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馬特達蒙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將這部奧斯卡級別的電影,拱手相讓!

6年前, 馬特•達蒙(Matt Damon)和約翰·卡拉辛斯基(John Krasinski 達蒙和他主演的影片《應許之地》的聯合編劇), 一起想出了一個故事梗概。

故事來源於新英格蘭地區工人階級的世界,

那裡沒有人會談論感情, 主人公男主因為內心受到重創離開了自己生活的城市, 後來因為哥哥的離世不得不回到故鄉, 考慮成為侄子的監護人。 也就是《海邊的曼徹斯特》的故事原型。

很快, 兩人找到老朋友肯尼斯·洛納根(Kenneth Lonergan ), 一個在好萊塢混了很多年的流水線編劇兼導演。 讓他來寫這個劇本。

鑒於洛納根之前的劇本也多次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 且該故事的基調和背景, 與洛納根的世界極其相似。

(一名美國男劇作家、編劇、導演與演員。 2002年, 他憑《紐約黑幫》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2016年的《海邊的曼徹斯特》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最佳導演提名)

於是兩人提供了一些故事細節, 就放心地把後面的工作都交給他了。

洛納根第一稿劇本寫得很快, 基本是根據達蒙提供的故事細節, 按時間順序進行講述。 但這稿劇本完全無法令他滿意。 最後他花費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時間對原劇本進行修改。

最終, 2年後劇本才定稿。 其中, 達蒙和卡拉辛斯基洛提供的所有故事細節,

幾乎全部被刪除了。

(左邊:馬特•達蒙;右邊:肯尼斯·洛納根)

洛納根寫劇本的過程中, 一直以為會是達蒙來導演、卡拉辛斯基來主演。

然而, 交劇本的時候, 卡拉辛斯基忙著去做別的事了。 達蒙這才開始準備自己執導、主演。

但專案正要開始時, 達蒙卻要去給張藝謀的《長城》做「技術扶貧」。

(電影《長城》美國首映紅毯時, 張藝謀、景甜、馬特達蒙亮相紅毯)

最終, 達蒙放棄了自導自演這部電影, 讓編劇洛納根接任導演位置, 自己則僅以製片人身份將自己的名字與這部電影關聯在一起。

同時, 還在片中友情客串了一個和男主撕逼的路人。

作為導演, 洛納根最後找來大名鼎鼎的蝙蝠俠的弟弟凱西·阿弗萊克(Casey Affleck)來擔任男主角。

阿弗萊克兄弟:本·阿弗萊克&凱西·阿弗萊克

據說一開始凱西並沒瞧上這部《海邊的曼徹斯特》, 他一心只想要主演《血戰鋼鋸嶺》(對, 就是讓安德魯·加菲爾德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提名的角色),最後投資方嫌棄凱西“在商業上不夠賣座、缺乏票房號召力”。

於是,無奈之下,他才接了這部《海邊的曼徹斯特》。

三年時間,電影拍成。2016年,終於在聖丹斯電影節上映。

聖丹斯電影節即“日舞影展”,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派克城舉行,為期11天。也是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

但《海邊的曼徹斯特》竟成了聖丹斯電影節的遺珠,沒有獲獎。但在其他電影展上,獲獎無數,凱西也憑藉此角斬獲了無數影帝。

在2017年的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上,這部電影獲得6項奧斯卡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劇本。最終拿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創劇本。

(凱西·阿弗萊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領獎)

(肯尼斯·洛納根,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領獎)

頒獎典禮上,作為主持人的本•阿弗萊克,對馬特達蒙調侃道:

“他本來可以出演《海邊的曼徹斯特》,他是影片的製片人,影片提名了6項奧斯卡,可他選擇把角色讓給好友凱西。自己紮著小辮子去中國演了一部賠錢的電影。這部電影,就是張藝謀執導的《長城》。最後賠了8千萬美元。幹得漂亮,你這個大傻子。”

(馬特·達蒙在《長城》的劇照)

凱西也在金球獎頒獎臺上滿懷謝意地調侃:“我要感謝馬特·達蒙,我猜你今後不會再辭演片子了吧……假如還有的話,不要找別人,你隨時都可以來找我。”

馬特也開玩笑回話:“我太後悔啦!”

想想自從1998年和本•阿弗萊克一起寫的劇本《心靈捕手》獲得過奧斯卡原創劇本獎後,達蒙就再無大獎。這一次,又親手將奧斯卡級的電影拱手相讓。

這大概是馬特•達蒙這輩子最後悔的事了......

馬特-達蒙艾美獎補刀雞毛

當然,這部《海邊的曼徹斯特》最受關注的,還是導演兼編劇的肯尼斯·洛納根。

他出生紐約的布朗克斯,父親是一位內科醫生,母親是位心理醫生。由於母親是猶太人,而父親是愛爾蘭後裔,肯尼士·洛納根打小便生活在一種多元文化相互衝突與融合的環境中,他很敏感,對寫作有著不容忽視的天賦。

在瓦爾登湖念高中時,就開始寫作。上大學時,肯尼士·洛納根寫了第一個劇本《The Rennings Children》,被斯蒂芬·桑德海姆創立的劇作公司選為年輕劇作家最佳劇本。後來,他在1996年創作的話劇《This is Our Youth》,他也在話劇領域獲得頗多讚譽。

(話劇《This is Our Youth》海報)

從1999年開始,洛納根涉足電影劇本創作。2000年開始自編自導了處女作《我辦事你放心》(You Can Count on Me )。

此片,在2000年獲得了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以及多個最佳原創劇本創作獎,也為主演蘿拉·琳妮(Laura Linney)贏得了奧斯卡提名。

(電影《我辦事你放心》海報)

2005年,洛納根拍攝了第二部電影《瑪格麗特》,好友馬特•達蒙傾情出演。但該片,因為和製片人、發行公司就拿個版本上映的問題上,意見不一致,並鬧上了法庭,影片也就被雪藏在剪輯室五六年之久。

最後,2011年上映時兩周,就銷聲匿跡了。但2016年英國廣播公司評選《瑪格麗特》為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電影第三十一名。

(電影《瑪格麗特》海報)

洛納根原本順風順水的職業生涯,被此事打擊至穀底。

沒想到,這次還是因為老朋友馬特•達蒙的機緣,得以有了第三部作品《海邊的曼徹斯特》,並以講述死亡的故事來宣告自己回歸,像極了一種命運的輪回。

至此,洛納根已經自編自導了三部電影,每一部都是關於精神創傷的劇情片。可見,洛納根前半生所經歷的一切,確實對他如今的創作影響非常之大。同時,這也讓他對電影和人生話題的連接,有更獨特更深入的理解。

(肯尼斯·洛納根)

正如洛納根自己所說:有些人可以在悲劇之後,繼續匍匐前行,有些人則陷入迷失之中,終身抽離不得。或許,他們需要這樣的影片共鳴。

而《海邊的曼徹斯特》最大的特點,就是導演將劇本中最悲痛的情節小心翼翼的隱藏起來,就如同片中角色對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埋入心底,只在獨處的時候才重新拾起,默默舔舐傷口。

所以,看過《海邊的曼徹斯特》的人,都被影片的主題「我們都有權利不與自己的過去和解」,所共鳴並慟哭。

(《海邊的曼徹斯特》電影劇照)

除了男主角凱西貢獻了奧斯卡級別的演技,整部電影的優秀,也少不了導演洛納根的強大的編劇技巧和精准的敘事節奏。也只有洛納根這樣精神創傷型的導演,才能讓兩個多小時喪到骨子且讓人崩潰的故事,如此波瀾不驚又意猶未盡,還回味十足。

很幸運,這部不談理想、也談不商業、只談人生遺憾的嚴肅藝術電影,已經在中國上映了。它已經在假導N遍必刷的片單之中了。非常值得一看。

就是讓安德魯·加菲爾德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提名的角色),最後投資方嫌棄凱西“在商業上不夠賣座、缺乏票房號召力”。

於是,無奈之下,他才接了這部《海邊的曼徹斯特》。

三年時間,電影拍成。2016年,終於在聖丹斯電影節上映。

聖丹斯電影節即“日舞影展”,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派克城舉行,為期11天。也是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

但《海邊的曼徹斯特》竟成了聖丹斯電影節的遺珠,沒有獲獎。但在其他電影展上,獲獎無數,凱西也憑藉此角斬獲了無數影帝。

在2017年的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上,這部電影獲得6項奧斯卡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劇本。最終拿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創劇本。

(凱西·阿弗萊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領獎)

(肯尼斯·洛納根,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領獎)

頒獎典禮上,作為主持人的本•阿弗萊克,對馬特達蒙調侃道:

“他本來可以出演《海邊的曼徹斯特》,他是影片的製片人,影片提名了6項奧斯卡,可他選擇把角色讓給好友凱西。自己紮著小辮子去中國演了一部賠錢的電影。這部電影,就是張藝謀執導的《長城》。最後賠了8千萬美元。幹得漂亮,你這個大傻子。”

(馬特·達蒙在《長城》的劇照)

凱西也在金球獎頒獎臺上滿懷謝意地調侃:“我要感謝馬特·達蒙,我猜你今後不會再辭演片子了吧……假如還有的話,不要找別人,你隨時都可以來找我。”

馬特也開玩笑回話:“我太後悔啦!”

想想自從1998年和本•阿弗萊克一起寫的劇本《心靈捕手》獲得過奧斯卡原創劇本獎後,達蒙就再無大獎。這一次,又親手將奧斯卡級的電影拱手相讓。

這大概是馬特•達蒙這輩子最後悔的事了......

馬特-達蒙艾美獎補刀雞毛

當然,這部《海邊的曼徹斯特》最受關注的,還是導演兼編劇的肯尼斯·洛納根。

他出生紐約的布朗克斯,父親是一位內科醫生,母親是位心理醫生。由於母親是猶太人,而父親是愛爾蘭後裔,肯尼士·洛納根打小便生活在一種多元文化相互衝突與融合的環境中,他很敏感,對寫作有著不容忽視的天賦。

在瓦爾登湖念高中時,就開始寫作。上大學時,肯尼士·洛納根寫了第一個劇本《The Rennings Children》,被斯蒂芬·桑德海姆創立的劇作公司選為年輕劇作家最佳劇本。後來,他在1996年創作的話劇《This is Our Youth》,他也在話劇領域獲得頗多讚譽。

(話劇《This is Our Youth》海報)

從1999年開始,洛納根涉足電影劇本創作。2000年開始自編自導了處女作《我辦事你放心》(You Can Count on Me )。

此片,在2000年獲得了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以及多個最佳原創劇本創作獎,也為主演蘿拉·琳妮(Laura Linney)贏得了奧斯卡提名。

(電影《我辦事你放心》海報)

2005年,洛納根拍攝了第二部電影《瑪格麗特》,好友馬特•達蒙傾情出演。但該片,因為和製片人、發行公司就拿個版本上映的問題上,意見不一致,並鬧上了法庭,影片也就被雪藏在剪輯室五六年之久。

最後,2011年上映時兩周,就銷聲匿跡了。但2016年英國廣播公司評選《瑪格麗特》為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電影第三十一名。

(電影《瑪格麗特》海報)

洛納根原本順風順水的職業生涯,被此事打擊至穀底。

沒想到,這次還是因為老朋友馬特•達蒙的機緣,得以有了第三部作品《海邊的曼徹斯特》,並以講述死亡的故事來宣告自己回歸,像極了一種命運的輪回。

至此,洛納根已經自編自導了三部電影,每一部都是關於精神創傷的劇情片。可見,洛納根前半生所經歷的一切,確實對他如今的創作影響非常之大。同時,這也讓他對電影和人生話題的連接,有更獨特更深入的理解。

(肯尼斯·洛納根)

正如洛納根自己所說:有些人可以在悲劇之後,繼續匍匐前行,有些人則陷入迷失之中,終身抽離不得。或許,他們需要這樣的影片共鳴。

而《海邊的曼徹斯特》最大的特點,就是導演將劇本中最悲痛的情節小心翼翼的隱藏起來,就如同片中角色對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埋入心底,只在獨處的時候才重新拾起,默默舔舐傷口。

所以,看過《海邊的曼徹斯特》的人,都被影片的主題「我們都有權利不與自己的過去和解」,所共鳴並慟哭。

(《海邊的曼徹斯特》電影劇照)

除了男主角凱西貢獻了奧斯卡級別的演技,整部電影的優秀,也少不了導演洛納根的強大的編劇技巧和精准的敘事節奏。也只有洛納根這樣精神創傷型的導演,才能讓兩個多小時喪到骨子且讓人崩潰的故事,如此波瀾不驚又意猶未盡,還回味十足。

很幸運,這部不談理想、也談不商業、只談人生遺憾的嚴肅藝術電影,已經在中國上映了。它已經在假導N遍必刷的片單之中了。非常值得一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