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高清|峻峭勁利,奇姿橫生——張瑞圖

明 張瑞圖 行書 前赤壁賦

張瑞圖(1570~1641年)字長公, 一字果亭, 號二水、白毫庵主、芥子居士、平等居士、果亭山人等。 福建晉江青陽下行人, 早時從事儒業, 家貧, 日需費用僅靠其母機杼紡織供給, 常以大麥粥充饑。 明萬曆三十五年丁未(1607年)進士, 殿試第三, 授編修官少詹事, 兼禮部侍郎, 以禮部尚書入閣。 曾為魏忠賢書寫“頌詞”, 並因趨魏党仕至武項殿大學士。 後魏黨敗, 故入逆案, 坐徒贖為民。 繼而遁跡江南, 隱于青陽裡白毫庵。

釋文:

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 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 舉酒屬客, 誦明月之詩,

歌窈窕之章。

少焉, 月出於東山之上, 徘徊于鬥牛之間。 白露橫江,

水光接 天。 縱一葦之所如, 淩萬頃之茫然。 浩浩乎如馮虛禦風,

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 立, 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

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蘭槳, 擊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於懷, 望 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蕭者, 倚歌而和之,

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 如泣如訴;餘音嫋 嫋,

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 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

正襟危坐, 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

"月明星稀, 烏鵲南飛, 此 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

東望武昌。 山川相繆, 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荊州, 下江陵, 順流而東也, 舳艫千里,

旌旗蔽空, 釃酒臨江, 橫槊賦詩;固一世之 雄也,

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

漁樵于江渚之上, 侶魚蝦而友糜鹿,

駕一葉之扁舟, 舉匏樽 以相屬;寄蜉蝣與天地, 渺滄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須臾, 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 抱 明月而長終;

知不可乎驟得, 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逝者如斯, 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 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則物於我皆無盡也。

而又何 羨乎?且夫天地之間,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雖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風, 與山間之 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而吾與 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 洗盞更酌, 肴核既盡,

杯盤狼藉。 相與枕藉乎舟中, 不知東方之既白。

“書法屋”往期熱點連結:

精彩頭條:

學書資料:

書壇觀點:

與薛明輝老師一起探秘《十七帖》

說到王羲之《十七帖》, 相信學書法的朋友並不陌生, 似乎, 如果沒有學過十七帖, 就像相聲不聽侯寶林, 京劇不學梅蘭芳一樣, 草書便索然無味。

《十七帖》是王羲之與別人的信函, 如果能知道每篇所講的內容, 似乎離王羲之更近, 離大師越近, 則感受越深, 所以, 《十七帖》當中到底隱藏著哪些秘密和筆法呢?

第一節 《十七帖》概述

3月29日 19:00-20:30

1.《十七帖》就是十七張帖嗎?

2.王羲之和《十七帖》的關係

3.“連”還是“不連”?

4.能“以楷法寫草書”嗎?

5.哪個版本最好?

6.“作草如真”的意義

7.初步臨寫示範

第二節 筆法、字形與結體

4月1日 19:00-20:30

1.側鋒在《十七帖》中的體現

2.特殊的字形及示範

3.出彩的點畫及示範

4.左右字形解析及示範

5.上下字形解析及示範

6.與《書譜》《小草千字文》的橫向比較

第三節 臨創過渡

4月4日 19:00-20:30

1.章法分析

2.臨摹注意事項

3.臨摹示範

4.如何過渡到創作

5.創作示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