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8歲移居新加坡,24歲北大畢業,參加央視錄製,許昌姑娘厲害了

繼《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之後, 央視於8月6日至12日推出的大型中華傳統文化節目《中國戲曲大會》掀起收視熱潮。

在8月11日晚播出的《中國戲曲大會》中, 一個名叫孔藝橋的姑娘沖出百人團站在了攻擂手的位置, 儘管因第五道題失利退出, 但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記者瞭解到, 剛剛從北京大學畢業的孔藝橋祖籍許昌, 在許昌生活到8歲。 8月19日, 記者採訪了回許探親的孔藝橋。

經北大學姐推薦, 被《中國戲曲大會》籌委會選中

今年24歲的孔藝橋祖籍許昌。 她在許昌市區生活到8歲, 後隨父親孔令廣去新加坡發展, 2007年加入新加坡國籍。 今年7月, 她從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畢業, 取得國際政治學和社會學雙學位, 並順利考入瑞士日內瓦高級國際關係與發展學院, 準備讀研究生。

8月19日下午, 記者在許昌戲曲藝術發展中心見到了孔藝橋。

她儘管在海外生活了10餘年, 但仍然能說一口標準的許昌話。 孔藝橋微笑著告訴記者:“我的外公、外婆、媽媽都是許昌市豫劇團的演員。 ”

學士服

孔藝橋說, 北京大學有個京昆社, 是有著20餘年歷史的京劇、昆曲愛好者組織。 從小喜歡唱戲的孔藝橋在大一、大二期間是該社理事長。

“今年4月, 北大一個學姐找到我, 說中央電視臺正在籌辦中華傳統文化節目《中國戲曲大會》, 想推薦我參加, 問我有沒有興趣, 還介紹我與節目籌委會的一名工作人員互加了微信好友。 不久, 對方讓我填寫了一些表格並提交了個人資料, 然後通知我去面試。 ”在面試過程中, 孔藝橋瞭解到, 這檔節目的流程與《中國詩詞大會》相似, 主要是現場答題。 “當時, 我不太自信, 覺得自己戲曲理論方面的知識儲備不夠。 另外, 我正全力準備期末考試, 時間不夠充裕。 但是他們鼓勵我挑戰一下自己, 我同意了。 ”

今年五一假期, 孔藝橋接到了《中國戲曲大會》籌委會的電話, 被正式通知參加節目錄製。

順利沖出百人團,

站在攻擂手的位置

“受家庭文化的薰陶, 我很早就喜歡上了戲曲。 另外, 我3歲開始練習書法。 2001年, 我8歲時, 在第五屆中國戲曲小梅花金獎比賽中, 以戲曲和書法相結合的形式表演了《花木蘭》選段和《風流才子》選段, 獲得了業餘組金獎。 ”孔藝橋隨父親到新加坡後, 在那裡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學業。

她是小梅花金獎得主。

“以前, 我只是把唱戲當愛好, 對戲曲理論瞭解得不多。 接到央視的通知後, 我覺得挺有壓力, 趕緊上網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 瞭解到全國的劇種有數百個。 在此期間, 節目組曾對參賽選手進行了短期培訓, 我由於備考緊張沒能參加。 ”

6月上旬, 孔藝橋參加《中國戲曲大會》節目第六場的錄製。 “共錄製了兩天, 第一天錄百人團答題, 第二天錄現場攻擂。 ”在百人團答題環節, 孔藝橋沉著冷靜、反應迅速, 以第二名的成績從百人團中脫穎而出, 進入現場攻擂環節。

與主持人孫小梅面對面問答環節共有7道題, 前4道題孔藝橋都答對了。 第五道題是“根據毛主席詩詞編寫的唱段有很多, 以下哪個唱段提到了‘嫦娥奔月’的典故?”,備選答案有3個:A.《卜運算元·詠梅》;B.《憶秦娥·婁山關》;C.《蝶戀花·答李淑一》。

第五題

孔藝橋顯得有些猶豫,在B和C之間拿不定主意,最後給出的答案是B,而主持人說出的正確答案是C。孔藝橋攻擂失敗,遺憾地退出賽場。

“新加坡的教育主要是英文教育。此前,我讀過《沁園春·雪》和《蔔運算元·詠梅》,《憶秦娥·婁山關》和《蝶戀花·答李淑一》都沒讀過。現在想起來有點兒後悔,畢竟是因為自己知識儲備不夠。通過比賽,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出了賽場,我特地查閱了所有的毛澤東詩詞。”孔藝橋微笑著對記者說,這個節目展示了劇種,普及了戲曲文化,還具有競技性和趣味性,就像電視版戲曲教科書。

在節目花絮裡,孔藝橋清唱了一段她的拿手好戲《誰說女子不如男》。她落落大方地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我覺得戲曲藝術非常酷。雖然很多人還沒有發現這一點,但我要代表‘90後’表個態:未來的戲曲文化由我們‘90後’接著呢!”

專家評委蒙曼表示:“小姑娘作為新一代華僑,把新鮮的戲曲文化帶到海外,更有傳播力、表現力和爆發力。有這樣的海外生力軍存在,中國戲劇會越來越有前景。”

無論走多遠,永遠都有老家情節

孔藝橋離家16年,雖然接受過多年全英語教育,但許昌話還是講得很順溜。對此,孔藝橋說:“我的老家在許昌,長輩都是許昌人。無論是在新加坡還是在北京,我們全家人只要走進家門都講許昌話,包括我在新加坡出生和長大的妹妹。方言體現著一種文化,是一個人的根。無論走多遠,我身上永遠會保留許昌元素。”

三歲練習書法

在北大京昆社,孔藝橋接觸到了京劇和昆曲。但她坦言,豫劇是她的最愛。“從小聽豫劇,從小學豫劇,豫劇伴我成長。我是個急脾氣,唱腔高亢的豫劇更適合我。”孔藝橋在新加坡和北京求學期間,經常抓住機會展示和宣傳許昌、豫劇。“每年春節,我都會參加新加坡的民間文藝演出活動。有一次,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看到我表演《花木蘭》選段,感覺很新鮮。他瞭解了戲詞後,連連向我伸出大拇指。”

生活照

孔藝橋說:“前段時間,北大舉辦畢業生聯歡會,我教兩個韓國留學生唱豫劇。她們很感興趣,學得有模有樣。我們這個節目還演出了呢!”

孔藝橋告訴記者,河南的戲曲氛圍很濃厚,許昌是名副其實的戲曲之鄉。“在許昌,大大小小的遊園裡、廣場上都能看到唱戲、聽戲的人。老人帶著孫子、孫女去聽戲,實際上就是一種傳承。新一代只要經常接觸戲曲,就有可能喜歡。”

她表示,在大學畢業前有幸參加《中國戲曲大會》,對她來說是一種寶貴的人生體驗,將促使她今後在課餘時間用心研讀戲劇理論,努力補上自己的知識短板。

以下哪個唱段提到了‘嫦娥奔月’的典故?”,備選答案有3個:A.《卜運算元·詠梅》;B.《憶秦娥·婁山關》;C.《蝶戀花·答李淑一》。

第五題

孔藝橋顯得有些猶豫,在B和C之間拿不定主意,最後給出的答案是B,而主持人說出的正確答案是C。孔藝橋攻擂失敗,遺憾地退出賽場。

“新加坡的教育主要是英文教育。此前,我讀過《沁園春·雪》和《蔔運算元·詠梅》,《憶秦娥·婁山關》和《蝶戀花·答李淑一》都沒讀過。現在想起來有點兒後悔,畢竟是因為自己知識儲備不夠。通過比賽,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出了賽場,我特地查閱了所有的毛澤東詩詞。”孔藝橋微笑著對記者說,這個節目展示了劇種,普及了戲曲文化,還具有競技性和趣味性,就像電視版戲曲教科書。

在節目花絮裡,孔藝橋清唱了一段她的拿手好戲《誰說女子不如男》。她落落大方地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我覺得戲曲藝術非常酷。雖然很多人還沒有發現這一點,但我要代表‘90後’表個態:未來的戲曲文化由我們‘90後’接著呢!”

專家評委蒙曼表示:“小姑娘作為新一代華僑,把新鮮的戲曲文化帶到海外,更有傳播力、表現力和爆發力。有這樣的海外生力軍存在,中國戲劇會越來越有前景。”

無論走多遠,永遠都有老家情節

孔藝橋離家16年,雖然接受過多年全英語教育,但許昌話還是講得很順溜。對此,孔藝橋說:“我的老家在許昌,長輩都是許昌人。無論是在新加坡還是在北京,我們全家人只要走進家門都講許昌話,包括我在新加坡出生和長大的妹妹。方言體現著一種文化,是一個人的根。無論走多遠,我身上永遠會保留許昌元素。”

三歲練習書法

在北大京昆社,孔藝橋接觸到了京劇和昆曲。但她坦言,豫劇是她的最愛。“從小聽豫劇,從小學豫劇,豫劇伴我成長。我是個急脾氣,唱腔高亢的豫劇更適合我。”孔藝橋在新加坡和北京求學期間,經常抓住機會展示和宣傳許昌、豫劇。“每年春節,我都會參加新加坡的民間文藝演出活動。有一次,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看到我表演《花木蘭》選段,感覺很新鮮。他瞭解了戲詞後,連連向我伸出大拇指。”

生活照

孔藝橋說:“前段時間,北大舉辦畢業生聯歡會,我教兩個韓國留學生唱豫劇。她們很感興趣,學得有模有樣。我們這個節目還演出了呢!”

孔藝橋告訴記者,河南的戲曲氛圍很濃厚,許昌是名副其實的戲曲之鄉。“在許昌,大大小小的遊園裡、廣場上都能看到唱戲、聽戲的人。老人帶著孫子、孫女去聽戲,實際上就是一種傳承。新一代只要經常接觸戲曲,就有可能喜歡。”

她表示,在大學畢業前有幸參加《中國戲曲大會》,對她來說是一種寶貴的人生體驗,將促使她今後在課餘時間用心研讀戲劇理論,努力補上自己的知識短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