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為何茶藝表演的流行趨勢愈演愈烈?

導語:這是我在杭州宋城的九寨千古情大堂裡遇到的茶藝表演。 表演者的神情十分專注, 以優雅地姿態、精湛的技術普及茶文化精神, 將濃厚的藝術形式和豐富的內涵展現地淋漓盡致。

我不禁思考, 究竟為何當下, 茶藝表演的流行趨勢會愈演愈烈?

其實在早期, 並沒有“茶藝”這個概念, 與之相近的, 應該是“茶道”。 但是茶道過分依賴插花、點香的文化來表達自己所做的茶道, 而忽略了茶道本身需要接受多種文化的薰陶, 久而久之, 逐漸顯露出了茶道的無力感。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 臺灣茶人提出“茶藝”概念後,

茶文化事業孕育而生, 各具地域特色的茶藝館和大大小小的茶文化盛會則為茶藝表演的出現提供了平臺。 經過十多年的實踐, 茶藝表演作為茶文化精神的載體之載體, 已經發展成為非同一般表演的藝術形式, 漸漸受到人們的關注。

在精心營造的優雅環境氛圍中, 得到了美的享受和情操的薰陶。 何樂而不為呢?

中國古老的茶文化可以上溯到“神農嘗百草”、炎帝時期, 茶文化的形成、發展及完善與茶藝是分不開的。

近些年來, 林林總總的茶藝館中推出的茶藝表演, 無疑成了普及茶文化精神、引導人們如何領悟中國茶道的最佳載體。 因而, 茶藝表演的出現由中國古代的雛形漸趨成為普及茶文化必不可缺的茶藝樣式,

從可能性的存在變為一種實際需要。

表演中的禮儀、茶具、位置、順序、動作, 包括主泡、助泡的位置、出場進場的順序、行走的路線、行走的動作, 敬茶、奉茶的順序、動作, 客人的位置、器物進出的順序, 擺放的位置等等, 都是十分講究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 現今有兩群消費能力極高的人左右了茶界的市場。 一是土豪群體, 他們玩古玩、古董茶、拍賣字畫, 流行開辦茶會來陶冶情操, 成為茶藝表演最大的客戶, 也是最有錢的群體。 另一個群體是禪修客, 把茶當作媒介來宣傳茶禪一味是他們獨特的修行。

目前, 茶學界關注熱點, 一是精神層面的, 即熱衷於“茶道”和“茶藝”的概念區分、彼此互為依存關係的探討, 茶文化精神內核的深層分析。

當人們將喝茶提升到品飲的層次, 為了滿足精神上的需求時, 泡茶就成為了一門藝術, 至於茶藝表演, 其藝術性自然更強, 也更具觀賞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