這與近年來對康家石門子岩畫進一步的考古發現有直接關係。

為了更好地保護開發這片岩畫, 呼圖壁縣文物保護部門邀請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的文物保護專家對岩畫進行全面“體檢”, 為科學保護岩畫提供資料支援。 當採用了較為先進的三維掃描以及微觀觀察技術對岩畫進行“體檢”, 採集到詳細資料後, 出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岩畫早期題材主體人物並非生殖崇拜, 而是一組由1男8女組成的純粹的舞蹈場面, 那一個橫躺著的突出生殖器的男性是後續時代添加的。

也就是說生殖崇拜內容是康家石門子岩畫第二個時代形成的。 它最初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僅僅是一個美麗的舞蹈場面。

進一步的發現證明, 岩畫中有大量後期添加的人物, 有的是為女性岩畫配備男性人物, 有的甚至將原本的女性造型修改成男性。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的文物保護專家認為, 通過對岩畫生成年代的分析, 這些岩畫最早生成年代是母系社會時期, 所以岩畫中以女性為主角。 隨著父系社會的到來, 岩畫主角發生了很大改變, 主角變成了男性。

這一發現立刻引起了廣泛關注, 一些專家、學者紛至遝來, 經過實地考察研究後, 認為從康家石門子岩畫早期的岩畫來看, 岩畫主題並不是生殖崇拜,

而是女神崇拜, 揭示了3000年前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演變的過程。 還有學者認為, 這是古代新疆規模最大的女神崇拜原始宗教祭壇, 是早期西王母文化的遺存, 2016年, 巫新華教授率領的團隊發現, 岩畫中早期人物形象中的女神與四川鹽源樹形青銅器存在承繼關係, 是四川和中國西南地區西王母主題搖錢樹文化的主要來源。 而一些專家也認為, 康家石門子岩畫可能是西王母文化起源。

西王母文化或從這裡起源

仰望岩畫,在距地面10米高的岩壁上,佈滿了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人物形象,最大的高達2.04米,最小的僅有10釐米。岩畫中的人物形象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站或臥、或衣或裸;男女體態對比鮮明,畫中的男子魁梧健壯,充滿陽剛之氣,女性則細腰肥臀,兩腿修長,萬般柔情,都像在訴說著什麼。

對中央民族大學考古學系主任肖小勇教授來說,來呼圖壁縣參加“天山康家石門子岩畫與西王母起源”實地考察與學術研討活動,是了卻了一樁心願——他很早就知道康家石門子岩畫。“當時,王炳華先生寫了一本書《天山生殖崇拜岩畫》,看了以後就覺得是很有意思的一處岩畫,但是一直沒有見到。”肖小勇說。後來,他有機會來新疆調研,專程去看了康家石門子岩畫,感覺特別震撼。而這次活動,他也早早報名參加。

破譯岩壁上神秘岩畫的意向,還其本來面貌是所有參加實地考察與學術研討活動的專家、學者的共同心願。

巫新華教授,這位從新疆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又時刻牽掛著新疆、為宣傳新疆不遺餘力的學者,他對康家石門子岩畫的研究嚴謹而充滿感情,“這裡是亞歐草原中部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摩刻最精美、女神形象各方面表達最充分的一處岩刻,而不僅是岩畫。純粹的岩畫有隨意性和塗鴉性,這個是古代天山草原文化最精華的雕刻藝術品,這種藝術品怎麼評價都不為過,這些岩畫無疑是國寶中的國寶。”他表示。

“岩畫上的女神形象和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樹形青銅器的女神形象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這種非常近似的圖像證據幾乎都是鐵證。再加上學術界已經證明早在青銅時代晚期,距今2500年前後,有一支北方地區的遊牧民族走到了四川涼山,即現在的鹽源縣西昌一帶,又到雲南和貴州,這已經是學術界的定論。”巫新華解釋。

因此,巫新華認為,中國的西王母形象和西王母畫的起源就是在康家石門子,康家石門子是中國本土宗教文化裡面的女神西王母文化的起源地。

西王母是中國神話傳說的主要神仙之一,俗稱王母娘娘,在中國道教及傳統民間信仰中一度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西王母”的稱謂,見於《莊子》《山海經》等,因所居昆侖山,于漢中原為西,故稱西王母。

“《山海經》之《西山經》記載:‘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這個裝扮應是一個氏族長兼巫師的身份,即上古的巫君合一形象。而康家石門子岩畫最初的形象很可能就是司巫形象,可能是早期部落社會司巫祭天神場景的真實反映,是巫君合體的西王母崇拜的早期源流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陳進國認為。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考古所所長、博物館館長唐亮也認為,西王母是一個遊牧民族的酋長,經過文化演進,成為道教崇拜的一位女神,康家石門子岩畫中的女神形象很可能是西王母形象的一個來源。

從天山到涼山的文化通道

康家石門子岩畫和鹽源縣樹形青銅器有著許多相似之處,有著文化上的傳承,那麼從天山深處到涼山深處,遠距千山萬水,相隔幾千公里,康家石門子岩畫中的女神又是如何跋山涉水,來到涼山成為西王母文化的原始形象的?

“整個中國文化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脈絡,就是四川大學劉文正先生曾論述過的半圓形文化,按照這個觀點,四川文化、涼山文化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從西北地方流傳過去的,我們把它稱為‘草原文化’。”成都市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毅介紹。

王毅解釋,在《史記》中記載了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從西北順著河西走廊一直從臨江上游到西南地區,現在,我們在涼山做考古工作也有很多歷史遺存證實了這一記載。例如鹽源縣樹形青銅器,它的文化源流在西北。

唐亮也認為,涼山出土鹽源樹形青銅器是中國西南地區漢魏時期風行一時的西王母主題青銅搖錢樹來源。這些樹形青銅器上的雙馬紋與岩畫上的相似,雙馬神文化是中西方文化的紐帶,涼山有大批草原文化的遺留。“在史書中都有記載,草原文化是沿河西走廊進入四川西南部以及雲貴一帶的。”他說。

巫新華則進一步指出,新疆是亞歐大陸早期各古代文明相互溝通的主要通道,具有唯一性地位。正是由於這種極為重要的交通樞紐作用,成就了古代西域在中國上古昆侖神話傳說中的地位。“在歷史長河中,亞歐大陸各區域文明以貿易通道、軍事路線、宗教思想傳播線路相互聯結起來。而從天山通向中國的西南地區的通道,其實就是學界所說的‘河南道’,即從天山經河西走廊或柴達木盆地進入現今的甘南地區,越過黃河沿著橫斷山斷裂帶進入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他認為。

成都市考古研究院院長助理周志清也認為,古代西域和四川之間存在著這樣一條文化交流的通道,“通過這條通道,不僅輸入了冶金技術、小麥、馬等,更有多種文化進行交流,這也是華夏文明不斷吸收外來文明進一步昇華的過程。”周志清說。

有學者認為,要加大研究力度,進一步明晰這條文化通道的起源、走向等問題。如唐亮就認為,“西王母文化究竟是什麼時候傳入雲貴川的?這還需要繼續研究找到中間的連接點。”

也有學者把眼光放到了今天,“文化傳播的路線和貿易的交流經常是高度重合的,研究康家石門子岩畫中的女神文化是如何流傳到西南地區,並成為西王母文化起源的,這既有文化研究的意義,又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一帶一路’倡議其實就是繼承了歷史上亞歐之間廣泛交流的歷史和傳統,啟動了歷史,並賦予新的內容。這充分證明,文化的交流是合作共贏的。”首都師範大學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明教授表示。

記者:任江

編輯:陶志男

審核:高福軍

西王母文化或從這裡起源

仰望岩畫,在距地面10米高的岩壁上,佈滿了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人物形象,最大的高達2.04米,最小的僅有10釐米。岩畫中的人物形象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站或臥、或衣或裸;男女體態對比鮮明,畫中的男子魁梧健壯,充滿陽剛之氣,女性則細腰肥臀,兩腿修長,萬般柔情,都像在訴說著什麼。

對中央民族大學考古學系主任肖小勇教授來說,來呼圖壁縣參加“天山康家石門子岩畫與西王母起源”實地考察與學術研討活動,是了卻了一樁心願——他很早就知道康家石門子岩畫。“當時,王炳華先生寫了一本書《天山生殖崇拜岩畫》,看了以後就覺得是很有意思的一處岩畫,但是一直沒有見到。”肖小勇說。後來,他有機會來新疆調研,專程去看了康家石門子岩畫,感覺特別震撼。而這次活動,他也早早報名參加。

破譯岩壁上神秘岩畫的意向,還其本來面貌是所有參加實地考察與學術研討活動的專家、學者的共同心願。

巫新華教授,這位從新疆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又時刻牽掛著新疆、為宣傳新疆不遺餘力的學者,他對康家石門子岩畫的研究嚴謹而充滿感情,“這裡是亞歐草原中部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摩刻最精美、女神形象各方面表達最充分的一處岩刻,而不僅是岩畫。純粹的岩畫有隨意性和塗鴉性,這個是古代天山草原文化最精華的雕刻藝術品,這種藝術品怎麼評價都不為過,這些岩畫無疑是國寶中的國寶。”他表示。

“岩畫上的女神形象和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樹形青銅器的女神形象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這種非常近似的圖像證據幾乎都是鐵證。再加上學術界已經證明早在青銅時代晚期,距今2500年前後,有一支北方地區的遊牧民族走到了四川涼山,即現在的鹽源縣西昌一帶,又到雲南和貴州,這已經是學術界的定論。”巫新華解釋。

因此,巫新華認為,中國的西王母形象和西王母畫的起源就是在康家石門子,康家石門子是中國本土宗教文化裡面的女神西王母文化的起源地。

西王母是中國神話傳說的主要神仙之一,俗稱王母娘娘,在中國道教及傳統民間信仰中一度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西王母”的稱謂,見於《莊子》《山海經》等,因所居昆侖山,于漢中原為西,故稱西王母。

“《山海經》之《西山經》記載:‘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這個裝扮應是一個氏族長兼巫師的身份,即上古的巫君合一形象。而康家石門子岩畫最初的形象很可能就是司巫形象,可能是早期部落社會司巫祭天神場景的真實反映,是巫君合體的西王母崇拜的早期源流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陳進國認為。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考古所所長、博物館館長唐亮也認為,西王母是一個遊牧民族的酋長,經過文化演進,成為道教崇拜的一位女神,康家石門子岩畫中的女神形象很可能是西王母形象的一個來源。

從天山到涼山的文化通道

康家石門子岩畫和鹽源縣樹形青銅器有著許多相似之處,有著文化上的傳承,那麼從天山深處到涼山深處,遠距千山萬水,相隔幾千公里,康家石門子岩畫中的女神又是如何跋山涉水,來到涼山成為西王母文化的原始形象的?

“整個中國文化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脈絡,就是四川大學劉文正先生曾論述過的半圓形文化,按照這個觀點,四川文化、涼山文化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從西北地方流傳過去的,我們把它稱為‘草原文化’。”成都市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毅介紹。

王毅解釋,在《史記》中記載了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從西北順著河西走廊一直從臨江上游到西南地區,現在,我們在涼山做考古工作也有很多歷史遺存證實了這一記載。例如鹽源縣樹形青銅器,它的文化源流在西北。

唐亮也認為,涼山出土鹽源樹形青銅器是中國西南地區漢魏時期風行一時的西王母主題青銅搖錢樹來源。這些樹形青銅器上的雙馬紋與岩畫上的相似,雙馬神文化是中西方文化的紐帶,涼山有大批草原文化的遺留。“在史書中都有記載,草原文化是沿河西走廊進入四川西南部以及雲貴一帶的。”他說。

巫新華則進一步指出,新疆是亞歐大陸早期各古代文明相互溝通的主要通道,具有唯一性地位。正是由於這種極為重要的交通樞紐作用,成就了古代西域在中國上古昆侖神話傳說中的地位。“在歷史長河中,亞歐大陸各區域文明以貿易通道、軍事路線、宗教思想傳播線路相互聯結起來。而從天山通向中國的西南地區的通道,其實就是學界所說的‘河南道’,即從天山經河西走廊或柴達木盆地進入現今的甘南地區,越過黃河沿著橫斷山斷裂帶進入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他認為。

成都市考古研究院院長助理周志清也認為,古代西域和四川之間存在著這樣一條文化交流的通道,“通過這條通道,不僅輸入了冶金技術、小麥、馬等,更有多種文化進行交流,這也是華夏文明不斷吸收外來文明進一步昇華的過程。”周志清說。

有學者認為,要加大研究力度,進一步明晰這條文化通道的起源、走向等問題。如唐亮就認為,“西王母文化究竟是什麼時候傳入雲貴川的?這還需要繼續研究找到中間的連接點。”

也有學者把眼光放到了今天,“文化傳播的路線和貿易的交流經常是高度重合的,研究康家石門子岩畫中的女神文化是如何流傳到西南地區,並成為西王母文化起源的,這既有文化研究的意義,又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一帶一路’倡議其實就是繼承了歷史上亞歐之間廣泛交流的歷史和傳統,啟動了歷史,並賦予新的內容。這充分證明,文化的交流是合作共贏的。”首都師範大學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明教授表示。

記者:任江

編輯:陶志男

審核:高福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