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西漢的興盛和消亡都是內部的那群特殊的群體推動的

在我國有一句話叫:君子之澤, 五世而斬;小人之澤, 五世而斬。 每一個封建王朝都會滅亡, 那麼封建王朝滅亡最大隱患究竟是來自內部還是外部呢?

在封建社會有一群特殊群體, 他們和封建帝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他們就是帝王的母親和妻子方面的親戚, 也就是所謂的“外戚”。 外戚者, 皇親國戚也, 皇帝的妻子, 皇后的娘家兄弟, 雖然他們與皇室宗親沒有絲毫關係, 但是卻與帝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我國封建社會時代, 皇位繼承制度是最重要的繼承制度之一, 這種繼承制度自秦朝開始, 一直到清朝滅亡。

而在我國由於皇權制度的局限性, 外戚干政也成為了一個很特有的現象。

西漢, 處於我國封建社會的上升期, 它的興盛和消亡與外戚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西漢的外戚可分為三個階段:前期, 中期, 後期。

漢高祖到漢武帝時期是外戚發展的前期,

外戚有著一定程度的發展, 掌握了一部分權力, 但是最終的決定權在皇帝手裡, 皇帝決定了外戚的一切, 外戚的命運受皇帝控制。 最早時候, 漢高祖去世, 漢惠帝繼位。 呂後專權, 呂氏外戚把持大權, 雖然如此, 但是都要聽命于呂後, 漢朝外戚早期最大的特點就是:外戚都有一定的才幹, 到了漢武帝時期尤為明顯。 漢武帝一方面通過外戚分割, 剝奪守舊大臣的權力;另一方面, 當外戚勢力興起時, 他通過新的外戚打擊舊的外戚, 達到各個擊破, 保證自己的控制能力。 從竇嬰, 田玢, 到後面的衛青, 李廣利, 都可以體現這一點。

這個時候, 是漢朝政權的上升期, 通過“文景之治”幾十年的發展, 漢朝已經逐漸強盛起來, 漢武帝繼位後, 發展內部的同時, 也開始了對匈奴的反擊戰。 漢武帝慧眼識才, 外戚衛青, 霍去病在對匈奴的反擊戰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隨著衛青與霍去病對匈奴作戰的節節勝利, 衛氏的權勢也達到了頂峰。 這也不是漢武帝願意看到的, 衛青, 霍去病去世後,

漢武帝利用“巫蠱之禍”, 不僅殺死了太子劉據和衛皇后, 還一舉消滅了衛氏集團。 漢武帝對外戚勢力的支持也是有限度的, 不威脅到皇權的外戚是他能接受的, 一旦有威脅他就下重手予以剷除。 漢武帝時期, 漢朝愈發興盛, 漢朝的外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漢昭帝和漢宣帝時期是外戚的發展中期。 外戚已經掌握了朝廷大權, 開始主宰政局。 漢昭帝和漢宣帝也算是英明之主, 他們雖然用外戚輔政, 但是也能獨善其身, 他們能做到不受外戚控制, 他們都通過打擊外戚來重塑皇權。 這一時期最主要的外戚是霍光。 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 在漢武帝時期以大司馬大將軍輔政, 霍光輔政期間, 不僅政事取決於他, 而且連皇帝的廢立都由他決定。 昌邑王劉賀被廢就是霍光一手操作的, 漢宣帝即位初期, 霍光權力極大, 霍氏集團形成了極大的權力網, 已經有影響皇權的跡象。 但是霍光去世後, 漢宣帝一舉消滅了霍氏集團, 此後漢宣帝大權獨攬。 漢朝中期, 雖然漢朝也有中興, 但是外戚勢力依舊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元成哀平四帝統治時期是外戚發展的後期。漢元帝即位初期,權力便落入皇后王政君手裡,從元帝開始之後的四位皇帝,或年幼或懦弱,皇權旁落,此後王政君憑藉皇太后和太皇太后身份執掌政權接近半個世紀,在她當政時期,大肆提拔自己的親戚。當時有“五人同日封侯”,她的兄弟,侄子先後擔任重要位置,王莽就是最主要的例子。王莽先後擔任大司馬,安漢公,居攝等。王氏勢力已經影響到黃權。西元8年,王莽篡漢,西漢滅亡。

《漢書·外戚傳贊》:“夫女寵之興,由至微而體尊,窮富貴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禍福之宗也。序自漢興,終於孝平,外戚後庭色寵著聞二十有餘人。從西漢歷史上看外戚上臺是有一定原因的,在任何一個封建王朝內,都要有一個權利中心,皇帝一般是這個權力中心的核心人物,但當皇帝年幼或懦孔無法擔任這個核心人物時,這個任務便會自然而然的落到與皇帝關係最親的人身上,與皇帝關係最親近的莫過於他的母親與妻子兒女,當皇帝的母親妻子成為這個權力中心的核心人物後,她們出於“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自然會提拔自己家裡的人擔任重要職務,掌握實權,這樣便造成了外戚專權。

即使即位的皇帝比較英明,但出於外戚與皇權是緊密相連的,是皇權的寄生體。因此只要有皇權存在,就必然有外戚掌權。由此可見西漢的興盛和衰落由外戚在推動著。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訂閱“源稚生”。本文系作者原創,不盡之處請指正。希望大家多多評論,多多點贊。

但是外戚勢力依舊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元成哀平四帝統治時期是外戚發展的後期。漢元帝即位初期,權力便落入皇后王政君手裡,從元帝開始之後的四位皇帝,或年幼或懦弱,皇權旁落,此後王政君憑藉皇太后和太皇太后身份執掌政權接近半個世紀,在她當政時期,大肆提拔自己的親戚。當時有“五人同日封侯”,她的兄弟,侄子先後擔任重要位置,王莽就是最主要的例子。王莽先後擔任大司馬,安漢公,居攝等。王氏勢力已經影響到黃權。西元8年,王莽篡漢,西漢滅亡。

《漢書·外戚傳贊》:“夫女寵之興,由至微而體尊,窮富貴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禍福之宗也。序自漢興,終於孝平,外戚後庭色寵著聞二十有餘人。從西漢歷史上看外戚上臺是有一定原因的,在任何一個封建王朝內,都要有一個權利中心,皇帝一般是這個權力中心的核心人物,但當皇帝年幼或懦孔無法擔任這個核心人物時,這個任務便會自然而然的落到與皇帝關係最親的人身上,與皇帝關係最親近的莫過於他的母親與妻子兒女,當皇帝的母親妻子成為這個權力中心的核心人物後,她們出於“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自然會提拔自己家裡的人擔任重要職務,掌握實權,這樣便造成了外戚專權。

即使即位的皇帝比較英明,但出於外戚與皇權是緊密相連的,是皇權的寄生體。因此只要有皇權存在,就必然有外戚掌權。由此可見西漢的興盛和衰落由外戚在推動著。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訂閱“源稚生”。本文系作者原創,不盡之處請指正。希望大家多多評論,多多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