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福建沙縣小吃做成大生意

經濟視野網3月27日電(黃瑩)2008年8月, 沙縣政府全資投資設立了沙縣小吃集團有限公司, 並以“沙縣小吃及圖形”商標成功註冊為契機, 積極推進沙縣小吃轉型升級, 逐步形成沙縣小吃集團餐飲連鎖總公司-子公司-終端店三位一體, 實行股份制公司化運作模式, 在全國各地建立沙縣小吃集團餐飲連鎖子公司, 建設配送中心, 發展連鎖經營。

統一標準 有序發展

小吃集團讓沙縣小吃業逐步告別零散經營的狀態, 步入“規模化、標準化、公司化、規範化”的品牌餐飲連鎖時代。 結合“沙縣小吃”及圖形集體商標, 打造沙縣小吃VIS企業視覺形象識別系統和門店裝修、餐具、服裝設計,

形成一整套“沙縣小吃”品牌視覺形象。 目前, 沙縣小吃集團已在上海、合肥等地成立了18家沙縣小吃餐飲連鎖子公司, 基本覆蓋全國一、二、三線城市。 各地子公司“抱團”發展, 採取直營、加盟連鎖的經營模式, 實行統一採購、統一生產、統一配送, 按照規範化管理及標準化生產, 降低成本。 沙縣小吃集團以沙縣小吃集團公司為紐帶, 以集團餐飲連鎖股份公司在各地的子公司為龍頭, 整合沙縣小吃市場優勢資源, 培育示範店、發展連鎖店, 繼續推進公司化運作、標準化實施、連鎖化經營。

沙縣小吃產業提升發展注重人員素質的提高。 沙縣境內發揮好沙縣小吃培訓中心功能齊全的作用,

引導從事沙縣小吃經營、管理、服務人員分期分批參加不同類型的培訓, 向從業人員灌輸職業道德、衛生常識、品牌管理、維權保障等知識和工藝技術, 提高經營者綜合素質。 縣外, 依託各駐外聯絡組織, 加強會員管理, 開展區域內的行業交流。

多方合作 保證安全

伴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和百姓生活水準進一步提高,百姓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關注。 沙縣小吃集團公司相繼與國內餐飲原輔料巨頭正大集團、中糧集團、雛鷹農牧集團展開合作, 研發和生產沙縣小吃核心產品, 制定沙縣小吃產品標準, 為沙縣小吃產品全產業鏈的食品安全提供保證。 同時, 沙縣小吃加強小吃配料市場監管工作, 把縣內沙縣小吃配料生產、銷售企業全部納入到電子商務平臺監管,

做到縣內流出的小吃配料能追根溯源, 監管到位, 切實保障食品安全。 消費者也可通過掃描二維碼, 查詢食材源頭, 真正實現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近年來, 沙縣農商銀行為小吃業主提供了堅強的資金支援, 先後推出為沙縣小吃業主服務的“小吃創業卡”“小吃融資擔保基金”“小吃支行”, 信用寶、親情寶、牽手寶等“寶寶”系列產品, 在北京、上海、合肥、金華、杭州、廣州、東莞7個城市設立了小吃融資擔保基金, 有效解決資金問題。

互聯網+ 方便快捷

沙縣與國家下一代互聯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簽訂戰略合同, 成立福建網能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了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設計方案。

依託網路平臺, 沙縣小吃實現線上訂餐、電子支付, 並提供自助餐、套餐、速食等更為個性化的服務。 沙縣小吃將繼續搭乘“互聯網+”快車, 搭建互聯互通交換平臺、三網融合中心、安全管控中心、大資料分析中心、城市資訊應急中心五大核心平臺, 以大資料實現沙縣小吃門店全國聯網, 打通線上線下互聯, 做到全產業鏈資源整合和目標客戶群精准互動, 提高沙縣小吃連鎖化經營水準。

底蘊濃厚 挖掘創新

沙縣小吃創于漢唐, 其悠久的發展史, 也極大地豐富了沙縣小吃的品種, 多達240餘種。 其中, 被認定為“福建名小吃”的品種就達63個, 有39個品種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 3個品種入選“福建百大名小吃”, 1個品種榮獲“福建十大名小吃”, 1個品種上榜“首屆中國金牌旅遊小吃”。

但是沙縣小吃在推廣過程卻存在口味單調、品種有限、文化弱化等問題。 因此, 要推動沙縣小吃品牌連鎖經營的可持續發展還應關注消費者需求、結合當地風俗習慣, 與市場和時節互相配合, 推出各類特色產品;汲取民族原生態的飲食文化習俗, 融入時尚因素, 進行改良創新, 通過迎合都市時尚及生活方式的文化行銷方式給傳統的餐飲行業注入新鮮活力。

(作者單位:國家統計局三明調查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