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湖南益陽美術圈的朋友看過來,你的學畫記憶與老師都在這出現了!

鄭新安按:在一個名為“藝術小鎮”的朋友圈看到一篇回憶湖南益陽美術圈往事的小文章, 此文寫的情真意切, 深情並茂, 全文上下充滿了濃濃的師生情與鄉情。 特別是感懷哪些當年都意氣風發的老師畫家們, 他們也曾才華橫溢, 卻因種種原因逍彌于人世的江湖之中。 文中有一小段講到杜煒老師回到廣東佛山之後的尷尬與作者在國家畫院見到老師的境遇, 讓人有點傷感。 生活啊!將老師變成了輪椅老師, 不免讓人傷心落淚。 看到此, 想, 藝術固然重要, 身體才是本身, 活著狀態才是最為重要的。

還有, 人與人之間來往要有好的念想, 只要你還在這個圈子裡混, 總會碰到的。 這樣以至於幾十年後再相見, 還有那份感恩與親切在。 在微信中, 征得作者揚衛老師的默認, 特轉發此文。 讓益陽美術圈的朋友在這裡見見面, 這也是益陽美術史的珍貴記憶啊。

一本書的緣分

楊衛/文

人是關係的動物, 在現實生活中, 不可能擺脫與周圍的聯繫, 孤零零地自我存在。 而諸多關係的建立, 往往需要緣分。 包括人與人的關係, 人與物的關係, 以及人與時代的關係等等, 都非偶然, 而是氣場的應和, 命定的相遇。

我因為喜歡收藏老物件, 常在四處淘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舊物, 比如舊書、舊文獻、舊信劄, 以及舊時的日常用品等等。 所以, 對這種“踏破鐵鞋無覓處,

得來全不費工夫”的緣分, 感受特別強烈。 常常, 當我心儀的東西, 驟然間從某個賣家手裡應聲而出時, 我都會驚喜不已, 以至於開始懷疑, 到底是它在找我, 還是我在找它?總之, 這是一種奇妙的體驗, 就像兩個相愛的人, 一見鍾情, 感覺不是今生的撞見, 而是前世的約定。

2017年8月中旬, 我無意間淘到這本書, 成了我寫作此文的緣起。

前陣子, 我又經歷了這樣一次意外的驚喜。 本來, 只是閑來無事, 上網去我經常買舊物的網店逛逛。 不想, 突然有一本舊書映入我眼簾, 猶如吸鐵石, 把我緊緊地吸住了。 這是一本藍色封面的圖冊, 書名為繁體字, 寫著《益陽專區第一屆美術展覽彙編》。 益陽, 多麼悅耳的名字, 這可是我的家鄉呀!看到這個名字, 我便油生一種親切感;而“專區”這個概念, 卻是很久以前的稱謂。 憑此概念, 再加上繁體字, 足可證明, 這是一本有年頭的老書。 於是, 我馬上聯繫賣家, 讓他發來該書的內文圖片。 不發不知道, 一發嚇一跳。 這本書不僅是我家鄉益陽的早期美術文獻,

而且原書的擁有者, 還是我的授業老師, 與我有教誨之恩。 當我看到該書的扉頁上, 赫然寫著“李敦祥同志惠存!”, 落款為“湖南省益陽專區群眾藝術館贈”的字樣, 以及加蓋有益陽專區群藝館的大紅印時, 不禁喜出望外, 想起了李老師, 也想起了益陽的許多舊事……

書的扉頁上寫著李敦祥老師的名字, 驟然間吸引了我。

這本書印製於1963年, 是1962年益陽恢復專區以來, 第一次舉辦全區美術展覽的作品彙集。 益陽自秦置縣, 至漢立名, 沿襲兩千多年, 雖歷經社會興衰, 朝代更替, 但城市名稱一直沒變。 1949年, 湖南結束國民政府的統治, 新政權在益陽設立專區, 轄益陽、安化、湘鄉、寧鄉、沅江、漢壽等多縣;1952年11月, 益陽專區的建置撤銷, 大部分縣市劃歸為常德專區;1962年12月, 益陽重新恢復專區建置……由此看來, 這本印製於1963年的《益陽專區第一屆美術展覽彙編》, 是益陽回歸于自我, 重新設立專區以來, 對區內藝術生態的一次摸底, 也是對全區美術成就的一次檢閱。

事實上, 我雖出生于益陽, 並在那裡接受美的薰陶, 開始學畫,走上藝術之路,但卻並不瞭解益陽的美術歷史。因為我生在“文革”中,待我學畫時,已是80年代初了。那時,經歷了“撥亂反正”之後,全社會正在向著現代化大踏步前進,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對於過去的歷史,根本沒時間,也沒精力去回望。所以,我對益陽的美術發展,其來龍去脈,只是知道一點隻言片語;而對其起承轉合的複雜關係,卻是兩眼一抹黑,不知其詳。那時,我們家給我訂閱了《美術》、《世界美術》等藝術類雜誌,我正著迷於其中的新思想、新思潮,對由此帶來的視覺變化,充滿了好奇心與追逐的熱情。至於沉澱于益陽的那些往事,根本就無興趣,也無暇去顧及。

1984年,我輟學在家,父母怕我因此而流向社會,墜落成“街痞子”,開始敦促我學畫,不僅帶我拜了益陽美術界的名家、後擔任過益陽美協主席的廖正華為師,而且還給我在益陽市開辦的美術培訓班報了名,希望籍此為我營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我就是在美術培訓班學習的時候,認識李敦祥老師的。李老師敦厚樸實,作風嚴緊,喜歡著中山裝,總是一絲不苟,給人一種中規中矩的印象。他教素描課,言辭不多,但很實在,總是以身作則,從頭到尾帶著我們一起畫畫,給我們做示範。說實話,當年我並不怎麼喜歡李老師,因為他那嚴眉肅目的表情,常給我一種壓抑感。所以,除了看他畫畫,從他的繪畫過程中,學取一些處理畫面的經驗,其餘時間,我跟李老師的交流並不多。不過,多年後,回想起來,我卻能感受到李老師身上的那股力量,尤其是他畫畫時的專注神情,讓我明白了投入多少、收穫多少的道理。也許這就是一種率先垂範吧。

說來也巧,我跟李敦祥老師的緣分,還遠不止美術培訓班。1988年底,我在益陽地區郵電局工作近兩年後,厭倦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單調工作節奏,決定重新拾起自己的美術愛好,辭去這份工作,轉到湖南工藝美術職工大學進修。半年後,我又如願以償地考取了該校的美術裝璜專業,而李敦祥老師,正是我們班的任課老師。這使我和李老師分別幾年後,又有了再續前緣的機會。雖然已有好幾年不見,但李老師依然如故,還是那樣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喜歡穿中山裝,一如既往地系著風記扣,除了雙鬢間添了幾縷銀絲,其他一律沒變。不過,正是他那略顯老態的神情,使我產生了某種傷感:光陰易逝,豈容我待。我在讀書期間,跑到學校外面租房子,玩命地畫畫,以至於在短短兩年時間創作了數十幅油畫作品,追溯這個動力,或許正是敏感到了時光流逝的緊迫性。

李敦祥老師儘管自己不善變通,嚴於律己,但對學生卻較為寬容,不太干涉我們的自由,也給我們充分的探索空間。我能夠在課堂上嘗試一些新的表現風格,並經常溜到校外搞創作,要感謝李老師的寬以待人。其實,我當年在校學畫,受李老師的影響並不多,而是常與現任益陽美協主席、當時還是青年教師的袁慶典打得火熱,從他那裡取了不少真經。在我當時看來,李老師的繪畫風格,似乎有些陳舊,太墨守成規了。他率由舊章,堅守的“蘇派”風格,以及寫實造型,在宣導新風的80年代,顯得因循守舊,與時代有些格格不入。所以,我一直避免受到李老師的影響。我總以為,我和李老師是兩代人,存在著巨大的鴻溝,他們那代人受泛政治化教育的影響,可能註定了循規蹈矩,固執拘泥。然而,淘到這本《益陽專區第一屆美術展覽彙編》,卻打破了我的成見。在這本“彙集”裡,收錄了李敦祥老師的早期油畫作品《新教師》。那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他後期作品的輕鬆風格,率性、灑脫,畫面洋溢著韻律的流動,描繪物件與筆觸相得益彰,帶有某些表現主義色彩與印象派繪畫的特徵。原來,人是環境的動物,沒有一成不變,只有逆水行舟與順勢而為。對於李敦祥老師而言,也曾經年輕過、熱血沸騰過。這是我讀到這本“彙集”後,收穫的一些認識。

李敦祥老師創作于1963年的油畫作品《新教師》。

此外,這本“彙集”裡,還收錄了許多我耳熟能詳的名字和他們的繪畫作品。比如鄭一呼,就與我的成長記憶相伴隨,幾乎融入到了我的生命意識中。鄭先生是益陽文藝界的名流,土生土長益陽市人。據說,他父親原是益陽街上的大資本家,1949年後,成了剝削階級被打倒。因此,有著良好藝術素養的鄭一呼,也受到牽連,取消了考大學的資格。這似乎造成了他的終生缺失,故而,也催其奮進,靠自學而成才,一度成了益陽美術界的翹首。《益陽專區第一屆美術展覽彙編》裡,就收錄了鄭先生的連環畫《及時雨》。此作品摘取了該展的桂冠,獲得唯一的一等獎,可見,鄭一呼先生的繪畫實力。

說起鄭一呼先生,與我家還頗有些淵源。他夫人的妹妹,跟我母親是閨密,加之我父親從事寫作,也在益陽文藝界與鄭先生有些交集。故而,我們兩家素有往來。70年代末,我姐姐開始學畫,父母就曾把她託付給鄭先生。所以,他也是我姐姐的美術啟蒙老師。1985年,我到益陽市第一職業中學美術班讀書,鄭一呼先生的兒子鄭小蠻,與我是同班;1989年,我考取湖南“工藝美大”,鄭一呼先生的女兒鄭薇,又和我是同學;而當我剛從湖南“工藝美大”畢業,鄭一呼先生就調入該校,成為掌門人,當了多年的校長……諸如此類,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把我們兩家聯繫在了一起。

鄭一呼先生的名字獨佔鰲頭。

鄭一呼先生多才多藝,早年在益陽湘劇院工作,畫過不少電影海報;後來,調到益陽床單廠任廠長和總設計師,又做過許多床單設計;再後來,擔任湖南工藝美術職工大學的校長,從事行政工作之餘,筆耕不輟,堅持創作,出了不少優秀的繪畫作品。可以說,鄭先生涉足的美術領域非常之寬,美術創作、美術設計、美術教育,他都曾涉獵,並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單就美術創作而言,他也是多元並舉,油畫、水墨、水粉、水彩、素描等等,樣樣精通。尤其是連環畫,鄭先生運用自己的速寫功夫,以線造型,動靜分明,虛實相生,極具神釆,展示了超高的繪畫技能。可惜,鄭一呼先生因為出身問題,而與學院背景失之交臂,使其失去了接受系統訓練的機會;再加上其發散性用力,在繪畫上各路出擊,沒能集中提煉出某些造型要素,來形成自己的風格特徵。所以,他始終是一位泛美術的大家,而未能立一家之言,成一代新風。說起這些,不免有點遺憾。

《益陽專區第一屆美術展覽彙編》裡面,還收錄了一位我較為熟悉的人物,他就是畫家兼及美術理論的王菊生先生。王先生也是我父親很早以前的朋友,雖然待我學畫時,他早就調到長沙工作去了,我並未見過其人,但卻常聽我父親說起。他的名字對於我,可謂如雷貫耳。王先生是益陽少有的美術理論家,早在80年代初,就曾在《美術》雜誌上發表過文章。那時,美術類的專業雜誌不多,而《美術》又是最權威的雜誌,全國的美術工作者與愛好者,幾乎都會關注它的動向。所以,能夠在那上面發表文章,無異於萬眾矚目,舉世聞名。而像王菊生的名字,還不止一次地出現在該雜誌上,這讓我很早就對他刮目相看,崇拜有佳。數年後,我從美術創作轉向藝術批評,不知道有沒有受過王先生的一些影響?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少時接觸各種各樣的文藝雜誌,看過其中的不少文藝爭鳴,應該說,正是促成我勤於思考的一個源頭。

大概是因為王菊生先生從事理論工作,長期與文字打交道。所以,喜歡爬格子的父親,早年間和他有過不少往來交集。這也是一種志趣相投吧。不過,對於從沒見過王先生的我,一直以為他只是一位美術理論家,不想,卻在“彙集”裡看到了60年代初,他畫的年畫《新隊長的決心》。原來,王菊生先生不僅寫文章,而且還搞創作,是一位優秀的畫家。這讓我對益陽的美術歷史,又補充了一課。

我繼續在《益陽專區第一屆美術展覽彙編》裡翻找熟人,還能找到胡明勳先生。他也是益陽美術界的前輩,我母校湖南“工藝美大”的前身——湖南益陽“七•二一”工藝美術大學的創辦者之一。80年代初,我姐姐尚未考取大學之前,曾在該校進修,胡先生教過她。故而,他是我姐姐的老師,我最早知道胡明勳的名字,就是在那時候。不過,待我考進這所學校時,胡先生已經退休。所以,我雖然知道胡明勳,但對他瞭解並不多。大體只知道,他是60年代從湖北美術學院畢業,分配回家鄉工作的,是益陽為數不多的學院派。

應該說,在胡明勳等人之前,益陽美術界的學院派很少。儘管民國時期,創辦南京美術專科學校的高希舜,是益陽桃江人,且帶出了他的知名學生——益陽籍畫家莫立唐等等。但他們後來均沒有在益陽生活,對益陽本土的藝術發展,其影響力和推動作用並不明顯。所以,1949年以後,益陽美術事業的起步,不是靠這些正規的學院力量,而是源于廣大的美術愛好者。這個情況,也可以從這本“彙集”中看出端倪。裡面收集的參展作者,大都是業餘畫家,來自社會基層,以自學成才為主。因此,整個展覽的水準,也有些參差不齊,有的成熟,有的稚嫩,真可謂魚龍混雜。其中,較為專業的作者,有周石民、酈松臣、楊石世、鐘渭林等人,尤其是周石民,畫風老辣,筆力蒼勁,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面貌。據說,他還是王菊生等人的老師,在益陽培養過許多美術人才。不過,我沒見過這位益陽美術界的名宿,對他沒有形象認識,只能靠道聼塗説了。

周石民先生創作于1963年的油畫作品《一家人》。

我還從老輩那裡聽說過,益陽美術的繁榮,正是始於60年代,也就是從益陽專區舉辦這次美術展覽之後。這主要得益於地方政府的重視,舉辦展覽,組織創作,都是對益陽美術發展的推動與支持;其次,益陽有著廣大的美術從業者與愛好者,他們彼此交集,相互學習,豐富了當地的美術生態,促進了各自的進步;而更為重要的,還是60年代以後,不少外地藝術院校的美術生,畢業分配到益陽工作,為益陽美術界注入了創新的活力,提升了學術形象。比如從廣州美術學院分配來的貴體侃、杜煒,從湖南師範大學分配來的張月明等等。他們陸續來到益陽,對益陽美術界的專業介入,無疑帶來了更為嚴緊、正規的學院氣息。我少時學畫,從最基礎的素描開始,就是以廣州美院的郭紹綱的素描為摹本。這當然受益於他的“廣美”學生——貴體侃老師的引導與推薦。

貴體侃是湖南常德人,1961年從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分配到當時還被常德專署管轄的益陽市工作。1962年12月,益陽從常德專署分離出來,恢復專區建置,貴老師也就因此而留下來,成了常德籍的益陽人。貴老師以前也在工廠呆過,湖南“工藝美大”成立後,他便調入該校任教,直至退休。因此,他既是我姐的老師,也是我的老師。貴老師個子不高,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所以,很受學生們歡迎;而貴老師,也很愛護自己的學生,樂於施教。他在益陽的學生,不僅只是限於學校內部,也遍佈學校外的街頭巷尾,當年,益陽走出去的美術考生,有不少人都得到過他的指點。我剛學畫時,就被姐姐帶著,一起在貴老師門下受業;後來,我成為湖南“工藝美大”的正式學生,貴老師仍然帶我們的專業。所以,他教我的時間最長,對我的藝術人生,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貴體侃老師(二排右三)80年代在湖南“工藝美大”。

貴老師是廣州美院的高材生,繪畫感覺好,造型能力強。他的人物素描,還有人物油畫,都堪稱範畫,結構飽滿,層次豐富,具有典型的學院特徵。那時候,我們常借他的作品出來臨摹,往往一張畫,會由一傳十、十傳百,到最後都是不知去向。而貴老師也從不追究,大有“千金散盡還複來”的氣度,末了,有好的作品,還會照樣讓我們“借”走。這就是貴老師的為人,慷慨、樂觀、豁達,不拘形跡。因此,他們家常常是門庭若市,穿梭著各種不同求教者的身影,再加上家裡孩子多,擠在一起,幾乎沒有落腳之地。貴老師的作品產量不多,跟他的生活環境有關係,尤其是受家庭拖累,他的創作時間很少。所以,手頭功夫極強的貴老師,卻沒能出精品力作,說起來,也是一大憾事。

杜煒是廣東南海人,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比貴體侃略晚幾屆。他分配到益陽工作後,也跟貴老師一樣,先起在工廠搞設計,後湖南“工藝美大”成立,他被調入該校任教,直到90年代中期,遷回自己的老家廣東。杜老師雖然不是益陽人,而且後來也離開了益陽,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時期,都是在益陽度過的。因此,他對益陽有很深的情感,益陽的藝術界,也對其念念不忘,至今仍把他視為益陽美術的驕傲。事實上,杜老師的藝術生命,正是從益陽起步的,益陽給了他創作的營養,反過來,他也給益陽提升了藝術形象。他在70年代創作的連環畫《智捕大鱘魚》,曾參與1981年全國第二屆連環畫創作的評獎,榮獲二等獎。這是益陽美術界首次有作品在全國獲獎。所以,榮譽不單歸杜老師,也歸整個益陽。

1974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英文兩個不同版本的連環畫《智捕大鱘魚》(楊衛收藏)。

我姐姐在工藝美大進修期間,杜老師曾施教於她。因此緣故,我很早就知道杜老師,並隨同我姐找他看過畫。後來,我入湖南“工藝美大”讀書,杜老師雖然沒有直接教過我,但因為有前面的鋪墊,所以,我跟他還是有些交集。杜老師是廣東人,帶著濃重的粵語腔,跟本地人交流起來,不免有點障礙。或許,這是我沒有像跟貴老師一樣,與杜老師親密接觸的原因。1991年,我從湖南“工藝美大”畢業,旋即離開益陽,到了北京發展。不久,杜老師也舉家南遷,調去了廣東佛山。我們天各一方,完全斷了聯繫。本以為再也沒機會相見了,不想,緣分未盡,數年後,卻因為杜老師的個展,我和他又再度重逢,並且還有了一次深度合作

那是2015年夏,杜老師準備在北京舉辦自己的個人畫展,經他的學生,也是我的師兄、現任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副院長黃建成的推薦,杜老師的夫人,也曾任教於湖南“工藝美大”服裝系的丁杏子老師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出面,為杜老師策劃這個展覽。老師之托,義不容辭,我欣然答應,並於是年9月,在北京國家畫院美術館,為杜老師策劃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個展。當時,杜老師也親臨了現場,那是我時隔20多年後再次見到他。讓我驚歎不已的是,杜老師竟然半身癱瘓了,左邊手腳已完全不聽使喚,出行還要坐輪椅。看著杜老師半身不遂的狀態,以及白髮蒼蒼的形象,我不禁悵然若失。這可是當年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的杜老師呀。歲月滄桑,竟然把一位抖擻的先生,折騰成了這副樣子……

據說,杜老師調回廣東後,事業並不怎麼順暢。因為是中年變景,人生的黃金時間,都留在了湖南。所以,廣東不太認他,他回去後,也一直沒能真正地融入到廣東的美術圈。這從他在京舉辦的個展上,來的嘉賓與收到的祝賀,均是出自於湖南,便可窺見一斑。看到杜老師如此落索的晚景,我真的很心酸。我想,假如杜老師一直留在湖南,憑他的實力和影響,暮年絕不會如此冷清。因為他為湖南的美術做出過貢獻,湖南人信奉投桃報李的原則,也一定會善待於他。

最後,要輪到我說張月明先生了。他是湖南長沙人,1965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美術系,同年分配到益陽專區文化館工作,一呆便是20餘年,直到80年代初調回省城。與貴體侃和杜煒兩位先生不同,張月明先生至今仍保持著旺盛的創造力,是他們那輩藝術家中,極少還在前臺活躍的人物之一。這應該首先得益于張老師有個健康的身體與豪爽的性格,尤其能夠接受新鮮事物,喜歡跟年輕人打成一片,諸如此類,都使得張老師不泥古、不守舊,鶴髮童顏,老當益壯。其次,張老師調到長沙工作,雖是回到自己故里,卻無異於是登高望遠,更上一層樓。畢竟長沙是湖南的省會,有著更高的展示平臺,也有著更濃郁的藝術氛圍。所謂“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李白《與韓荊州書》)自此,張老師不再是代表一個小地方,而是代表了整個三湘四水的湖南。當然,張老師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更重要的,還是源於他的藝術才情,取決於他的藝術造詣。關於這點,無需我多言,湖南美術界眾所周知。

其實,我知道張月明的大名,也很早。只是可惜,那時候無緣拜謁,錯過了受教于他的機會。因為待我學畫時,張老師已經調走,去了省會長沙。不過,我早就說過,緣分這東西,沒有遲早,只有相逢一笑的恰好。我跟張月明老師的緣分,也是如此,需要時間的醞釀與等待。這不,一旦時機成熟了,我們不僅有緣得以相逢,而且還一見如故,成了忘年之交。現在的張老師,每次見到我時,都會熱情洋溢地喊我一聲“衛哥”。我想,我們之所以能夠如此放鬆,超越距離的屏障,打破年齡的局限,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喝到一起,聊到一起,就在於都有一顆赤子之心,崇尚自由,嚮往光明,性格裡有著率性、豪宕、坦誠的一面吧。

張月明先生在他的畫室(龔湘波攝影)。

張月明的繪畫,就是他的性格表徵,真正是畫如其人,熱情、奔放、活力四射,透著一股撲面而來的陽光感。這是雨季多發的楚地,陰雨綿綿的環境下,極其少有的藝術氣質。因此,我很喜歡!喜歡的不只是張老師筆下,那猶如烈焰般熾熱的畫面,更有他的藝術立場和人生態度:不諛上、不屈從、不隨眾、不為已有的風格和既成的規範所束縛,而是追求自己的個性,保持風格的獨立。在我看來,這正是藝術的本質,也是成就一代藝術大家的前提。所以,我始終認為,張月明老師,具有大家風範。我也由衷地期待,白首之心,暮年壯志,張老師能夠鑄成大器……

由上種種,就是因為我淘到這本《益陽專區第一屆美術展覽彙編》之後,引發的諸多回顧與感慨。其中涉及到的這些人物,不管是有名還是無名,見過還是沒見過,因為同出一源,與益陽有關係,所以,也都和我結下了藝術的不解之緣。其實,說到益陽美術界的緣分,還遠沒有結束。因為當我把淘到這本書的消息和內容,發到“益陽美術家協會”的微信群時,一石激起千層浪,又引發了不少新的話題。其中,反應最強烈的,還是吳國欣老師。他是我在湖南“工藝美大”讀書時的副校長,也是我的任課老師。當年,我畢業時跑到北京辦個展,差點因為沒有交畢業創作,而未能畢業。是吳國欣老師網開一面,把我的個展算為專業成績,給了我畢業證。所以,他有恩於我。

吳國欣老師雖然是上海人,但早年隨“上山下鄉”運動下放到益陽,因此與益陽結緣,也與我的藝術人生有了交集。他是我母校的早期畢業生,因為成績優異,而留校任教;後憑自己的實力,做了許多有創意、有影響的設計作品,並曾在全國的不少設計大賽中獲獎,為我母校爭得了許多榮譽。故而,他也受到了我母校的器重與提拔。在我讀書期間,吳國欣老師是我們的校領導,主管教學。他思想開放,觀念新穎,在教學上,不保守,不拘泥,很受學生愛戴。後來,大概是在我畢業後不久,吳國欣老師因成績斐然,得以高就,調回了自己的家鄉上海,任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縱觀吳國欣老師的奮鬥歷程,簡直可以成為勵志的樣板。

我從湖南“工藝美大”畢業之後,與吳國欣老師的來往並不多。畢竟隔著距離,他回了上海,我到了北京;而且職業也不同,他做藝術設計,我搞文藝理論。所以,這些年,我們只是因母校的關係,有過幾次淺淺地接觸。能夠把我們這些失散的緣分,重新拾起來,再次發生聯繫,要感謝袁慶典老師。他就任益陽美協主席後,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就是把我們這些已經離開了益陽藝術界人士,也都凝聚在一起,建了一個微信群。我和吳國欣等不少師友,能夠再續前緣,就是得益於這個微信群,也是得益于科技的進步。說到這裡,話題好像已經走遠,但其實也都是圍繞著《益陽專區第一屆美術展覽彙編》這本書的故事,在不斷延續。因為正是通過這個微信群,我將淘到該書的內容發佈後,才引起許多益陽美術的相關話題,也才觸發了我寫作此文的衝動……

我與吳國欣老師的聊天紀錄。

吳國欣老師通過微信告訴我,他認識該書中的不少作者,並由此感慨萬千,聊起了益陽美術界的許多往事,並流露出深深地懷念之情。他還表示,自己馬上就要從同濟大學退 休了,之後,會多回益陽看看,多回益陽走走。此外,還有曾在我母校任教、現已成為湖南商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院長的李立芳老師,也在微信裡發來感喟,對我淘到這本“彙集”,激動不已……這就是我要說的“一本書的緣分”。其實,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些人,因為一個地方,出於共同的愛好,凝結成了一根精神的紐帶。我想,人是合群的動物,不可能撥著自己的頭髮上天,所以,都會有出處,也都會有自己的地方性。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對於我們這些人而言,益陽是我們的出發點,或許註定了,也會是我們的回歸路。所以,我淘到的這本《益陽專區第一屆美術展覽彙編》,似乎也是一種命定,一種必然。至於書中涉及到的這些舊事和故人,雖然隨著時光流逝,早已翻過一頁。但是,他們作為益陽的人文記憶,卻構成了一個城市的文脈,融入了她的血液,豐富著她的歷史。

2017.8.25於北京通州

開始學畫,走上藝術之路,但卻並不瞭解益陽的美術歷史。因為我生在“文革”中,待我學畫時,已是80年代初了。那時,經歷了“撥亂反正”之後,全社會正在向著現代化大踏步前進,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對於過去的歷史,根本沒時間,也沒精力去回望。所以,我對益陽的美術發展,其來龍去脈,只是知道一點隻言片語;而對其起承轉合的複雜關係,卻是兩眼一抹黑,不知其詳。那時,我們家給我訂閱了《美術》、《世界美術》等藝術類雜誌,我正著迷於其中的新思想、新思潮,對由此帶來的視覺變化,充滿了好奇心與追逐的熱情。至於沉澱于益陽的那些往事,根本就無興趣,也無暇去顧及。

1984年,我輟學在家,父母怕我因此而流向社會,墜落成“街痞子”,開始敦促我學畫,不僅帶我拜了益陽美術界的名家、後擔任過益陽美協主席的廖正華為師,而且還給我在益陽市開辦的美術培訓班報了名,希望籍此為我營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我就是在美術培訓班學習的時候,認識李敦祥老師的。李老師敦厚樸實,作風嚴緊,喜歡著中山裝,總是一絲不苟,給人一種中規中矩的印象。他教素描課,言辭不多,但很實在,總是以身作則,從頭到尾帶著我們一起畫畫,給我們做示範。說實話,當年我並不怎麼喜歡李老師,因為他那嚴眉肅目的表情,常給我一種壓抑感。所以,除了看他畫畫,從他的繪畫過程中,學取一些處理畫面的經驗,其餘時間,我跟李老師的交流並不多。不過,多年後,回想起來,我卻能感受到李老師身上的那股力量,尤其是他畫畫時的專注神情,讓我明白了投入多少、收穫多少的道理。也許這就是一種率先垂範吧。

說來也巧,我跟李敦祥老師的緣分,還遠不止美術培訓班。1988年底,我在益陽地區郵電局工作近兩年後,厭倦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單調工作節奏,決定重新拾起自己的美術愛好,辭去這份工作,轉到湖南工藝美術職工大學進修。半年後,我又如願以償地考取了該校的美術裝璜專業,而李敦祥老師,正是我們班的任課老師。這使我和李老師分別幾年後,又有了再續前緣的機會。雖然已有好幾年不見,但李老師依然如故,還是那樣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喜歡穿中山裝,一如既往地系著風記扣,除了雙鬢間添了幾縷銀絲,其他一律沒變。不過,正是他那略顯老態的神情,使我產生了某種傷感:光陰易逝,豈容我待。我在讀書期間,跑到學校外面租房子,玩命地畫畫,以至於在短短兩年時間創作了數十幅油畫作品,追溯這個動力,或許正是敏感到了時光流逝的緊迫性。

李敦祥老師儘管自己不善變通,嚴於律己,但對學生卻較為寬容,不太干涉我們的自由,也給我們充分的探索空間。我能夠在課堂上嘗試一些新的表現風格,並經常溜到校外搞創作,要感謝李老師的寬以待人。其實,我當年在校學畫,受李老師的影響並不多,而是常與現任益陽美協主席、當時還是青年教師的袁慶典打得火熱,從他那裡取了不少真經。在我當時看來,李老師的繪畫風格,似乎有些陳舊,太墨守成規了。他率由舊章,堅守的“蘇派”風格,以及寫實造型,在宣導新風的80年代,顯得因循守舊,與時代有些格格不入。所以,我一直避免受到李老師的影響。我總以為,我和李老師是兩代人,存在著巨大的鴻溝,他們那代人受泛政治化教育的影響,可能註定了循規蹈矩,固執拘泥。然而,淘到這本《益陽專區第一屆美術展覽彙編》,卻打破了我的成見。在這本“彙集”裡,收錄了李敦祥老師的早期油畫作品《新教師》。那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他後期作品的輕鬆風格,率性、灑脫,畫面洋溢著韻律的流動,描繪物件與筆觸相得益彰,帶有某些表現主義色彩與印象派繪畫的特徵。原來,人是環境的動物,沒有一成不變,只有逆水行舟與順勢而為。對於李敦祥老師而言,也曾經年輕過、熱血沸騰過。這是我讀到這本“彙集”後,收穫的一些認識。

李敦祥老師創作于1963年的油畫作品《新教師》。

此外,這本“彙集”裡,還收錄了許多我耳熟能詳的名字和他們的繪畫作品。比如鄭一呼,就與我的成長記憶相伴隨,幾乎融入到了我的生命意識中。鄭先生是益陽文藝界的名流,土生土長益陽市人。據說,他父親原是益陽街上的大資本家,1949年後,成了剝削階級被打倒。因此,有著良好藝術素養的鄭一呼,也受到牽連,取消了考大學的資格。這似乎造成了他的終生缺失,故而,也催其奮進,靠自學而成才,一度成了益陽美術界的翹首。《益陽專區第一屆美術展覽彙編》裡,就收錄了鄭先生的連環畫《及時雨》。此作品摘取了該展的桂冠,獲得唯一的一等獎,可見,鄭一呼先生的繪畫實力。

說起鄭一呼先生,與我家還頗有些淵源。他夫人的妹妹,跟我母親是閨密,加之我父親從事寫作,也在益陽文藝界與鄭先生有些交集。故而,我們兩家素有往來。70年代末,我姐姐開始學畫,父母就曾把她託付給鄭先生。所以,他也是我姐姐的美術啟蒙老師。1985年,我到益陽市第一職業中學美術班讀書,鄭一呼先生的兒子鄭小蠻,與我是同班;1989年,我考取湖南“工藝美大”,鄭一呼先生的女兒鄭薇,又和我是同學;而當我剛從湖南“工藝美大”畢業,鄭一呼先生就調入該校,成為掌門人,當了多年的校長……諸如此類,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把我們兩家聯繫在了一起。

鄭一呼先生的名字獨佔鰲頭。

鄭一呼先生多才多藝,早年在益陽湘劇院工作,畫過不少電影海報;後來,調到益陽床單廠任廠長和總設計師,又做過許多床單設計;再後來,擔任湖南工藝美術職工大學的校長,從事行政工作之餘,筆耕不輟,堅持創作,出了不少優秀的繪畫作品。可以說,鄭先生涉足的美術領域非常之寬,美術創作、美術設計、美術教育,他都曾涉獵,並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單就美術創作而言,他也是多元並舉,油畫、水墨、水粉、水彩、素描等等,樣樣精通。尤其是連環畫,鄭先生運用自己的速寫功夫,以線造型,動靜分明,虛實相生,極具神釆,展示了超高的繪畫技能。可惜,鄭一呼先生因為出身問題,而與學院背景失之交臂,使其失去了接受系統訓練的機會;再加上其發散性用力,在繪畫上各路出擊,沒能集中提煉出某些造型要素,來形成自己的風格特徵。所以,他始終是一位泛美術的大家,而未能立一家之言,成一代新風。說起這些,不免有點遺憾。

《益陽專區第一屆美術展覽彙編》裡面,還收錄了一位我較為熟悉的人物,他就是畫家兼及美術理論的王菊生先生。王先生也是我父親很早以前的朋友,雖然待我學畫時,他早就調到長沙工作去了,我並未見過其人,但卻常聽我父親說起。他的名字對於我,可謂如雷貫耳。王先生是益陽少有的美術理論家,早在80年代初,就曾在《美術》雜誌上發表過文章。那時,美術類的專業雜誌不多,而《美術》又是最權威的雜誌,全國的美術工作者與愛好者,幾乎都會關注它的動向。所以,能夠在那上面發表文章,無異於萬眾矚目,舉世聞名。而像王菊生的名字,還不止一次地出現在該雜誌上,這讓我很早就對他刮目相看,崇拜有佳。數年後,我從美術創作轉向藝術批評,不知道有沒有受過王先生的一些影響?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少時接觸各種各樣的文藝雜誌,看過其中的不少文藝爭鳴,應該說,正是促成我勤於思考的一個源頭。

大概是因為王菊生先生從事理論工作,長期與文字打交道。所以,喜歡爬格子的父親,早年間和他有過不少往來交集。這也是一種志趣相投吧。不過,對於從沒見過王先生的我,一直以為他只是一位美術理論家,不想,卻在“彙集”裡看到了60年代初,他畫的年畫《新隊長的決心》。原來,王菊生先生不僅寫文章,而且還搞創作,是一位優秀的畫家。這讓我對益陽的美術歷史,又補充了一課。

我繼續在《益陽專區第一屆美術展覽彙編》裡翻找熟人,還能找到胡明勳先生。他也是益陽美術界的前輩,我母校湖南“工藝美大”的前身——湖南益陽“七•二一”工藝美術大學的創辦者之一。80年代初,我姐姐尚未考取大學之前,曾在該校進修,胡先生教過她。故而,他是我姐姐的老師,我最早知道胡明勳的名字,就是在那時候。不過,待我考進這所學校時,胡先生已經退休。所以,我雖然知道胡明勳,但對他瞭解並不多。大體只知道,他是60年代從湖北美術學院畢業,分配回家鄉工作的,是益陽為數不多的學院派。

應該說,在胡明勳等人之前,益陽美術界的學院派很少。儘管民國時期,創辦南京美術專科學校的高希舜,是益陽桃江人,且帶出了他的知名學生——益陽籍畫家莫立唐等等。但他們後來均沒有在益陽生活,對益陽本土的藝術發展,其影響力和推動作用並不明顯。所以,1949年以後,益陽美術事業的起步,不是靠這些正規的學院力量,而是源于廣大的美術愛好者。這個情況,也可以從這本“彙集”中看出端倪。裡面收集的參展作者,大都是業餘畫家,來自社會基層,以自學成才為主。因此,整個展覽的水準,也有些參差不齊,有的成熟,有的稚嫩,真可謂魚龍混雜。其中,較為專業的作者,有周石民、酈松臣、楊石世、鐘渭林等人,尤其是周石民,畫風老辣,筆力蒼勁,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面貌。據說,他還是王菊生等人的老師,在益陽培養過許多美術人才。不過,我沒見過這位益陽美術界的名宿,對他沒有形象認識,只能靠道聼塗説了。

周石民先生創作于1963年的油畫作品《一家人》。

我還從老輩那裡聽說過,益陽美術的繁榮,正是始於60年代,也就是從益陽專區舉辦這次美術展覽之後。這主要得益於地方政府的重視,舉辦展覽,組織創作,都是對益陽美術發展的推動與支持;其次,益陽有著廣大的美術從業者與愛好者,他們彼此交集,相互學習,豐富了當地的美術生態,促進了各自的進步;而更為重要的,還是60年代以後,不少外地藝術院校的美術生,畢業分配到益陽工作,為益陽美術界注入了創新的活力,提升了學術形象。比如從廣州美術學院分配來的貴體侃、杜煒,從湖南師範大學分配來的張月明等等。他們陸續來到益陽,對益陽美術界的專業介入,無疑帶來了更為嚴緊、正規的學院氣息。我少時學畫,從最基礎的素描開始,就是以廣州美院的郭紹綱的素描為摹本。這當然受益於他的“廣美”學生——貴體侃老師的引導與推薦。

貴體侃是湖南常德人,1961年從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分配到當時還被常德專署管轄的益陽市工作。1962年12月,益陽從常德專署分離出來,恢復專區建置,貴老師也就因此而留下來,成了常德籍的益陽人。貴老師以前也在工廠呆過,湖南“工藝美大”成立後,他便調入該校任教,直至退休。因此,他既是我姐的老師,也是我的老師。貴老師個子不高,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所以,很受學生們歡迎;而貴老師,也很愛護自己的學生,樂於施教。他在益陽的學生,不僅只是限於學校內部,也遍佈學校外的街頭巷尾,當年,益陽走出去的美術考生,有不少人都得到過他的指點。我剛學畫時,就被姐姐帶著,一起在貴老師門下受業;後來,我成為湖南“工藝美大”的正式學生,貴老師仍然帶我們的專業。所以,他教我的時間最長,對我的藝術人生,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貴體侃老師(二排右三)80年代在湖南“工藝美大”。

貴老師是廣州美院的高材生,繪畫感覺好,造型能力強。他的人物素描,還有人物油畫,都堪稱範畫,結構飽滿,層次豐富,具有典型的學院特徵。那時候,我們常借他的作品出來臨摹,往往一張畫,會由一傳十、十傳百,到最後都是不知去向。而貴老師也從不追究,大有“千金散盡還複來”的氣度,末了,有好的作品,還會照樣讓我們“借”走。這就是貴老師的為人,慷慨、樂觀、豁達,不拘形跡。因此,他們家常常是門庭若市,穿梭著各種不同求教者的身影,再加上家裡孩子多,擠在一起,幾乎沒有落腳之地。貴老師的作品產量不多,跟他的生活環境有關係,尤其是受家庭拖累,他的創作時間很少。所以,手頭功夫極強的貴老師,卻沒能出精品力作,說起來,也是一大憾事。

杜煒是廣東南海人,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比貴體侃略晚幾屆。他分配到益陽工作後,也跟貴老師一樣,先起在工廠搞設計,後湖南“工藝美大”成立,他被調入該校任教,直到90年代中期,遷回自己的老家廣東。杜老師雖然不是益陽人,而且後來也離開了益陽,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時期,都是在益陽度過的。因此,他對益陽有很深的情感,益陽的藝術界,也對其念念不忘,至今仍把他視為益陽美術的驕傲。事實上,杜老師的藝術生命,正是從益陽起步的,益陽給了他創作的營養,反過來,他也給益陽提升了藝術形象。他在70年代創作的連環畫《智捕大鱘魚》,曾參與1981年全國第二屆連環畫創作的評獎,榮獲二等獎。這是益陽美術界首次有作品在全國獲獎。所以,榮譽不單歸杜老師,也歸整個益陽。

1974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英文兩個不同版本的連環畫《智捕大鱘魚》(楊衛收藏)。

我姐姐在工藝美大進修期間,杜老師曾施教於她。因此緣故,我很早就知道杜老師,並隨同我姐找他看過畫。後來,我入湖南“工藝美大”讀書,杜老師雖然沒有直接教過我,但因為有前面的鋪墊,所以,我跟他還是有些交集。杜老師是廣東人,帶著濃重的粵語腔,跟本地人交流起來,不免有點障礙。或許,這是我沒有像跟貴老師一樣,與杜老師親密接觸的原因。1991年,我從湖南“工藝美大”畢業,旋即離開益陽,到了北京發展。不久,杜老師也舉家南遷,調去了廣東佛山。我們天各一方,完全斷了聯繫。本以為再也沒機會相見了,不想,緣分未盡,數年後,卻因為杜老師的個展,我和他又再度重逢,並且還有了一次深度合作

那是2015年夏,杜老師準備在北京舉辦自己的個人畫展,經他的學生,也是我的師兄、現任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副院長黃建成的推薦,杜老師的夫人,也曾任教於湖南“工藝美大”服裝系的丁杏子老師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出面,為杜老師策劃這個展覽。老師之托,義不容辭,我欣然答應,並於是年9月,在北京國家畫院美術館,為杜老師策劃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個展。當時,杜老師也親臨了現場,那是我時隔20多年後再次見到他。讓我驚歎不已的是,杜老師竟然半身癱瘓了,左邊手腳已完全不聽使喚,出行還要坐輪椅。看著杜老師半身不遂的狀態,以及白髮蒼蒼的形象,我不禁悵然若失。這可是當年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的杜老師呀。歲月滄桑,竟然把一位抖擻的先生,折騰成了這副樣子……

據說,杜老師調回廣東後,事業並不怎麼順暢。因為是中年變景,人生的黃金時間,都留在了湖南。所以,廣東不太認他,他回去後,也一直沒能真正地融入到廣東的美術圈。這從他在京舉辦的個展上,來的嘉賓與收到的祝賀,均是出自於湖南,便可窺見一斑。看到杜老師如此落索的晚景,我真的很心酸。我想,假如杜老師一直留在湖南,憑他的實力和影響,暮年絕不會如此冷清。因為他為湖南的美術做出過貢獻,湖南人信奉投桃報李的原則,也一定會善待於他。

最後,要輪到我說張月明先生了。他是湖南長沙人,1965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美術系,同年分配到益陽專區文化館工作,一呆便是20餘年,直到80年代初調回省城。與貴體侃和杜煒兩位先生不同,張月明先生至今仍保持著旺盛的創造力,是他們那輩藝術家中,極少還在前臺活躍的人物之一。這應該首先得益于張老師有個健康的身體與豪爽的性格,尤其能夠接受新鮮事物,喜歡跟年輕人打成一片,諸如此類,都使得張老師不泥古、不守舊,鶴髮童顏,老當益壯。其次,張老師調到長沙工作,雖是回到自己故里,卻無異於是登高望遠,更上一層樓。畢竟長沙是湖南的省會,有著更高的展示平臺,也有著更濃郁的藝術氛圍。所謂“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李白《與韓荊州書》)自此,張老師不再是代表一個小地方,而是代表了整個三湘四水的湖南。當然,張老師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更重要的,還是源於他的藝術才情,取決於他的藝術造詣。關於這點,無需我多言,湖南美術界眾所周知。

其實,我知道張月明的大名,也很早。只是可惜,那時候無緣拜謁,錯過了受教于他的機會。因為待我學畫時,張老師已經調走,去了省會長沙。不過,我早就說過,緣分這東西,沒有遲早,只有相逢一笑的恰好。我跟張月明老師的緣分,也是如此,需要時間的醞釀與等待。這不,一旦時機成熟了,我們不僅有緣得以相逢,而且還一見如故,成了忘年之交。現在的張老師,每次見到我時,都會熱情洋溢地喊我一聲“衛哥”。我想,我們之所以能夠如此放鬆,超越距離的屏障,打破年齡的局限,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喝到一起,聊到一起,就在於都有一顆赤子之心,崇尚自由,嚮往光明,性格裡有著率性、豪宕、坦誠的一面吧。

張月明先生在他的畫室(龔湘波攝影)。

張月明的繪畫,就是他的性格表徵,真正是畫如其人,熱情、奔放、活力四射,透著一股撲面而來的陽光感。這是雨季多發的楚地,陰雨綿綿的環境下,極其少有的藝術氣質。因此,我很喜歡!喜歡的不只是張老師筆下,那猶如烈焰般熾熱的畫面,更有他的藝術立場和人生態度:不諛上、不屈從、不隨眾、不為已有的風格和既成的規範所束縛,而是追求自己的個性,保持風格的獨立。在我看來,這正是藝術的本質,也是成就一代藝術大家的前提。所以,我始終認為,張月明老師,具有大家風範。我也由衷地期待,白首之心,暮年壯志,張老師能夠鑄成大器……

由上種種,就是因為我淘到這本《益陽專區第一屆美術展覽彙編》之後,引發的諸多回顧與感慨。其中涉及到的這些人物,不管是有名還是無名,見過還是沒見過,因為同出一源,與益陽有關係,所以,也都和我結下了藝術的不解之緣。其實,說到益陽美術界的緣分,還遠沒有結束。因為當我把淘到這本書的消息和內容,發到“益陽美術家協會”的微信群時,一石激起千層浪,又引發了不少新的話題。其中,反應最強烈的,還是吳國欣老師。他是我在湖南“工藝美大”讀書時的副校長,也是我的任課老師。當年,我畢業時跑到北京辦個展,差點因為沒有交畢業創作,而未能畢業。是吳國欣老師網開一面,把我的個展算為專業成績,給了我畢業證。所以,他有恩於我。

吳國欣老師雖然是上海人,但早年隨“上山下鄉”運動下放到益陽,因此與益陽結緣,也與我的藝術人生有了交集。他是我母校的早期畢業生,因為成績優異,而留校任教;後憑自己的實力,做了許多有創意、有影響的設計作品,並曾在全國的不少設計大賽中獲獎,為我母校爭得了許多榮譽。故而,他也受到了我母校的器重與提拔。在我讀書期間,吳國欣老師是我們的校領導,主管教學。他思想開放,觀念新穎,在教學上,不保守,不拘泥,很受學生愛戴。後來,大概是在我畢業後不久,吳國欣老師因成績斐然,得以高就,調回了自己的家鄉上海,任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縱觀吳國欣老師的奮鬥歷程,簡直可以成為勵志的樣板。

我從湖南“工藝美大”畢業之後,與吳國欣老師的來往並不多。畢竟隔著距離,他回了上海,我到了北京;而且職業也不同,他做藝術設計,我搞文藝理論。所以,這些年,我們只是因母校的關係,有過幾次淺淺地接觸。能夠把我們這些失散的緣分,重新拾起來,再次發生聯繫,要感謝袁慶典老師。他就任益陽美協主席後,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就是把我們這些已經離開了益陽藝術界人士,也都凝聚在一起,建了一個微信群。我和吳國欣等不少師友,能夠再續前緣,就是得益於這個微信群,也是得益于科技的進步。說到這裡,話題好像已經走遠,但其實也都是圍繞著《益陽專區第一屆美術展覽彙編》這本書的故事,在不斷延續。因為正是通過這個微信群,我將淘到該書的內容發佈後,才引起許多益陽美術的相關話題,也才觸發了我寫作此文的衝動……

我與吳國欣老師的聊天紀錄。

吳國欣老師通過微信告訴我,他認識該書中的不少作者,並由此感慨萬千,聊起了益陽美術界的許多往事,並流露出深深地懷念之情。他還表示,自己馬上就要從同濟大學退 休了,之後,會多回益陽看看,多回益陽走走。此外,還有曾在我母校任教、現已成為湖南商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院長的李立芳老師,也在微信裡發來感喟,對我淘到這本“彙集”,激動不已……這就是我要說的“一本書的緣分”。其實,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些人,因為一個地方,出於共同的愛好,凝結成了一根精神的紐帶。我想,人是合群的動物,不可能撥著自己的頭髮上天,所以,都會有出處,也都會有自己的地方性。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對於我們這些人而言,益陽是我們的出發點,或許註定了,也會是我們的回歸路。所以,我淘到的這本《益陽專區第一屆美術展覽彙編》,似乎也是一種命定,一種必然。至於書中涉及到的這些舊事和故人,雖然隨著時光流逝,早已翻過一頁。但是,他們作為益陽的人文記憶,卻構成了一個城市的文脈,融入了她的血液,豐富著她的歷史。

2017.8.25於北京通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