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總裁是怎樣煉成的? 看看人家柳傳志怎麼說

對於總裁來說, 哪些特質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至關重要?當道德問題面臨生存危機、短期機會有別於長期戰略, 如何抉擇?3月18日, 在聯想之星“創業CEO特訓班第九期LS9S班開學典禮暨開學第一課”上, 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先生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陳春花女士連袂開講《總裁是怎樣煉成的》。

做對的事情vs把事情做對

柳傳志

不同階段的企業對於總裁會有不同的要求。 創業階段的總裁是要讓企業先活下來, 你所選的模式本身是不是能夠在市場中生存。

我們首先是保證能把當前碗裡的飯吃到嘴, 不然你總想著鍋裡, 碗裡都沒有飯, 你就會餓死。

企業站穩腳跟以後, 一定要有願景。 根據這個願景制定戰略, 當前我們要做什麼, 怎麼做。 把達成願景的航線看清楚, 航線上有哪些暗礁, 會起什麼樣的風浪, 應該怎麼去躲過, 這是總裁要做的事情。 換句話說, 企業像是一個桶, 這個桶什麼形狀能讓容積量最大, 短板、長板是什麼, 總裁要站在上面去看大的方向, 做好調整。

其實, 做對的事情, 比把事情做對更為重要。 這話是要兩說的, 總裁不會把事情做對也是不行的。 比如說, 我們看見河對岸有一顆樹, 樹上結著桃子, 我們下決心去摘了, 然後大家造船過河, 拼命把桃子摘下來,

這說明我們能夠把事情做對。 摘完這個桃子後回頭一看, 不遠處就有一顆桃子更大的樹, 而且根本不用過河。 所以, 總裁在不確定的環境狀況下, 要不停根據環境來確定公司的願景、使命和近期目標。

跑得快vs活得久

陳春花

創業階段的企業總裁, 最大的任務就是盈利模式的可持續, 讓企業一直活下去, 也就是選對的事情去做。

但在初創階段, 除了做對的事情, 還要把事情做對。 在此, 有四個事情是大家一定要做的:

第一, 做好產品和服務, 因為你靠這個立命。 很多時候我們跟創業企業家討論的時候, 他們更多地去講述如何顛覆行業、改造社會、推動人類進步, 這個話題一下子就把自己立得非常高, 但必須要細分目標,

當下仍舊要談產品與服務。

第二, 理解市場的本質。 創新要回歸商業和市場, 至少做到以下其中任何一個:

創新必須創造新產品;

創新必須進入新市場;

創新應該做出能替代原材料的新品;

創新應該是新的企業組合。

第三, 現金流的很大部分必須來源於你的業務和盈利, 而不是來源於投資者。 我們都知道, 現金流有投資構成和業務構成等, 大家要一方面融資, 一方面也要求自己的業務產生現金流。

第四, 要有業務上的可持續的安排。 如果柳總當初不為聯想做這麼大的佈局, 今天很難有聯想之星。

柳傳志

現金流很重要, 企業活下來和活不下來的標準其實就是現金流, 企業家在做業務的同時一定要衡量手裡邊的錢,

沒錢就停。 如果要堅持往下做, 你就一邊做一邊要去融錢, 這兩件事配合不好的話, 再好的事情, 錢斷了, 再說服別人也是不行的, 現金流對創業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企業生存vs誠信

柳傳志

現金流很重要, 企業活下來和活不下來的標準其實就是現金流, 企業家在做業務的同時一定要衡量手裡邊的錢, 沒錢就停。 如果要堅持往下做, 你就一邊做一邊要去融錢, 這兩件事配合不好的話, 再好的事情, 錢斷了, 再說服別人也是不行的, 現金流對創業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陳春花

我們今天處在一個不確定性非常多的環境, 會遇到很多預想不到的事情, 如果你想在商業市場上立足, 或者有更長久的發展, 作為企業的負責人,

你一定要在誠信、承諾這個部分非常堅守, 它們會持續性給予你很大的幫助。

當你的誠信跟你的企業生存有衝突的時候, 你要特別注意一件事情——你一定要很清晰地知道底線是什麼, 底線會不會毀掉你所有的東西。 人最基本的價值底線是不能破的。

短時的機會vs長久的戰略

柳傳志

首先, 要考慮新的機會是不是能做, 有幾個瓶頸口, 有幾個坎兒, 你要想得非常清楚。 人對未來的事兒容易看得更樂觀, 前景總是美好的。 如果你放棄手裡正在做的事, 轉移到其他方向, 可能會有若干個環節卡住你, 最後一無所有。

選擇的關鍵在於你有幾成把握把新的方向做好, 中間有沒有死扣兒。 死扣兒是什麼呢?往往就是人。 比如一件事這個人做行,那個人做就不行,你的隊伍裡面有沒有這樣的人。錢、人、合作的關係,把每個環節都想明白了,你就可以把注意力移到這個地方去。

陳春花

有兩件事情是非常關鍵的:

第一個,要判斷你在選這個新機會的時候,會不會損耗你原來一直想做的主業務。我其實是不太建議你選,因為等於說你抓了一個很短的機會,卻把你最要做的事情可能給丟掉了。

第二個,我們做經營、做商業或者職業經理人要有原則,就是“機會永遠都會出現”。我其實一直反對兩個口號,“風口上的豬”,豬就是豬,不會因為風口改變。第二個我反對的是說有“視窗期”。這兩個詞有可能是投資的邏輯,但絕對不是創業者的邏輯。

我要提醒大家一點,你不要用投資的邏輯去做經營,一定要記得這個。經營的邏輯就是有沒有視窗我都得做下去,有沒有機會我都得創造機會。但是投資不是這樣,投資得選擇最佳進去時間和最佳退出時間。如果你想當個資本家,見到賺錢的機會就去。如果你想當個企業家,你就擋住這個誘惑踏踏實實地去做,持續去做,享受幾十年做一個品牌、做一個產業的榮耀。

創業成敗vs學習力提高

柳傳志

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不斷挑高目標、意志力要頑強,還有情商要高……其中一點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就是要有一個很強的學習能力。環境在不停變化,角色在不停變化。創業有可能失敗,但是創業者的學習能力將會有很大的提高。

其實,學習能力最強的就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怎麼去提高呢?我們經常的做法就是看書、看同行。通過別人做的事跟自己掛起來聯繫,在聯繫的時候,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覺得哪件事是自己做的不合适才會發生這樣的事,然後去進行調整,經常是要克服心態的問題才能夠很好的有所進步。

聯想控股各個部門、成員企業總部一直不停地對自己的戰略複盤,對每一件事情的實施在進行複盤。複盤了以後反復幾次就定規矩,按照規矩辦就不出錯。複盤最核心的地方就是要聯繫實際,聯繫自己,更多地從自己的身上去找原因,不要老去從客觀上去找原因,沒有用,客觀老在變,這樣的話你就會越變越聰明,就會把聰明變成智慧。

陳春花

從企業的學習來講,有三個東西實際上最重要:

第一個是學以致用,學了要拿來用,不是為了拿來證明別的東西,這個是很重要的。

第二,你的所有學習都要跟你的工作聯繫,像剛才柳總說的所有東西都是要聯繫到他的工作。

第三,學習要有行動方案,學完了要拿出方案,不能學完了只做一個讀書分享。

創業的本質VS人生的意義

柳傳志

我覺得人生中特別好的東西,是我經歷過兩個幾乎截然不同的年代。在改革開放前,人的一生是被規定死的,上什麼大學、分配什麼工作、娶什麼媳婦,一輩子就這樣了。改革開放以後,真是天高任鳥飛,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我挨過餓所以我更知道紅燒肉多美好。

我能做什麼事兒?我有這三個圈——家人朋友、員工、社會。比如說我的家人、朋友,我認為我應該為他們負責,他們也惦記著我。聯想的員工也是在我所考慮範圍之內的,我要努力為他們創造更好的條件。對整個社會,我能盡到更大的責任,比如說我最近特別強調對打假這件事,假貨不斷地嚴重傷害了企業家的名譽,而且會使整個社會本身信任遭到衝擊。另外還有社會公益活動,這些我覺得是我力所能做的,我覺得做到這些就足夠了。

這就是既包括了創業的意義,也包括了人生活著的意義,也包括了聯想本身所做的事情。(完)

比如一件事這個人做行,那個人做就不行,你的隊伍裡面有沒有這樣的人。錢、人、合作的關係,把每個環節都想明白了,你就可以把注意力移到這個地方去。

陳春花

有兩件事情是非常關鍵的:

第一個,要判斷你在選這個新機會的時候,會不會損耗你原來一直想做的主業務。我其實是不太建議你選,因為等於說你抓了一個很短的機會,卻把你最要做的事情可能給丟掉了。

第二個,我們做經營、做商業或者職業經理人要有原則,就是“機會永遠都會出現”。我其實一直反對兩個口號,“風口上的豬”,豬就是豬,不會因為風口改變。第二個我反對的是說有“視窗期”。這兩個詞有可能是投資的邏輯,但絕對不是創業者的邏輯。

我要提醒大家一點,你不要用投資的邏輯去做經營,一定要記得這個。經營的邏輯就是有沒有視窗我都得做下去,有沒有機會我都得創造機會。但是投資不是這樣,投資得選擇最佳進去時間和最佳退出時間。如果你想當個資本家,見到賺錢的機會就去。如果你想當個企業家,你就擋住這個誘惑踏踏實實地去做,持續去做,享受幾十年做一個品牌、做一個產業的榮耀。

創業成敗vs學習力提高

柳傳志

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不斷挑高目標、意志力要頑強,還有情商要高……其中一點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就是要有一個很強的學習能力。環境在不停變化,角色在不停變化。創業有可能失敗,但是創業者的學習能力將會有很大的提高。

其實,學習能力最強的就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怎麼去提高呢?我們經常的做法就是看書、看同行。通過別人做的事跟自己掛起來聯繫,在聯繫的時候,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覺得哪件事是自己做的不合适才會發生這樣的事,然後去進行調整,經常是要克服心態的問題才能夠很好的有所進步。

聯想控股各個部門、成員企業總部一直不停地對自己的戰略複盤,對每一件事情的實施在進行複盤。複盤了以後反復幾次就定規矩,按照規矩辦就不出錯。複盤最核心的地方就是要聯繫實際,聯繫自己,更多地從自己的身上去找原因,不要老去從客觀上去找原因,沒有用,客觀老在變,這樣的話你就會越變越聰明,就會把聰明變成智慧。

陳春花

從企業的學習來講,有三個東西實際上最重要:

第一個是學以致用,學了要拿來用,不是為了拿來證明別的東西,這個是很重要的。

第二,你的所有學習都要跟你的工作聯繫,像剛才柳總說的所有東西都是要聯繫到他的工作。

第三,學習要有行動方案,學完了要拿出方案,不能學完了只做一個讀書分享。

創業的本質VS人生的意義

柳傳志

我覺得人生中特別好的東西,是我經歷過兩個幾乎截然不同的年代。在改革開放前,人的一生是被規定死的,上什麼大學、分配什麼工作、娶什麼媳婦,一輩子就這樣了。改革開放以後,真是天高任鳥飛,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我挨過餓所以我更知道紅燒肉多美好。

我能做什麼事兒?我有這三個圈——家人朋友、員工、社會。比如說我的家人、朋友,我認為我應該為他們負責,他們也惦記著我。聯想的員工也是在我所考慮範圍之內的,我要努力為他們創造更好的條件。對整個社會,我能盡到更大的責任,比如說我最近特別強調對打假這件事,假貨不斷地嚴重傷害了企業家的名譽,而且會使整個社會本身信任遭到衝擊。另外還有社會公益活動,這些我覺得是我力所能做的,我覺得做到這些就足夠了。

這就是既包括了創業的意義,也包括了人生活著的意義,也包括了聯想本身所做的事情。(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