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烘乾的白茶和晾乾的白茶在滋味上有什麼不同?

文/小陳茶事

【一】

在許多茶友的印象裡, 制茶過程中烘乾和晾乾仿佛是一回事兒, 都是為了蒸發鮮葉中的水分, 使其達到製作茶葉的標準幹度。

小陳要告訴大家, 烘乾和晾乾的目的確實相同, 都是為了使鮮葉的水分蒸發, 完成乾燥。

拿白茶來說, 它採用的是傳統制茶工藝, 何為傳統?

不揉不撚與自然晾乾, 最低程度的人工加工, 保留純天然的白茶精華, 這就是古人制茶的工藝, 使得白茶更加的原滋原味。

這幾天的福鼎一會兒有太陽, 過半天又開始下雨。 晴天裡採摘下來的茶還來不及自然晾乾, 有細心的茶友就來問小陳:“沒太陽的話,

白茶不能自然晾乾, 機器烘乾的白茶滋味會不會受影響?”

由於不同乾燥的方式對茶葉的品質有較為明顯的影響, 所以, 對滋味會有一定影響。

其實自然晾乾和烘乾的白茶滋味各有特色, 還是要根據個人口感而定, 不能只用乾燥方式來定奪白茶的好與不好。

【二】

先來說一下自然晾乾, 它有風乾和陽光曬乾兩種。

風乾或曬乾可使白茶毫色發白, 顯得十分銀亮, 葉綠素破壞較少, 樣貌也很是鮮嫩。

但也會因為熱作用小, 物質轉化的較少, 也相對較慢, 氨基酸、總糖量相比烘乾的要少, 自然口感上的鮮爽度更高, 帶有明顯的青草香。

自然晾乾的白茶沖泡後的入口的滋味層次感鮮明, 每一泡滋味的變化較為明顯,

也難怪一些老茶友能喝出各種草香、花香、木香等。

由於陰雨, 以及南方較為潮濕的因素, 在必要時制茶師傅會採取烘乾的方式進行乾燥。

其實在烘乾之前是配合萎凋工序的, 自然萎凋是指鮮葉放置在室內靜置, 陰乾萎凋至8-9成, 待水分蒸發到達一定程度, 再來配合文火烘乾。

這也是制茶師傅根據現狀推陳出新的制茶工藝, 既繼承了傳統工藝的精華, 保證了白茶的最為天然滋味, 又避免了陰雨天鮮葉長時間放置後有可能發生變質的情況。

烘乾的白茶整體呈現黃綠色, 色澤不及風乾的灰綠, 且毫色易變成黃色, 但是由於經過熱作用, 成茶的氨基酸和糖含量相對增高, 滋味會更加的鮮甜, 相比自然晾乾的白茶更為醇厚,

晃動茶湯, 像是布丁的稠滑感顯現。

茶友們都知曉, 白茶, 屬微發酵茶, 是中國茶農創制的傳統名茶。

這“傳統名茶”指的就是一種採摘後, 不經殺青或揉撚, 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

所以茶友們大可放心, 輕微的文火烘乾對白茶成茶的滋味影響並不會很大, 那份醇厚感或許正中您下懷!

如果您還想諒解更多的茶葉知識, 可以點下面的“瞭解更多”按鈕, 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