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秦始皇陵裡的長明燈,千年不滅的秘密是什麼?

在世界各地, 盜墓者費盡心機, 到古墓竊取珠寶, 古墓往往與世隔絕, 寶物歷經千年, 依然完好如初。 按照常理, 古墓終年不見天日, 本應伸手不見五指, 但在一些古墓拱頂掛著“長明燈”, 陰光逼人, 毛骨悚然。

《史記》載, 始皇陵中“以人魚膏為燭, 度不滅者久之”, 就是用蠟燭放在地宮中長時間燃燒。 如此神奇之燈, 為何長明千年不滅?蠟燭燃燒時需要大量氧氣, 當地宮封閉後, 內外隔絕, 空氣逐漸被蠟燭燃燒耗盡, 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無氧空間, 除保證屍體、陪葬品不被氧化外, 一旦有盜墓賊貿然進入, 其下場就是窒息而死。 永不熄滅的燈, 成為學術界爭論的話題。

贊同的專家認為, 世界各國都有長明燈的記錄, 確實存在一種不熄的燈, 只是技術失傳, 我們現在的人理解不了。 如:西元1534年, 英軍挖掘羅馬皇帝康斯坦丁之父的墳墓時, 在一個壁龕裡亮著一盞燈, 燈被精巧的罩子罩著, 罩子好像是用來擋風的。 根據當時發現的銘文可知, 康斯坦丁之父死于西元300年, 這意味著這盞燈燃燒了1200年;還有專家大膽推測, 秦始皇陵裡的長明燈, 很可能就是水銀池, 池裡看似燃料的液體就是用來導電的水銀, 這種用電的燈當然千年不熄。

反對的專家則認為, 雖然有許多長明燈的記錄, 但現實中並沒有一盞長明燈擺在眾目睽睽之下, 而且這種燈嚴重違背能量守恆定律, 它們的能量來源是什麼?千百年長久地燃燒, 若是普通的煤油燈, 要耗費至少十萬升的煤油, 上哪去弄這麼多的燃料?即使利用現代的燃料連續補充技術,

製造一個千百年長明的燈, 也不太現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