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孤篇蓋全唐?我倒不怎麼認為

俗話說, 文無第一, 武無第二。

因為時代派系文風的不同, 文人間很難像比武一樣高下立辯。

不過, 這可忙壞了後人。

先不說詩仙李白, 詩聖杜甫了這種大家都知道的。

單說這詩鬼李賀、詩佛王維、詩神蘇東坡、詩魔白居易、詩狂賀知章 、詩囚孟郊賈島、詩豪劉禹錫......

我真的很想知道, 這些稱呼到底都是誰封的?

難為他們可以想出這麼多的形容詞, 再一次感歎下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前幾天小編寫了一遍名叫《這位大神只留詩六首, 卻依舊撐起了盛唐的一片天》的文章, 遭到了網友調侃:“撐起了盛唐一片天?我很好奇,

這到底是怎麼撐起的?”

在此我只能回一個笑哭的表情, 比喻而已, 還有更誇張的呢!

那就是“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作者是張若虛, 唐代詩人。 揚州(今屬江蘇)人。 生卒年、字型大小均不詳。

張若虛其實有點慘, 不僅關於他的生平事蹟少之又少,

而且他的詩作也長期湮沒無聞, 還差點沒流傳下來。

從唐至元, 他的《春江》幾乎無人所重。

最早收錄他的《春江》詩的本子, 是宋人郭茂倩的《樂府詩集》, 然而這僅僅是作為樂府宮體詩收錄的。

直至明人楊高棅《唐詩正聲》選本, 仍然沒有把他的詩選在“正聲”之列。

然而幸運的是, 張若虛的《春江》詩總算從唐代起被保留下來了。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在等待了將近一千年, 張若虛及其傑作的命運才開始扭轉。

明清以後, 其作品逐步被收錄在冊。 現僅存二首詩于《全唐詩》中。

其中以《春江花月夜》最為著名, 以"孤篇橫絕, 奠定了他在唐詩史上的地位。

其全詩如下: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 擣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複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搖情滿江樹。

怎麼樣, 是不是勾起了大家的記憶!想起了以前被抽背, 被默寫的“美好時光?”

咳咳, 言歸正傳。

全詩圍繞著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 以月、水為經緯, 以春為質地, 以花為圖案, 以夜為底色, 織就了一幅光彩斑斕的春江月照圖。 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 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

月光是一條貫穿性的線索, 由它將哲理性思索, 將思婦, 遊子緊緊聯繫起來, 形成了一個情, 景, 理有機統一的完整境界。

在這個境界中, 情是昇華了的情, 景是奇妙的景, 理是深邃的理。

在開篇詩人用神來之筆給人描繪了一幅奇麗的圖畫後, 又轉入了對永恆宇宙和有限人生的探索。

整首詩由景、情、理依次展開,第一部分寫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寫了面對江月由此產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寫了人間思婦遊子的離愁別緒。

全詩由情入景,最後以景結情。

確實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不虧是被聞一多:“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但是

我卻一直對“孤篇蓋全唐”這一說法,十分的在意!

唐朝算是中國詩歌史上一個巔峰時期,初唐四傑,盛唐李杜,晚唐小李杜等等等,這些都是不可取代的,都是各個詩歌流派上的大成者。

現如今,不知誰說的一個“孤篇蓋全唐”,使得《春江花月夜》這一篇詩歌就要蓋過唐朝所有詩人所有的光芒,未免有點過於誇大其詞了。

不過,這畢竟還是對《春江花月夜》文學成就的肯定。只不過,就希望以後這種“誇大其詞”的說法能少一點。不然長久下來,未免過於偏駁。

不知各位平常讀詩讀書時有聽過那些其他的“誇大之語”呢?

歡迎在評論裡留言,給小編漲漲見識。

整首詩由景、情、理依次展開,第一部分寫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寫了面對江月由此產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寫了人間思婦遊子的離愁別緒。

全詩由情入景,最後以景結情。

確實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不虧是被聞一多:“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但是

我卻一直對“孤篇蓋全唐”這一說法,十分的在意!

唐朝算是中國詩歌史上一個巔峰時期,初唐四傑,盛唐李杜,晚唐小李杜等等等,這些都是不可取代的,都是各個詩歌流派上的大成者。

現如今,不知誰說的一個“孤篇蓋全唐”,使得《春江花月夜》這一篇詩歌就要蓋過唐朝所有詩人所有的光芒,未免有點過於誇大其詞了。

不過,這畢竟還是對《春江花月夜》文學成就的肯定。只不過,就希望以後這種“誇大其詞”的說法能少一點。不然長久下來,未免過於偏駁。

不知各位平常讀詩讀書時有聽過那些其他的“誇大之語”呢?

歡迎在評論裡留言,給小編漲漲見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