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重慶銀行業績增長背後:何以解憂,唯有韌性

導語:在紛繁複雜的經濟背景下, 練好內功、增強自身韌性, 才是得以不斷發展進步的最重要基礎

2016年, 對我國銀行業來說, 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國內經濟“L”型走勢的大背景下,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深水區, 作為順週期行業的銀行業, 更是承受著無比的壓力, 面臨著重重的困難。

不過, 即使是在如此重壓之下, 銀行業依舊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根據銀監會發佈的《2016銀行業運行情況快報》, 過去的一年, 我國商業銀行資產和負債規模分別同比增長15.8%、16.0%, 不良貸款率較上季度末有所下降, 行業淨利潤同比增長3.54%。

而野馬財經研究發現, 銀行業之所以能夠實現觸底反彈, 得益于部分重要成員的成功轉型與率先突圍, 例如剛剛公佈年報的重慶銀行, 即取得了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8%, 淨利潤同比增長10.5%的優秀成績。

財報出色, 各項業務齊頭並進

一直以來, 存款與貸款都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 但在互聯網金融以及實體經濟增長放緩的狀況下, 出現了存款流失, 不良貸款增多的問題, 這也是目前我國銀行業面臨的最主要問題。

然而, 重慶銀行年報顯示, 其2016年存款總額2295.94億元, 較上年末增長15.2%;貸款總額1510億元, 較上年末增長21.0%;淨利息收入76.77億元, 較上年末增長9.6%;並且, 不良貸款率為0.96%, 較上年末有所下降。

進一步分析, 2016年, 重慶銀行實現營業收入96.03億元,

同比增長11.8%;營業費用25.37億元, 同比下降20.5%;成本占收入比率從30.69%下降至23.72%, 這意味著在主營業務收入穩步增加的同時, 重慶銀行成本支出得到了有效控制, 無疑為公司承受更大外部壓力, 進行更快轉型突圍提供了堅實的後盾與良好的韌性。

值得注意的是, 在息差收入持續增長的同時, 重慶銀行其它業務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其2016年諮詢服務手續費、代理理財業務手續費、擔保及承諾業務手續費等收入分別同比增長73.6%、95.8%、175.8%, 為公司更加平穩地發展, 實現“兩條腿”走路做出了貢獻。

深耕市場, 立足客戶, 方能實現共贏

從年報可以看出, 重慶銀行2016年營業狀況表現不俗, 而之所以能夠實現如此成績, 與其對市場的深耕、對客戶需求的高度把握不無關係。

例如, 面對互聯網時代出現的新思維、新技術, 重慶銀行積極探索互聯網線上貸款, 與協力廠商機構合作推出微粒貸、快E貸等產品, 引入人臉識別系統, 大大提升了使用者體驗, 並因此實現了2016年個人消費貸款71.61億元, 同比增長86.0%的亮眼成績。

此外, 重慶銀行董事長甘為民曾經表示, 小微企業大都輕資產, 具有財務不規範、資訊不透明等短板。 這造成小微企業有效資訊太少, 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很難通過傳統的信用評估模型, 全面刻畫和評估其風險。

為此, 重慶銀行還結合中西部地區小微企業發展的顯示情況, 與重慶國稅局通力合作, 將企業的納稅記錄與銀行信用充分打通, 推出可以秒批貸款的“好企貸”等產品,

在有效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同時, 鼓勵企業誠信納稅, 形成政府、銀行、企業多方共贏的局面。

從資料觀察, 2016年重慶銀行公司貸款1053.49億元, 同比增長25%;個人經營貸款119.43億元, 同比增長3.08%。

而從安全性觀察, 重慶銀行2016年流動性覆蓋率為95.53%, 滿足中國銀監會商業銀行流動性覆蓋率2016年年底達到80%的要求;同時, 截至2016年末, 重慶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1.79%, 核心資本充足率為9.82%, 均滿足中國銀行業最新監管要求。

積極進行投資佈局打造護城河

野馬財經發現, 2016年, 重慶銀行在自身經營水準進一步提高, 公司韌性進一步增強的同時, 還積極進行對外投資, 打造護城河, 構建金融生態鏈。

根據2016年年報, 重慶銀行持有馬上消費金融公司15.79%股權, 持有興義萬豐村鎮銀行20%股權。

2016年兩家公司分別實現淨利潤652.2萬元、2073.4萬元。 此外, 2017年3月23日, 重慶銀行發佈公告稱, 該行作為主發起人籌建的重慶鈊渝金融租賃公司的申請, 已於近日獲銀監會批復同意, 成功獲得理財直融、意向承銷商資格, 其擁有重慶鈊渝金融租賃51%股權。

可以看到的是, 重慶銀行對上述公司的佈局, 除了投資層面的收益外, 同時與主營業務進行打通。 馬上消費金融公司可以和重慶銀行個人消費貸等業務形成高度契合, 有效開拓客戶來源;同時, 金融租賃公司的建立及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承銷業務的通行證的獲得, 可以幫助其積極拓展新的收入來源和盈利方式, 實現各業務條線間聯動互補的良性迴圈。

最後,從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一帶一路”戰略風正起時,中(國)新(加坡)互聯互通項目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而在2016年,重慶銀行落地國際商貸、離岸人民幣債券項目7個,涉及金額30億元,全年累計貿易金融結算量是上年的2倍,實現跨境人民幣收支是上年的9倍,充分抓住了這一機遇。

地處中西部地區核心經濟帶,深入研究客戶需求,在夯實自身基礎、保持韌性的同時,勇於創新、積極投資、謀求發展機遇,這正是重慶銀行能夠在行業困境中獨樹一幟,逆境增長的重要原因。

最後,從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一帶一路”戰略風正起時,中(國)新(加坡)互聯互通項目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而在2016年,重慶銀行落地國際商貸、離岸人民幣債券項目7個,涉及金額30億元,全年累計貿易金融結算量是上年的2倍,實現跨境人民幣收支是上年的9倍,充分抓住了這一機遇。

地處中西部地區核心經濟帶,深入研究客戶需求,在夯實自身基礎、保持韌性的同時,勇於創新、積極投資、謀求發展機遇,這正是重慶銀行能夠在行業困境中獨樹一幟,逆境增長的重要原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