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對中國歷史影響最大的“三本書”你知道嗎?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 有許多人和事情對歷史的進程都有影響, 甚至有些書也對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那麼小編就來盤點下這四本奇書。

1、文化的源頭——周易

《易經》是由三個部分組成:一為伏羲八卦為始那時並沒有文字所以八卦。 二為周文王父子承接伏羲八卦, 八八重疊生六十四卦, 周文王父子認為64卦已包含宇宙萬物, 每一卦都有卦辭。 後有孔子做傳又稱《易傳》《十翼》, 《易經》的發展在夏朝時期產生了《連山易》, 在商朝時期產生了《歸藏易》, 在周朝時期產生了《周易》。 《易經》是中國最早的易經書, 由伏羲氏所創。

由於時間的原因, 《連山易》和《歸藏易》已失傳, 只剩下《周易》。 所以周易是出自于《易經》的, 它承載了過多的歷史使命和任務, 但不乏文采和哲理, 是國學(內含儒道兩家思想)重要經典之一。

一般認為《周易》經文為占筮書, 但其內容涉及歷史、社會、制度, 範圍極廣, 且蘊涵一定哲理。 而《周易》傳文則是哲學著作。 故《周易》含有蔔筮、哲學、歷史、科學等多種成分。 《周易》的主要特點是以八卦、六十四卦、象數為模型、以占筮為形式, 模擬演繹、預測宇宙萬物的起源、結構、運動變化的規律。 其卦爻象符號系統和卦爻辭文字系統互相診透補充, 構成“任何數目都可以套進去”的“宇宙代數學”。 (馮友蘭《中國周易學術討論會代祝詞》)雖帶有神秘的占卜色彩。

但蘊含較深刻的理論思想和樸素的辯證觀念。 書中精義乃是對天道與人理的綜合探索, 凝聚著中國古聖先賢的智慧。 幾千年來, 《周易》原理不僅在中國思想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而且滲透到古代社會科技的各個領城, 融化進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之中, 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格調, 啟迪和推動了中國古代科技文明發展。 成為中國古代學術思想的源頭活水。

2、道家的法典——道德經

《道德經》, 又名《老子》, 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來源請求], 記錄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學說。 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 為其時諸子所共仰, 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 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 不分章, 後改為《道經》在前, 《德經》在後, 並分為81章。 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德經》在前是謂先修自身心意, 後《道經》是謂以身心精進, 在體悟道之所傳。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 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

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它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 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 據不完全統計, 先秦以來, 研老注老著作超過三千餘種, 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 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3、儒家的傳承——論語

《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言行為主的彙編, 又被簡稱為論、語、傳、記, 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 一共20卷。 論語以記言為主, 論是一串的意思, 語是話語在漢武帝時期, 董仲舒建議漢武帝採納儒家思想, 於是便有了“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的口號。 論”讀音為“輪”, 從字面上理解, 《論語》即為言論的彙編。 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論語》者, 孔子應答弟子、時人, 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 當時弟子各有所記, 夫子既卒, 門人相與輯而論纂, 故謂之《論語》。 ”《文選·辨命論注》引《傅子》也說: “昔仲尼既沒, 仲弓之徒追論夫子之言, 謂之《論語》。 ”

北宋政治家趙普稱:臨死時對宋太宗道, 臣有《論語》一冊,一半可用來助君打天下,一半可用來助君治天下。可見其魔力。

以上這三本書,可以說是無論從政治,經濟,文化,各種領域都深深的影響了我們一代代的中華兒女。如今他們也成為了我們必須傳承下去的文化。影響了中國歷史的三本書你知道了嗎?

臣有《論語》一冊,一半可用來助君打天下,一半可用來助君治天下。可見其魔力。

以上這三本書,可以說是無論從政治,經濟,文化,各種領域都深深的影響了我們一代代的中華兒女。如今他們也成為了我們必須傳承下去的文化。影響了中國歷史的三本書你知道了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