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陳家祠磚雕是正宗的廣府磚雕

●在磚上雕刻之前,先在紙上畫的線稿。

●挑選青磚也很講究,一般都是拿起兩塊磚來敲擊,聽它發出來的聲音,不能太悶也不能太脆,太悶難下刀,太脆容易崩。

●張漢泉磚雕作品,他喜歡精細化雕刻,並且引進木雕中的鏤空雕。

“廣府磚雕跟北方磚雕最大的不同是在成磚上雕刻,也就是在燒好的青磚上,一塊一塊地先雕個大致形狀,然後再拼接到一起,接著再修補、再處理,達到最好的效果,最後再拼接起來。 ”

——佛山市級磚雕非遺項目傳承人 張漢泉

當人們走進廣州市荔灣區陳家祠,一抬頭就能看見牆上繁複堆砌的磚雕作品,人物和花鳥等都栩栩如生。

在陳列室內有對磚雕的簡要介紹:民間藝人運用鑿、木錘、鋸子、鑽頭等工具,以刻、鑿、磨等手法,把青磚加工成各種人物、花卉、鳥獸等吉祥圖案,作為建築物上某一部位的一種裝飾。 這種民間工藝形式在明清時期就已盛行,被廣泛應用於祠堂、會館、廟宇、民居的牆頭、墀頭、照壁、簷下、門楣、窗額等處。 廣府磚雕纖巧細緻,藝人們按需佈設圖案紋飾,豐富了單調的牆面,為建築添色,是嶺南民間建築的一大特色。

廣府磚雕與北方磚雕的區別

“陳家祠的磚雕作品是正宗的廣府磚雕,代表了最具嶺南特色的磚雕藝術。 ”民間工藝師張漢泉是佛山市級磚雕非遺專案傳承人,“我開始接觸磚雕應該是在1970年代,那時候佛山有一個叫陳昌的磚雕師傅,帶了幾個徒弟,但是都不太樂意學,因為磚雕取材難,又髒又累,再加上當時磚雕的市場需求幾乎為零。

但是我很喜歡這個工藝,覺得很神秘,也很好玩,所以就經常登門拜訪陳昌師傅。 我從小就喜歡雕一些東西,除了磚雕,我還會木雕、石雕等。 陳昌師傅見我這個後生仔誠心學,他就很認真地教我。 ”

磚雕是由東周瓦當、漢代畫像磚等造型形式發展而來,國內主要流派包括京津磚雕、山西磚雕、徽州磚雕、蘇派磚雕、廣府磚雕等。 “廣府磚雕跟北方磚雕最大的不同是在成磚上雕刻,也就是在燒好的青磚上,一塊一塊地先雕個大致形狀,然後再拼接到一起,接著再修補、再處理,達到最好的效果,最後再拼接起來。

而北方磚雕是先把做青磚的材料準備好,然後起模,再印下去,之後拿去燒制,出來之後就是磚雕了。 這樣做出來的味道跟水泥雕的近似,沒有了那種刀的韻味,缺少了靈氣,所以說廣府磚雕有著自己獨特的工藝。 ”張漢泉介紹道,“1983年的時候,有人找到我要我去修祖廟,有兩個地方的磚雕殘損了,我就在老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補,你看這是當時拍下來的照片。 ”記者發現,修補的地方跟老的磚雕結合得很自然,幾乎看不出修繕的痕跡來。 此外,張漢泉還為東華里古民居的磚雕進行過修葺工作。

“1980年代以後,磚雕工藝就不受重視了,國內受到外來的現代化裝飾的影響,磚雕的裝飾工藝基本上式微,有一段時間乾脆隨著社會的潮流離開了。

”張漢泉說,“直到2000年左右,如果我不做,磚雕在佛山就幾乎絕跡了”。

借鑒木雕,讓磚雕呈現更多細節

在學習磚雕之前,張漢泉具備了很高的木雕工藝水準,所以不自覺間,他會將二者的某些元素進行融合。 “學習磚雕除了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外,還需要很高的天分,天分高的話,至少學習三四年也才能上手。 ”張漢泉說,“雖然有相通之處,但是木雕跟磚雕區別很大,首先木頭與磚頭的硬度不同,所以用刀的方向和力度也截然不同;二是做高浮雕效果時,磚雕比較容易做出來,比如加上一塊磚就能厚5釐米,木頭則不行,容易斷;三是磚雕一般都是放在室外,而且是擺放在較高的位置,所以要考慮一個視覺上的傾斜度。

另外,磚雕是擺放在比較空曠的地方,所以遠沒有木雕那麼精細。 ”

“廣府磚雕都是大塊面,結構比較明快,但是不夠耐看,畫面比較粗糙。 比如說黃飛鴻紀念館,那裡也有很多大塊磚雕,但是都比較粗糙,一塊兩塊就像隨便用刀劈了幾下就放上去了。 這種磚雕比較適合高大的建築,但是我認為做磚雕工藝就不行了,我個人更喜歡細節,喜歡多一點看頭,所以我就琢磨了很久,借鑒了木雕和石雕的一些做法。 比如鏤空,就是來自木雕,你看我雕的這個龍牙,就是鏤空的,看上去更有靈性,更有立體感。 另外,我在雕刻的時候,儘量把線條精細化,更傾向於室內藝術品的製作。 這也是我現在努力的方向,就是希望磚雕能作為一種裝飾品走進普通老百姓的家庭。 ”

近幾年來,張漢泉潛心研究磚雕工藝,2014年他創作的磚雕作品《雙龍戲珠》在佛山市工藝美術作品大展中獲得銀獎,2015年經過幾番努力,他讓磚雕躋身佛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自己有一個大的構想,就是用約15000塊青磚,做一個大型浮雕作品,集中展示佛山的傳統文化,比如佛山秋色、陶瓷、龍舟等,目前正在構圖,已經構思了3年多了,預期是兩米高十幾米長。”

【談資】

磚雕兼顧美觀和實用

磚雕,俗稱“硬花活”,是中國一種古老的建築裝飾藝術,主要應用于古代傳統建築上的磚質浮雕、圓雕、鏤空雕和線刻等裝飾。磚雕在題材的選擇上與其它傳統工藝美術題材相近,多以龍鳳呈祥、和合二仙、劉海戲金蟾、三陽開泰、郭子儀作壽、麒麟送子、獅子滾繡球、松柏、蘭花、竹、山茶、菊花、荷花、鯉魚等寓意吉祥和人們所喜聞樂見的內容為主。

民間磚雕主要是從建築外觀的實用和觀賞的角度出發,為了保持建築構件的堅固,能經受日曬和雨淋,磚雕多以造型簡練,樸實渾厚為主,在造型語言上不盲目追求細緻和纖巧的外觀形式。主要表現內容多為山水、花卉、人物和鳥獸等圖案,是古建築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主要用來裝飾寺、廟、觀、庵及民居的構件和牆面。近現代隨著磚雕材質的改良,以及當代磚質材料的創新,一部分青磚雕刻逐漸向藝術品和旅遊商品的方向發展。 (據公開資料)

近幾年來,張漢泉潛心研究磚雕工藝,2014年他創作的磚雕作品《雙龍戲珠》在佛山市工藝美術作品大展中獲得銀獎,2015年經過幾番努力,他讓磚雕躋身佛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自己有一個大的構想,就是用約15000塊青磚,做一個大型浮雕作品,集中展示佛山的傳統文化,比如佛山秋色、陶瓷、龍舟等,目前正在構圖,已經構思了3年多了,預期是兩米高十幾米長。”

【談資】

磚雕兼顧美觀和實用

磚雕,俗稱“硬花活”,是中國一種古老的建築裝飾藝術,主要應用于古代傳統建築上的磚質浮雕、圓雕、鏤空雕和線刻等裝飾。磚雕在題材的選擇上與其它傳統工藝美術題材相近,多以龍鳳呈祥、和合二仙、劉海戲金蟾、三陽開泰、郭子儀作壽、麒麟送子、獅子滾繡球、松柏、蘭花、竹、山茶、菊花、荷花、鯉魚等寓意吉祥和人們所喜聞樂見的內容為主。

民間磚雕主要是從建築外觀的實用和觀賞的角度出發,為了保持建築構件的堅固,能經受日曬和雨淋,磚雕多以造型簡練,樸實渾厚為主,在造型語言上不盲目追求細緻和纖巧的外觀形式。主要表現內容多為山水、花卉、人物和鳥獸等圖案,是古建築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主要用來裝飾寺、廟、觀、庵及民居的構件和牆面。近現代隨著磚雕材質的改良,以及當代磚質材料的創新,一部分青磚雕刻逐漸向藝術品和旅遊商品的方向發展。 (據公開資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