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書畫家王建華:領略國畫意境,感悟山水韻味

水是萬物之源, 古人對山水進行大量的讚美與探索, 如“靜如止水”、“水滴石穿”等。 國畫注重描繪山水, 對水的畫法鑽研更是達到極致, 下面請欣賞畫家眼中的水之韻味。

王建華, 字海旭, 號乾龍、天朗。 先後畢業於魯迅美院、北京畫院中國畫高級創作班, 師從楊延文先生。 現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成員;中國書畫科學研究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同濟大學藝術顧問;中國田園畫會副主席;文化部中國水墨研究院藝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民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協會員;北京市豐台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作品畫名為《鹿鳴湖畔》 ;畫中夕陽餘暉映在湖面, 橙黃色的水面宛若被揉皺的金紙, 遠處水鳥飛過湖面準備歸巢, 小島若隱若現浮出水面為鳥兒提供棲息之地, 六隻梅花鹿在湖邊休息。 其中兩隻飲水, 四隻鹿在極目遠眺, 負責警惕其它野獸, 最勇敢的領頭鹿挺立鳴叫, 仿佛對著湖面訴說著什麼。

整幅畫卷意境優美, 畫中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 遠處景色略微飄渺, 近處線條細緻, 遠與近的對比結合使得這副畫卷充滿意境, 尤其是湖中清水, 遠處如同鏡面, 彙集到近處時則水勢湍急形成瀑布,

瀑布之聲與鹿鳴聲交匯出一首意境悠揚的曲調。

這幅國畫描繪了一位古人站立于湍急的江岸, 望著滾滾江水, 心中豪情頓生。 微風將鬍鬚與衣衫輕輕吹拂, 使人心情愉悅。 遠處群山林立, 江水連綿不絕, 古文:“驚濤拍案, 卷起千堆雪”和此情此景極為相符。

觀此畫, 感受到濃濃的詩意, 畫中文人仿佛對這大好河山充滿了嚮往與喜愛, 也許是抑鬱不得志的政客, 借此抒懷。 畫中作者用淡淡的墨色描繪出了連綿不絕的江水, 以黑擠白的手法嫺熟至極, 使人思緒連篇, 給觀者留有大量的聯想空間, 意境深遠, 此乃佳畫。

作品名為《江山如畫》;遠處群山碧綠與橙黃交相輝映, 多姿多彩, 江面滾滾浪濤推動著漁船駛向遠處, 飛鳥在江面零散的分佈, 跟隨漁船捕食, 近處的山丘上一座涼亭立于松柏之間, 溪水順著山石流向寬闊的江面, 整幅畫面充滿了綠色, 顯得生機勃勃, 在這美麗的景色下, 江水仿佛也被映成翠綠色。

從整體欣賞此畫, 江水和青山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處,

松柏或傲然挺立、或蜿蜒曲折, 呈現出了意境唯美的山水畫卷。 將人們辛勤捕魚和勞作的景象, 反映出了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如此愜意的生活實在令人嚮往, 使人不禁聯想到乘坐一葉扁舟駛于江面, 小船隨著江水漂泊, 與知己吟詩作對, 如此美景真是江山如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