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寵物>正文

買電視可不能只靠一眼看!教你評判它的方方面面

亮度

對於那些螢幕尺寸相對較小的電視產品來說, 亮度不夠一直都是個比較普遍的問題, 然而當 HDR 高動態範圍技術到來之後, 大屏電視也開始面臨對它們的亮度的考驗了。

如果一款電視沒有足夠的螢幕亮度, 那它就無法呈現出明亮的白色和色彩的那些高光處, 就會顯得缺乏立體感, 褪色而不鮮亮, 且沒有細節。 所以要帶來足夠好看的 HDR 畫質, 亮度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要是一款電視產品既支援 HDR, 又沒有足夠的亮度, 會變成怎樣一副光景呢?最明顯的是它的暗處表現會變得很不自然, 而且畫面的陰暗部分會顯得非常突兀,

且有模糊暈光現象。 如果你懷疑眼前的電視是這樣的, 可以嘗試注意背景明亮, 但前景的物體相對陰暗, 而且暗處有很多細節的畫面, 就可能會發現那個物體的細節已經喪失殆盡, 就好像一張剪影一樣。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 亮度有時候是一把雙刃劍, 因為在亮度上佔有優勢的電視產品在黑位元、對比度和背光穩定性上可能會比競爭對手更差。 因此, 看到電視螢幕很亮並不意味著任務完成, 你還得注意亮度和對比度是不是達成了一個不錯的平衡。

對比度

既然上一節裡提到了對比度, 那麼我們就來說說對比度。 只要是對電視技術有些瞭解的朋友, 都知道對比度的重要性。 不過,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怎麼去觀察和評判的。 那麼, 我們可以簡單地看看如下這幾方面:

首先是黑位元深度 —— 電視畫面那些黑暗的部分真的很黑嗎?還是說它們看上去其實是灰色的?而且, 你還得注意那些螢幕上所有黑暗的地方是不是亮度一致, 會不會發生有一部分比其他部分更亮的情況, 尤其是螢幕的角落、邊緣部分。

還有, 那些黑暗的部分在螢幕內容變化時是不是表現穩定, 還是說它會顯得好像是在閃爍或跳動?如果你選購的是 LCD 電視, 那麼當畫面場景非常黑暗的時候, 該場景最亮的部分會有多少亮度損失?

值得一提的是, 如果可以的話, 盡可能在 HDR 環境(比如超高清 4K 藍光電影)下測試這些內容, 因為這些視頻源中額外的亮度會更好地展現一款電視的對比度弱勢所在。

如果是普通的視頻內容, 這些缺點就會顯得不那麼明顯了。

色彩

人人都知道電視的色彩呈現能力很重要, 但這個要素卻很難在賣場裡觀察得出, 因為商場裡比家中明亮太多的環境, 以及演示片段的刻意強調, 總會給你電視色彩豔麗好看的印象。 不過, 你還是能夠從一系列細節中發現蛛絲馬跡。

首先色調要自然。 對一個畫面我們可以先看整體, 然後再關注顏色的細節。 比如說, 綠色是不是顯得蒼白, 而且沒有凝聚感?紅色是不是看著像橙色?藍色是不是太過柔和?更好的途徑是認真觀察人皮膚的色調表現, 因為它很好地體現了一款電視的綜合色彩呈現力。

如果它表現不佳, 你可能會看到一個人的皮膚顯得很蒼白, 或是發紅, 或是臉頰處偏黃偏綠。

還有一點很重要, 那就是色彩的平衡感。 關注畫面整體, 如果某些色調會顯得特別突兀, 以至於你總是不由自主去注意那些部分, 那就是平衡不好的表現。

如果電視支援 HDR, 那麼它的色彩範圍有多廣也需要注意。 這個特性對於那些非 HDR 內容不太重要, 但反過來就很明顯了。 你可以進行測試, 當電視從非 HDR 模式切換到 HDR 模式時, 看看畫面在色彩飽和度、生動感和協調性上有沒有一個很明顯的提升。

最後, 我們還得觀察電視處理顏色漸變的能力。 許多支援 HDR 的電視, 在色彩有漸變的地方你都會看到明顯的帶狀或條狀部分。 要觀察這些現象,

你可以試著注意背景的牆, 或是人在暗處的臉部。 另外, 如果某款電視的這方面表現特別不好, 人的皮膚也會顯得很有塑膠感。

動態表現

電視的動態表現是個很難去評判的部分, 但它卻又特別的重要。 如果你對動作電影、體育比賽、快節奏電子遊戲有特別的愛好, 那麼這個環節就變得異常關鍵了。 如果電視的表現不好, 輕則影響體驗, 重了直接讓人產生不適感。

要評價一款電視的動態表現如何, 最好的辦法是在不同的環境下進行觀察, 比如 60Hz(以電子遊戲為主)的內容, 50Hz(以電視廣播為主)的內容, 以及 24Hz(以藍光電影為主)的內容。 一般來說電視在動態表現上會有兩種不良表現 —— 抖動和模糊。

你需要注意的是, 當鏡頭橫向移動時, 是不是會有嚴重的卡頓感?當一個物體在高速運動時,它是不是顯得模糊,缺乏細節,甚至還拖著殘影?當高速動態場面進行時,你會不會看到有短暫的停頓現象出現?當鏡頭轉動時,畫面中的分隔號是不是有重影?

為了解決模糊和抖動和兩個老大難問題,大多數的電視都提供了一些動態處理的方案,你可以試著調一下這些選項。不過,幾乎所有的動態處理方案都可能會導致一些奇怪的問題,比如物體運動時它周圍的光暈現象,高速動態時的閃爍,以及過分流暢導致畫面看起來反而很不自然等。

一般來說,這些選項要麼關掉,要麼只開“低”或“中”,一切看你的實際觀感和電視本身的性能,記住在動態處理調節上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

銳度

儘管現在中高端市場裡已經到處都是 4K 電視了,眼下的一個尷尬現狀是我們能夠看到的內容還是以 1080p 甚至更低的標準為主。一般來說 4K 電視都會對這些內容進行一定的升採樣處理,以適應更高的解析度。至少在 4K 內容還沒有普及的眼下,升採樣處理的好不好那就是大問題了。

電視從普通的 1080p 內容升採樣到 4K,最常見的問題是顆粒感太重,色彩變得不那麼鮮活,物體邊緣鋸齒增多犬牙交錯,動態模糊,以及在那些微小的細節處會有很多噪點,線條附近有模糊暈光現象。

瞭解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針對這些常見問題進行一一的觀察和排除了。即使某款電視沒有完全解決問題,你也可以判斷自己是否能接受這個程度的缺陷。另外,如果電視降噪處理預設是打開的,也可能會導致升採樣問題頻發,這時可以選擇關閉處理,看看效果。

是不是會有嚴重的卡頓感?當一個物體在高速運動時,它是不是顯得模糊,缺乏細節,甚至還拖著殘影?當高速動態場面進行時,你會不會看到有短暫的停頓現象出現?當鏡頭轉動時,畫面中的分隔號是不是有重影?

為了解決模糊和抖動和兩個老大難問題,大多數的電視都提供了一些動態處理的方案,你可以試著調一下這些選項。不過,幾乎所有的動態處理方案都可能會導致一些奇怪的問題,比如物體運動時它周圍的光暈現象,高速動態時的閃爍,以及過分流暢導致畫面看起來反而很不自然等。

一般來說,這些選項要麼關掉,要麼只開“低”或“中”,一切看你的實際觀感和電視本身的性能,記住在動態處理調節上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

銳度

儘管現在中高端市場裡已經到處都是 4K 電視了,眼下的一個尷尬現狀是我們能夠看到的內容還是以 1080p 甚至更低的標準為主。一般來說 4K 電視都會對這些內容進行一定的升採樣處理,以適應更高的解析度。至少在 4K 內容還沒有普及的眼下,升採樣處理的好不好那就是大問題了。

電視從普通的 1080p 內容升採樣到 4K,最常見的問題是顆粒感太重,色彩變得不那麼鮮活,物體邊緣鋸齒增多犬牙交錯,動態模糊,以及在那些微小的細節處會有很多噪點,線條附近有模糊暈光現象。

瞭解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針對這些常見問題進行一一的觀察和排除了。即使某款電視沒有完全解決問題,你也可以判斷自己是否能接受這個程度的缺陷。另外,如果電視降噪處理預設是打開的,也可能會導致升採樣問題頻發,這時可以選擇關閉處理,看看效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