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重塑經典!舞劇《黃道婆》巡演到哈爾濱啦!27、28日等你來!

想必大家一定聽過黃道婆這個名字,

在上海地區,

黃道婆的故事已經流傳了數百年。

上海民謠“黃婆婆, 黃婆婆, 教我紗, 教我布, 兩隻筒子兩匹布”,

歌中所唱的“黃婆婆”就是黃道婆。

重塑經典 舞劇《黃道婆》全國巡演

由省委宣傳部、省文體廳、三亞市委宣傳部出品, 省歌舞團和省歌舞團附屬芭蕾舞蹈學校創作演出的原創經典民族舞劇《黃道婆》, 將於8月27日、28日在哈爾濱大劇院巡演!

中宣部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第十二屆文華劇碼獎

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入選劇碼

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大獎

8月27日、28日 哈爾濱大劇院

等你來!

該劇講述了宋末元初的棉紡織家黃道婆在海南島生活、學習以及幫助黎族人民改良其棉紡織技術並將技術帶回中原的動人故事, 生動展示了海南黎族的民俗文化和中國古代的紡織文化。 黃道婆被世人譽為“衣被天下”的紡織女神, 她的紡華織彩使棉織文明在中國古代商貿文化中通達四海, 而她在海南島的一番作為也進一步加深了黎、漢人民的情同手足之情。

來幾張圖片先感受下~

時隔10年, 此次重塑經典將原來劇碼中的舞蹈及音樂都進行了重新編排, 舞美變得更加寫意。 整部作品從劇本內涵、文化高度方面都有了較大提升。 舞劇中著重突顯了黃道婆與黎族婦女們共同創造紡織文化的部分, 以鮮活的藝術感呈現手法突出黎族織錦等特色民族元素。

劇情簡介

這是一部閃爍著華夏紡織文明的史書。

這是一段回蕩在南海崖州的傳奇故事。

這是一曲中國黎、漢民族團結的頌歌。

黃道婆,一位來自中原從黎族中成長的紡織革新家,被世人譽為衣被天下的紡織女神。她的紡華織彩使棉織文明在中國古代商貿文化中通達四海;她的鞠躬盡瘁使黎、漢人民在悠久的歷史歲月中情同手足;她的傳奇故事在中華大地上成為家喻戶曉的神話……

南宋末年,南海上一艘駛向崖州(今海南島)的朝廷官船在途中遇到了風暴,朝廷文官黃文相在風浪中發現並救起一名落水女子,後將其認為義女,從此命運將註定了這位民女平凡而傳奇的一生,她就是黃道婆。

一幕 《三月三》

“三月三”是海南島上古老黎族盛大的愛情節日。峒主率黎民百姓在天涯石邊迎來朝廷文官(黃文相)及其義女黃姑(黃道婆),在隆重的歡慶儀式上,黎族少女符巧豪放的性格和黎族姑娘們優美的舞姿深深吸引著黃姑,她與符巧、阿雷(符巧戀人)在這場歡慶儀式上友好相識。

儀式上身負朝廷重命的文官黃文相一道徵收黎錦聖旨的宣讀,使這個盛大愛情節日氣氛變得不同尋常,黃姑也因此在天之涯、海之角與黎族結下了難解的織緣和情緣……

二幕 《七月七》

崖州的織錦坊裡,符巧帶領姑娘們在趕織上繳朝廷的黎錦龍被。黃姑為幫義父早日完成任務,在峒主的陪同下來到織錦坊學習織錦,熱心的符巧展示著黎族傳統的紡織工藝並精心教授給黃姑。報恩心切的她在急求學會黎族織錦的同時,更是對如何學會和改進原始的紡車和織布機而苦思細覓……

三幕 《五月五》

原始森林中,符巧帶領采棉姑娘們與狩獵的文官和小夥們相遇。在大夥歡快的嬉戲中,黃姑和符巧在阿山的用藤蔓纏繞的紡車中驀然感悟到改“單錠紡車”為“三錠紡車”的奧秘。她們喜出望外,激動不已,忽然山上傳來文官在打獵中失蹤的消息,一場突如其來的危難降臨,符巧在奮力救起文官的同時,不幸跌下懸崖……

四幕 《九月九》

一座秀美船形屋的床前,內心極度悲傷的黃姑在精心地守侯著傷重的符巧,此刻,黃姑又為如何幫助義父(朝廷文官)儘早完成上交京城的黎錦任務而心急如焚……

漸漸蘇醒的符巧,面對死神即將來臨,望著守候床前的阿山和黃姑,她成熟的像一位母親,把一生對戀人(阿山)的愛託付給了黃姑,把黎家的傳世之寶——“黎錦龍被”親手傳給這位漢族姑娘,用生命的最後一刻為黎、漢間織出了一道永不褪色的黎錦……

五幕 《正月正》

多少年過去了,黃姑已被稱為黎家的“神織手”,她帶著思念和告慰,又一次來到了碧海潮生的崖州灣,夢幻中,她仿佛看見符巧又回到姑娘們身邊和大家一起杆、彈、撚、紡,織河、織山……黃姑已完成了紡織工具的革新,與姑娘們一起織出了黎族的“龍被”織錦,報了義父的救命之恩,還了黎家的一個宿願。隨著那一縷縷璀璨、一張張絢麗的織錦傾天而下,黃姑目仰蒼穹,跪拜于蒼蒼大海前,動地感天。

尾 聲

……幾百年過去了,人間永遠流傳著這首歌謠:黃道婆,黃道婆,教我紡紗,教我織布,兩隻筒子,兩匹布……

該劇於2017年8月11日、12日在海南省歌舞劇院舉行全國巡演海口惠民彙報首演。

在海南完成演出之後,8月22日、23日舉行“海南歡迎您——舞劇《黃道婆》走進瀋陽交流演出”;

8月27日、28日舉行“海南歡迎您——舞劇《黃道婆》走進哈爾濱交流演出”;

9月2日、3日參加全國少數民族地區藝術院團晉京展演。

該舞劇由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省文體廳,三亞市委宣傳部出品,省歌舞團和省歌舞團附屬芭蕾舞蹈學校創作演出。

你點個ZAN,小編就漲二毛錢工資,

小編的生活,全靠各位鄉里鄉親了!

別人還點這

哈爾濱新聞綜合頻道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哈爾濱新聞綜合頻道微信號:HRBXWZH

劇情簡介

這是一部閃爍著華夏紡織文明的史書。

這是一段回蕩在南海崖州的傳奇故事。

這是一曲中國黎、漢民族團結的頌歌。

黃道婆,一位來自中原從黎族中成長的紡織革新家,被世人譽為衣被天下的紡織女神。她的紡華織彩使棉織文明在中國古代商貿文化中通達四海;她的鞠躬盡瘁使黎、漢人民在悠久的歷史歲月中情同手足;她的傳奇故事在中華大地上成為家喻戶曉的神話……

南宋末年,南海上一艘駛向崖州(今海南島)的朝廷官船在途中遇到了風暴,朝廷文官黃文相在風浪中發現並救起一名落水女子,後將其認為義女,從此命運將註定了這位民女平凡而傳奇的一生,她就是黃道婆。

一幕 《三月三》

“三月三”是海南島上古老黎族盛大的愛情節日。峒主率黎民百姓在天涯石邊迎來朝廷文官(黃文相)及其義女黃姑(黃道婆),在隆重的歡慶儀式上,黎族少女符巧豪放的性格和黎族姑娘們優美的舞姿深深吸引著黃姑,她與符巧、阿雷(符巧戀人)在這場歡慶儀式上友好相識。

儀式上身負朝廷重命的文官黃文相一道徵收黎錦聖旨的宣讀,使這個盛大愛情節日氣氛變得不同尋常,黃姑也因此在天之涯、海之角與黎族結下了難解的織緣和情緣……

二幕 《七月七》

崖州的織錦坊裡,符巧帶領姑娘們在趕織上繳朝廷的黎錦龍被。黃姑為幫義父早日完成任務,在峒主的陪同下來到織錦坊學習織錦,熱心的符巧展示著黎族傳統的紡織工藝並精心教授給黃姑。報恩心切的她在急求學會黎族織錦的同時,更是對如何學會和改進原始的紡車和織布機而苦思細覓……

三幕 《五月五》

原始森林中,符巧帶領采棉姑娘們與狩獵的文官和小夥們相遇。在大夥歡快的嬉戲中,黃姑和符巧在阿山的用藤蔓纏繞的紡車中驀然感悟到改“單錠紡車”為“三錠紡車”的奧秘。她們喜出望外,激動不已,忽然山上傳來文官在打獵中失蹤的消息,一場突如其來的危難降臨,符巧在奮力救起文官的同時,不幸跌下懸崖……

四幕 《九月九》

一座秀美船形屋的床前,內心極度悲傷的黃姑在精心地守侯著傷重的符巧,此刻,黃姑又為如何幫助義父(朝廷文官)儘早完成上交京城的黎錦任務而心急如焚……

漸漸蘇醒的符巧,面對死神即將來臨,望著守候床前的阿山和黃姑,她成熟的像一位母親,把一生對戀人(阿山)的愛託付給了黃姑,把黎家的傳世之寶——“黎錦龍被”親手傳給這位漢族姑娘,用生命的最後一刻為黎、漢間織出了一道永不褪色的黎錦……

五幕 《正月正》

多少年過去了,黃姑已被稱為黎家的“神織手”,她帶著思念和告慰,又一次來到了碧海潮生的崖州灣,夢幻中,她仿佛看見符巧又回到姑娘們身邊和大家一起杆、彈、撚、紡,織河、織山……黃姑已完成了紡織工具的革新,與姑娘們一起織出了黎族的“龍被”織錦,報了義父的救命之恩,還了黎家的一個宿願。隨著那一縷縷璀璨、一張張絢麗的織錦傾天而下,黃姑目仰蒼穹,跪拜于蒼蒼大海前,動地感天。

尾 聲

……幾百年過去了,人間永遠流傳著這首歌謠:黃道婆,黃道婆,教我紡紗,教我織布,兩隻筒子,兩匹布……

該劇於2017年8月11日、12日在海南省歌舞劇院舉行全國巡演海口惠民彙報首演。

在海南完成演出之後,8月22日、23日舉行“海南歡迎您——舞劇《黃道婆》走進瀋陽交流演出”;

8月27日、28日舉行“海南歡迎您——舞劇《黃道婆》走進哈爾濱交流演出”;

9月2日、3日參加全國少數民族地區藝術院團晉京展演。

該舞劇由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省文體廳,三亞市委宣傳部出品,省歌舞團和省歌舞團附屬芭蕾舞蹈學校創作演出。

你點個ZAN,小編就漲二毛錢工資,

小編的生活,全靠各位鄉里鄉親了!

別人還點這

哈爾濱新聞綜合頻道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哈爾濱新聞綜合頻道微信號:HRBXWZH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