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活命柳與黃馬褂(民間故事)

康熙年間, 河南伊陽縣的柳百葵, 稱得上是一位奇人。 他不僅文武雙全、醫術極高, 而且還有件御賜的黃馬褂!這東西可非同一般,

只要往身上一披, 就如同皇帝親臨, 大小官員誰都害怕!

柳百葵小時候飽讀詩書, 異常機靈。 七歲那年, 有客人來訪, 刁難其父, 出了上聯:嵩山不墨千秋畫。 沒等大人們開口, 他就笑嘻嘻對道:“伊水無弦萬古琴。 ”當時, 滿座皆驚:嵩山在村後, 伊水在村前, 這一聯可謂工整至極。

但過於聰明的人, 往往狂傲不羈, 柳百葵也不例外。 上京趕考時, 他與一些知名舉人同行, 一路上言語辛辣, 不是諷刺張三, 就是譏笑李四。 大家雖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卻都在心裡暗暗恨他。

大比之後, 還沒有出榜, 柳百葵又坐不住了, 一時興起, 就買來一個橫幅, 大筆一揮, 寫上五個大字:翰林柳百葵!並高高掛在自己租住的房前。 那些與他同行而來的舉人, 很是看不慣,

就跑到主考官那裡譏諷他。

主考官親自去瞧了瞧, 心道:我還沒閱卷呢, 他怎能這樣!後來, 成績一出, 柳百葵真的中了翰林!但主考官討厭他的狂妄, 就故意將他的排名調到後面, 取為一般進士及第。

金榜出來了!柳百葵見自己不是翰林, 知道是受了不公, 一怒之下, 竟辭了官, 遊蕩四海。 那時, 他心境已大不如前, 鬱悶至極。

這天, 他來到一個鎮子, 適逢廟會, 人們都擁擠著想看兩台大戲的比拼!眼見東邊這台戲要輸, 柳百葵又忍不住想玩玩, 就跑到後臺, 對老闆道:“若是我上場, 可勝此一局。 ”老闆連連作揖:“謝先生救我!”柳百葵簡單化過妝, 大叫三聲, 緩步走出。 這三聲是由內氣所出, 直震得樹葉嘩啦啦抖個不停, 響徹十裡之遙。 西邊的看客,

呼啦一下全到了這邊。 柳百葵練起武把式, 閃、展、騰、挪, 身輕如燕, 掌拳交加, 招招精妙。 末了, 只見他氣沉丹田, 又一聲大喊, 腦後的長辮竟如鋼槍般直直豎起, 生生插進旁邊的木柱裡。 大夥從未見過這樣的好戲, 叫好聲喝彩聲如雷, 久久不絕。

戲後, 百姓們湧過來, 爭看他的真面目。 他贏得了大夥兒的認可, 卻並沒有像名角那樣紅遍大江南北。 相反, 卻為家鄉的父老所不能容忍, 族長揚言:“這丟臉的傢伙, 死後不得葬入老墳!”那時候, 人們覺得唱戲是下三爛做的事情。

柳百葵在家裡待不下去, 暗想:古人說, 大丈夫不為賢相, 也當為良醫, 我何不一試呢?他收拾了兩大筐醫書, 帶上一個書童, 就跑到嵩山深處, 細細研讀去了。

三年後,

洛陽城裡突然出現一個郎中, 雖披頭散髮, 卻醫術精湛, 每每藥到病除。 有一次, 知府得了重病, 眼看活不了了, 棺木都備好了, 單等死後裝殮。 碰巧那瘋郎中路過, 問道:“用了什麼藥?”拿過方子一看, 又笑道, “要是我, 也用這些藥啊。 ”他沒有加減任何藥, 只是改動了一下劑量, 交給管家道:“沒事, 吃完就好!”僅僅灌進兩服藥, 知府就痊癒了。 自此, 這瘋郎中聲名大振, 人們都敬重地稱他為“活命柳”。 因為大家從他身後那個童子認出, 他就是柳百葵。

活命柳行醫不看高低, 誰叫都去。 富戶人家, 他總多要些錢。 若遇窮苦人, 他分文不取, 而且還贈以銀兩。 有一年, 流行瘟疫, 汴梁尤其嚴重, 病死者不計其數。 柳百葵聽說之後, 連夜趕去, 詳察病情後, 認為須用寒涼之藥。

第二天, 他就請人當街立起一口鍋, 煎煮藥粥, 分給大家喝, 救活了很多人。 當人們要感謝他時, 他早已不知去向。

柳百葵對醫學很著迷, 凡是疑難雜症, 他都想看看, 哪怕是沒有報酬。 一天, 他聽說娘娘患上了一種奇怪的病症, 就躍躍欲試。 大夥知道, 這種事弄不好是要被殺頭的, 都勸他別去。 可是, 活命柳又一次使了性子, 到了京城, 揭下皇榜。

皇上大喜, 立即請他進宮, 說道:“卿如能醫好娘娘的病, 要什麼朕便給什麼。 ”

柳百葵只求快些瞧病。 一個老太醫低聲道:“這是娘娘, 不是平民, 鳳體豈是我等能看的?”這一下, 活命柳蒙了, 看病看病, 不看如何治?

皇上有些不高興, 沉臉道:“卿是神醫, 可懸絲診脈。 ”

於是, 找來一根細線, 一頭系在娘娘的手腕上, 遠遠牽到外面,柳百葵就用指肚按住另一頭,閉眼看起脈象來。

四周靜得出奇,可以聽到每個人的呼吸聲!活命柳額頭冒出汗珠,面色一會兒凝重,一會兒舒展,一會兒又陰沉得可怕……不知過了多久,他突然跪在皇上面前,道:“臣知娘娘必是偶遇風熱,又遭濕氣下注,可以治,只是……”

皇上心裡一震,果然是神醫!娘娘這個怪病,正是在下陰私處,長了一個毒癤,天天疼癢難忍,以致寢食難安,行走不得。

“卿只管說。”皇上笑道。

柳百葵已略知娘娘病根,又見皇上神情,更堅定了自己的推斷沒有錯。他不敢再提看病,只是說:“臣有一把椅子,務請娘娘赤身一坐。”

皇上恩准。

活命柳搬過椅子,均勻地撒上一層薄粉,就出去了。等娘娘坐好離開之後,他才進來對著椅子上娘娘留下的屁股印痕,仔細研究起來。

直到下午,他又請娘娘照上次的印兒,再坐一下。娘娘按他說的,剛剛坐下,就尖叫一聲暈死過去了。原來,娘娘的病必須得做手術,但為難的是,連看一下都不行,活命柳如何能夠執刀?沒有辦法,他只有先通過椅子上娘娘坐過的痕跡,看准病症所在,再在椅子上暗置一把小小手術刀,周圍鋪上止血、消毒、癒合的藥粉,如果娘娘真按原印兒坐下了,就等於做了手術。當然,這樣風險很大,要是娘娘坐偏了,可就慘了。

這時,宮女們很緊張,忙抬起娘娘進了後室。外面待命的大臣們也都嚇得不敢出氣。皇上又驚又惱,吼道:“快將這庸醫拉出去,斬了!”柳百葵不顧一切,沖進屋裡,對皇上說道:“稍等一會兒,若不能藥到病除,臣死而無怨。”

一炷香的工夫,娘娘慢慢醒來,感覺渾身輕鬆許多,下面也不再癢疼。她小聲說道:“沒事了。”皇上大悅,長出了一口氣,又安慰娘娘幾句,就出來召見柳百葵。

“朕說過,你要什麼都行。”

柳百葵長跪不語。

“要不,卿就做官吧,永遠跟著朕。”

柳百葵道:“臣懶散成性,怕有辱聖恩。”

皇上知道他無意仕途,又道:“錢財呢,卿只管開口。”

活命柳依然長跪不語。

皇上笑道:“卿莫非想要朕封你嗎?”

柳百葵道:“臣只想要一件東西,就怕陛下不肯給。”

“說吧。朕答應你。”

“臣,”柳百葵道,“求陛下賞賜一件衣服,許臣隨意穿。”

皇上一愣,繼而又笑道:“好吧。來人,賜柳百葵龍衣黃馬褂一件。”

活命柳大喜過望,連忙謝恩,接了黃馬褂,又行三拜九叩之禮,小步跑出皇宮,繼續雲遊去了。

其實,柳百葵之所以非要黃馬褂,主要是想在父老面前挽回點面子,證明自己沒給族人丟臉。晚年,他回到故鄉,大家知他受了封賞,紛紛送來賀禮,以示親近,實際上,是想一睹黃馬褂的風采,但都被他一一回絕了。

他把這黃馬褂當成了寶貝,平生就穿過兩次。一次是為了懲治酷吏,他穿在身上,逼著那個縣官跪了整整一天,又當街爬了一大圈。還有一次,是伊水河發了洪水,百姓們家毀人亡,苦不堪言,他拿出黃馬褂,往水裡一扔,怒道:“還不退去!”水果然漸漸小了……

活命柳的美名,響徹了大河上下,族長早已收回了以前說過的話,懇請他百年之後一定葬入家墳,但他只是搖搖頭,歎道:“不必了。”

現在,伊河岸邊就有他的墳墓,但並沒有與柳家祖墳相連,而是孤單單地立在一邊。聽說,“文革”期間,有人弄開了他的墓,看見了那件黃馬褂,只是時間太久,又不懂得保護方法,一遇到風,黃馬褂就化成了一片片的飛灰

遠遠牽到外面,柳百葵就用指肚按住另一頭,閉眼看起脈象來。

四周靜得出奇,可以聽到每個人的呼吸聲!活命柳額頭冒出汗珠,面色一會兒凝重,一會兒舒展,一會兒又陰沉得可怕……不知過了多久,他突然跪在皇上面前,道:“臣知娘娘必是偶遇風熱,又遭濕氣下注,可以治,只是……”

皇上心裡一震,果然是神醫!娘娘這個怪病,正是在下陰私處,長了一個毒癤,天天疼癢難忍,以致寢食難安,行走不得。

“卿只管說。”皇上笑道。

柳百葵已略知娘娘病根,又見皇上神情,更堅定了自己的推斷沒有錯。他不敢再提看病,只是說:“臣有一把椅子,務請娘娘赤身一坐。”

皇上恩准。

活命柳搬過椅子,均勻地撒上一層薄粉,就出去了。等娘娘坐好離開之後,他才進來對著椅子上娘娘留下的屁股印痕,仔細研究起來。

直到下午,他又請娘娘照上次的印兒,再坐一下。娘娘按他說的,剛剛坐下,就尖叫一聲暈死過去了。原來,娘娘的病必須得做手術,但為難的是,連看一下都不行,活命柳如何能夠執刀?沒有辦法,他只有先通過椅子上娘娘坐過的痕跡,看准病症所在,再在椅子上暗置一把小小手術刀,周圍鋪上止血、消毒、癒合的藥粉,如果娘娘真按原印兒坐下了,就等於做了手術。當然,這樣風險很大,要是娘娘坐偏了,可就慘了。

這時,宮女們很緊張,忙抬起娘娘進了後室。外面待命的大臣們也都嚇得不敢出氣。皇上又驚又惱,吼道:“快將這庸醫拉出去,斬了!”柳百葵不顧一切,沖進屋裡,對皇上說道:“稍等一會兒,若不能藥到病除,臣死而無怨。”

一炷香的工夫,娘娘慢慢醒來,感覺渾身輕鬆許多,下面也不再癢疼。她小聲說道:“沒事了。”皇上大悅,長出了一口氣,又安慰娘娘幾句,就出來召見柳百葵。

“朕說過,你要什麼都行。”

柳百葵長跪不語。

“要不,卿就做官吧,永遠跟著朕。”

柳百葵道:“臣懶散成性,怕有辱聖恩。”

皇上知道他無意仕途,又道:“錢財呢,卿只管開口。”

活命柳依然長跪不語。

皇上笑道:“卿莫非想要朕封你嗎?”

柳百葵道:“臣只想要一件東西,就怕陛下不肯給。”

“說吧。朕答應你。”

“臣,”柳百葵道,“求陛下賞賜一件衣服,許臣隨意穿。”

皇上一愣,繼而又笑道:“好吧。來人,賜柳百葵龍衣黃馬褂一件。”

活命柳大喜過望,連忙謝恩,接了黃馬褂,又行三拜九叩之禮,小步跑出皇宮,繼續雲遊去了。

其實,柳百葵之所以非要黃馬褂,主要是想在父老面前挽回點面子,證明自己沒給族人丟臉。晚年,他回到故鄉,大家知他受了封賞,紛紛送來賀禮,以示親近,實際上,是想一睹黃馬褂的風采,但都被他一一回絕了。

他把這黃馬褂當成了寶貝,平生就穿過兩次。一次是為了懲治酷吏,他穿在身上,逼著那個縣官跪了整整一天,又當街爬了一大圈。還有一次,是伊水河發了洪水,百姓們家毀人亡,苦不堪言,他拿出黃馬褂,往水裡一扔,怒道:“還不退去!”水果然漸漸小了……

活命柳的美名,響徹了大河上下,族長早已收回了以前說過的話,懇請他百年之後一定葬入家墳,但他只是搖搖頭,歎道:“不必了。”

現在,伊河岸邊就有他的墳墓,但並沒有與柳家祖墳相連,而是孤單單地立在一邊。聽說,“文革”期間,有人弄開了他的墓,看見了那件黃馬褂,只是時間太久,又不懂得保護方法,一遇到風,黃馬褂就化成了一片片的飛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