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福建師範大學閩南科技學院南韻文化考察暑期實踐隊赴南安進行“南安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實地考察活動

行走在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閩南大地上, 我們時常會看到絢爛多姿、異彩紛呈的民俗活動。 這些民俗活動或是獨具一格, 或是大同小異, 又或者是相互依存。 南安豐州是古泉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2017年7月5日至7月7日, 人文藝術系副主任曹養元、團委副書記曾榮根帶領福建師範大學閩南科技學院“南韻文化考察暑期實踐隊”圍繞“南安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這一課題, 實地考察南安的歷史與文化, 探尋南安民俗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潛在動力。

7月5日上午, 南韻文化考察實踐隊一行12同乘車前豐州, 在學者洪少霖和曹養元老師的帶領下,

實踐隊參觀了石亭寺、唐學士之墓、桃源古地、武榮傅氏大宗祠等地。 下午隊員們來到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南安市展示點:仙河村新羅文化中興, 拜訪了王培元先生。 在此他們瞭解了剪紙文化、摩崖石刻、書畫、原始農具等, 受益頗豐。 之後又前往梧坑滿族村展覽館學習。 最後一站則是到九日山。

7月 6日, 實踐隊前往英都, 拜訪了當地的民俗專家廖榕光先生, 當天他帶領隊員們參觀了昭惠廟, 詳細講解了拔拔燈等當地民俗。 之後參觀了洪承疇童年讀書處、洪承疇紀念園、洪氏家廟、和當地有名的“素月孤舟”等地。

當天下午實踐隊來到廖先生的工作室, 聽他講述擲杯、拔拔燈、燈號等民俗, 使隊員們增長了見識。

7月7日, 實踐隊去往洪瀨鎮的樹德寺和關聖廟, 觀看了當地的巡境遊、天香等相關民俗視頻。 隨後在太湖岩, 隊員們拜訪了風水專家蘇少隆先生。

下午, 隊員們在南安檔案館查閱了關於民俗文化的相關資料並於當晚開展了總結研討會。

本次社會實踐, 實踐隊一共走訪了豐州、霞美、英都、洪瀨、康美等多個鄉鎮, 拜訪了洪少霖、王培元、廖榕光、林燦雄、蘇少隆等多位專家學者和民俗文化傳承人,

考察了剪紙、擲杯、撥撥燈、天香、龍閣、巡境游等多項民俗活動。 至此, 本次社會實踐圓滿結束。

【心得體會】

實踐隊隊員們說到, 本次社會實踐, 我們的實踐團隊去了豐州、霞美、英都、洪瀨又回到了康美, 為期三天的實踐時間雖則辛苦, 但卻獲益匪淺。對於閩南傳統文化的現狀與發展有了相對深入的理解。

從追尋各個鄉鎮的傳統民俗活動,到探訪各地民俗專家,在整個實踐過程中,我們逐漸的瞭解著南安市不同地區的民間傳統習俗,各個鄉鎮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各種各樣的民俗活動經久不衰,究其根本在於南安人民對於宗法觀念的信念傳承。民俗活動的開展,更大的作用在於傳承歷史人物,宗親的信念,民眾堅持的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堅持信念傳承。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我們不僅會與南安本地傳統文化有了更加系統、全面的認識,更是對於如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這次的實踐是我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經驗,我們將始終銘記在心中。

但卻獲益匪淺。對於閩南傳統文化的現狀與發展有了相對深入的理解。

從追尋各個鄉鎮的傳統民俗活動,到探訪各地民俗專家,在整個實踐過程中,我們逐漸的瞭解著南安市不同地區的民間傳統習俗,各個鄉鎮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各種各樣的民俗活動經久不衰,究其根本在於南安人民對於宗法觀念的信念傳承。民俗活動的開展,更大的作用在於傳承歷史人物,宗親的信念,民眾堅持的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堅持信念傳承。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我們不僅會與南安本地傳統文化有了更加系統、全面的認識,更是對於如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這次的實踐是我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經驗,我們將始終銘記在心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