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史上最昂貴的古畫,價值4個億!

拍賣成交瞬間現場圖片

✪ 事件回顧 ✪

2011年6月4日, 保利春拍古代書畫夜場, 氣氛那叫一個緊張, 無數大佬齊聚於此, 瞄準了同一個獵物——一幅流傳了八百多年的古畫。

在這裡, 錢只是一串數字, 1.6億元的起拍門檻並沒有讓誰退縮。

20:30左右, 競拍開始, 經過15分鐘、18輪的激烈叫價, 這幅名為《稚川移居圖》的畫3.5億元落槌, 合傭金4.025億元成交, 打破了當年古代書畫拍賣世界紀錄, 至今仍是中國古畫拍賣史上最昂貴的拍品。

元 王蒙 《稚川移居圖》

一副4億元的古畫, 畫的是什麼呢?

一件非常接地氣的事兒:搬家。

搬個家值4億?

怎麼?4億很貴麼?

要是告訴你, 此人搬家, 可不只值4億呢?

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

這幅古畫背後的故事!

一、畫中人是誰?

先來看看這幅畫的構成↓

畫中騎在牛背上的是葛洪,

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

他身穿道袍, 神情專注於手中的書卷,

邊走邊看,

全然不顧隨他同行的家人。

他身後, 妻子(名鮑姑, 我國醫學史上第一位女灸學家)和幾個孩子同騎在牛背上,

小的孩子被抱在懷裡, 大的則坐在身後。

隨葛洪夫婦一起移居的, 還有幾個僕人,

他們或提著雞籠, 或牽著牛羊, 或挑擔負重,

把一家人的生活必備之物搬運到山上。

屋前的庭院裡, 先行到達的僕人,

在打掃庭院, 迎候主人的到來。

二、為何搬家?

葛洪的搬家, 可謂史上最貴的移居了!

為何葛洪搬家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能流芳千古?

讓我們來扒一扒葛洪的人生經歷↓

葛洪祖上是顯赫的高官。

葛洪也不差,因戰場立功,

被封為“伏波將軍”,此後屢次升遷。

面對官場的得意,葛洪心裡卻非常冷靜,

他知道,政治昏暗、社會動盪的情況下,

一切榮華富貴都是虛無的。

正當一切順風順水時,

葛大大卻突然說,他看破紅塵,一心修道,

就這麼走!人!了!

後來,朝廷也派人找過他,讓他回去,

並承諾升官漲工資。

他說要出山也可以,那就讓我去廣西做名縣令吧~

原因很簡單,

因為那兒山多草藥多,

可就近采丹砂煉丹度過餘生。

得到皇帝的允許後,葛洪就帶著全家人搬家。

當他走到廣東的時候,被當地的官員挽留,

隱居在羅浮山裡修道煉丹

(圖中畫的即為羅浮山)。

61歲時,老死山中,

後人傳說他羽化成仙了~

那葛洪搬個家和王蒙有什麼關係呢?

沒什麼太大關係,只因二人是同道中人。

王蒙曾做過官,後因社會動亂,朝政衰弱,

產生了歸隱的念頭。

可又沒辦法像他一樣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於是把葛洪作為了自己的精神寄託和靈魂偶像,

想做他那樣的世外高人,

就畫了這幅隱逸山水畫。

王蒙

三、此畫為何值4億?

一般來說,古書畫的壽命最多只有一千年左右,

如今尚能見到的元代書畫,

要麼成了各大博物鎮館之寶,

要麼被私人珍藏不輕易出手,難遇難求,

故是金錢難以衡量的寶貝。

而這幅保存完好的,

擁有了近八百年歷史的元代畫,

自然成了“搶手貨”。

此畫不止現代人瘋搶,

流傳的八百年間,

一直都是文人墨客暗中打聽、

欲收入囊中私藏之物。

畫卷上方留白處,就有7位重量級名家的題詩:

陶復初款題詩

錢嶽款題詩

倪瓚款題詩

陸居仁款題詩

樂遠款題詩

韓性款題詩

陳則款題詩

這7位大師也真是不客氣,

他們一陣揮毫潑墨後,

後來人基本連簽個名的空兒都找不著了~

最後來說說作為畫家的王蒙。

他是大書畫家趙孟頫的外甥,

其山水畫,早年受趙孟頫的直接影響,

詩文書畫皆有家傳,

為“元四家”之一,

堪稱山水畫高峰級人物!

王蒙 煮茶圖

《稚川移居圖》是王蒙的成熟之作,

又是迄今尚流於民間而極為罕見的最重要的真跡,

4億?

賣得還有點便宜了呢~

王蒙 素庵圖 大都會藝術館藏

四、葛洪搬個家 留下一串畫

在文章開頭提到,葛洪搬個家,不止4億元,

現在就來解釋解釋這句話的意思。

想當年,

葛洪歸隱一事可不比陶淵明“采菊東南下”知名度小,因而畫了“葛洪搬家圖”的可不止王蒙一個人,

(王蒙一個人畫了兩張)。

此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移居圖另外一個版本《葛稚川移居圖》,也出自王蒙之手,畫中牽鹿人為葛洪。

在挖掘葛洪移居羅浮山的歷史背景時,

人們發現史上竟有二三十幅

反映葛洪移居羅浮山或在羅浮山居的畫作。

其他人的畫,可作為

“葛洪在羅浮山是怎麼生活的”

“他在山中使用什麼交通工具”

“幹了些什麼”

“平時吃什麼”

這類問題的補充。

宋代趙雍的《葛仙翁移屋圖》(局部)

宋代李公麟的《葛洪移居圖》(局部)

明代李芳的《葛洪煉丹圖》,抱著琴,看著丹爐,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

明代崔子忠的《稚川移居圖》(局部),2008年秋拍134.4萬元。這幅圖描述了葛洪一家老少遷居羅浮山的場景。

民國李銑的《葛洪煉丹圖》,畫中有背負古琴的小童,琴弦清晰可見。

既然是入山煉丹,那工具也是要自帶的了。清代周笠的《葛翁移居圖》,圖中扛著煉丹爐的人自然是僕人。

這幅相傳是唐寅所作的《葛稚川移居圖》,也能看到古琴的身影,同時還有一批書畫卷軸。

這張清末名家陳康侯的《葛稚川煉丹圖》,畫面背景是深山之中,發生地應該就是羅浮山。只是,這個丹爐畫得也太小氣了吧,不明就裡的觀眾還以為葛老是在吃火鍋呢。

關於葛洪在羅浮山著述、采藥的圖片,

暫時還沒有太多發現,

如果有網友看過,

歡迎在後臺留言和大夥兒分享。版權聲明:收藏馬未都∣觀複嘟嘟

葛洪祖上是顯赫的高官。

葛洪也不差,因戰場立功,

被封為“伏波將軍”,此後屢次升遷。

面對官場的得意,葛洪心裡卻非常冷靜,

他知道,政治昏暗、社會動盪的情況下,

一切榮華富貴都是虛無的。

正當一切順風順水時,

葛大大卻突然說,他看破紅塵,一心修道,

就這麼走!人!了!

後來,朝廷也派人找過他,讓他回去,

並承諾升官漲工資。

他說要出山也可以,那就讓我去廣西做名縣令吧~

原因很簡單,

因為那兒山多草藥多,

可就近采丹砂煉丹度過餘生。

得到皇帝的允許後,葛洪就帶著全家人搬家。

當他走到廣東的時候,被當地的官員挽留,

隱居在羅浮山裡修道煉丹

(圖中畫的即為羅浮山)。

61歲時,老死山中,

後人傳說他羽化成仙了~

那葛洪搬個家和王蒙有什麼關係呢?

沒什麼太大關係,只因二人是同道中人。

王蒙曾做過官,後因社會動亂,朝政衰弱,

產生了歸隱的念頭。

可又沒辦法像他一樣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於是把葛洪作為了自己的精神寄託和靈魂偶像,

想做他那樣的世外高人,

就畫了這幅隱逸山水畫。

王蒙

三、此畫為何值4億?

一般來說,古書畫的壽命最多只有一千年左右,

如今尚能見到的元代書畫,

要麼成了各大博物鎮館之寶,

要麼被私人珍藏不輕易出手,難遇難求,

故是金錢難以衡量的寶貝。

而這幅保存完好的,

擁有了近八百年歷史的元代畫,

自然成了“搶手貨”。

此畫不止現代人瘋搶,

流傳的八百年間,

一直都是文人墨客暗中打聽、

欲收入囊中私藏之物。

畫卷上方留白處,就有7位重量級名家的題詩:

陶復初款題詩

錢嶽款題詩

倪瓚款題詩

陸居仁款題詩

樂遠款題詩

韓性款題詩

陳則款題詩

這7位大師也真是不客氣,

他們一陣揮毫潑墨後,

後來人基本連簽個名的空兒都找不著了~

最後來說說作為畫家的王蒙。

他是大書畫家趙孟頫的外甥,

其山水畫,早年受趙孟頫的直接影響,

詩文書畫皆有家傳,

為“元四家”之一,

堪稱山水畫高峰級人物!

王蒙 煮茶圖

《稚川移居圖》是王蒙的成熟之作,

又是迄今尚流於民間而極為罕見的最重要的真跡,

4億?

賣得還有點便宜了呢~

王蒙 素庵圖 大都會藝術館藏

四、葛洪搬個家 留下一串畫

在文章開頭提到,葛洪搬個家,不止4億元,

現在就來解釋解釋這句話的意思。

想當年,

葛洪歸隱一事可不比陶淵明“采菊東南下”知名度小,因而畫了“葛洪搬家圖”的可不止王蒙一個人,

(王蒙一個人畫了兩張)。

此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移居圖另外一個版本《葛稚川移居圖》,也出自王蒙之手,畫中牽鹿人為葛洪。

在挖掘葛洪移居羅浮山的歷史背景時,

人們發現史上竟有二三十幅

反映葛洪移居羅浮山或在羅浮山居的畫作。

其他人的畫,可作為

“葛洪在羅浮山是怎麼生活的”

“他在山中使用什麼交通工具”

“幹了些什麼”

“平時吃什麼”

這類問題的補充。

宋代趙雍的《葛仙翁移屋圖》(局部)

宋代李公麟的《葛洪移居圖》(局部)

明代李芳的《葛洪煉丹圖》,抱著琴,看著丹爐,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

明代崔子忠的《稚川移居圖》(局部),2008年秋拍134.4萬元。這幅圖描述了葛洪一家老少遷居羅浮山的場景。

民國李銑的《葛洪煉丹圖》,畫中有背負古琴的小童,琴弦清晰可見。

既然是入山煉丹,那工具也是要自帶的了。清代周笠的《葛翁移居圖》,圖中扛著煉丹爐的人自然是僕人。

這幅相傳是唐寅所作的《葛稚川移居圖》,也能看到古琴的身影,同時還有一批書畫卷軸。

這張清末名家陳康侯的《葛稚川煉丹圖》,畫面背景是深山之中,發生地應該就是羅浮山。只是,這個丹爐畫得也太小氣了吧,不明就裡的觀眾還以為葛老是在吃火鍋呢。

關於葛洪在羅浮山著述、采藥的圖片,

暫時還沒有太多發現,

如果有網友看過,

歡迎在後臺留言和大夥兒分享。版權聲明:收藏馬未都∣觀複嘟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