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揭秘民國才女張愛玲為何頻頻遭遇渣男?

說起民國才女, 人們都能說出幾個來, 才貌雙全的林徽因、風情綽約的陸小曼、淡雅柔和的冰心、特立獨行的張愛玲等等。 其中以林徽因和張愛玲比較有名, 張愛玲的文字讀來有淡淡的憂傷和無盡的落寞, 想來跟她的經歷以及大環境的動盪有關。

張愛玲生於上海的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 父親是一個紈絝的富二代, 不僅吃喝玩樂樣樣來, 還有抽大煙的惡習, 一大家子只是守著祖產過日子。 甚至還有毒打孩子的習慣, 母親在她三歲時就毅然離婚遠走他鄉, 繼母對她也是冷眼相待, 這樣的家庭對一個孩子來說無疑是沉悶苦澀的。

終於張愛玲十幾歲的時候不堪忍受逃離這個家庭, 投奔了自己的生母, 日子好過了很多。

讀了書, 上了學, 她文學上的天賦開始在她身上漸漸蘇醒。 從香港返回上海時, 《沉香屑第一爐香》、《紅玫瑰與白玫瑰》、《金鎖記》等等讓人驚豔絕倫的作品一經問世, 就受到讀者強烈的反響。 按說她事業如日中天, 她應該再接再厲才對。

出乎意料的是, 她戀愛了, 對象還不是一般人, 是汪偽政權的大漢奸--胡蘭成。 照現在的眼光來看, 這完全是一個妥妥的渣男啊, 花心風流而且人品還不怎麼好, 張愛玲怎麼會看上她呢?細想下當時的社會背景和張愛玲的身世經歷, 也就不難理解了。

首先從相貌上來說, 胡蘭成英俊瀟灑,

風度翩翩, 從外形上就能迷死萬千的少女心。 張愛玲當時一個情竇初開的小女生, 面對這樣俊俏的帥哥的追求攻勢怎能不動心?

其次胡蘭成情感經歷豐富, 追求女生花樣百出。 張愛玲因為從小缺乏父愛, 本就對年長自己的男性有好感, 胡蘭成在她面前又表現的成熟穩重、溫柔體貼, 所以能獲取張愛玲的好感。

再者兩者共同語言較多, 胡蘭成有一定的文學才華, 兩人對文學的見解談論的都比較默契, 胡對張愛玲的文章也能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見, 使張愛玲的文學才華能夠充分的發揮, 跟胡蘭成的戀愛期間, 張愛玲出眾的文學作品基本都是在這段時間完成的。

然而, 張愛玲冒著千夫所指的罪名跟著胡蘭成,

一向高傲的貴族小姐張愛玲遇到愛情卻如飛蛾撲火, 覺得自己低到了塵埃裡, 但仍舊抵不過男人的風流和喜新厭舊的習性, 被胡蘭成所拋棄。 決絕的張愛玲心裡的傷痛是說不出來的, 她果斷的寫了封分手信給胡蘭成, 她曾這樣說道:你到底是不肯。 我想過, 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 亦不致尋短見, 亦不能夠再愛別人, 我將只是萎謝了。 她這一生絢爛的愛情之花就這樣黯然萎謝。

因為這段有污點的歷史經歷, 張愛玲自覺無顏在中國待下去, 輾轉去了美國。 在一個文學愛好營裡遇見了大她二十歲的賴雅, 兩個在困境中的人, 相互依偎照顧度過了11年的歲月, 可能她的愛情力量已經用盡, 再也提不起力氣去愛另一個人。

這段日子她倒是過起了柴米油鹽的平凡生活, 凡事親力親為, 倒更像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妻子。 賴雅去世以後, 她一個人在異國舉目無親, 無人照料, 最後孤獨淒慘的在小公寓裡去世了。 被人發現的時候, 身上穿著旗袍, 蓋著一席舊毯子, 已經死去了好幾天。 正應了她曾經小說裡寫過的一句話:生活是一襲華麗的袍子, 上面爬滿了蝨子。

世間的愛情有時是靠不住的, 有的人傾盡一生轟轟烈烈的去愛, 有的人朝三暮四, 像戀花的蝴蝶一般, 只為花朵絢麗的外表, 也從不肯在一朵花面前停留。 張愛玲是幸福的, 起碼有一個傾心愛過她, 而她也曾全心全意的為對方付出過。 愛過、體驗過、品嘗過愛情的酸甜苦辣, 這就夠了, 愛情中的她心情跌宕起伏,

彙集成一段涓涓細流, 融合在她的筆下, 彙聚成一段華麗而多彩的文字, 鑄就那一篇篇不朽的文章。 愛情凋謝之後, 她雖沒有再寫出那璀璨動人的文字, 但卻獲得一段平靜安詳的生活, 這也是另外一種幸福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