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銀客集團林恩民:未來新金融只有兩類公司有希望活下來

互金觀察站編者按:8月24日, ——銀客集團聯合創始人&總裁林恩民給全體員工發了一封名為《為未來而生》的郵件。 林恩民在郵件中這樣說:“我一直認為監管是新金融的救星, 越是強監管, 對企業的要求也越高, 生存下來的企業便越有競爭力。 監管的結果不是讓市場消失, 而是幫助市場良性發展。 ”

林恩民認為, 未來新金融只有兩類公司有希望活下來, 一類是持續“貓捉老鼠”型, 另一類是持續投入新技術並且擁抱監管型。

以下為全文:

為未來而生

各位親愛的銀小客:

銀客團隊自2012年11月組建至今, 經歷了五個年頭的風雨和成長, 今天有近1400名銀小客遍佈於全國10個城市。 與很多明星互聯網公司相比, 銀客在規模擴張層面屬於一個“慢”公司。 我們痛苦地經歷了2年的探索期, 體驗過多個產品顆粒無收, 甚至還做過軟體外包。 幸運的是, 2014年我們抓住了互聯網金融這一波大浪潮,

終歸從曲折的探索之路走上了正軌。

這五年裡, 我們經歷了移動互聯網的爆發、移動支付的普及和智慧應用的興起。 經歷過這一切, 我們深知, 對變幻莫測的市場順勢而為是團隊的生死之門;也更加徹底地堅信團隊的堅持和團結是克服萬難的唯一鑰匙。 在互金的大潮中, 我們放棄了很多機會, 也果斷抓住了一些機會。 無論得失, 能在這個刀尖上舔血的行業踏踏實實地活下來, 在我看來已然非常欣慰。

這五年我們也做出了很多“快”成績:

財富星球(銀客理財)從一個草根平臺變成了C輪上市系平臺;簡理財用了兩年時間完成了被上市公司並購, 雙方的深度合作不僅增強了平臺信任背書, 也幫助我們更為熟悉和適應國際資本市場規則;融時代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裡改變了整個行業,

將細分客戶貸款利率拉低了60%以上, 同時成為行業龍頭企業;全能資料從零開始創業, 短短半年時間創造了行業的成長奇跡, 資料技術目前已逼近業內一線公司水準。

隨著企業的發展, 我們對業務進行不斷調整, 不斷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通過一次次嘗試, 一次次失敗和偶爾幸運降臨的成功, 我們開始瞭解銀客是誰, 銀客的長短板是什麼, 銀客的追求所在以及銀客在這個世界存在的意義。 身邊還有各種鮮活的成敗案例不斷教育我們, 幫我們看清商業的本質和邏輯, 瞭解投資和投機的區別。 銀客每天面臨的內憂外患像一把皮鞭,

抽打著我們匍匐前進。 公司不盈利的時候總擔心活不過下月;盈利後又更加焦慮, 恐懼好景不長。

監管是新金融的救星

國內金融市場的特點是創新之餘, 亂象層出不窮, 越亂監管越強。 進入監管大一統時代的大趨勢是混業監管, 如此大環境下, 強監管成為降低金融風險的唯一出路。

曾有一位投資界大佬向我表示, 他不看好民營互聯網金融未來三到五年在中國的發展, 一是認為金融乃國之命脈, 民營經濟無望躋身;二是強大的監管會讓行業沒有機會發展。 同時他勸我轉行去做投資。 這樣, 公司和我個人都能得到最好的成長。

我當時的回復如下:

一, 我不想做一家只關注三五年發展的企業, 我賭的是世界金融業未來20年的技術改造,

三五年的調整期在歷史長河中無足輕重;

二, 我相信市場經濟對社會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 未來20年裡, 中國人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探索出民營經濟和國有經濟共同發展的平衡點, 國民共進將取代國進民退或國退民進的論調;

三, 企業家和公務員一樣, 在大戰略上無法逃離中國主題。 創業或投資, 都與中國國運息息相關。 在中國生活工作, 就要堅信中國可以持續發展。 我相信中國夢的存在, 相信社會將更公平, 對未來充滿希望;

四, 我把財富當成工具而非目的。 創業的意義不是賺錢, 而是個人價值實現。 如果有一天可以把銀客做到必須由國有經濟來領導的地步, 我們將非常歡迎, 甚至可以把股份無償奉獻給國家。 銀客的使命願景就是要讓社會的財富分配更平等,如果因為自己賺了過多的錢而加劇了社會的不平等,本身就違背了我們的初心。

最後,我一直認為監管是新金融的救星,即使會“抑制”所謂的創新。當市場需求遠大于供給時,行業發展動力在創新之餘,可以公平競爭才是發展的基礎。從市場經濟角度,監管是讓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方式。換句話說,越是強監管,對企業的要求也越高,生存下來的企業便越有競爭力。如果市場沒有監管,再出現10個“e租寶”,20個“巴鐵”,這個行業就真該結束了。

聽完,大佬表示欽佩,但我並不知其內心真實想法,或許覺得我理想化、年少輕狂,或許覺得我活得自在。無論他怎麼看我,都不是最重要的。我堅信,只要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產品就是好產品,能創造社會價值的企業,就一定能得到持續的發展。

今天絕大部分可持續發展的好企業都曾被傳統力量嚴重低估和看空,大家看到的是金融被強監管,卻沒看見在傳媒領域,今天對直播的監管力度,遠遠不及十多年前對門戶新聞的監管。監管的結果不是讓市場消失,而是幫助市場良性發展。我還看到,越發達的地方,政府對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越大、越持久。只要是符合國家規定的新金融,地方政府依然鼓勵大力發展。新金融領先的科技技術不僅能創造社會價值,帶動產業升級,還能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對政府而言,加強監管和鼓勵發展將成為科技金融主旋律。監管,打壓的是那些以科技之名做非法之事的偽新金融,鼓勵的是那些發展底層技術以提高金融效率、真正促進實業發展和實現普惠金融的真正的新金融企業。

這種強監管環境對行業來講是更大的利好。一方面是有序發展:政策無形提高了行業門檻,減少混亂的可能性,市場開始從亂到穩;另一方面是均衡發展:政策永遠會瞄準投機者“開槍”,打擊通過資本、流量和規模直接套利的機構,防止一家獨大的壟斷性局面出現。因此市場會更加分散,為那些真正創造價值的技術公司長期開放機會。

2013年到2017年新金融大起大落,從更長時間維度看,只不過是行業乍暖還寒的三月天。它既預示即將來臨的大變化,也展示出前途的曲折。今天這個領域耀眼的明星企業,它們既可能會成為老金融界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也有可能成為互聯網界的8848和雅虎,一切皆未知。很多商業的輝煌都是曇花一現,不只在金融業,O2O也有大量的案例說明,每個行業或是企業的成功需要同時具備多個條件。

新金融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是政策。如果把每個新興企業比喻成一粒種子,用戶需求就是土壤,新技術是雨水,政策是陽光。企業立足于土壤,利用好雨水,得到適當的光照,在一個合理的平衡狀態下就能茁壯成長。2013年中國在政策層面為滿足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的大戰略,曾寄厚望于通過新金融實現金融普惠以助力中小微企業,因此從中央到地方都對新金融給予了大力支持。在陽光普照和土壤肥沃的大環境下,所有種籽都拼命發芽生長,外加媒體轟炸式的看好,行業開始自我催眠,雜草都把自己當成大樹。那個階段裡,很多創業公司的BP裡最後一頁都會說自己未來會延伸金融業務,上門美容的可以做消費金融入口,賣汽車配件的可以做供應鏈金融入口,賣房子的可以開銀行做按揭。但是新技術遲遲未進入成熟期,烈日當頭,雨水卻供給不足,肆意擴張的雜草形成劣幣驅逐良幣之勢,大好沃土眼看就要變成荒原沙漠。

2016年監管日趨嚴格,行業出現清退大浪潮。各種強力打擊,讓很多企業難以為繼,大喊行業末日;各路資本謹慎收手,看空行業前景;資本浪潮退去,行業回歸理性。所有人開始反思金融本質,雜草逐一被清出,剩下的到底是灌木,還是參天大樹也逐步清晰。

早期我也對於一些政策並不完全理解,不過經過反思,自己明白了兩個道理:首先,政策本身也是一種市場行為,在不斷尋找市場的平衡點。今天的政策是對目前市場的回饋,政策越嚴格,證明市場混亂程度越嚴重,因此嚴格的監管是有道理的。其次,陽光改變不了水土,企業的發展不能只依靠政策。自然界的偉大在於總會尋找到共生的平衡點,只是需要時間。只要用戶需求的土壤還在,新技術的雨水不斷播灑,再抓到刹那的政策陽光,總會有成長的機會。陽光面前,眾生平等。

當下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很慶倖自己進入了一個充滿想像力的行業。美國的純互聯網銀行經過十多年努力,已經拿下接近5%的市場份額。回看中國,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廣闊的移動支付市場,二維碼將更多的資訊資料化並釋放出產能,重新改造了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美團作為O2O最大的贏家之一,經歷7年的廝殺,一路踏著死屍走過來,一步不敢停,又在準備對抗行業之外的威脅,實現O2O行業的大一統。我們生活在一個具有太多不確定的商業世界裡,而這恰恰就是這個時代的魅力——未知即是希望!

新金融的發展

未來新金融只有兩類公司有希望活下來,一類是持續“貓捉老鼠”型,另一類是持續投入新技術並且擁抱監管型。“貓捉老鼠”型的代表是絕大部分“創新”型創業公司——創造新概念、打擦邊球、掙快錢,讓公司先賺錢活下來。但如果這類公司把“貓捉老鼠”掙到的短錢當作是自己價值的體現,那麼這類公司終將難以為繼,甚至不需要監管上門,就會被市場自然淘汰;第二類公司敢於擁抱監管,敢於技術投入,敢於創新,以用戶為中心滿足其需求,這類公司早期可能也和第一類公司一樣掙快錢,中期由於持續投入,相對會比較痛苦,但這樣的企業才能長期創造價值。

新金融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金融互聯網化,即金融產品和流程的互聯網化操作,以銀行的網銀和協力廠商支付為代表;

第二個階段,以餘額寶為代表,開始以用戶為中心重新定義金融產品,實現了真正互聯網思維下的金融業;

第三個階段是“金融科技(Fintech)”,為改善現有金融業務開展的各項局部技術升級;更多的人工智慧(AI)風控體系;更便捷的移動支付,無論是掃二維碼還是ApplePay;更低成本和安全的記帳體系,區塊鏈技術會逐一取代高成本的中心化體系;

第四個階段是“科技金融(Techfin)”,以用戶為中心出現新商業模式,這將重新定義金融產業,不是簡單的技術加強,而是從資料和產業的新商業角度發生改變。當未來AI技術的應用難度和今天做一個網站一樣時,技術難度將被大大降低,此時代表未來新金融的商業模式即將出現;市場再經歷五到十年的廝殺,最終形成新金融的格局。

科技金融(Techfin)的爆發需要三個條件:

一、全球經濟進入下行期,同時中國金融監管能力完成技術升級,金融政策進入寬鬆期;

二、金融科技(Fintech)各個領域完成試錯週期,多數金融科技遇到瓶頸,開始重新進入下一輪創新;

三、金融科技(Fintech)的基礎設施完成,生物識別技術成熟並得到普遍應用,電子支付實現數位化,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得到大膽嘗試,AI的應用成本像今天做APP一樣簡單,資料數量和品質基礎具有一定保障。

現在我們不妨想像一下:新金融的終點會是什麼模樣?贏家需要具備什麼素質?

三足鼎立

由於中國在科技金融消費用戶和技術人才儲備上均為世界第一,具備了新金融發展的最好的水土。只要匹配上政策的陽光,中國的新金融就將成雨後春筍之勢,未來世界新金融的主要力量也一定會在中國。新金融公司不會出現一家獨大,不會只有BATJ(百度、阿裡、騰訊、京東)這幾家互聯網公司,也不會只有傳統國有背景的金融機構自娛自樂,更不會出現一個“革命者”顛覆整個行業。金融行業未來格局將成三足鼎立之勢,這三足便是老品牌、大流量和新商業。

新金融不是用來毀滅傳統金融的核武器,它是時代的必然產物,是擴大整個金融消費市場的推進器,因此真正未來可持續的科技金融公司要擁有自己的戰場。即使未來形成競爭,本質上不是新金融公司去搶傳統金融的蛋糕,而是新金融所開拓出的市場被傳統金融覬覦引發的競爭。

新金融公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主營業務與傳統金融及BATJ不產生直接競爭,屬於全新的戰場。例如國內的很多現金貸公司,專門服務于被傳統金融機構拋棄的信用白丁。這類用戶壞賬率高,因此技術門檻非常高,由此造就了一個新市場。

二、具有和傳統金融及BATJ合作的空間,同時具備不可替代性,是一個開放的金融服務資料平臺。例如融時代,將一款最原始的房屋抵押貸款作為基礎產品,建立和所有金融機構的合作能力,成為獨特的協力廠商服務機構。融時代的機會和優勢在於,任何傳統金融機構設立此類平臺,出於同業競爭關係,很難得到其他同行的認可;而因為市場上產品非常豐富同時流程複雜,需要融時代這樣的協力廠商機構為借款人提供甄選服務,降低貸款機會成本,提高貸款服務效率。

三、具有獲取大量獨特資料的能力,形成自己產業閉環,並能利用資料,為使用者持續創造價值。例如簡理財產品可以和信用卡打通,形成用戶行為的閉環,同時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標準金融產品;在使用者投資喜好上獲取獨特的資料並具備強大的使用者行為分析能力,從而為使用者精准推薦產品。

我們可以大膽預測,2030年前,傳統金融機構、BATJ和新金融公司將經歷先合作、後融合的過程,甚至最終相互持股,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銀客戰略

時刻準備,迎接2020年的新世界。

銀客使命:人人都是銀行家

通過資料技術,讓每一位平凡人都能像銀行家一樣使用金融工具,消費金融產品,享受金融服務。

銀客願景:悅客、成己、利天下

我們堅信最大的商業價值是社會價值的變現,為實現商業夢想,必須堅定不移地創造社會價值,持續堅持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普惠金融及其延伸服務,為員工搭建持久高速成長的職業發展平臺,並推動社會財富的均衡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銀客價值觀:一個中心四個基本點

一個中心:以用戶為中心

四個基本點:誠信廉正、創業精神、簡變快樂、結果導向

第一戰略:人才戰略

面臨市場機會,銀客的主要矛盾是公司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與現有人才成長或引進速度之間的矛盾,人才戰略是公司的第一戰略。我們要做到:

下沉招聘:下沉三級招聘,保證招聘品質和整體價值觀的一致;

加強培養:重金投資內部人才培養,為員工搭建持久高速成長的職業發展平臺;

面向世界:招募國際一流頂級人才,構建一支具有國際視野和全球業務能力的團隊;

加大儲備:加大戰略性人才儲備,擴大應屆畢生招聘,並建立異地研發技術中心。

第二戰略:業務戰略

面臨市場和政策變化,銀客已設定更遠大的目標,不甘活在現有的業務溫床裡。哪怕自斷雙臂,也要堅持自我革命。用未來的眼光看今天,現有成功都是臨時的假像。為持續發展,我們要:

擁抱監管:不斷增加和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全情接受監管;

擴大流量:擴大客戶群體,滿足更多樣的需求,提高客單價,做大規模;

搭建產業:通過延伸產品,形成使用者需求閉環;業務橫向延伸,搭建產業集群;

積累資料:建立細分領域的獨特資料場景,加強資料積累;再通過資料技術反推業務更好發展。

第三戰略:保持初心

政策在變,市場在變,業務在變,人才在變,但要保持初心不變。我們要堅持自己的使命願景價值觀並保持初心:

敬畏心:對金融風險、政策監管和用戶的口碑要有敬畏之心,保持高度警惕;

謙卑心:每個階段,無論成敗,都要不斷反思,對新事物保持學習態度;

平常心:不以利潤定輸贏,只以價值創造定高低,不以眼前短期的得失影響長期戰略;

感恩心:對社會、國家、客戶、競品、合作方、同事和股東有感恩之心。這個新時代是由大家共同締造而成,感恩他們就是感恩這個時代給了我們推動社會進步的機會。

這封信是銀客5年的創業小結,用以紀念銀監會聯合四部委發佈的《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一周年,同時感恩這個時代。感謝每位為銀客成長付出的人,感謝為行業健康發展付出努力的監管者,感謝每位曾經和現在的用戶對我們的支持;感謝競爭對手促進我們成長,感謝現在的合作方對我們的信任,也感謝曾經拒絕過我們的合作者,是他們一次次的拒絕促使我們反思;感謝今天在職的銀小客,未來的世界全靠你們打造;也感謝每位離開銀客的家人,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銀客;感謝股東給我們提供真金白銀的支援,讓我們有機會去改變這個世界。最後用一首詩來抒發我的情感:

銀小客

再次起航

為最初夢想

一路乘風破浪

通過荊棘的沙場

星辰大海般的征途

有你們的陪伴才重要

孤獨的夜總是如此漫長

閃電雷鳴無法對我們阻擋

如今的我們更能勇敢的擔當

迷過路的人,才能更清晰方向

反思過往,收穫的財富是一身傷

一路向前,就算失敗,又能怎樣?

為未來而生不是空想,是無限能量!

恩民

2017.8.24

銀客的使命願景就是要讓社會的財富分配更平等,如果因為自己賺了過多的錢而加劇了社會的不平等,本身就違背了我們的初心。

最後,我一直認為監管是新金融的救星,即使會“抑制”所謂的創新。當市場需求遠大于供給時,行業發展動力在創新之餘,可以公平競爭才是發展的基礎。從市場經濟角度,監管是讓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方式。換句話說,越是強監管,對企業的要求也越高,生存下來的企業便越有競爭力。如果市場沒有監管,再出現10個“e租寶”,20個“巴鐵”,這個行業就真該結束了。

聽完,大佬表示欽佩,但我並不知其內心真實想法,或許覺得我理想化、年少輕狂,或許覺得我活得自在。無論他怎麼看我,都不是最重要的。我堅信,只要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產品就是好產品,能創造社會價值的企業,就一定能得到持續的發展。

今天絕大部分可持續發展的好企業都曾被傳統力量嚴重低估和看空,大家看到的是金融被強監管,卻沒看見在傳媒領域,今天對直播的監管力度,遠遠不及十多年前對門戶新聞的監管。監管的結果不是讓市場消失,而是幫助市場良性發展。我還看到,越發達的地方,政府對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越大、越持久。只要是符合國家規定的新金融,地方政府依然鼓勵大力發展。新金融領先的科技技術不僅能創造社會價值,帶動產業升級,還能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對政府而言,加強監管和鼓勵發展將成為科技金融主旋律。監管,打壓的是那些以科技之名做非法之事的偽新金融,鼓勵的是那些發展底層技術以提高金融效率、真正促進實業發展和實現普惠金融的真正的新金融企業。

這種強監管環境對行業來講是更大的利好。一方面是有序發展:政策無形提高了行業門檻,減少混亂的可能性,市場開始從亂到穩;另一方面是均衡發展:政策永遠會瞄準投機者“開槍”,打擊通過資本、流量和規模直接套利的機構,防止一家獨大的壟斷性局面出現。因此市場會更加分散,為那些真正創造價值的技術公司長期開放機會。

2013年到2017年新金融大起大落,從更長時間維度看,只不過是行業乍暖還寒的三月天。它既預示即將來臨的大變化,也展示出前途的曲折。今天這個領域耀眼的明星企業,它們既可能會成為老金融界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也有可能成為互聯網界的8848和雅虎,一切皆未知。很多商業的輝煌都是曇花一現,不只在金融業,O2O也有大量的案例說明,每個行業或是企業的成功需要同時具備多個條件。

新金融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是政策。如果把每個新興企業比喻成一粒種子,用戶需求就是土壤,新技術是雨水,政策是陽光。企業立足于土壤,利用好雨水,得到適當的光照,在一個合理的平衡狀態下就能茁壯成長。2013年中國在政策層面為滿足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的大戰略,曾寄厚望于通過新金融實現金融普惠以助力中小微企業,因此從中央到地方都對新金融給予了大力支持。在陽光普照和土壤肥沃的大環境下,所有種籽都拼命發芽生長,外加媒體轟炸式的看好,行業開始自我催眠,雜草都把自己當成大樹。那個階段裡,很多創業公司的BP裡最後一頁都會說自己未來會延伸金融業務,上門美容的可以做消費金融入口,賣汽車配件的可以做供應鏈金融入口,賣房子的可以開銀行做按揭。但是新技術遲遲未進入成熟期,烈日當頭,雨水卻供給不足,肆意擴張的雜草形成劣幣驅逐良幣之勢,大好沃土眼看就要變成荒原沙漠。

2016年監管日趨嚴格,行業出現清退大浪潮。各種強力打擊,讓很多企業難以為繼,大喊行業末日;各路資本謹慎收手,看空行業前景;資本浪潮退去,行業回歸理性。所有人開始反思金融本質,雜草逐一被清出,剩下的到底是灌木,還是參天大樹也逐步清晰。

早期我也對於一些政策並不完全理解,不過經過反思,自己明白了兩個道理:首先,政策本身也是一種市場行為,在不斷尋找市場的平衡點。今天的政策是對目前市場的回饋,政策越嚴格,證明市場混亂程度越嚴重,因此嚴格的監管是有道理的。其次,陽光改變不了水土,企業的發展不能只依靠政策。自然界的偉大在於總會尋找到共生的平衡點,只是需要時間。只要用戶需求的土壤還在,新技術的雨水不斷播灑,再抓到刹那的政策陽光,總會有成長的機會。陽光面前,眾生平等。

當下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很慶倖自己進入了一個充滿想像力的行業。美國的純互聯網銀行經過十多年努力,已經拿下接近5%的市場份額。回看中國,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廣闊的移動支付市場,二維碼將更多的資訊資料化並釋放出產能,重新改造了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美團作為O2O最大的贏家之一,經歷7年的廝殺,一路踏著死屍走過來,一步不敢停,又在準備對抗行業之外的威脅,實現O2O行業的大一統。我們生活在一個具有太多不確定的商業世界裡,而這恰恰就是這個時代的魅力——未知即是希望!

新金融的發展

未來新金融只有兩類公司有希望活下來,一類是持續“貓捉老鼠”型,另一類是持續投入新技術並且擁抱監管型。“貓捉老鼠”型的代表是絕大部分“創新”型創業公司——創造新概念、打擦邊球、掙快錢,讓公司先賺錢活下來。但如果這類公司把“貓捉老鼠”掙到的短錢當作是自己價值的體現,那麼這類公司終將難以為繼,甚至不需要監管上門,就會被市場自然淘汰;第二類公司敢於擁抱監管,敢於技術投入,敢於創新,以用戶為中心滿足其需求,這類公司早期可能也和第一類公司一樣掙快錢,中期由於持續投入,相對會比較痛苦,但這樣的企業才能長期創造價值。

新金融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金融互聯網化,即金融產品和流程的互聯網化操作,以銀行的網銀和協力廠商支付為代表;

第二個階段,以餘額寶為代表,開始以用戶為中心重新定義金融產品,實現了真正互聯網思維下的金融業;

第三個階段是“金融科技(Fintech)”,為改善現有金融業務開展的各項局部技術升級;更多的人工智慧(AI)風控體系;更便捷的移動支付,無論是掃二維碼還是ApplePay;更低成本和安全的記帳體系,區塊鏈技術會逐一取代高成本的中心化體系;

第四個階段是“科技金融(Techfin)”,以用戶為中心出現新商業模式,這將重新定義金融產業,不是簡單的技術加強,而是從資料和產業的新商業角度發生改變。當未來AI技術的應用難度和今天做一個網站一樣時,技術難度將被大大降低,此時代表未來新金融的商業模式即將出現;市場再經歷五到十年的廝殺,最終形成新金融的格局。

科技金融(Techfin)的爆發需要三個條件:

一、全球經濟進入下行期,同時中國金融監管能力完成技術升級,金融政策進入寬鬆期;

二、金融科技(Fintech)各個領域完成試錯週期,多數金融科技遇到瓶頸,開始重新進入下一輪創新;

三、金融科技(Fintech)的基礎設施完成,生物識別技術成熟並得到普遍應用,電子支付實現數位化,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得到大膽嘗試,AI的應用成本像今天做APP一樣簡單,資料數量和品質基礎具有一定保障。

現在我們不妨想像一下:新金融的終點會是什麼模樣?贏家需要具備什麼素質?

三足鼎立

由於中國在科技金融消費用戶和技術人才儲備上均為世界第一,具備了新金融發展的最好的水土。只要匹配上政策的陽光,中國的新金融就將成雨後春筍之勢,未來世界新金融的主要力量也一定會在中國。新金融公司不會出現一家獨大,不會只有BATJ(百度、阿裡、騰訊、京東)這幾家互聯網公司,也不會只有傳統國有背景的金融機構自娛自樂,更不會出現一個“革命者”顛覆整個行業。金融行業未來格局將成三足鼎立之勢,這三足便是老品牌、大流量和新商業。

新金融不是用來毀滅傳統金融的核武器,它是時代的必然產物,是擴大整個金融消費市場的推進器,因此真正未來可持續的科技金融公司要擁有自己的戰場。即使未來形成競爭,本質上不是新金融公司去搶傳統金融的蛋糕,而是新金融所開拓出的市場被傳統金融覬覦引發的競爭。

新金融公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主營業務與傳統金融及BATJ不產生直接競爭,屬於全新的戰場。例如國內的很多現金貸公司,專門服務于被傳統金融機構拋棄的信用白丁。這類用戶壞賬率高,因此技術門檻非常高,由此造就了一個新市場。

二、具有和傳統金融及BATJ合作的空間,同時具備不可替代性,是一個開放的金融服務資料平臺。例如融時代,將一款最原始的房屋抵押貸款作為基礎產品,建立和所有金融機構的合作能力,成為獨特的協力廠商服務機構。融時代的機會和優勢在於,任何傳統金融機構設立此類平臺,出於同業競爭關係,很難得到其他同行的認可;而因為市場上產品非常豐富同時流程複雜,需要融時代這樣的協力廠商機構為借款人提供甄選服務,降低貸款機會成本,提高貸款服務效率。

三、具有獲取大量獨特資料的能力,形成自己產業閉環,並能利用資料,為使用者持續創造價值。例如簡理財產品可以和信用卡打通,形成用戶行為的閉環,同時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標準金融產品;在使用者投資喜好上獲取獨特的資料並具備強大的使用者行為分析能力,從而為使用者精准推薦產品。

我們可以大膽預測,2030年前,傳統金融機構、BATJ和新金融公司將經歷先合作、後融合的過程,甚至最終相互持股,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銀客戰略

時刻準備,迎接2020年的新世界。

銀客使命:人人都是銀行家

通過資料技術,讓每一位平凡人都能像銀行家一樣使用金融工具,消費金融產品,享受金融服務。

銀客願景:悅客、成己、利天下

我們堅信最大的商業價值是社會價值的變現,為實現商業夢想,必須堅定不移地創造社會價值,持續堅持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普惠金融及其延伸服務,為員工搭建持久高速成長的職業發展平臺,並推動社會財富的均衡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銀客價值觀:一個中心四個基本點

一個中心:以用戶為中心

四個基本點:誠信廉正、創業精神、簡變快樂、結果導向

第一戰略:人才戰略

面臨市場機會,銀客的主要矛盾是公司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與現有人才成長或引進速度之間的矛盾,人才戰略是公司的第一戰略。我們要做到:

下沉招聘:下沉三級招聘,保證招聘品質和整體價值觀的一致;

加強培養:重金投資內部人才培養,為員工搭建持久高速成長的職業發展平臺;

面向世界:招募國際一流頂級人才,構建一支具有國際視野和全球業務能力的團隊;

加大儲備:加大戰略性人才儲備,擴大應屆畢生招聘,並建立異地研發技術中心。

第二戰略:業務戰略

面臨市場和政策變化,銀客已設定更遠大的目標,不甘活在現有的業務溫床裡。哪怕自斷雙臂,也要堅持自我革命。用未來的眼光看今天,現有成功都是臨時的假像。為持續發展,我們要:

擁抱監管:不斷增加和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全情接受監管;

擴大流量:擴大客戶群體,滿足更多樣的需求,提高客單價,做大規模;

搭建產業:通過延伸產品,形成使用者需求閉環;業務橫向延伸,搭建產業集群;

積累資料:建立細分領域的獨特資料場景,加強資料積累;再通過資料技術反推業務更好發展。

第三戰略:保持初心

政策在變,市場在變,業務在變,人才在變,但要保持初心不變。我們要堅持自己的使命願景價值觀並保持初心:

敬畏心:對金融風險、政策監管和用戶的口碑要有敬畏之心,保持高度警惕;

謙卑心:每個階段,無論成敗,都要不斷反思,對新事物保持學習態度;

平常心:不以利潤定輸贏,只以價值創造定高低,不以眼前短期的得失影響長期戰略;

感恩心:對社會、國家、客戶、競品、合作方、同事和股東有感恩之心。這個新時代是由大家共同締造而成,感恩他們就是感恩這個時代給了我們推動社會進步的機會。

這封信是銀客5年的創業小結,用以紀念銀監會聯合四部委發佈的《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一周年,同時感恩這個時代。感謝每位為銀客成長付出的人,感謝為行業健康發展付出努力的監管者,感謝每位曾經和現在的用戶對我們的支持;感謝競爭對手促進我們成長,感謝現在的合作方對我們的信任,也感謝曾經拒絕過我們的合作者,是他們一次次的拒絕促使我們反思;感謝今天在職的銀小客,未來的世界全靠你們打造;也感謝每位離開銀客的家人,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銀客;感謝股東給我們提供真金白銀的支援,讓我們有機會去改變這個世界。最後用一首詩來抒發我的情感:

銀小客

再次起航

為最初夢想

一路乘風破浪

通過荊棘的沙場

星辰大海般的征途

有你們的陪伴才重要

孤獨的夜總是如此漫長

閃電雷鳴無法對我們阻擋

如今的我們更能勇敢的擔當

迷過路的人,才能更清晰方向

反思過往,收穫的財富是一身傷

一路向前,就算失敗,又能怎樣?

為未來而生不是空想,是無限能量!

恩民

2017.8.2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