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陳一發兒|爆紅的非典型女主播,孤獨時代的寵兒

直播時代, 年收入破百萬的主播不在少數, 陳一發兒是其中一位。 熟悉直播的可能知道她, 遊戲玩得溜、會講段子、唱歌更是極為動聽。 不知道的通過這些資料也能感受到她的厲害:鬥魚直播間有 440 萬人關注, 直播時線上人數超過 60 萬人;她的網易雲音樂人頁面有 130 萬次訂閱, 尤其是她演唱的《童話鎮》, 以接近三億的播放量, 沖上了網易雲音樂“ 2016 年 TOP 100 音樂總榜單”的第一名。 排名在它之下的, 依次是薛之謙的《演員》和周傑倫的《告白氣球》。

“觀眾是很膚淺的,

我們就是一個小型娛樂圈”

23 點, 在酒店房間, 陳一發兒迫不及待地上線直播了。 “聽得見嗎, 聽得見我說話嗎?”她一邊調整手機攝像頭的角度, 一邊跟等了三個小時的水友們打招呼, “多日不見, 十分想念。 今天就是吃飯 TV , 沒準備什麼節目。 人在旅途, 隨便聊聊。 ”

因為休假和旅行, 距離陳一發的上一次直播已經過去了三天。

在直播圈, 對於一個擁有 440 萬粉絲、月入幾十萬元的“大主播”來說, 三天不播是不可原諒的。

她看上去餓得不輕, 吸溜了一口米線說, “我來跟你們擺一擺, 今天接受了一個雜誌的採訪”。 水友們立刻激動了, 有人調侃“時代週刊”, 更多人猜“時尚先生”。 聽說“這是晚飯不是夜宵”時, 一串又一串“心疼”“心疼發麻麻”“發發好憔悴”的彈幕迅速劃過。

直播之前, 我和陳一發度過了十幾個小時。 告別已是深夜, 她看上去疲憊不堪。 30 分鐘後, 她卻在直播中滿血復活。 不知是那碗米線給了她力氣, 還是水友們的熱情, 她在鏡頭前談笑風生。

像所有內向的人一樣, 她沒有主動打招呼, 用眼神完成了交流, 便走進了化妝間。 她的助理問我, “怎麼樣, 覺得差別大嗎?”見我不置可否,

她接著說, “女主播都特別瘦小, 她已經算好的了。 有些主播還用鏡頭調整臉部比例, 我們是完全真實的”。

瘦, 是陳一發最在意的事情之一。 她的黑色手機殼上有四個大字“寶寶不胖”。 時裝編輯為她系上借來的腰帶時, 她驚訝, “居然有人能扣到這裡?”

作為一個有巨大觀眾基礎、巧妙臨場反應能力、內容很有門檻的女主播, 陳一發依然感到來自顏值的“壓力太大了”。 她說, “我在正常人裡頭算瘦的, 上鏡的話, 我靠!有時候我要參加線下活動, 你不能去一次就崩一次(人設)。 要是被人說成見光死, 那多難聽。 ”

拍第二套 look 時, 攝影師希望她在鏡頭前做出打遊戲時的誇張表情, 她試了試, 有點放不開。 因為她從預覽裡看到了那些照片,

覺得“不漂亮”。 攝影師說“真實就會漂亮”。 陳一發不同意, “真實不是漂亮, 真實是真實, 漂亮是漂亮。 ”

漂亮是主播受歡迎的前提。 她說:“觀眾是很膚淺的, 你不好看的話, 沒有人在意你的才華, 何必去測試人性呢?我們就是一個小型娛樂圈。 ”

440萬人的“發媽媽”,

“一個內向的胖子, 一個命運多舛的天才婦女”

在直播圈, 那些依賴顏值和唱歌的女主播被稱作“走腎主播”, 她們花期短暫, 很少能紅過半年或一年。 在燒光新鮮感之後, 觀眾就會轉向下一個新人。

在最近的一期節目中, “兒子們”給她發郵件, 探討“在家打飛機沒關門, 被媽媽撞見沒臉見人怎麼辦?”“如何暴擊愛曬女友的同事?”“繁殖戀還是孤獨終老”這些隱私。 還有些人徘徊在命運的十字路口, 向她諮詢“因為欠下賭債, 想要加入灰色行業尋求早日脫身”等關乎前途的問題。

這是陳一發直播中最受歡迎的“郵件環節”+“尬聊”。 她用碎片時間篩選出“比較有槽點的”觀眾來信, 插上小紅旗, 每次打開十來封郵件, 給水友們以“暴擊”。 除此之外, 她每次長達 5 個小時的直播,還包括唱歌(跟著酷狗音樂伴奏翻唱),查房(帶著觀眾去別的主播房間裡逛逛),打遊戲,共同構成了直播內容。

選擇打開什麼樣的觀眾來信是有標準的,她注重互動性和代入感,“首先太長不看。這個事情做得特別對或者特別不對,還有一些比較吸引眼球的事件,或者看看我在這方面有什麼隱私跟大家分享,我也會拿出來談。”

看起來都是已知的套路,可是陳一發卻能化腐朽為神奇。知乎 ID Don Quixote 說:“沒看過的人不會知道直播中的發姐有多強大,超強的表演欲,甜美卻帶給人安慰的笑容,唱歌時舒服的女中音,信手拈來編段子以及駕馭這個段子的節奏的能力。”

我問她,跟一群男生討論跟性有關的話題,會尷尬嗎?她說會。但她的秘訣是“不去挑那種特別黃色、下流的,但帶一點葷,本質上是一個糗事的話題。”

一個男觀眾在郵件中提問,“ 21 歲是處男會很丟人嗎?”陳一發把它拋給觀眾,立刻有彈幕劃過“ 30 歲不丟人”“ 50 歲不丟人”。

她這才展開“暴擊”:“我們換一個角度,你 21 歲是處男覺得很丟人,然後你去嫖娼了,用小姐破了處,你就覺得很有面子嗎?那不是更慘嗎,非得花錢才有人肯跟你上床,這不是更丟人嗎?圖個啥子嘞?”

如同一個招式淩厲的功夫高手,把對手撂倒之後,陳一發跟著《殺死比爾》的背景音樂哼起了歌。觀眾被這種不按理出牌的思維方式折服,紛紛表示“有意思”“厲害了”“老司機”。

在朝生暮死的直播圈,陳一發已經紅了近3年

“發發是個註定會火的主播”,

“不開心的事情她都往肚子裡咽”

“陳一發兒為什麼這樣紅?”是知乎上一個關注度很高的問題。靠直播遊戲,講段子,翻唱歌曲紅起來的陳一發,在生猛的直播圈簡直是個奇跡。

知乎 ID “凱撒許”說:“發發是個註定會紅的主播。”他理性地分析了陳一發的個人屬性:“優秀的教育背景帶來的個人素養與談吐質感;內心超強表演欲與自我克制的性格形成的戲劇反差;極高的情商帶來的與觀眾高超的互動能力;相當不錯的嗓音條件在以平面聲畫為主要產出內容的直播界算是很大的優勢。”

2014 年,陳一發還在重慶一家建築設計院做工程師,偶然看到鬥魚平臺上的女主播打遊戲,跟同事吐槽,“還沒我打得好”。同事嗆她,“有本事你去啊”。

當時, Acfun 網站(簡稱 A 站)核心技術團隊出走,憑藉網頁直播技術創辦了鬥魚,迅速崛起。

陳一發生逢其時。她混跡於貓撲、 NGA (艾澤拉斯國家地理)、 S1 等論壇多年,在遊戲圈小有名氣。作為鬥魚上最早的一批主播,她在直播中打《英雄聯盟》《魔獸世界》以及加班畫圖的日常。開播一個月,就有了十幾萬粉絲。

知乎 ID 霍華德是陳一發最早的粉絲之一。因為喜歡玩遊戲,他經常上 A 站,“那時候A站的人很少,一兩萬的點擊量就可以上榜,發姐經常被推到榜單上。”

同時期, S1 論壇上的“心鄉保羅”發現,“論壇裡有很多帖子安利陳一發,版主一度以為是雇的水軍,後來發現不過是些沉迷於主播的癡漢”。

由於觀眾大多是愛玩遊戲的大學生和白領,陳一發的 67373 房間曾經號稱“擁有最高品質觀眾團體”。霍華德說,“發姐比較瞭解網路文化,說話比較有趣,像單口相聲,更能吸引一部分特定屬性的人。”

陳一發出生在重慶,一個教師家庭。她生性內向,寒暑假常常去舅舅家看武俠小說。家裡有了電腦之後,她成了暴雪的忠實粉絲,在《魔獸世界》裡練了好幾個 90 級“法師”小號,遊戲技能超過大多數女生。

她喜歡唱歌,少年時代嚮往的是惠特妮·休斯頓、瑪莉亞·凱麗這些“唱功非常非常牛的歌星”。這些實力唱匠讓她挫敗,“我怎麼也學不會他們的歌,唱不了他們這麼好,他們是天生條件。”

她從當語文老師的父親那裡,耳濡目染了咬文嚼字的功底,擅長做出機智得體的反應。她的母親回憶,“那年剛熱播完《小燕子》,她在家裡找什麼沒找著,給我寫了封信,直叫“額娘,此物欺生,遍尋不著”。劇中臺詞信手拈來,讓我好生笑了一陣”。

父母在她中學時辭職創業,把一間便利店做成了連鎖店。好景不長,在大超市的競爭下,家裡的生意開始賠錢。她說:“我媽是做零售業,賣一個東西就掙一份錢,她覺得特別辛苦。他們經常說創業不容易,好好打工,當個高級白領挺好的。”

野生時期的陳一發,直播事業穩步增長。 2015 年 5 月,主播小九認識陳一發的時候,她的粉絲已經有“大幾十萬人”。小九說,“四川話的《爆劉繼芬》和水友填詞的《我陳一發最牛逼》,算是兩個小爆發吧”。

尤其是陳一發“用 CAD 圖解一條內褲穿 12 遍”以及“鬥奶狂魔”的動圖,被擅長輸出 UGC 內容的水友和錄影師傅上傳到論壇貼吧,陳一發真的紅了起來。

有商家想用她的名氣做淘寶零食店,陳一發看完合同就簽約了。後來發現店鋪設計得不怎麼樣,“我當時就不想合作。跟我對接的人說,不是我嚇你,我們老闆是有黑社會背景的。要不你賠點錢算了?”

身為白領的“陳工”,驀然投身于叢林世界。來談合作的個個是老江湖,而自己“不過是個涉世未深的少女”,在滿嘴跑火車的人面前,“簡直是個粗人”。

小九眼中的發發,“不開心的事情她都會往肚子裡咽”。她們幾個月見一次面,陳一發很少抱怨什麼。小九說,“即使遭遇網上的惡意,她也是用自嘲來化解。沒辦法,你做這個行業,不能跟觀眾對罵吧”。

即使是 67373 貢獻總榜上贈送禮物價值達到幾十萬元的土豪,也鮮有機會在現實生活中見到她本人。只能靠微信群裡“發發要去哪裡做線下活動播”的小道消息,趕到現場去見見心中的“女神”。

小九認為陳一發的“為人處世比較讓人滿意”,她認為,“距離太近,水友可能會過多干涉你的私生活,干預你的直播內容。”

百變陳一發

壓力大時哭一會兒,直播時又談笑風生

用爆炸式的現象級作品打下江湖地位

暗杠和陳默第一次見到陳一發是 2016 年 3 月,在上海虹橋機場。鬥魚組織了一場歌唱比賽,優勝者和評委一起去韓國濟州島旅行。朝夕相處了幾天,陳默發現陳一發的處境“有點小問題”:近乎苛刻的節食,極度在意自己的容貌,每天花大量的時間籌備直播。在她看來,這些是缺少安全感的表現。

陳默是獨立音樂人暗杠的經紀人。暗杠在深圳當過音樂老師,跟朋友創辦過音樂培訓機構。 2016 年, 33 歲的暗杠到北京追求音樂夢想,跟他認識了十幾年的陳默,自告奮勇地成了他的經紀人。

暗杠創造力旺盛,手裡創作的歌曲多達幾百首。他從 2015 年 7 月在鬥魚上直播推廣自己的音樂,陳默也由此注意到鬥魚主播裡“聲音很好聽”的陳一發。

兩人住在同一間酒店,陳默問道,“你唱歌這麼好,在音樂上有沒有規劃?”當時陳一發在網易電臺上傳了幾十首翻唱歌曲,她想在音樂上有所發展,但沒什麼頭緒。

身為經紀人,陳默理解一個主播快速躥紅後的心理失衡。她說,“他們乘了一個特別好的勢,跟著直播平臺起來的。以前是普通職員,突然一下變成明星,收入和知名度的提升,她有一個適應期,一種誠惶誠恐的心態”。

那是 2016 年年初,陳一發的生活發生了兩個重大變化:從迪拜旅行回來,她快刀斬亂麻地從建築設計院辭職;之後,她瞞著父母簽約鬥魚,隻身闖蕩上海。直到春節,她的名氣大得傳到親戚那裡,父母才輾轉得知女兒轉行了。

在上海,陳一發租了一套公寓,把客廳佈置成直播間。雖然她的房間擺滿了粉絲送的書,抱枕,鮮花,玩偶,這裡卻是她獨自面對百萬粉絲的修羅場。

她的一天從下午開始。 2 點鐘起床,她會走一會兒橢圓機。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她先是流覽網站和論壇,看看哪些新聞可以成為聊天話題;然後會篩選粉絲的郵件,給它們插上小紅旗;最後是選出當晚要唱的歌曲,中文英文粵語歌曲的比例要有所平衡。

傍晚時,陳一發開始吃當天第一頓也是最後一頓飯。選好當晚直播的著裝,就是最後的化妝環節。壓力大到無法承受時,她會在開播前,哭一會兒。哭過之後,晚上8點半,她又談笑風生地坐在攝像頭前。

直播從晚上 8 點半持續到深夜 1 點,每週至少播出四天。下播之後,粉絲們散去了,她還要查收鬥魚超管的內部郵件,回復商業合作邀請。常常處理完所有的事情,淩晨五六點鐘,她才睡下。

同為主播,小九佩服陳一發的獨立,“發發有野心和勇氣。她一直想能盡自己的可能,在直播上能走多遠就走多遠。如果有機會的話,說不定能夠向歌手方面發展,進演藝圈成為藝人”。

這種日夜顛倒的作息,個體戶式的封閉生活,持續對體力智力的挑戰,讓陳一發發生了很大變化。一個粉絲在知乎上匿名寫道,“陳工從開播到現在,最大的變化是借著大直播時代的東風,從一個業餘愛好變成了職業。而陳工的作息習慣和積累,不足以支撐她每月輸出超過 80 個小時的高品質內容”。

陳默察覺到了陳一發的迷茫,她對陳一發說,“為什麼不發揮你的優勢呢?只要有一個好的音樂作品,你區別於其他女主播的優勢,比如有趣、勤奮和聲線好聽,就都能保留下來。”

陳一發將信將疑,她見過太多巧舌如簧的人。她曾經一臉鄙夷地模仿他們嬌滴滴的聲音,“我們有很多資源,會對你進行很多推廣”。像是演雙簧,她憤憤地說,“有個屁!”

她不再心存幻想,“在接觸這個水深火熱的電競圈之後,我覺得最後還是要拿作品來說事兒。作品本身不好,再怎麼推廣,那也是爛泥扶不上牆”。

再次見面時,陳默向她推薦了水友作詞暗杠作曲的《童話鎮》。陳默直截了當地說,“這首歌很好,它能幫你拿下網紅女主播成功進入音樂圈,轉型藝人的第一。”

這首旋律婉轉清新的歌打動了陳一發。於是,就有了陳一發版的《童話鎮》。這首歌 2016 年 9 月 28 日上線,到年底時,它的播放量沖上了網易雲音樂“ 2016 年 TOP 100 音樂總榜單”的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依次是薛之謙的《演員》和周傑倫的《告白氣球》。一時間,陳一發的《童話鎮》成為直播圈和音樂圈的現象級事件,無數機構想複製它的成功。

陳一發的嘉年華演唱會在上午彩排,不少粉絲跟隨著她的身影來到後臺休息室,要求合影與簽名的人絡繹不絕

歌手榜上超越莫文蔚和鄧紫棋,

年入百萬卻仍保持初心

龍騰道是上海一家互聯網外包公司的老闆,被水友戲稱為“龍總”。 2015 年,他決定把遊戲開發作為新的創業方向,就開始經常關注遊戲視頻。有一天,他看到陳一發直播打《血緣詛咒》,雖然死了十幾次,但主播“對於困難自由和調侃的態度”將他圈粉。

很長時間,龍騰道只是在直播間潛水。直到聽完《童話鎮》,他驚喜地發現陳一發就是原唱。他說,“好像內心有什麼東西慢慢蘇醒,覺得她開始住到我心裡面了,我從水友變成了一個真愛粉。”

從 2016 年耶誕節起,龍騰道短短兩個月在陳一發直播間花式刷出了數萬元人民幣禮物,迅速躥升為總貢獻榜榜單上排在第四位的土豪。

大學念哲學的龍騰道,自認是個“每分錢都花得很有效率的人”,但他不願意談論金錢和數字。他說,“在螢幕上看到發發,恐怕也找不到其他的方法來表達心中的喜歡和感動,心意都是一樣的,沒人真的在意這個數字。”

像龍騰道這樣,因為《童話鎮》這個契機喜歡上陳一發的水友,有數百萬人。那些從大街上,咖啡館,網易雲音樂和起小點等管道聽到《童話鎮》的人,湧入 67373 直播間。他們慕名而來,只為聽主播現場唱歌。

這些新粉絲沒有忠誠度可言,對主播也沒有那麼多情感投射。陳一發說,“他們聽完就走。”有時候,沉澱下來的老粉絲與只想聽歌的新粉絲,因為想看不同的直播內容對罵。陳一發和房管不得不扮演維護秩序的“班主任”:把有些人禁言,關小黑屋。

單曲的成績讓陳一發短暫地興奮過。在雲音樂的歌手榜上,她排在前 10 名,“旁邊像鄧紫棋、莫文蔚、陳綺貞,天哪!都排在我後面,我都不好意思。”她拉起頭髮捂住臉,“(他們)有很多很好的作品,但是我就單靠一首歌,居然排在這麼前面。”

她一度想開幾場演唱會“高興高興”,就唱那些她在電臺裡翻唱過的歌曲,卻被身邊有版權意識的朋友潑了冷水,勸她,“不要走回頭路。”

作為一個正在往歌手藝人方向轉型的網紅,陳一發每天都被麻煩包圍。“你是一個個體戶,要面對那麼多的人,又有所謂紅了之後帶來的很多壓力。我覺得最煩的還是人際關係,比如說你和其他同行之間的關係,你和觀眾之間的關係,觀眾與觀眾之間的關係,還有你和廠商以及平臺之間的關係。”

最令人煩惱之處在於:無處訴說。在脫離了家人、朋友和同事之後,陳一發只能自己消化問題。她說,“這是以前作為一個小職員根本接觸不到的事情,這些問題其實你跟爸媽沒法聊,你跟朋友也沒法聊,你跟觀眾就更不能聊了。這個就需要靠購物來宣洩。”

做了兩年直播之後, 2016 年年中,陳一發在重慶買下了第二套房產,把原來的房子孝順給父母做改善型居住。那是一套投資型公寓,她的好朋友小九說,“發發很有投資意識,股市不好的這幾年她還在炒股。重慶的房價當時 7000 一平米,她買完就漲了”。

雖然年入數百萬,陳一發卻保持了白領時期的本色。熟悉她的觀眾都叫她“陳一摳”。小九說,“一鍋湯能喝四天,一盤菜上頓吃了下頓吃。我有時候在重慶見到她,穿的還是幾年前兩百多塊錢買的衣服。滴滴打車,只要遇到要乘以 1.2 倍,她寧可坐公車回家”。

“王總”給在上海做直播的女兒發微信,言辭懇切地說,“事情要謹慎推進。在三亞灣,我又親見了短短三年左右,貪大做垮了 6 家,跟我說起都是淚流滿面,悔恨不已。”知道女兒還在炒股,她囑咐道,“攢幾百萬非常不易,投幾百萬太容易。投資衝動來時,一定要想想聚財的艱辛,衝動是魔鬼”。

陳一發和獨立音樂人暗杠2016年10月在南京一家livehouse演唱《童話鎮》

她的紅不是一個意外,

生活無法掌控,我們需要溫暖和慰籍

《童話鎮》讓陳一發的名氣,衝破了直播圈和音樂圈之間那堵看不見的牆,闖入了大眾和主流唱片業的視野。她說,“其實《童話鎮》火了之後很多人來找我合作,你想像不到有多少。”

有人要跟她簽五年十年的合同,出七八張專輯,開幾百場線下演唱會,這些邀約把她“嚇壞了”。“不是膨脹,這是一種我不想要的煩惱。你面臨很多選擇,一不小心就選錯了,你不可能什麼歌都去唱,對吧?”

樂評人流水紀覺得《童話鎮》是一首“挺討喜的小品”“聲音很有觀眾緣”。但他也直言不諱,“陳一發有這個人氣,才讓它大範圍傳播。單純從音樂品質來說,有太多同類型的作品可以達到它的水準”。

流水紀曾經跟尚未走紅的鳳凰傳奇合作過,為一些網路歌手和選秀歌手做唱片企劃。兩年前,直播平臺 YY 發起過一輪“偶像眾籌計畫”,找他為淺藍、淩希、毒藥等“非常有人氣的主播”製作單曲拍 MV 。

儘管有 YY 重金力捧,這些網紅主播還是全軍覆沒。流水紀說,“ YY 當時找了一些知名音樂人,比如老貓,臺灣 MV 導演黃中平,在網紅身上砸錢做歌。做了一年,取得的收益可能沒有單純做主播給平臺賺的多, YY 沒有繼續再做。”

花椒主播周小然認為主播轉型藝人的原因很簡單,“網紅跟明星一樣有粉絲,收入挺高,還特別火,但你的身份地位跟明星是不一樣的。”

陳一發也感受到了娛樂圈的拜高踩低。她發現唱片公司找來合作,不外乎是看好她的“錢途”,而非對自己作品和唱功的欣賞。她模仿那些人輕視的語氣,“挺好的,也就那樣,靠運氣”。

5 月 20 日是她策劃已久的大日子,她要發佈第二首和暗杠合作的單曲《阿婆說》證明自己。當晚零點,陳一發透過攝像頭對水友們說,“我特別想讓第二首精美的作品,告訴所有的人,這不是一個意外。我們的作品,演唱、製作都是很好的,不是不入流的。以及我們的觀眾,關注度,平臺的力量,都是不容忽視的。”

《阿婆說》上線了,直播間掀起了一輪狂歡。長達半個小時, 67373 直播間滿屏飛舞火箭。當晚陳一發收到幾百個火箭,價值高達幾十萬元。

作為感謝,陳一發唱了 Lana Del Ray 的老歌 Summertime Sadness 。十分鐘後,陳一發宣佈在網易雲音樂後臺,《阿婆說》的評論已經超過1萬條。她很開心,新歌的成績非常好。這意味著 24 小時之內,《阿婆說》將憑藉播放量,評論數,分享次數,再次闖入“新歌榜”與“熱歌榜”。

5月29日,有7萬名粉絲從全國各地趕到漢口鬥魚嘉年華現場,在烈日中等待了三個多小時,只為見到心中的女神“發發”

然而,陳一發作為鬥魚主播的生活依然如故。九天后,在武漢鬥魚嘉年華上,七萬多名從全國各地趕到漢口江灘的粉絲,從下午 2 點就站在烈日下排隊等待,直到傍晚 6 點夜色降臨才等來了心中的女神。

其實,陳一發也在後臺,焦慮地等待大螢幕播完鬥魚的廣告。演唱會終於開唱了,因為配樂問題要臨時換歌。長達十分鐘,陳一發尷尬地站在舞臺上。或許是緊張,或許是太想吐槽,她竟然失去了平日的得體。她說:“本來這次想唱幾首快歌,請幾個伴舞,但是公司說沒有經費。”最終,在童話鎮的合唱聲中,水友們放下了煩躁不滿,也原諒了無法掌控的生活。

網紅能否通過音樂作品的傳播,在傳統演藝領域獲得尊重和認可?裹挾著互聯網上的巨大能量與人氣,陳一發這樣的“新物種”正在打破娛樂圈成名的常規路徑。不論人們是否接受,她的出現都預示著變化正在發生。

原文刊于《時尚先生Esquire》2017年7月刊

編輯|汪琳 採訪撰文|夏灼 攝影|胥歡 王海森

她每次長達 5 個小時的直播,還包括唱歌(跟著酷狗音樂伴奏翻唱),查房(帶著觀眾去別的主播房間裡逛逛),打遊戲,共同構成了直播內容。

選擇打開什麼樣的觀眾來信是有標準的,她注重互動性和代入感,“首先太長不看。這個事情做得特別對或者特別不對,還有一些比較吸引眼球的事件,或者看看我在這方面有什麼隱私跟大家分享,我也會拿出來談。”

看起來都是已知的套路,可是陳一發卻能化腐朽為神奇。知乎 ID Don Quixote 說:“沒看過的人不會知道直播中的發姐有多強大,超強的表演欲,甜美卻帶給人安慰的笑容,唱歌時舒服的女中音,信手拈來編段子以及駕馭這個段子的節奏的能力。”

我問她,跟一群男生討論跟性有關的話題,會尷尬嗎?她說會。但她的秘訣是“不去挑那種特別黃色、下流的,但帶一點葷,本質上是一個糗事的話題。”

一個男觀眾在郵件中提問,“ 21 歲是處男會很丟人嗎?”陳一發把它拋給觀眾,立刻有彈幕劃過“ 30 歲不丟人”“ 50 歲不丟人”。

她這才展開“暴擊”:“我們換一個角度,你 21 歲是處男覺得很丟人,然後你去嫖娼了,用小姐破了處,你就覺得很有面子嗎?那不是更慘嗎,非得花錢才有人肯跟你上床,這不是更丟人嗎?圖個啥子嘞?”

如同一個招式淩厲的功夫高手,把對手撂倒之後,陳一發跟著《殺死比爾》的背景音樂哼起了歌。觀眾被這種不按理出牌的思維方式折服,紛紛表示“有意思”“厲害了”“老司機”。

在朝生暮死的直播圈,陳一發已經紅了近3年

“發發是個註定會火的主播”,

“不開心的事情她都往肚子裡咽”

“陳一發兒為什麼這樣紅?”是知乎上一個關注度很高的問題。靠直播遊戲,講段子,翻唱歌曲紅起來的陳一發,在生猛的直播圈簡直是個奇跡。

知乎 ID “凱撒許”說:“發發是個註定會紅的主播。”他理性地分析了陳一發的個人屬性:“優秀的教育背景帶來的個人素養與談吐質感;內心超強表演欲與自我克制的性格形成的戲劇反差;極高的情商帶來的與觀眾高超的互動能力;相當不錯的嗓音條件在以平面聲畫為主要產出內容的直播界算是很大的優勢。”

2014 年,陳一發還在重慶一家建築設計院做工程師,偶然看到鬥魚平臺上的女主播打遊戲,跟同事吐槽,“還沒我打得好”。同事嗆她,“有本事你去啊”。

當時, Acfun 網站(簡稱 A 站)核心技術團隊出走,憑藉網頁直播技術創辦了鬥魚,迅速崛起。

陳一發生逢其時。她混跡於貓撲、 NGA (艾澤拉斯國家地理)、 S1 等論壇多年,在遊戲圈小有名氣。作為鬥魚上最早的一批主播,她在直播中打《英雄聯盟》《魔獸世界》以及加班畫圖的日常。開播一個月,就有了十幾萬粉絲。

知乎 ID 霍華德是陳一發最早的粉絲之一。因為喜歡玩遊戲,他經常上 A 站,“那時候A站的人很少,一兩萬的點擊量就可以上榜,發姐經常被推到榜單上。”

同時期, S1 論壇上的“心鄉保羅”發現,“論壇裡有很多帖子安利陳一發,版主一度以為是雇的水軍,後來發現不過是些沉迷於主播的癡漢”。

由於觀眾大多是愛玩遊戲的大學生和白領,陳一發的 67373 房間曾經號稱“擁有最高品質觀眾團體”。霍華德說,“發姐比較瞭解網路文化,說話比較有趣,像單口相聲,更能吸引一部分特定屬性的人。”

陳一發出生在重慶,一個教師家庭。她生性內向,寒暑假常常去舅舅家看武俠小說。家裡有了電腦之後,她成了暴雪的忠實粉絲,在《魔獸世界》裡練了好幾個 90 級“法師”小號,遊戲技能超過大多數女生。

她喜歡唱歌,少年時代嚮往的是惠特妮·休斯頓、瑪莉亞·凱麗這些“唱功非常非常牛的歌星”。這些實力唱匠讓她挫敗,“我怎麼也學不會他們的歌,唱不了他們這麼好,他們是天生條件。”

她從當語文老師的父親那裡,耳濡目染了咬文嚼字的功底,擅長做出機智得體的反應。她的母親回憶,“那年剛熱播完《小燕子》,她在家裡找什麼沒找著,給我寫了封信,直叫“額娘,此物欺生,遍尋不著”。劇中臺詞信手拈來,讓我好生笑了一陣”。

父母在她中學時辭職創業,把一間便利店做成了連鎖店。好景不長,在大超市的競爭下,家裡的生意開始賠錢。她說:“我媽是做零售業,賣一個東西就掙一份錢,她覺得特別辛苦。他們經常說創業不容易,好好打工,當個高級白領挺好的。”

野生時期的陳一發,直播事業穩步增長。 2015 年 5 月,主播小九認識陳一發的時候,她的粉絲已經有“大幾十萬人”。小九說,“四川話的《爆劉繼芬》和水友填詞的《我陳一發最牛逼》,算是兩個小爆發吧”。

尤其是陳一發“用 CAD 圖解一條內褲穿 12 遍”以及“鬥奶狂魔”的動圖,被擅長輸出 UGC 內容的水友和錄影師傅上傳到論壇貼吧,陳一發真的紅了起來。

有商家想用她的名氣做淘寶零食店,陳一發看完合同就簽約了。後來發現店鋪設計得不怎麼樣,“我當時就不想合作。跟我對接的人說,不是我嚇你,我們老闆是有黑社會背景的。要不你賠點錢算了?”

身為白領的“陳工”,驀然投身于叢林世界。來談合作的個個是老江湖,而自己“不過是個涉世未深的少女”,在滿嘴跑火車的人面前,“簡直是個粗人”。

小九眼中的發發,“不開心的事情她都會往肚子裡咽”。她們幾個月見一次面,陳一發很少抱怨什麼。小九說,“即使遭遇網上的惡意,她也是用自嘲來化解。沒辦法,你做這個行業,不能跟觀眾對罵吧”。

即使是 67373 貢獻總榜上贈送禮物價值達到幾十萬元的土豪,也鮮有機會在現實生活中見到她本人。只能靠微信群裡“發發要去哪裡做線下活動播”的小道消息,趕到現場去見見心中的“女神”。

小九認為陳一發的“為人處世比較讓人滿意”,她認為,“距離太近,水友可能會過多干涉你的私生活,干預你的直播內容。”

百變陳一發

壓力大時哭一會兒,直播時又談笑風生

用爆炸式的現象級作品打下江湖地位

暗杠和陳默第一次見到陳一發是 2016 年 3 月,在上海虹橋機場。鬥魚組織了一場歌唱比賽,優勝者和評委一起去韓國濟州島旅行。朝夕相處了幾天,陳默發現陳一發的處境“有點小問題”:近乎苛刻的節食,極度在意自己的容貌,每天花大量的時間籌備直播。在她看來,這些是缺少安全感的表現。

陳默是獨立音樂人暗杠的經紀人。暗杠在深圳當過音樂老師,跟朋友創辦過音樂培訓機構。 2016 年, 33 歲的暗杠到北京追求音樂夢想,跟他認識了十幾年的陳默,自告奮勇地成了他的經紀人。

暗杠創造力旺盛,手裡創作的歌曲多達幾百首。他從 2015 年 7 月在鬥魚上直播推廣自己的音樂,陳默也由此注意到鬥魚主播裡“聲音很好聽”的陳一發。

兩人住在同一間酒店,陳默問道,“你唱歌這麼好,在音樂上有沒有規劃?”當時陳一發在網易電臺上傳了幾十首翻唱歌曲,她想在音樂上有所發展,但沒什麼頭緒。

身為經紀人,陳默理解一個主播快速躥紅後的心理失衡。她說,“他們乘了一個特別好的勢,跟著直播平臺起來的。以前是普通職員,突然一下變成明星,收入和知名度的提升,她有一個適應期,一種誠惶誠恐的心態”。

那是 2016 年年初,陳一發的生活發生了兩個重大變化:從迪拜旅行回來,她快刀斬亂麻地從建築設計院辭職;之後,她瞞著父母簽約鬥魚,隻身闖蕩上海。直到春節,她的名氣大得傳到親戚那裡,父母才輾轉得知女兒轉行了。

在上海,陳一發租了一套公寓,把客廳佈置成直播間。雖然她的房間擺滿了粉絲送的書,抱枕,鮮花,玩偶,這裡卻是她獨自面對百萬粉絲的修羅場。

她的一天從下午開始。 2 點鐘起床,她會走一會兒橢圓機。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她先是流覽網站和論壇,看看哪些新聞可以成為聊天話題;然後會篩選粉絲的郵件,給它們插上小紅旗;最後是選出當晚要唱的歌曲,中文英文粵語歌曲的比例要有所平衡。

傍晚時,陳一發開始吃當天第一頓也是最後一頓飯。選好當晚直播的著裝,就是最後的化妝環節。壓力大到無法承受時,她會在開播前,哭一會兒。哭過之後,晚上8點半,她又談笑風生地坐在攝像頭前。

直播從晚上 8 點半持續到深夜 1 點,每週至少播出四天。下播之後,粉絲們散去了,她還要查收鬥魚超管的內部郵件,回復商業合作邀請。常常處理完所有的事情,淩晨五六點鐘,她才睡下。

同為主播,小九佩服陳一發的獨立,“發發有野心和勇氣。她一直想能盡自己的可能,在直播上能走多遠就走多遠。如果有機會的話,說不定能夠向歌手方面發展,進演藝圈成為藝人”。

這種日夜顛倒的作息,個體戶式的封閉生活,持續對體力智力的挑戰,讓陳一發發生了很大變化。一個粉絲在知乎上匿名寫道,“陳工從開播到現在,最大的變化是借著大直播時代的東風,從一個業餘愛好變成了職業。而陳工的作息習慣和積累,不足以支撐她每月輸出超過 80 個小時的高品質內容”。

陳默察覺到了陳一發的迷茫,她對陳一發說,“為什麼不發揮你的優勢呢?只要有一個好的音樂作品,你區別於其他女主播的優勢,比如有趣、勤奮和聲線好聽,就都能保留下來。”

陳一發將信將疑,她見過太多巧舌如簧的人。她曾經一臉鄙夷地模仿他們嬌滴滴的聲音,“我們有很多資源,會對你進行很多推廣”。像是演雙簧,她憤憤地說,“有個屁!”

她不再心存幻想,“在接觸這個水深火熱的電競圈之後,我覺得最後還是要拿作品來說事兒。作品本身不好,再怎麼推廣,那也是爛泥扶不上牆”。

再次見面時,陳默向她推薦了水友作詞暗杠作曲的《童話鎮》。陳默直截了當地說,“這首歌很好,它能幫你拿下網紅女主播成功進入音樂圈,轉型藝人的第一。”

這首旋律婉轉清新的歌打動了陳一發。於是,就有了陳一發版的《童話鎮》。這首歌 2016 年 9 月 28 日上線,到年底時,它的播放量沖上了網易雲音樂“ 2016 年 TOP 100 音樂總榜單”的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依次是薛之謙的《演員》和周傑倫的《告白氣球》。一時間,陳一發的《童話鎮》成為直播圈和音樂圈的現象級事件,無數機構想複製它的成功。

陳一發的嘉年華演唱會在上午彩排,不少粉絲跟隨著她的身影來到後臺休息室,要求合影與簽名的人絡繹不絕

歌手榜上超越莫文蔚和鄧紫棋,

年入百萬卻仍保持初心

龍騰道是上海一家互聯網外包公司的老闆,被水友戲稱為“龍總”。 2015 年,他決定把遊戲開發作為新的創業方向,就開始經常關注遊戲視頻。有一天,他看到陳一發直播打《血緣詛咒》,雖然死了十幾次,但主播“對於困難自由和調侃的態度”將他圈粉。

很長時間,龍騰道只是在直播間潛水。直到聽完《童話鎮》,他驚喜地發現陳一發就是原唱。他說,“好像內心有什麼東西慢慢蘇醒,覺得她開始住到我心裡面了,我從水友變成了一個真愛粉。”

從 2016 年耶誕節起,龍騰道短短兩個月在陳一發直播間花式刷出了數萬元人民幣禮物,迅速躥升為總貢獻榜榜單上排在第四位的土豪。

大學念哲學的龍騰道,自認是個“每分錢都花得很有效率的人”,但他不願意談論金錢和數字。他說,“在螢幕上看到發發,恐怕也找不到其他的方法來表達心中的喜歡和感動,心意都是一樣的,沒人真的在意這個數字。”

像龍騰道這樣,因為《童話鎮》這個契機喜歡上陳一發的水友,有數百萬人。那些從大街上,咖啡館,網易雲音樂和起小點等管道聽到《童話鎮》的人,湧入 67373 直播間。他們慕名而來,只為聽主播現場唱歌。

這些新粉絲沒有忠誠度可言,對主播也沒有那麼多情感投射。陳一發說,“他們聽完就走。”有時候,沉澱下來的老粉絲與只想聽歌的新粉絲,因為想看不同的直播內容對罵。陳一發和房管不得不扮演維護秩序的“班主任”:把有些人禁言,關小黑屋。

單曲的成績讓陳一發短暫地興奮過。在雲音樂的歌手榜上,她排在前 10 名,“旁邊像鄧紫棋、莫文蔚、陳綺貞,天哪!都排在我後面,我都不好意思。”她拉起頭髮捂住臉,“(他們)有很多很好的作品,但是我就單靠一首歌,居然排在這麼前面。”

她一度想開幾場演唱會“高興高興”,就唱那些她在電臺裡翻唱過的歌曲,卻被身邊有版權意識的朋友潑了冷水,勸她,“不要走回頭路。”

作為一個正在往歌手藝人方向轉型的網紅,陳一發每天都被麻煩包圍。“你是一個個體戶,要面對那麼多的人,又有所謂紅了之後帶來的很多壓力。我覺得最煩的還是人際關係,比如說你和其他同行之間的關係,你和觀眾之間的關係,觀眾與觀眾之間的關係,還有你和廠商以及平臺之間的關係。”

最令人煩惱之處在於:無處訴說。在脫離了家人、朋友和同事之後,陳一發只能自己消化問題。她說,“這是以前作為一個小職員根本接觸不到的事情,這些問題其實你跟爸媽沒法聊,你跟朋友也沒法聊,你跟觀眾就更不能聊了。這個就需要靠購物來宣洩。”

做了兩年直播之後, 2016 年年中,陳一發在重慶買下了第二套房產,把原來的房子孝順給父母做改善型居住。那是一套投資型公寓,她的好朋友小九說,“發發很有投資意識,股市不好的這幾年她還在炒股。重慶的房價當時 7000 一平米,她買完就漲了”。

雖然年入數百萬,陳一發卻保持了白領時期的本色。熟悉她的觀眾都叫她“陳一摳”。小九說,“一鍋湯能喝四天,一盤菜上頓吃了下頓吃。我有時候在重慶見到她,穿的還是幾年前兩百多塊錢買的衣服。滴滴打車,只要遇到要乘以 1.2 倍,她寧可坐公車回家”。

“王總”給在上海做直播的女兒發微信,言辭懇切地說,“事情要謹慎推進。在三亞灣,我又親見了短短三年左右,貪大做垮了 6 家,跟我說起都是淚流滿面,悔恨不已。”知道女兒還在炒股,她囑咐道,“攢幾百萬非常不易,投幾百萬太容易。投資衝動來時,一定要想想聚財的艱辛,衝動是魔鬼”。

陳一發和獨立音樂人暗杠2016年10月在南京一家livehouse演唱《童話鎮》

她的紅不是一個意外,

生活無法掌控,我們需要溫暖和慰籍

《童話鎮》讓陳一發的名氣,衝破了直播圈和音樂圈之間那堵看不見的牆,闖入了大眾和主流唱片業的視野。她說,“其實《童話鎮》火了之後很多人來找我合作,你想像不到有多少。”

有人要跟她簽五年十年的合同,出七八張專輯,開幾百場線下演唱會,這些邀約把她“嚇壞了”。“不是膨脹,這是一種我不想要的煩惱。你面臨很多選擇,一不小心就選錯了,你不可能什麼歌都去唱,對吧?”

樂評人流水紀覺得《童話鎮》是一首“挺討喜的小品”“聲音很有觀眾緣”。但他也直言不諱,“陳一發有這個人氣,才讓它大範圍傳播。單純從音樂品質來說,有太多同類型的作品可以達到它的水準”。

流水紀曾經跟尚未走紅的鳳凰傳奇合作過,為一些網路歌手和選秀歌手做唱片企劃。兩年前,直播平臺 YY 發起過一輪“偶像眾籌計畫”,找他為淺藍、淩希、毒藥等“非常有人氣的主播”製作單曲拍 MV 。

儘管有 YY 重金力捧,這些網紅主播還是全軍覆沒。流水紀說,“ YY 當時找了一些知名音樂人,比如老貓,臺灣 MV 導演黃中平,在網紅身上砸錢做歌。做了一年,取得的收益可能沒有單純做主播給平臺賺的多, YY 沒有繼續再做。”

花椒主播周小然認為主播轉型藝人的原因很簡單,“網紅跟明星一樣有粉絲,收入挺高,還特別火,但你的身份地位跟明星是不一樣的。”

陳一發也感受到了娛樂圈的拜高踩低。她發現唱片公司找來合作,不外乎是看好她的“錢途”,而非對自己作品和唱功的欣賞。她模仿那些人輕視的語氣,“挺好的,也就那樣,靠運氣”。

5 月 20 日是她策劃已久的大日子,她要發佈第二首和暗杠合作的單曲《阿婆說》證明自己。當晚零點,陳一發透過攝像頭對水友們說,“我特別想讓第二首精美的作品,告訴所有的人,這不是一個意外。我們的作品,演唱、製作都是很好的,不是不入流的。以及我們的觀眾,關注度,平臺的力量,都是不容忽視的。”

《阿婆說》上線了,直播間掀起了一輪狂歡。長達半個小時, 67373 直播間滿屏飛舞火箭。當晚陳一發收到幾百個火箭,價值高達幾十萬元。

作為感謝,陳一發唱了 Lana Del Ray 的老歌 Summertime Sadness 。十分鐘後,陳一發宣佈在網易雲音樂後臺,《阿婆說》的評論已經超過1萬條。她很開心,新歌的成績非常好。這意味著 24 小時之內,《阿婆說》將憑藉播放量,評論數,分享次數,再次闖入“新歌榜”與“熱歌榜”。

5月29日,有7萬名粉絲從全國各地趕到漢口鬥魚嘉年華現場,在烈日中等待了三個多小時,只為見到心中的女神“發發”

然而,陳一發作為鬥魚主播的生活依然如故。九天后,在武漢鬥魚嘉年華上,七萬多名從全國各地趕到漢口江灘的粉絲,從下午 2 點就站在烈日下排隊等待,直到傍晚 6 點夜色降臨才等來了心中的女神。

其實,陳一發也在後臺,焦慮地等待大螢幕播完鬥魚的廣告。演唱會終於開唱了,因為配樂問題要臨時換歌。長達十分鐘,陳一發尷尬地站在舞臺上。或許是緊張,或許是太想吐槽,她竟然失去了平日的得體。她說:“本來這次想唱幾首快歌,請幾個伴舞,但是公司說沒有經費。”最終,在童話鎮的合唱聲中,水友們放下了煩躁不滿,也原諒了無法掌控的生活。

網紅能否通過音樂作品的傳播,在傳統演藝領域獲得尊重和認可?裹挾著互聯網上的巨大能量與人氣,陳一發這樣的“新物種”正在打破娛樂圈成名的常規路徑。不論人們是否接受,她的出現都預示著變化正在發生。

原文刊于《時尚先生Esquire》2017年7月刊

編輯|汪琳 採訪撰文|夏灼 攝影|胥歡 王海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