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石化和石化油服利潤冰火兩重天,NOC油服前路未蔔?

欲知詳情請猛戳“閱讀原文”

3.27

T.O.D.A.Y

「油服」

2017年3月26日中國石化公佈了2016年業績。 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公司實現營業額及其他經營收入為人民幣1.93萬億元;實現經營收益為人民幣772億元, 同比上升35.9%。 本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為人民幣467億元, 同比上升43.6%, 每股基本收益為人民幣0.385元。 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 公司實現營業利潤為人民幣789億元, 同比上升51.0%。 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464億元, 同比上升43.8%, 每股基本收益為人民幣0.383元。

在中石化的幾大板塊中, 煉油業務全年實現經營收益563億元, 同比大幅增長168.5%, 實現歷史最好業績,

成為公司利潤的主要增長點。

另一方面, 中石化的上游板塊依然深陷虧損。 根據中石化年報顯示, 中石化勘探及開發事業部2016年虧損366億。 在勘探開發成本僅減少2.2%的情況下, 收入銳減16.4%。

除上游板塊外, 煉油事業部、行銷及分銷事業部和化工事業部全部實現盈利, 並同比去年實現增長。

一體化優勢成為中石化在低油價時期在三大國家石油公司中鶴立雞群的獨家法寶。 同比已經公佈年報的中海油, 其全年實現收入1464.90億元, 淨利潤6.37億元, 較2015年分別下滑了14.6%和96.9%, 利潤率僅為0.4%。

在為中石化實現高利潤欣喜的同時, 我們也不應該忘記, 中石化旗下的另一上市公司、專業化油服企業——石化油服, 發佈了2016年業績預虧公告。 公告顯示, 預計公司2016年經營業績將出現較大虧損,

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 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160.8億。

石化油服去年淨利潤2447萬元, 相比2014年淨利潤12.29億, 已經出現了大跳水。 今年更是預計出現巨額虧損, 甚至有可能成為A股“虧損王”。

這與中石化上游366億元的虧損是相匹配的。 作為中石化旗下專業化油服企業, 石化油服業務以鑽井、工程建設為主, 占到營業收入比例的70以上。 業務區域中, 中國大陸業務比重占到63%。

石化油服前身為ST儀化, 2014年置入了中石化240億元的石油工程資產, 重組後更名上市。 業務的單一性成為石化油服在低油價時期難以擺脫虧損難題的重要障礙。

石化油服所面臨的問題不是孤立的。 中海油旗下的油服企業,

中海油服3月21日發佈2016年年報。 中海油服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人民幣15,152.2百萬元, 同比下降35.9%;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11,456.2百萬元, 同比下降1,166.8%。 基本每股收益為人民幣-2.40元, 同比下降1,166.8%。

依託油公司的NOC油服企業, 也許正遭遇著歷史上最大的危機。 主業單一且依賴性強, 曾經是其高利潤的保障。 但是在油價波動的影響下, 單一性正在成為扼殺NOC油服企業業績的最大殺手。

多元化迫在眉睫。 同屬於中海油旗下的海油工程, 儘管同整個石油行業一樣, 生產經營和市場開發遇到了較大的困難, 國際低油價和海洋工程行業工作量下降的衝擊進一步顯現。 但是隨著海外業務的比重從35%上升至接近60%, 其業績也繼續保持盈利。

基於對2017年國際原油價格的判斷, 中海油已發佈了2017年資本開支預期:預計2017年資本支出總額600-700億元, 同期增長約19.3%-39.2%。 中海油是海油工程的控股股東, 同時也是海油工程國內業務的主要來源, 中海油資本支出增加, 將對海油工程2017年國內業務訂單量及國內收入產生直接影響。

海油工程在手未執行訂單額約104億, 相當於2016年營業收入的87.4%:根據公司公告, 目前公司在手待執行訂單總量約104億左右。 其中, 海外訂單方面, Yamal專案(合同總金額16.43億美元)完成進度87%, 卡達NFA專案(該項目與沙特海上運輸項目一起總合同金額約12億人民幣)完成進度5%, 殼牌SDA專案(2692萬美元)完成進度11%, 巴西FPSO模組專案完成進度54%;合計在手待執行海外訂單總金額約30億左右。 從公司目前在手訂單情況來看,

2017年收入穩步增長是大概率事件。

隨著油價趨於穩定, 也許可能緩慢上升。 油公司的上游業務虧損緩解甚至小幅盈利, 已經是可以預期的了。 也許NOC油服公司也會再度扭虧為盈。 但是為了避免重蹈覆轍, 像海油工程這樣更加多元化的業務選擇, 不失為一種更優解。

版權聲明|稿件為能源雜誌原創

· END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