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千里墨蹟·馬良驥先生米壽書法展”在四川省文化館開幕!

今天下午, 四川省文化館嘉賓咸集, 群賢畢至。 “千里墨蹟——馬良驥先生米壽書法展”與書法作品集出版首發式揭開序幕。 現場活動由李正培主持, 李洪仁、黃啟國、劉進等領導講話, 林嶠、趙安如、李放鳴等藝術家出席, 近200名書法愛好者參加開幕式與學術研討會。

馬良驥書法作品展出

“千里墨蹟——馬良驥先生米壽書法展”由四川省老年書畫研究會主辦, 文化部中國書畫院、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為指導單位, 四川藍天書畫院、中國書畫考級網為承辦單位, 《廉政瞭望》雜誌社、《家庭與生活報》、《現代藝術》雜誌社、四川書法家網、福寶印社、《西南作家》雜誌社、盛世印象、山森文化等單位為支援單位。 本次展覽共展出今年已88歲高齡的馬良驥書法作品68件, 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千里墨蹟》書法作品集, 收錄作品100餘件。

馬良驥書法作品展出

原南充師範學院學生會主席鄭永成對原南充師範學生書法協會在當時四川高校的影響力作了詳細介紹。 鄭永成先生回顧了馬良驥先生當年的教學狀況, 肯定了馬良驥先生的教學水準和書法創作能力, 對馬良驥先生的高尚師德給予很高的評價。 學術研討會的討論熱烈。

88歲高齡的馬良驥先生(右一)

馬良驥1930年出生四川南部縣。 1984年加入四川省書協, 南充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 果州詩社顧問, 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南充分校副校長兼書法部主任, 四川省西嶺書畫院創作研究員, 原南充師範學院(現西華師範大學)客座書法教授。

常年從事書法研究和教學, 所教學員達千餘人, 其中加入中國書協和省級書協會員100餘人。 還有部分學員成為省內外知名書法家、書法教育家。

馬良驥早年浸淫於顏體楷書, 用功甚勤;後於黃庭堅書法用工頗多。 顏體的寬博大氣, 黃書的勁道波磔,

在馬良驥的書法中都能找到影子。 由此, 馬良驥上溯大篆散氏盤、漢隸《石門頌》、王羲之《蘭亭序》, 下及魏碑和唐以後多家, 晚年還兼涉國畫。 他的書法, 楷書常見顏體之筋和魏碑之骨, 一些顏底魏面的行書, 尤其耐讀耐品;其篆書, 結體和用筆都富有個性和情趣;其行草書, 揉進了篆書的圓潤, 使轉自如, 頗為瀟灑;其小楷以《玉版十三行》和《靈飛經》為範, 雅致靈動;其國畫, 布白和皴染融入了書法的一些技法和理念, 構思往往出人意外, 用筆老到而渾然天成, 畫面氣韻生動, 真正表現出六法(國畫)與八法(書法)的同源相親。 馬先生所創作的作品大氣典雅, 瀟灑飛動, 深受各界人士的普遍喜愛和讚賞, 並廣為流傳, 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好評。

馬良驥書法作品展出

此次馬良驥展出的書法作品,多數為其原創詩詞、楹聯,是他對書法藝術艱辛探索與不懈追求的心血結晶,造詣深、水準高,充分展現了馬良驥先生高超藝術創作能力和深厚的文學底蘊。

馬良驥曾受聘擔任原南充師範學院(現西華師大)客座教授。西華師範大學劉進副校長介紹:馬良驥注重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他一直身體力行 “學藝先學做人”的從藝品格,以其自身高潔的人品、藹藹如也的態度,通過對傳統書法“心正則筆正”的強調,教會學生學做一個善良正直、誠實守信的人。他時常以書法的技法訓練告誡學生,讀書、學習、做事,一定要“一點一畫、一撇一捺”,循序漸進,遵守規矩,要一步一個腳印,打好根基,不能貪多圖快、沾沾自喜、浮躁冒進。

馬良驥書法作品展出

黃啟國先生指出:“文藝創作是艱苦的創造性勞動,來不得半點虛假。”馬老先生以“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藝術定力和執著追求,認真學習、教學和創作均不浮躁,不追名逐利,不炒作。每件作品都是嘔心瀝血鑄就的精品。馬先生的深厚的文化修養,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虛心好學的態度贏得社會的廣泛認可。而且馬先生已是88歲高齡,每天仍堅持學習與創作,實在讓人敬佩。

馬良驥書法作品展出

中央國家機關畫院黨組書記吳長江先生講:回望馬老的藝術之路,他有“三大幸事”。一是他始終甘當書壇“綠葉”,默默從事書法研究和教學,所教學員不但沒有被磨掉藝術銳氣,反而書藝精進,此乃人生之幸事也;二是在當今這個浮躁的年代,許多畫家都忙於活動和“包裝”,而馬老卻能達到素心淡定,寵辱不驚,每天甘於平凡,樂在其中,此乃人生之幸事也;三是一位88歲的老者,還像小學生那樣虛心學習,天天向上,不斷攀登新的藝術高峰,還有“九十正當春”的激情,此乃人生之幸事也。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謝禮恒 攝影報導

編輯 敬玲燕

馬良驥書法作品展出

此次馬良驥展出的書法作品,多數為其原創詩詞、楹聯,是他對書法藝術艱辛探索與不懈追求的心血結晶,造詣深、水準高,充分展現了馬良驥先生高超藝術創作能力和深厚的文學底蘊。

馬良驥曾受聘擔任原南充師範學院(現西華師大)客座教授。西華師範大學劉進副校長介紹:馬良驥注重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他一直身體力行 “學藝先學做人”的從藝品格,以其自身高潔的人品、藹藹如也的態度,通過對傳統書法“心正則筆正”的強調,教會學生學做一個善良正直、誠實守信的人。他時常以書法的技法訓練告誡學生,讀書、學習、做事,一定要“一點一畫、一撇一捺”,循序漸進,遵守規矩,要一步一個腳印,打好根基,不能貪多圖快、沾沾自喜、浮躁冒進。

馬良驥書法作品展出

黃啟國先生指出:“文藝創作是艱苦的創造性勞動,來不得半點虛假。”馬老先生以“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藝術定力和執著追求,認真學習、教學和創作均不浮躁,不追名逐利,不炒作。每件作品都是嘔心瀝血鑄就的精品。馬先生的深厚的文化修養,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虛心好學的態度贏得社會的廣泛認可。而且馬先生已是88歲高齡,每天仍堅持學習與創作,實在讓人敬佩。

馬良驥書法作品展出

中央國家機關畫院黨組書記吳長江先生講:回望馬老的藝術之路,他有“三大幸事”。一是他始終甘當書壇“綠葉”,默默從事書法研究和教學,所教學員不但沒有被磨掉藝術銳氣,反而書藝精進,此乃人生之幸事也;二是在當今這個浮躁的年代,許多畫家都忙於活動和“包裝”,而馬老卻能達到素心淡定,寵辱不驚,每天甘於平凡,樂在其中,此乃人生之幸事也;三是一位88歲的老者,還像小學生那樣虛心學習,天天向上,不斷攀登新的藝術高峰,還有“九十正當春”的激情,此乃人生之幸事也。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謝禮恒 攝影報導

編輯 敬玲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