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信披指引出臺引熱議:自願到必須 打造陽光網貸平臺執行力大挑戰

平臺從過去“自願”到現在“必須”按照標準的要求披露資訊。 也是網貸行業的資訊披露的一次升級, 將最大程度上提高網貸行業的透明度。

近日, 銀監會正式發佈了《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資訊披露指引》。 《資訊披露指引》的出臺, 標誌著網貸行業“1+3” (一個辦法——管理暫行辦法, 三個指引——備案登記管理指引、資金存管業務指引、資訊披露指引)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制度政策體系, 進一步明確網貸行業規則, 有效防範網貸風險, 保護消費者權益, 加快行業合規進程, 實現網貸機構優勝劣汰,

真正做到監管有法可依、行業有章可循。

《資訊披露指引》根據管理暫行辦法進行了細化, 主要明確了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業務活動中應當披露的具體事項、披露時間、披露頻次及披露物件等, 為參與網貸業務活動的各當事方進行資訊披露提供了規範的標準和依據。

一石激起千層浪, 《資訊披露指引》的出臺引起行業內熱議, 相關人士分別從不同角度對該指引進行瞭解讀。

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指引出臺意味著要求行業強制升級

指引的出臺帶有強制性的硬性指標。 平臺從過去“自願”到現在“必須”按照標準的要求披露資訊。 也是網貸行業的資訊披露的一次升級, 將最大程度上提高網貸行業的透明度。

對各界關注度比較高的逾期資料, 在《指引》中有了統一的標準, 向公眾披露截至於上一月末的逾期金額及筆數;逾期90天(不含)以上金額及筆數;累計代償金額及筆數等資料。 逾期金額:指按合同約定, 出借人到期未收到本金和利息的金額總合。 逾期筆數:指按合同約定,

出借人到期未收到本金和利息的借款的筆數。

與此前的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發佈的資訊相比, 增加了代償金額指標, 通過增加代償金額和筆數, 能夠更加客觀的反應網貸平臺經營情況, 以供投資者做出判斷。

拍拍貸總裁胡宏輝:給予網貸平臺更加公平、透明的競爭環境

指引中要求, 網貸平臺應當在每月前5個工作日內向公眾披露借貸餘額及筆數、逾期金額以及筆數等經營資訊, 使得平臺運營更加公開化、透明化。 指引還要求網貸平臺向出借人披露借款人逾借款、其他平臺借款情況以及可能影響借款人還款的重大資訊, 這也有效遏制一人多貸及多頭借貸情況的發生。

從監管層面來看,

強監管不是為了遏制新事物的發展, 而是在剷除行業“毒瘤”之後, 給予網貸平臺更加公平、透明的競爭環境。 推動市場健康、良序發展。 從行業層面來看, 平臺在整改緩衝期間儘快完成監管要求, 增強平臺核心競爭力才能在網貸行業走的更久遠。

向上金服CEO 袁成龍:指引帶來合規成本但有利於穿透式監管

指引頒佈實施會帶來合規成本的加大, 對於行業內的一些中小平臺影響較大, 會直接影響其向規範運營並軌的速度;從大行業角度來講, 穿透式和分級管理邏輯貫穿於信披標準之中, 使得強制合規的力度再次加碼, 從根本上切斷了平臺的僥倖心理, 提高了行業規範發展進程。

辦法及指引在制度上逐步使網貸行業走向合規,

從行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目標來看, 最嚴格的制度才是最好的考驗, “真金不怕火煉”, 咬牙堅持下來的才是那些真正健康、陽光的平臺。

短融網總經理楊夏耘:指引打造陽光網貸 有利於出借人進行資產辨識

資訊披露指引無異於要打造“陽光網貸”。 對借款人披露中, 要求公佈借款人在其他網路借貸平臺借款情況, 評估專案風險, 這需要進一步完善平臺間的資訊獲取管道和專案評估標準。 而按月(按季度)公佈借款人還款能力的變化, 借款人預期情況, 借款人涉訴情況, 借款人受行政處罰等資訊。

對於小微貸領域而言, 由於借款人數眾多, 一定程度增加了平臺的業務負擔, 但是也對網路借貸資訊仲介的風控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同時對出借人是重大利好,因為對借款專案的瞭解和辨識有了更直觀細緻的資訊,也利於加強投資者教育,使得許多網貸投資人的投資不再盲目崇信“大平臺”和“大體量”,而可從底層資產結構進行辨識。

嘉石榴CEO樓曉岸:指引給企業劃定了風險準繩 投資人也要風險自擔

資訊披露指引,對資訊披露的內容、範圍等,進行了明確規定,各網貸平臺有同一準繩,更具操作性;完善的資訊披露對網貸平臺是一種保護,根據該指引進行完善的資訊披露後,網貸平臺的責任就更清晰了,更加強調了資訊仲介的市場定位。其中要求披露關聯融資情況,有助於説明投資人提前預判融資風險,也相當於給企業劃定了一條風險準繩。

錢保姆首席顧問李民:指引扼住網貸行業“七寸” 平颱風控水準要加強

本次P2P網貸資訊披露指引,深深扼住了網貸行業的“七寸”,披露內容更加詳細,注重實質性披露。網貸平臺不僅要對借款人的基本資訊和專案基本資訊作出披露,借款人自身的財務狀況、還款能力、逾期情況、涉訴情況、受行政處罰情況等可能影響還款的重大資訊也在披露之列。

這就預示著今後網貸平臺的風控水準需要重點加強,平臺對借款人的資訊披露會很大範圍的透明化、標準化,從而保障投資人更加直接及時瞭解、掌握披露資訊,有效降低因資訊不對稱給各方造成的風險。相信隨著網貸資訊披露走向深水區,互聯網金融行業將更加透明化、合規化。

愛錢進CEO 楊帆:強調平臺風險評估有助行業合規發展

銀監會最新發佈的《信披指引》,對網貸平臺的資訊披露進行了非常全面的規範,顯示了監管層規範互聯網金融發展,打造透明網貸的決心。從內容看,涵蓋機構,交易,及借款人資訊披露等幾大方面,全面性專業度極高,對於維護用戶權益,保障用戶知情權,監督平臺健康發展具有良性引導作用。

披露指引尤其強調平臺的風險評估,對於可能產生的風險結果做出資訊披露要求,這不僅有助於提升用戶信任度,更有助於平臺合規發展及行業正本清源。

珠寶貸CEO李敬姿:指引有利於解決資訊不對稱促進投資者教育

作為資訊仲介平臺,陽光透明一直是P2P行業穩健發展的基石,此次銀監會發佈的《網貸資訊披露指引》從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角度出發,確定了資訊披露的基本概念和應當披露的資訊內容,並且充分考慮到當前網貸行業的真實情況,給出了整改的過渡期限。

指引有利於進一步解決借貸雙方與網貸資訊仲介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又有利於促進行業的規範化、平臺的透明化發展,畢竟平臺披露資訊越規範,就越有便於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將不斷促進網貸投資者教育工作的完善。

新聯線上陳智誠: 對從業機構執行力和資訊管理能力的一大挑戰

根據《指引》,網貸機構備案資訊、組織資訊、審核資訊的披露和更新時間首次出現明確的時間要求,特別是每月前5個工作日內披露累計借貸金額、餘額、筆數、人數、逾期情況、收費標準等運營資訊的要求,相當於對全行業“運營報告”的更新時間、內容維度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規範,這是對從業機構執行力和資訊管理能力的一大挑戰,同時也是對資訊披露及時性要求的一大進步。

果樹財富CEO吳複申:“零逾期、零壞賬”將成為歷史

《信披指引》出臺將極大地改善網貸行業信披標準不一、資訊品質參差不齊、關鍵資料被過度包裝和美化的局面,保證資訊的真實性,發揮資訊的價值,真正地提高資訊披露的效能,為出借人判斷風險提供更客觀、更真實的資訊參考依據。

按官方標準來披露逾期資料,這意味著今後網貸行業所謂“零逾期、零壞賬”的風光將徹底成為歷史。

對貸中的資金使用情況、借款人實際情況披露,不僅能夠保證出借人對出借資金實際使用情況的知情權,還將間接促進平臺加強貸前風險控制,嚴格控制底層資產品質,進一步提高貸前-貸中-貸後三大環節的風控效率。

米族金融總裁周新葵:指引解決了“怎麼做”的問題

指引出臺是目前行業合規形勢嚴峻問題複雜、平臺急需知道具體“怎麼做”來跑贏驗收大限的客觀需求。指引詳細規定了兩個物件群體的披露事項,向出借人披露借款人相關資訊、專案資訊、專案風險評估資訊等,讓投資人知道“我的錢借給誰、去幹嗎”,把保護投資人利益落在透明處;向公眾進行的相關披露,相比存管和備案指引,引入了出借人之外的社會力量進行監督,擴大了監督主體範圍,是監管的第三隻眼。

民投金服CEO 陳明: 部分資訊披露也具有一定難度

此次《資訊披露指引》有幾大特色:一是披露資訊覆蓋全面,信披資訊不僅包含平臺組織資訊、從業人員狀況、借款專案資訊,還對協力廠商機構審核資訊,諸如審計報告、合規性報告等提出了明確對要求。二是具體披露指標詳盡,其中專案資訊披露便多達十余項,包括年化利率、借款人逾期情況等敏感資訊;三是披露節奏有序,明確了不同披露資訊的披露時間與原則,可方便投資人及時瞭解。

從操作上來看,部分資訊披露也具有一定難度,比如借款人披露中,要求公佈借款人負債情況、截至借款前6個月內借款人征信報告中的逾期情況、借款人在其他網路借貸平臺借款情況,以及關聯關係借款餘額等資訊均需要征信系統、平臺間資訊溝通等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理財范CEO申磊:銀監會版與互金協會版一致各有側重

銀監會信披指引與中國互金協會信披標準在內容上大體一致,側重點有所不同。

中國互金協會的信披標準強調保護出借人的知情權,從機構資訊、運營資訊和專案資訊三部分,要求網貸機構進行全面披露。

銀監會信披指引更加突出對於合規和風控兩方面資訊的披露,以在更好地控制金融風險。比如第一部分即要求全面披露備案資訊,包括金融辦備案資訊、電信部門許可資訊等,對於風險控制資訊的披露要求,在第一部分也有提出,並在第三部分網貸機構審核資訊部分進一步說明,包括審計報告、合規性報告等涉及不同風險類型的報告。

融金所董事長孫明達: “資訊披露指引”是春風

信批指引的出臺,能很好地幫助平臺逐一逐項按照標準做好資訊披露,降低資訊不對稱性,保障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標誌著行業向合規發展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強化行業規範標準,“資訊披露指引”是春風!作為資訊仲介平臺,進行資訊披露是最基本的要求,有助於用戶對平臺和標的進行判斷,也利於風險監測預警。融金所從平臺上線之日,就秉著“透明、公開”的原則進行產品設計和專案運營,在資訊披露方面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較高的自覺性和自律性。

團貸網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張林:監管層注重資訊使用邊界

《通知》明確要求“對借款人資訊予以保密,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借款人個人資訊,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借款人個人資訊”,這不僅是保護借款人的個人隱私,對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及民間征信公司在使用、建立資料庫方面也是提醒,可以看出監管層在慢慢探索、明確企業挖掘、使用資料的邊界。

《通知》既抓住了防範互聯網金融風險的關鍵所在,又有利於控制道德風險,避免虛假資訊的傳播造成“逆向選擇”,這將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長遠健康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銀豆網CEO王鵬程:為參與網貸業務的各當事方提供了制度依據

《資訊披露指引》成為網貸平臺繼銀行資金存管、網貸資訊登記備案等要求之後的又一“標配”,其中涉及了披露的具體事項、披露時間、披露頻次及披露對象等,再次為參與網貸業務的各當事方提供了制度依據。平臺通過提供充分的資訊披露,讓業務透明清晰,為用戶提供風險判別,更進一步保障了投資用戶的合法權益。

高標準的要求對於網貸而言,改變了過去無約束的狀態,無疑是促使行業良性應變的重要之舉。目前,網貸已經逐步進入了整合、規範的正常運行軌道。

中再融合夥人&副總裁侯君:規範平臺發展,淨化網貸行業環境

這是繼整改驗收時間表後又一執行性整改檔,資訊披露檔的下發與出臺1周年的《暫行辦法》一脈相承,目的為了規範平臺發展,淨化網貸行業環境。

檔從披露維度約束、具體資料標準到整改時間表都做了明確規定,對於平臺整改備案有指導性意義;同時對投資使用者也是一種教育,平臺資訊披露的落實,使投資用戶選擇平臺的指標更加明晰,更有利於網貸投資者判斷平臺風險、借款項目風險,做出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決策。

捷越聯合創始人兼捷越普惠總裁馬天帥:實現資訊披露統計口徑標準化

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資訊披露系統中,很多平臺出於各種原因並未披露平臺逾期情況,此次《資訊披露指引》對逾期金額及筆數、逾期90天(不含)以上金額及筆數、累計代償金額及筆數也做出了明確披露要求,將為投資人提供更多參考依據。

為了進一步統一資訊披露內容的口徑,《資訊披露指引》還配套了《說明》,對披露資訊的涵義、範圍、統計口徑等做出明確規定,並對概念模糊、爭議較大的披露資訊進行了解釋說明,實現了資訊披露統計口徑的標準化。

考慮到網貸行業正處於合規整改期,網貸平臺對存量業務梳理需要一定時間,《資訊披露指引》還給予已開展業務的網貸機構六個月的整改期,實現了人性化監管。此外,為了配合行業監管,《資訊披露指引》還預留了向監管報送的機制,從而進一步引導行業規範發展。

同時對出借人是重大利好,因為對借款專案的瞭解和辨識有了更直觀細緻的資訊,也利於加強投資者教育,使得許多網貸投資人的投資不再盲目崇信“大平臺”和“大體量”,而可從底層資產結構進行辨識。

嘉石榴CEO樓曉岸:指引給企業劃定了風險準繩 投資人也要風險自擔

資訊披露指引,對資訊披露的內容、範圍等,進行了明確規定,各網貸平臺有同一準繩,更具操作性;完善的資訊披露對網貸平臺是一種保護,根據該指引進行完善的資訊披露後,網貸平臺的責任就更清晰了,更加強調了資訊仲介的市場定位。其中要求披露關聯融資情況,有助於説明投資人提前預判融資風險,也相當於給企業劃定了一條風險準繩。

錢保姆首席顧問李民:指引扼住網貸行業“七寸” 平颱風控水準要加強

本次P2P網貸資訊披露指引,深深扼住了網貸行業的“七寸”,披露內容更加詳細,注重實質性披露。網貸平臺不僅要對借款人的基本資訊和專案基本資訊作出披露,借款人自身的財務狀況、還款能力、逾期情況、涉訴情況、受行政處罰情況等可能影響還款的重大資訊也在披露之列。

這就預示著今後網貸平臺的風控水準需要重點加強,平臺對借款人的資訊披露會很大範圍的透明化、標準化,從而保障投資人更加直接及時瞭解、掌握披露資訊,有效降低因資訊不對稱給各方造成的風險。相信隨著網貸資訊披露走向深水區,互聯網金融行業將更加透明化、合規化。

愛錢進CEO 楊帆:強調平臺風險評估有助行業合規發展

銀監會最新發佈的《信披指引》,對網貸平臺的資訊披露進行了非常全面的規範,顯示了監管層規範互聯網金融發展,打造透明網貸的決心。從內容看,涵蓋機構,交易,及借款人資訊披露等幾大方面,全面性專業度極高,對於維護用戶權益,保障用戶知情權,監督平臺健康發展具有良性引導作用。

披露指引尤其強調平臺的風險評估,對於可能產生的風險結果做出資訊披露要求,這不僅有助於提升用戶信任度,更有助於平臺合規發展及行業正本清源。

珠寶貸CEO李敬姿:指引有利於解決資訊不對稱促進投資者教育

作為資訊仲介平臺,陽光透明一直是P2P行業穩健發展的基石,此次銀監會發佈的《網貸資訊披露指引》從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角度出發,確定了資訊披露的基本概念和應當披露的資訊內容,並且充分考慮到當前網貸行業的真實情況,給出了整改的過渡期限。

指引有利於進一步解決借貸雙方與網貸資訊仲介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又有利於促進行業的規範化、平臺的透明化發展,畢竟平臺披露資訊越規範,就越有便於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將不斷促進網貸投資者教育工作的完善。

新聯線上陳智誠: 對從業機構執行力和資訊管理能力的一大挑戰

根據《指引》,網貸機構備案資訊、組織資訊、審核資訊的披露和更新時間首次出現明確的時間要求,特別是每月前5個工作日內披露累計借貸金額、餘額、筆數、人數、逾期情況、收費標準等運營資訊的要求,相當於對全行業“運營報告”的更新時間、內容維度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規範,這是對從業機構執行力和資訊管理能力的一大挑戰,同時也是對資訊披露及時性要求的一大進步。

果樹財富CEO吳複申:“零逾期、零壞賬”將成為歷史

《信披指引》出臺將極大地改善網貸行業信披標準不一、資訊品質參差不齊、關鍵資料被過度包裝和美化的局面,保證資訊的真實性,發揮資訊的價值,真正地提高資訊披露的效能,為出借人判斷風險提供更客觀、更真實的資訊參考依據。

按官方標準來披露逾期資料,這意味著今後網貸行業所謂“零逾期、零壞賬”的風光將徹底成為歷史。

對貸中的資金使用情況、借款人實際情況披露,不僅能夠保證出借人對出借資金實際使用情況的知情權,還將間接促進平臺加強貸前風險控制,嚴格控制底層資產品質,進一步提高貸前-貸中-貸後三大環節的風控效率。

米族金融總裁周新葵:指引解決了“怎麼做”的問題

指引出臺是目前行業合規形勢嚴峻問題複雜、平臺急需知道具體“怎麼做”來跑贏驗收大限的客觀需求。指引詳細規定了兩個物件群體的披露事項,向出借人披露借款人相關資訊、專案資訊、專案風險評估資訊等,讓投資人知道“我的錢借給誰、去幹嗎”,把保護投資人利益落在透明處;向公眾進行的相關披露,相比存管和備案指引,引入了出借人之外的社會力量進行監督,擴大了監督主體範圍,是監管的第三隻眼。

民投金服CEO 陳明: 部分資訊披露也具有一定難度

此次《資訊披露指引》有幾大特色:一是披露資訊覆蓋全面,信披資訊不僅包含平臺組織資訊、從業人員狀況、借款專案資訊,還對協力廠商機構審核資訊,諸如審計報告、合規性報告等提出了明確對要求。二是具體披露指標詳盡,其中專案資訊披露便多達十余項,包括年化利率、借款人逾期情況等敏感資訊;三是披露節奏有序,明確了不同披露資訊的披露時間與原則,可方便投資人及時瞭解。

從操作上來看,部分資訊披露也具有一定難度,比如借款人披露中,要求公佈借款人負債情況、截至借款前6個月內借款人征信報告中的逾期情況、借款人在其他網路借貸平臺借款情況,以及關聯關係借款餘額等資訊均需要征信系統、平臺間資訊溝通等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理財范CEO申磊:銀監會版與互金協會版一致各有側重

銀監會信披指引與中國互金協會信披標準在內容上大體一致,側重點有所不同。

中國互金協會的信披標準強調保護出借人的知情權,從機構資訊、運營資訊和專案資訊三部分,要求網貸機構進行全面披露。

銀監會信披指引更加突出對於合規和風控兩方面資訊的披露,以在更好地控制金融風險。比如第一部分即要求全面披露備案資訊,包括金融辦備案資訊、電信部門許可資訊等,對於風險控制資訊的披露要求,在第一部分也有提出,並在第三部分網貸機構審核資訊部分進一步說明,包括審計報告、合規性報告等涉及不同風險類型的報告。

融金所董事長孫明達: “資訊披露指引”是春風

信批指引的出臺,能很好地幫助平臺逐一逐項按照標準做好資訊披露,降低資訊不對稱性,保障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標誌著行業向合規發展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強化行業規範標準,“資訊披露指引”是春風!作為資訊仲介平臺,進行資訊披露是最基本的要求,有助於用戶對平臺和標的進行判斷,也利於風險監測預警。融金所從平臺上線之日,就秉著“透明、公開”的原則進行產品設計和專案運營,在資訊披露方面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較高的自覺性和自律性。

團貸網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張林:監管層注重資訊使用邊界

《通知》明確要求“對借款人資訊予以保密,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借款人個人資訊,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借款人個人資訊”,這不僅是保護借款人的個人隱私,對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及民間征信公司在使用、建立資料庫方面也是提醒,可以看出監管層在慢慢探索、明確企業挖掘、使用資料的邊界。

《通知》既抓住了防範互聯網金融風險的關鍵所在,又有利於控制道德風險,避免虛假資訊的傳播造成“逆向選擇”,這將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長遠健康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銀豆網CEO王鵬程:為參與網貸業務的各當事方提供了制度依據

《資訊披露指引》成為網貸平臺繼銀行資金存管、網貸資訊登記備案等要求之後的又一“標配”,其中涉及了披露的具體事項、披露時間、披露頻次及披露對象等,再次為參與網貸業務的各當事方提供了制度依據。平臺通過提供充分的資訊披露,讓業務透明清晰,為用戶提供風險判別,更進一步保障了投資用戶的合法權益。

高標準的要求對於網貸而言,改變了過去無約束的狀態,無疑是促使行業良性應變的重要之舉。目前,網貸已經逐步進入了整合、規範的正常運行軌道。

中再融合夥人&副總裁侯君:規範平臺發展,淨化網貸行業環境

這是繼整改驗收時間表後又一執行性整改檔,資訊披露檔的下發與出臺1周年的《暫行辦法》一脈相承,目的為了規範平臺發展,淨化網貸行業環境。

檔從披露維度約束、具體資料標準到整改時間表都做了明確規定,對於平臺整改備案有指導性意義;同時對投資使用者也是一種教育,平臺資訊披露的落實,使投資用戶選擇平臺的指標更加明晰,更有利於網貸投資者判斷平臺風險、借款項目風險,做出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決策。

捷越聯合創始人兼捷越普惠總裁馬天帥:實現資訊披露統計口徑標準化

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資訊披露系統中,很多平臺出於各種原因並未披露平臺逾期情況,此次《資訊披露指引》對逾期金額及筆數、逾期90天(不含)以上金額及筆數、累計代償金額及筆數也做出了明確披露要求,將為投資人提供更多參考依據。

為了進一步統一資訊披露內容的口徑,《資訊披露指引》還配套了《說明》,對披露資訊的涵義、範圍、統計口徑等做出明確規定,並對概念模糊、爭議較大的披露資訊進行了解釋說明,實現了資訊披露統計口徑的標準化。

考慮到網貸行業正處於合規整改期,網貸平臺對存量業務梳理需要一定時間,《資訊披露指引》還給予已開展業務的網貸機構六個月的整改期,實現了人性化監管。此外,為了配合行業監管,《資訊披露指引》還預留了向監管報送的機制,從而進一步引導行業規範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